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纳雍金广源农特产 贵州毕节纳雍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纳雍金广源农特产 贵州毕节纳雍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1-20 17:50:18

一.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五香金钩豆腐干

原新都县新繁镇爱莲春酱园产品,与另一名产杏仁甜豆瓣同时著称,由于制作精细,质地优良,色鲜味美,独具特色。曾多次获得原“四川省土品劝业会”的奖章、奖状,并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荣获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的金质奖章和奖状,使这两大产品驰名全国,荣享中外。

二.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龙泉金观音

龙泉金观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泉金观音是浙江省丽水龙泉的。

史载龙泉在三国时即已产茶,《龙泉县志》记载,明成化年间岁贡“芽茶四斤”。五代十国时,龙泉人季大蕴曾赴闽地武夷山引茶,并在龙泉当地传授武夷山的种茶和做茶技术,始称“天茶”。公元1370年前后,明太祖朱元璋赐称。“天堂茶文化,上下一千年,湖岭泉亭庙,都与茶相连。”清乾隆年间,龙泉诗人林扌为(hui)在《茶厂谣》一诗中写道:“龙泉邑大二百里,邑里山山有茶树”,“家家派茶务,输茶日日到茶厂”。顺治《龙泉县志》记载,“天茶”产于龙泉天堂山,山下别有净室,岭半有盘茶王殿(现还存有遗迹)。清代张作楠在处州府任府学教授著的《梅簃随笔》载:“龙泉西南二乡,产云雾芽茶,每岁清明后谷雨前,县令发价采办,额定贡茶24斤,色味双绝……”。民国31-34年,中国茶叶公司浙江分公司迁龙泉,在离城4里的黄罐村设立茶厂,收购茶青制作“乌龙茶”,且颇具规模。近年来龙泉金音产品相继获得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特等奖、“浙茶杯”金奖、中华文化名茶等荣誉称号被誉为继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之后的龙泉“第三宝”。

所在地域: 浙江

申请人: 龙泉市茶叶产业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龙泉金观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坐标为东经118°42′-119°25′,北纬27°42′-28°42′。生产地域范围为:浙江省龙泉市龙渊街道、剑池街道、西街街道、塔石街道、兰巨乡、八都镇、上垟镇、竹垟镇、锦溪镇、住龙镇、宝溪乡、查田镇、小梅镇、屏南镇、安仁镇、龙南乡、道太乡、城北乡、岩樟乡共计8镇7乡4个街道444个行政村。区域边界东起龙泉市安仁镇严山村,南至龙泉市小梅镇梅一村,西到龙泉市上垟乡花桥村,北至城北乡东书村。现有茶园种植面积3100公顷,年产量1630余吨。保护区域面积19877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龙泉金观音感官品质特征:外形呈螺钉形,紧结重实,深绿鲜润;汤色蜜绿明亮;花香;滋味鲜醇;叶底软匀绿亮。其典型品质特征“螺钉形、花香浓”。 (2)理化指标:水分含量≤7.0%,水浸出物含量≥36%,茶多酚≥9%,咖啡碱≥2%,氨基酸≥2%。 (3)质量安全规定:龙泉金观音质量符合DB33/T740.3《金观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的标准。

三. 山西省 忻州 代县 代县金酥梨

“晋盖酥”香梨

由原忻县地区果树站从安徽砀山县良梨公社引进酥梨,植于代县。由于生长环境的变换,酥梨的品种特性亦发生了明显变化,梨形比原产地美观,梨质比原产地好吃,果肉变得松脆,汁多味甜。司保存到第二年梨花盛开的季节。代县全县金酥梨有5000多亩10万余株,年产量50吨,远销澳门等地。

四. 河南省 三门峡市 卢氏 卢氏金钗

金钗石斛,兰科植物的一种,为珍贵的中药材,卢氏县民间通称金钗。其味甘淡、性寒,有滋阴益胃、清热、生津、止渴等功效。主治病后虚弱、胃酸减少、食欲不振、腰膝酸软无力。肺结核潮热等症

卢氏金钗为细叶种(即细茎石斛 )植株较矮,茎上也有细小的分枝。金钗为卢氏县稀有珍贵中药材之一。( 卢氏县)

