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普陀寺特产店 普陀特产哪里最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普陀寺特产店 普陀特产哪里最便宜更新时间:2023-08-12 17:14:13

一. 上海市 普陀区 油氽馒头

油氽馒头是上海的百年老店枣沈大成点心店制作的特色风味小吃。该店的油氽馒头博采众家之长:馒头皮的制法取于南翔小笼馒头,用不发酵的精细粉擀成,馅心取法于淮扬细点的汤包,将肉馅加骨头汤打匀,调以葱、姜、蒜等制成的佐料;氽炸时又采用近似氽炸酥饼的技巧枣经过这样精心加工制作出来的馒头,形状小巧玲珑,皮呈金黄,色泽美观,入口松脆,肉馅鲜嫩,一咬汤汁四溢,肥而不腻。吃后齿颊留香,满口生津,若趁热食用,更会余味无穷。

二. 上海市 普陀区 瓦缸焖肉

瓦缸焖肉

原料:猪方肉1500克,大头菜500克,荷叶。

调料:砂糖,酱油,葱,姜,料酒。

制作:将方肉洗净焯水,压实后,改刀成正方形。大头菜洗净切碎。将锅置旺火上,用葱姜炝锅,放入肉块、酱油、砂糖,烧至上色,捞起,将大头菜放入余汤粽烧入味。再将大头菜、肉块分装入小瓦缸内,用荷叶封口,上笼蒸4小时即成。

特点:色泽酱红、口感酥软、油而不腻,具大头菜特殊香味。

三. 福建省 厦门 思明区 普陀素菜

普陀素菜

厦门南普陀寺的素菜,遵循佛教饮食宗旨,坚持用素菜、素料、素名。选用植物油、面类、豆类、蔬菜、蘑菇、木耳和水果为原料,经过厨师的精巧烹调,每道菜都有不同的味道,而且营养丰富,享有盛誉。南普陀寺的素斋馆就在寺庙门口。

菜的价格一般在二三十元左右。

四.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虾爆鳝背

虾爆鳝背做法是将鳝背肉切条,用盐,黄酒,生粉,面粉,水挂糊,把蒜茸,黄酒,酱油,白糖,醋,生粉调成芡汁,把鳝背逐条下入七成热油锅,炸至结壳捞起,油温升至八成热时,下锅复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锅留底油,浇在鳝背上,放上划熟的虾仁即成。虾仁玉白鲜嫩,鳝背黄亮香脆。

五. 上海市 普陀区 清蒸螃蟹

    最好是从山箐小溪里捕的螃蟹。把螃蟹放在一个盛着清水的盆里,隔夜,让其吐出杂物。
把干玉米粒泡胀,再把它煮炸开,滤去水份。采来一些当年生的姜芽和嫩姜叶,洗干净后剁碎,拌在玉米粒中。同时拌入适量的猪油和盐,撒一点草果粉。把螃蟹壳掰开,在壳里塞入已混匀的姜芽叶和玉米粒,复合在一起放在碗中,用旺火蒸一小时,一道鲜美的清蒸螃蟹就做成了。

清蒸螃蟹

【所属菜系】 沪菜

【特点】 沪菜

【原料】

螃蟹,1000克,黄酒15克,姜末30克酱油20克,白糖、味精各少许,麻油 15克,香醋50克。

【制作过程】

①将螃蟹用清水流净,放在盛器里;②将姜末放在小酒碗内,加熬熟的酱油、白糖、味精、黄酒、麻油搅和。

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③将螃蟹上笼,用火蒸1520分钟,至蟹壳呈鲜红色,蟹肉成熟时,取出。上桌时随带油调味和醋。

六. 上海市 普陀区 “中华”牌卷烟

“中华”牌卷烟系烤烟型高档名优精品,被誉为“国烟”,是我国卷烟品牌的杰出代表。中华牌卷烟色金黄,清香纯净,曾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全国十大驰名商标”。中华牌卷烟已逐步形成了18mg、15mg、11mg不同焦油量以及多种规格包装的系列产品。

