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乐山市农特产品有哪些 乐山特色农产品平台入驻电话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乐山市农特产品有哪些 乐山特色农产品平台入驻电话更新时间:2023-01-15 02:48:32

一. 四川省 乐山 井研 风味烧烤

风味烧烤

烧烤是井研街头的一大风味小吃,烧烤的种类很多,花样也不少,具有色,辣,香等各种风味,已是井研夜生活的一大特色风味。

二.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徽墨

徽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徽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得名,绩溪为其主要产地。徽墨享有"落纸加深,万载存真"之誉。具有色泽黑润,入纸不晕,历久不褪色、馨香浓郁、防腐防蛀、造型美观、装潢典雅等特色,为书画家必备佳品,虽历史悠久自南唐,盛于两宋、明、清。原料名贵,工艺精细、品质优良,为历代贡品。

“胡开文”自清代乾隆四十七年(公元一七八二年)由绩溪人胡天注创造始以来,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一九一0年胡氏精心制作的“苍佩室”牌,“地球墨” 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金质奖章。绩溪胡开文徽墨厂的前身即“起首胡开文老店”由绩溪各字号胡开文墨庄和作坊公私合营组成。98年县书画油烟材料厂和县胡开文徽墨厂合并后,具有从炼烟到制墨成品一体化系统。全厂设有炼烟、制墨、雕模、晾墨、打磨、描金等十多个生产工序和一个设备齐全的油烟材料和墨锭理化检测中心。高级油烟(即高档墨和高档墨汁的最佳原料)采用海拔600米以上的桐子(油)和松脂及名贵药材作原料(无化学成份对人体绝无侵害)。采用了传统的炼烟工艺,继承和发扬胡开文传统的“灯盏炼烟”技术的精髓,结合最新技术,使油烟的品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是目前国内专业的炼烟生产厂家。我厂拥有明清以来名家创作的珍贵墨模八干余付,一千多个品种,产品经国家商标局注册商标“苍佩室”“ 胡氏”,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七年蝉联国家优质产品金奖。胡氏系列产品选料严格、精工细作、技术精湛,采用纯油烟、天然麝香等16种珍贵药材精制而成,有着优良的民族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色泽黑润,历久不暇,落纸如漆,润泽生光,藏久愈佳,不裂干燥等特点,是书画必不可少的工艺美术品。98年又开发了纯油烟胡氏系列“胡氏油烟墨”、“胡开文宝墨”、“胡开文书画墨”、“中国书画墨”等产品,使徽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三. 四川省 乐山 沐川 沐川山茶

永福镇地处盆地边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生态条件好,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永福茶叶具有内含物质丰富,味醇,香浓,无污染,耐冲泡等突出优点。而且由于永福温和的气候条件,茶叶发芽采摘一般要比其它省早10天左右(多为高山茶)。

四. 四川省 乐山市 峨边 扇面笋斗

扇面笋斗

主料:

冬笋(春笋、红笋均可)750克,鲜猪肉瘦各50克,鱼茸50克。

配料:

红樱桃6粒。

调料:

鸡汁汤100克,麻油、盐、味精适量,淀粉少许。

制作方法:

1、笋剥壳洗净,放入锅中约煮10分钟捞出,取出1条另有用处,其余的切掉笋尖及根部。取长约5厘米左右的段,放在墩板上用平刀批,先批掉外皮,再批成薄片(要求薄片看上去似透明状)

再将薄片切成7厘米宽共20片,用盐渍一渍。

2、鲜肉剁成茸后加入鱼茸、盐、酒、味精,笋薄片撒上干淀粉,卷成漏斗状,把肉、鱼茸灌入笋斗中,面上抹平。

3、取40厘米长腰盆一只,把笋斗排成扇面形。将留下的这根笋一切四片,两片(长约10厘米,宽约1.5厘米)做扇垂,再上笼约蒸5分钟取出,将红樱桃对切两半贴在笋斗面上。

4、炒锅置旺火上,加入鸡汁汤、盐、味精等调料,勾上芡,淋在扇面笋斗上即可。

特点:

此菜造型新颖,美观大方,口味独具。

五. 四川省 乐山 犍为 干姜

干姜

乐山犍为种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乐山犍为白姜品质独特,个大饱满、淀粉足、纤维少、辣味浓,所制干姜品质优良。作药性稳。自古即是药用干姜地道产区

六. 四川省 乐山市 五通桥 五通桥月糕

中秋月糕是乐山市五通桥的传统。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原料配方(按成品46千克计算) 面料:回粉13千克 搅糖13千克