五. 河北省 秦皇岛 抚宁区 抚宁金天马酒

抚宁金天马酒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的。秦皇岛市十大畅销酒品牌——“金天马”系列酒,其酒质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浓郁、醇厚绵甜、尾净味长等特点,且包装精美,价格合理,多次在国内及国际大赛上获奖,深受消费者青睐,属地方文化名酒。

秦皇岛天马酒业有限公司是秦皇岛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民营酿酒企业,她源于乾隆年间的台营烧锅,已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公司现有职工580余人,其中酿酒高工、各类工程技术人员60多人。公司占地58000平方米,座落于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的秦皇岛市抚宁县城东,她东临古城山海关30公里,南距著名避暑胜地北戴河18公里,西临碣石10公里,北靠天马山20公里,洋河更是环她而绕。

秦皇岛天马酒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12月18日正式由国有中二型企业改制 为民营企业,改制后的天马酒业已将公司的生产规模拓展到矿泉水、纸制品、饲料加工、二氧化碳提纯等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现代化、集团化企业,并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公司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流的蒸馏、发酵、灌装车间,技术先进的色谱分析室、化验室、勾兑室和技术过硬的品评勾兑人员。可年产食用酒精1.5万吨,年生产白酒28000吨,2003年9月,一次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地方文化名酒、秦皇岛市十大畅销酒品牌——“金天马”系列酒,其酒质具有清澈透明、窖香浓郁、醇厚绵甜、尾净味长等特点,且包装精美,价格合理,多次在国内及国际大赛上获奖,深受消费者青睐,可谓“曲香撒满秦皇岛,酒味横穿山海关”。

公司以“新企业、新形象、新产品”为开端,秉承绿色生产理念,将传统工艺同现代科学技术相柔和,在原有洋河春、天马湖系列酒、南戴河系列酒的基础上,依托千古御帝·秦始皇拜海求仙的动人故事,及“逦迤神山峙海边,秦皇曾在此求仙,求仙客来山亦醉,拜海人去酒还香”的丽传说,延续并开发出了凝聚秦代历史文明、独具地方风味的“秦皇求仙贡”系列酒。并将其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以帝王名称命名的城市——秦皇岛的白酒精品,推向市场、推向全国。

“秦皇求仙贡”酒外观名贵、典雅,历经漫长岁月,秉承传统工艺,蕴1史名酒之精髓,滴滴甘醇,绵长而幽深。“秦皇求仙贡”系列酒自上市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宴会和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被秦皇岛市政府命名为“特色旅游商品”,为“河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指定用酒”,2004年8月,秦皇求仙贡系列酒又荣获“中华文化名酒”的美名,2005年1月15日,秦皇求仙贡系列酒又被指定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爱国华商新春团拜会国宴唯一用酒。

厚积薄发,主导未来,秦皇岛天马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兴平先生携全体员工将一如既往的以“团结、务实、创新、理想、勤奋、兴业”为经营理念,锐意进取、奋力开拓,与各界朋友一起共铸辉煌!

六. 山东省 日照 岚山区 日照金乌贼

日照金乌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日照金乌贼是日照又一大地方,栖息地集中在我市近海水域,以胴体肥厚,肉味鲜美而闻名,更因为以其缠卵腺而加工的“乌鱼蛋”为传统贡品并享誉国宴而成为日照水产品的一张名片。日照金乌贼,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是日照四大地方之一,栖息地集中在日照市近海水域,以胴体肥厚,肉味鲜美而闻名,更因为以其缠卵腺而加工的“乌鱼蛋”为传统贡品并享誉国宴而成为日照水产品的一张名片。2011年列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日照金乌贼