五十年来,“中华”牌卷烟质量不断改进提高,并赋予新的技术含量,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最初 生产的“中华”牌卷烟是二十支软包光嘴烟,1959年开始生产过滤嘴卷烟,产品质量虽上了一个台阶,但 生产数量仍然很少。1966年“中华”牌卷烟产量为3600箱,滤嘴烟仅为110箱。改革开放前后更新了设备 ,实现了国际通用的全包装滤嘴卷烟的批量生产,1988年“中华”牌卷烟产量突破1万箱,又上了一个台 阶。九十年代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97年“中华”牌卷烟产量突破10万箱,近几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百分之十。 五十年来,“中华”牌卷烟累计生产销售约125万箱,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它的品质、声誉和效益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这些成就的取得凝聚了几代上烟人的汗水和智慧。

七.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红膏呛蟹

梭子蟹又称白蟹,产于近海,头胸部两端突出,形如梭子,两螯细长,甲壳表面有紫云纹。肉质细嫩、洁白,膏似凝脂,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可蒸着吃,可炒着吃,也可把白蟹切成小块,以食盐、酱等腌渍之,即成美味的“蟹酱”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冬至前后捕获的白蟹,肉肥膏红,整个放到盐水里,略加浸渍,便是闻名遐迩的红膏抢蟹,鲜美可口,诱人食欲,是高档酒席之必备冷菜。

八.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普陀佛茶

普陀佛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普陀佛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普陀佛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普陀佛茶是舟山的传统之一,生长在“海天佛国”普陀山的最高峰——佛顶山而得名。    

普陀佛茶仿江苏碧螺春之形,其外形紧细卷曲呈螺状形,色泽绿润显毫,汤色黄绿明亮,味醇清淡,爽口宜人,沁入心脾,尤其是喝第二开,更是茶香浓郁,滋甘味美,大有“待将肤腠侵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之感。    

普陀佛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记载,经当地山僧和居民精心培植,遂以其独特的风味而享有盛名。    

据史籍记载,普陀佛茶不仅有清心提神之功能,且可以治病。《普陀山志》云:雨前采制的佛茶,用当地泉水冲饮,可治肺痈、血痢。( 舟山)

地域范围

普陀佛茶又称普陀山云雾茶,是中国绿茶类古茶品种之一,产于中国浙江普陀山。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处浙江省舟山群岛,也称“普陀岛”。普陀山顶峰--佛顶山,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冬暖夏凉,四季湿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日出之前云雾缭绕,露珠沾润。加之茶树大都分布在山峰向阳面和山坳避风的地方,这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自然环境。

特定品质

佛茶制成后,风貌特殊,外形紧细,卷曲呈螺状形,色泽绿润显毫;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芽叶 成朵;饮后,顿感香气清香高雅,滋味鲜美浓郁。

文化典故

相传,唐大中十二年,日本僧人惠萼来中国留学,在朝拜五台山时得观音圣像一尊。他准备从明州乘船回国,驶近普陀山东边的新罗礁时,突然海上出现数百朵铁莲花,挡住船的去路,虽经多 方努力,铁莲花顶住船只,行驶不得。惠萼和尚领会观音不肯离开中国,于是说:“使我国众生 无缘见佛,当以所向建立精舍”。惠萼遂舍船登岸,于此留观音像造寺。后因《华严经》有善财 参观音于普陀洛伽之说,遂称为“普陀”。从此,普陀山成为供奉观音的道场,俗称"南海"。山上寺庙众多,有普济寺、法雨寺、长生禅院、盘陀庵、灵石庵等。山上土地归寺庙所有,茶叶又为僧侣采制,并为寺僧祭佛和敬客之物,故曰“佛茶”。

地域范围

舟山市位于中国海岸的中点,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入海口,位于东经121°31′~123°17′,北纬29°32′~30°38′。由大小1390个岛屿和3330个礁组成,海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440平方公里。主岛为舟山岛,是全国第四大岛屿,面积502平方公里。 普陀佛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定海区的城东街道、环南街道、解放街道、昌国街道、盐仓街道、临城街道、白泉镇、干览镇、马岙镇、小沙镇、岑港镇、双桥镇、金塘镇、北蝉乡;普陀区的沈家门街道、东港街道、勾山街道、展茅街道、朱家尖街道、桃花镇、六横镇、登步乡;岱山县的高亭镇、东沙镇、岱东镇、岱西镇、衢山镇、秀山乡。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品质: 根据感官评定,普陀佛茶按质量等级分三个级别:特级(一等、二等)和一级、二级。 (2)理化指标: (3)质量安全要求: 普陀佛茶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食物中污染物限量》的规定;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规定。