馅料:白砂糖7千克 蒸熟粉7千克 碎冰糖2千克 碎桔饼2千克 熟菜油2.5千克 色素按国

家标准

制作方法 1.制回粉:(1)选料:选大粒糯米,用罗筛掉杂质和碎米;用50~60℃的热水

淘洗约10分钟,捞起沥去水分后,加盖捂20分钟即可摊开待用。

(2)炒米:将捂好的糯米,以油制过的河砂拌炒,火势要旺,每锅炒米1千克,要求炒到

糯米“跑面”时,快铲起锅,用罗筛去砂子即可。

(3)磨粉与回粉:将炒制的糯米用电磨磨成细粉,以90~100眼筛过筛。筛出的称为“火

粉”,将“火粉”置于晾席上摊开吸水回潮,时间在3天以上,直到手捏粉子成团,不散垮

即为回粉。夏季用回粉需加微火炒熟,冷却后方可使用。

2.制搅糖:绵白糖糖加水,按10∶3的比例放入锅里溶化煮沸后,以蛋清或豆浆提纯,

除去杂质,糖泡子,加饴糖(数量为绵白糖的5%)继续熬制。夏季熬至130℃左右,冬季熬至

120℃左右,将糖水滴入冷水中能“成团”时,即起锅。起锅后边下化油边搅拌,直到糖油

充分混合翻砂后,置于案板上冷却,用擀杖擀散成细糖粉;过筛后即可使用。

3.制皮料、拌馅料:按500克回粉、500克糖、50克猪油的比例,拌和成皮料,即糖糕粉。

按馅料比例伴制馅料。

4.成型包装:用圆形印模,按规格分1000克、500克、250克、100克四个型号,装模成

型。以500克重的月糕为例:先铺填底糖粉130克,用手按匀,再填充馅料200克,按平,最

后盖面糖粉130克,用铜镜压平,倾倒在平木板上,“下绵”6小时,包装入库。

质量标准 形态:圆形,糕面平整,不掉边。

色泽:白色。

组织:粉质细腻,不松散,无糖粒,无杂质。

口味:香甜适口,具有冰桔,玫瑰等香味。

七. 四川省 乐山市 峨边 峨边马铃薯

峨边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小凉山区,土壤肥沃,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峨边马铃薯历史悠久,早在《峨边县志》(1915年版)记载:“高山彝族地区农作物有玉米、荞麦、马铃薯,低山区主产有玉米、水稻、小麦、薯类...解放前,峨边彝族人民以玉米、荞麦、洋芋(马铃薯)为主食,汉族兼吃洋芋(马铃薯)、瓜类、豆类等”。在彝族土语中,马铃薯又名“洋哟”、“窝来”,是彝族同胞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重要作物。峨边人民每家早上都要煮一锅洋芋作为中午打尖的食品,在“集尔集铁”、“蒙格”等彝族传统会议中,自古就有边烧洋芋、吃洋芋,边商讨问题的习俗。 历史以来峨边农民几乎每家都要种植马铃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马铃薯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并于1994年首次进行马铃薯施用健壮素试验示范推广,此项技术获1998年度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来,峨边马铃薯产业发展得到上级领导、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8年峨边县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财政部评为科普示范(脱毒马铃薯)基地,2008-2010年被四川省农业厅列为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2010年被农业部指定为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县,2011年被四川省马铃薯创新团队列为重点县。2011年4月,四川省冬作马铃薯生产技术研讨及现场会在峨边成功召开,经专家组验收认定,峨边冬马铃薯旱地高产攻关、水旱轮作高产攻关、薯/玉/菜三高种植模式产量均创全省第一。四川日报、四川科技报、中国网等分别以《峨边:“薯”光在前 产业致富》、《学“峨边经验” 促我省马铃薯产业再上台阶》、《峨边冬马铃薯创造四川大面积高产纪录》给予宣传报道,对峨边马铃薯的发展和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和肯定。 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委、人民政府遵照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钟勉“要继续支持峨边县加大推广力度,并首先在大小凉山彝区示范推广”的指示精神,大力推广冬马铃薯旱地高产攻关、水旱轮作高产攻关和薯-玉米-菜种植模式。2012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可达12万亩,2014年力争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新增收2亿元,商品薯产量突破30万吨,把峨边县打造成全国马铃薯冬作示范县和全省现代马铃薯示范县。