地域范围

日照金乌贼是一种海洋头足类软体动物。日照近海是其核心产卵场和索饵场。主要分布在岚山区岚山头街道、安东卫街道、虎山镇,日照经济开发区奎山街道、北京路街道,东港区涛雒镇、石臼街道、秦楼街道和两城镇等沿海负20米以内浅海海域。海域范围:34°55'~35°35'N,119°17'~120°10'E,面积60万公顷(其中包括金乌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798公顷)。该海域有生产渔船1300余艘,年捕捞金乌贼1000余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日照金乌贼属海洋头足类软体动物,是日照特有的珍贵品种。胴部盾型,长度约为宽度的1.5倍。背腹略扁平,侧缘绕以狭鳍,不愈合。头部前端、口的周围生有5对腕。4对较短,各腕粗大,长短相近,吸盘四行。雄性左侧第四腕茎化。1对触腕较长,稍超过胴长;穗半月型,约为全腕长度的1/5,吸盘仅在顶端,小而密,约10行。石灰质内骨骼发达,长椭圆型,长度约为宽度的2.5倍,背面有坚硬的石灰质粒状突起,自后端略呈同心环状排列,后端骨针粗壮。体色金黄,雄性胴背具较粗的横纹条斑,间有细点斑;雌性仅具致密细点斑。体型较大,性成熟产卵群体胴长14~28cm,体重一般500g以上,最大的可达1200g以上。 2、内在品质指标:日照金乌贼肉质肥厚,厚度可达1.2cm左右,肉色洁白、脆嫩,风味鲜美独特。鲜肉中:蛋白质含量≥12g/100g;钙≥118mg/kg;铁≥38mg/kg;总磷≥119mg/100g。属低脂肪、高营养食品,具有很高的美食价值。 3、质量安全规定:日照金乌贼的销售和生产操作应遵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60.4—2001)、《船上渔获物加冰保鲜操作技术规程》(SC/T3002—1988)和《渔获物装卸操作技术规程》(SC/T3003—1988)等。

七. 福建省 三明 永安 永安金线莲

永安金线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永安,中国金线莲之乡。当地金线莲素有“金草”、“神药”、“药王”等美称,其味甘性平,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平衡阴阳、生津养颜、调和气血等功用,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千百年来,在民间广泛使用,对各种疾病疗效显著。据历史考证,永安明清时代就有用金线莲入药的记载。

永安小陶、洪田、上坪、青水、安砂等乡镇均有野生金线莲。永安民间采摘金线莲作药引,源于明清。据宁洋(现小陶镇)一带村民传说,道光年间,宁洋桐林有一富豪得一怪病,遍访名医诊治均无效。某日,一长工告知宁洋有一神医曹四公(注:道光《福建通志》里记载此人)能治百病,于是择吉日请神医就诊,神医观辇,指“派青草”,(注:民间巫医求神问药的一种,南方一带流行)于是将辇轿抬到村外涧边,将临近的青草一种一种地问,当问到一株金边小叶植物,只见其叶脉金黄且略带紫红,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于是掷茭确认,无误,即连根挖出带回做药,连服三次,富豪怪病痊愈。此后,这种金边小叶植物便被当地村民视为神药,叫作“金草”、“神药”。在民间中口口相传。然而,村民们在采摘时难以辨认,于是请教曹四公,四公言:此药植株矮小,叶面呈紫色,有金黄色的脉络相连,就叫“金线连”。

传说光绪年间在永安天宝岩有一农夫患重肺疾,一天疼痛难忍,他挣扎着到一涧边将一株有金黄叶脉的植物咽下,也许是吉人天相,他生啖这种植物后减缓了疼痛。而后,他一发病就采摘这种植物生啖,数周后他的肺病好了。后来他把这种植物带下山出售给当地的药店。经药店老板辨认后确定此药就是民间传说中的“金线连”。

明朝永安著名中医赖沂就用金线连为药引治疗小儿惊风,清代乾隆年间大湖名医赖绍禧精于外科,将金线连用于消炎镇痛之药。

在西医传入永安之前,中医是唯一的医疗手段,用青草药治病居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永安大药房“德和堂”就有收购金线连。德和堂生意兴隆且常与外省药房交往,当时由永安笋帮商贩将当地金线连贩运到上海出售,为了与其它地方的药材区分开来,药房就将这种金线连称为“永安金线连”。明民国时期,永安名医聂诗增、聂景山均有采用金线莲作为药引,其药方所列即为“永安金线莲”。

据《永安市志》(1994年中华书局出版)记载:1960年第一次开展中草药普查,永安查出中药160多种,珍稀品种中就有金线莲。1985——1987年12月第三次普查,估测全市中药资源产量为6500吨,其中珍稀品种有金线莲。由于金线莲稀少,其收购价格比其它青草药材要高出许多,因而,永安小陶、洪田、上坪等乡镇的农民多有采摘出售。

上世纪60年代,永安医政部门组织农村赤脚医生培训,在其培训材料《农村赤脚医生实用手册》中就有记载永安金线莲的药用功能。60年代中期,永安医药公司就有收购金线莲干品。70年代,唐山发生大地震,组织各地收购草药,就有永安金线莲。