九. 上海市 普陀区 上海素菜包

素菜包是上海市春风松月楼素菜馆的特色小吃。该店已有70多年历史,它是融京、苏、扬帮风味于一体的,又有上海本地风味的素菜馆。该店的素什锦、炒冬菇、罗汉斋、口蘑锅巴汤、炒蟹粉、面筋面等菜肴在上海颇负盛名,尤其是该店制作的素菜包更是名闻遐迩,十分受人欢迎。素菜包是用精白面粉作皮,馅心则是用青菜、面筋、冬菇、冬笋、五香豆腐干剁碎后配以香油、糖等调味品制成。将包好的素菜包上笼蒸熟后,皮白松软,馅心则绿中生翠,鲜艳悦目,一开笼就满室生香,食之味美爽口,多吃不腻,百吃不厌。此小吃在上海市豫园商场内的春风松月楼素菜馆里可以品尝到。

十. 浙江省 舟山 普陀 大黄鱼胶

产品名称:大黄鱼胶

产品产地:浙江舟山岱山

产品别名:称大黄鱼、石首鱼。.

产品季节:立夏前后,

产品特性:肉质鲜嫩,味甘性平,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大黄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耳石有清热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润肺健脾、补气止血作用,胆有清热解毒功能。

产品简介:大黄鱼,俗称黄鱼、黄花鱼,分布在黄海南部至雷州半岛以东海域,有岱衢族、闽――粤东族和硇洲族三个地理种群,因其体色金黄、肉嫩味美、经济价值高而闻名海内外。 大黄鱼是我国海洋捕捞主要经济鱼类。但由于长期的酷鱼滥捕,导致资源严重衰退,大黄鱼养殖因缘兴起。1986年福建开始从事大黄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研究。我省于1996年率先在象山、普陀、玉环开展大黄鱼养殖试验,1997年宁波、舟山开展了人工育苗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并迅速向全省推广。大黄鱼加工后有长胶、片胶,口味极佳,健肠胃,为“滋补珍品”,清时列为贡品。

产品历史:至于大黄鱼的开发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多年,至今已2500多年的历史。据《吴地记》载:“阖卢十年(公元前505年)东夷侵、吴王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月余,属时风涛,粮不得渡,王焚香祷之,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绕吴王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鱼作金色,不知其名,见脑中有骨如白石,号为石首鱼”。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石首鱼出水能鸣。”“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海人以竹筒探水底,闻其声乃下网截之”、明代屠本畯著《闽中海错疏》提到“浙南渔场,海上以四月小满为头水,五月端午为二水,六月称为三水,……八月出者名桂花石首、腊月出者为雪亮”。大黄鱼开发性生产大约始于唐宋年间,在明代后朝由于倭寇入侵,朝庭颁倭海令,并弃岛内迁,捕捞业萎缩衰退。直至民国时期,在漫长的300年间,海氛不清、硝烟不断。海洋捕捞时盛时衰,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黄鱼捕捞生产于20世纪50-60年代达到顶峰。

产品典故:有一次乾隆南巡,天近傍晚见一片茂密竹林,听其间传出悦耳叮声,片刻即逝,便入林见石高可逾丈,厚约数尺,色白如雪,形似龙蟠.皇帝一看,倍加喜爱,传旨马上运回宫中.将其放在”清漪园”内,可院门太小,无法运进,又拆门运石,安置妥后,乾隆并亲自提笔写”青艺岫”三个大字,太后听说十分生气,把乾隆痛斥一番,乾隆为了消除母亲心头之气,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还亲自设计了一个”脯雪黄鱼”的菜孝敬太后,取意”卧冰求鲤”的典故,以尽母子之情。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