地域范围

峨边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的沙坪镇、毛坪镇、新林镇、五渡镇、大堡镇、白杨乡、红花乡、宜坪乡、杨村乡、杨河乡、金岩乡、勒乌乡、黑竹沟镇、哈曲乡、万坪乡、觉莫乡、平等乡、共和乡、新场乡等19个乡(镇),12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4′-103°33′、北纬28°39′-29°19′之间,东到平等乡清溪村,南到勒乌乡山峰村,西到黑竹沟镇依乌村,北到新场乡庞沟村。保护面积239550公顷,年产量9.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峨边马铃薯薯型圆形或椭圆形,表皮光滑、黄皮黄肉或白皮白肉,光泽度好,芽眼较浅,适宜鲜食菜用,香味四溢,口感香甜滑润,风味独特,不易断裂。 (2)内在品质指标:峨边马铃薯淀粉≥15.5%,干物质≥18.5%,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条件、土壤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符合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环境质量DB51/336-2003、GB15618、GB5084的规定;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DB51/337-2003)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DB51/338-2003);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 薯芋类蔬菜》(NY5221-2005)。

八. 四川省 乐山市 峨眉山 土门泡辣椒

土门泡海椒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浸渍品,是四川泡菜的一种。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而瑰丽的食文化遗产之一。据美国学者伍德罗夫(J.G.Woodroof)考证,泡辣椒制作技术起源于东方,秦始皇时代就有发酵泡辣椒。其实,曾纵野在《中国饮馔史》中认为,早在春秋战国以前,我国就已有成熟的泡辣椒制作技术。古罗马凯撒大帝、埃及女子均喜食泡菜。目前在美国家庭中,75%的人每星期至少要吃一次这种食品。泡辣椒具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取食方便,不限时令,利于贮存等优点,因此,在我国东北、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民间均有自制泡辣椒的习惯。其中,尤以四川省为最,无论城市或乡村,食堂、餐厅以及家庭,泡辣椒加工极为普遍。在誉满中外的四川菜系中,泡辣椒还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83年在首届全国烹饪名师表演鉴定会上,重庆特级厨师李耀华以“咸菜什锦”技压群芳,跻身全国10名最佳厨师的行列。他取材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泡辣椒。专家们评价该款菜格调清心悦目,素雅和谐。泡辣椒富含乳酸,一般为0.4--0.8%,咸酸适度,味美而嫩脆,辣味适中,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一定的医疗功效。据试难报道,多种病原菌在泡辣椒中均不能发育。例如痢疾菌在泡辣椒中经3--6小时、霍乱菌1--2小时、伤寒菌1--5小时、肠炎菌2--9小时均能被杀灭。我国中医也证明泡辣椒有健胃治痢之功效。新鲜蔬菜上所沾附的蛔虫卵,在密封的泡辣椒坛内也会因缺氧窒息死亡。因此泡辣椒是一种既有营养又卫生的蔬菜加工品。本产品所用原料采用辣椒之乡峨眉山麓土门的辣椒。该辣椒个大、肉厚、颜色红亮,所生产的泡辣椒色泽鲜活、口感纯正。( 乐山)

九. 四川省 乐山市 马边 彝族风味肉冻

彝族风味肉冻

彝族风味肉冻,这是彝族地区较为讲究的一种菜肴。它采用猪蹄和肘子制做而成。一般做法是将肉放入锅内煮软后捞起,剔去骨头并将肉宰碎,放上木姜、生姜、花椒等佐料,有的还放橘子皮,或鸡蛋之类的东西,然后放回锅里煮上一阵,以便使佐料渗入肉中,最后放入木钵内,放上一夜即成。

肉冻柔软可口,香味独特,是彝族十分喜爱的一种食品。

十. 四川省 乐山市 金口河 金口河花椒

金口河花椒是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的。金口河区的花椒颗粒饱满、皮厚肉丰、色泽鲜艳、香味浓郁、麻味适中,吃起来,那叫一个安逸。

闻之香、食之麻的道林子花椒,俗称娃娃椒。当地农民介绍,这种花椒结的椒籽,每一粒大花椒都背着一粒小花椒,如背着一个娃娃,故称娃娃椒。位于西昌、雅安交界的金口河永和镇胜利村山高路险,在海拔600至1600米的高山上就生长着大片的椒林。前些年,金口大峡谷旅游业尚未进入大开发阶段,花椒卖不起钱,一公斤干花椒不过卖到三四十元钱,山上的农民疏于管理,原有1700多亩花椒缩减到500多亩。物以稀为贵,近年来,花椒产量减少了,价格反倒上去了。今年,胜利村七组村民余福友在自家6亩多承包地里间种的花椒,收获干花椒150多公斤,卖了2万多元。在市场杠杆的撬动下,该镇因势利导,在胜利村规划新发展2000亩花椒树种植,两三年以后,种植花椒的农民户均收入可超过3万元,花椒产业正在成为山区农民的“绿色银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