上世纪末八十年代末,出生于永安市小陶镇山区农村的洪田镇经济作物站技术员管其宽等与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陈裕、林坤瑞等合作完成了省科委立项的《名贵药材金线莲人工栽培》课题研究。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金线莲产业化生产指明了方向,而且积累了第一手资料。2007年,永安市黄泥家有限责任公司,向被称为下一个“冬虫草”的金线莲人工组培技术进军。

近年来,永安市0实施“生物医药”工程,为了充分发挥永安金线莲产业的优势,把种植金线莲作为发展生物药业产业的重点项目来抓,拨出专款支持推广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产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在满足当地人们消费的同时,外销量迅速增加。为了保证金线莲的品质,销售专业户开始采用进行包装,并标以“永安金线莲”的名称进行销售,“永安金线莲”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八.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纳雍火把鱼

纳雍“火把鱼”,是纳雍县食品中的一绝。是用柴火精工烤成的一种独特风味的干鱼。

纳雍县东南有一条流经路嘴、木城、簸落、水东、大兴厂、武佐一带的小河,由于流经之处山峦重叠,原始植被保存完好。河底多沙石岩层地带,无任何污染,两岸绿树青山相映衬,日照、雨量充沛,河水清澈见底,极适宜于鱼类的生长。这条河里的鱼主要靠食小虫和石浆生活,因此肉肥味美,享誉远近。

最适宜制“火把鱼”的鲜鱼,一般重量在一二两之间。先将捕来的鲜鱼去掉肠肚,继用约20厘米长的竹签穿连成一串,宛如小螺丝似的,置于青棡柴火上烘烤(禁用煤火烤),直至烤熟烤黄为宜,风干后即可上市出售。吃干“火把鱼”讲究烹调技术,一般采用干炸法,先将鱼串上的鱼逐一取下,把鱼骨鱼肉分别剔出,用沸菜油将鱼骨炸脆作干盘用;鱼肉用混合油(一般用猪油、植物油混合),将事前准备好的佐料如盐、味精、姜、葱蒜、油红辣椒、鱼香菜等放入锅内与鱼肉一起炒,适时铲出可食用,味道鲜美。

九. 重庆市 秀山县 西农毛尖

系特种茉莉花茶( 重庆)

十.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杯子米

“杯子米”是何、罗、王三姓布依族在纳雍河轿子山下从事农耕,喜获丰收后一段传奇的历史。
在轿子山下,原来是荒山一片,三姓人定居后对这片土地进行开垦。他们用原始的耕作方法,披荆斩棘,劈草挖山,开出一块一块的梯田,种植从江西带来的稻种。这里千百年来,未有人种过庄稼,土地十分肥沃,当年种下就获得丰收,稻谷装满囤箩。塔山脚雁鹅田侧大渡口岸边的波倮大田就是当时他们开垦的第一块大田,种出来的稻米称“波倮米”。波倮大田开垦前是水海地,泥土疏松。田开得深,打田时若不慎会陷进去。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粮食有了多余,他们就喂猪、喂鸡、养鸭、养鹅,还用“波倮米”酿成水花酒。到大年三十,杀鸡、煮肉,用“波倮米”做饭,三姓人聚集一起过年,没有酒杯,就用波倮米谷壳做酒杯喝酒,庆祝丰收,把波倮大田改称“杯子米大田”,把“波倮米”改叫“杯子米”。据传,一颗波倮米的谷壳折做两半,既可舀水,又可当酒杯。
后来,日久天长,逐年开垦,田土越来越多,粮食年年丰收。为把来纳雍河垦荒种出“杯子米”的事迹传之后代,三姓长者商议,让后辈儿孙永远不忘记布依族先辈艰苦开垦创业的事迹,决定用银子去城里找匠人仿照“杯子米”谷壳的式样锻造成银酒器皿,同时把这种器皿称为“杯子米”酒杯,由罗姓保管,逢红白喜事拿出来喝酒以示纪念。
红喜场中,新郎新娘用“杯子米”酒杯向父、母及来宾中的亲朋长辈敬酒,老人们接过年轻人敬来的酒一饮而尽后,随即给新郎新娘打发喜钱,称“坠杯”。这种习俗相传至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