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喜德农特产有哪些 喜德县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喜德农特产有哪些 喜德县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4 08:15:47

一.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二. 广东省 深圳 宝安区 喜上喜腊肠

提起腊味,人们对“喜上喜”情有独钟。近日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喜上喜食品以其味美、营养、吃得放心热销鹏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喜上喜腊肠、腊肉吸收了传统精华,采用机械化生产和国内首创的电脑监控、蒸汽烘干及自动化包装技术,使产品不受任何污染。加上全部选用放心肉,质量上成,配方考究,使喜使喜腊味具有色彩鲜润,条子均匀干爽、层次分明、甘香可口、咸甜适中的风味特色。“喜上喜”腊肠曾于1990年获全国腊味唯一金奖,并连续10年保持这一殊荣,腊肉、西式火腿肠、鱼肉肠、三文治火腿、热狗肠等均获国家名优食品称号。公司注重质量管理,是较早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

“喜上喜”品牌早已家喻户晓,该公司在继续拓展腊味市场、保持领先地位的同时,大力开发西式高、低温肉类制品,相继研制开发了鱼肉肠、火腿肠、鸡肉肠、牛肉肠、三文治火腿、热狗肠、红肠、德式火腿、维也纳肠、熏鸡腿、龙风腿等数十个西式品种,以其营养丰富、健康卫生、风味独特、食用方便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喜上喜食品畅销国内,远销港澳、东南亚地区和国家,并且是驻港澳部队的指定产品。“喜上喜”是中国驰名品牌,喜上喜食品深得大家信赖,倍受欢迎。

三.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四.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察哈尔右翼前旗 塔布喜

塔布喜

蒙古民族热情好客,家里来了客人,放好桌子,桌子中央放上满满一大盘炒米,周围摆上盛在瓷盘里的黄油、奶豆腐、红糖、各种饽饽,接着献上热气腾腾的奶茶。如果有客在座,不给茶喝或没有“塔布喜”(奶食品等),主人则要“脸发红,心难受”,而客人则以为“茶没有茶,脸不给脸”。

奶茶的种类很多。据文献记载,早在1300年前,就已经有健身止血、治疗失眠症的“酸枣稀饭”;有提高视力和听觉的“嘎仁萨面茶”;有通宣理肺的“西仁宝日玛汤”等等种类的奶茶。而“玉盘茶”、“金字茶”、“西番茶”则是蒙古大帝皇宫中佳茗。蒙古高原可以用来做茶的植物很多,就地取材煮制奶茶,各有千秋。

奶茶有解除疲劳,促人兴奋,增强食欲,帮助消化,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等作用。而阿巴嘎茶,除了上述功效外,还能治疗感冒等病,是上乘补品和饮料。

五.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六.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旬邑喜菜

旬邑喜菜是一种全家福式烩菜。 上菜用盆或大老腕盛装,半汤半菜,在吃饭或喝酒之前,相当于高档宴席上的开胃汤。旬邑喜菜盛装大气,色泽艳丽,也那个样搭配均衡,味道淡、鲜香,老少皆宜。主料有: 旬邑老豆腐干、黄花菜、木耳、胡萝卜、鲜蘑菇、青菜、土猪肉、土豆粉条、

面筋。 配以特熬的骨头汤温火煎烩而成。

七.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区 岳喜明石刻

岳喜明先生,铜山茅村人,从事工艺美术20余载,以石刻艺术著称。岳喜明先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雕刻艺术委员会等五家单位联合授予“艺术大师”称号,为第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雕刻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二十多年来,岳喜明先生先后创作了高品位的作品3000多件,形成了两汉文化为题材的汉化像石、园林建筑、花鸟人物等四大系列。其中,他完成的大型石刻代表作《洛神赋》,高0.6米、长14米,从起稿到完工历时三年,其规模创下徐州“石刻之最”。特别是凝聚他多年心血的作品《苏公行迹图》,以12幅雕刻的形式将苏轼的一生完全贯穿起来,艺术价值和观赏性极高,目前已镶刻在云龙湖苏公塔顶层,供海内外的游人观看。岳喜明石刻是不可多得的收藏品和旅游纪念品。

八. 山东省 威海 乳山市 乳山喜饼

乳山喜饼,是独有风味的面食,名闻山东。“抬新娘,送新娘,俯首弄眉理红妆。揭开喜盒相大礼,首饰果饼一箩筐。”这首民谣,反映的是传统婚庆的场景。随着时代的变迁,旧时婚俗多已消失,但结婚时制作并分发“果饼”的习俗却沿袭至今。果饼,在乳山又叫喜饼。

乳山喜饼,呈规则的圆形,直径14~16厘米,厚度4厘米左右,用小麦粉、鸡蛋、花生油和白糖精制而成,不加一滴水,不加任何添加剂,以口感酥软、香甜,外观大方、体面,且经济、营养,保存时间长而远近闻名。据考证,在乳山周边地区,同为结婚时分发给亲朋好友的“喜饼”,西面的海阳是用面粉做成炸果,状如凤凰、金鱼等,虽栩栩如生,但冷却后易变得干硬;北面的牟平则是把面粉做成很小的“抓果”,此类面食自是不能当饭吃,只可作零食;东面的文登、荣成等地,也有“喜饼”,但文登喜饼要比乳山喜饼小很多,荣成“喜饼”的个头更是小得像桃酥,并且很油腻,不松软。全国其他地方,也没有与乳山喜饼类似的。

乳山喜饼好吃,其做法也很讲究。常做喜饼的人都会有经验:十斤面粉,二斤半白糖,一斤六两纯正花生油,四斤鸡蛋,可烙制40余个喜饼。乳山喜饼的制作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把适量酵母泡在少许温水中,化开,成糊状。水的温度,以感觉不烫舌尖为宜。然后把鸡蛋打到盆里,与花生油、白糖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当然,鸡蛋多一点更好。但油和糖多了却不好,会使做出的饼不酥软。混合在一起的材料用筷子用力不断搅动至均匀,然后加入溶好的酵母水和少量面粉,打成“面酵”,等待发酵。这个过程一定不能加水。当面酵表面“冒泡”时,表明面酵已“开”,此时把面粉添加进去,并揉揣成均匀的一大块面团,再次发酵。此次发酵时间不长,面团外观上胀大、面里充满气泡就算发酵成功了。

其次把发酵好的面团稍加揉揣,分成许多等重的小块,再揉,直至表面平整,有筋道,然后用特制的小擀杖擀成饼,要留有一定厚度。擀好的饼还需最后一次发酵。观察饼的表面开始变薄就可以了,有人形容此时饼的表面像小孩的脸皮一样细腻,薄如蝉翼。烙饼要用平底锅,锅表面要涂上花生油,以文火为宜,烙时要轻拿轻放,以免手指戳碎了饼面,并要勤翻动,避免烙糊。当饼的侧面开始发黄时,可用手指肚轻轻按压一下再立即松开,若压下去的地方接着弹回来,那么,金黄悦目、香甜可口的喜饼就算烙制成功了。

乳山的风俗习惯里,喜饼最早是用于婚嫁喜事中,而且多为女方家准备,因此也常被称作“媳妇饼”。现在,男、女双方都会制作几百甚至上千个喜饼,在办喜事期间分给亲朋好友、邻居街坊品尝。还有一种大的喜饼,直径常在30厘米以上,叫做“囤底”,一般是被切成扇形小块,分给前来参加婚礼的至亲好友。“囤”是盛放粮食的器具,用它来命名喜饼,一是表明其大,二是代表圆满,三是寓意家有“余粮”,人有“余福”,日子过得好。正因有如此意义,所以主人在制作“囤底”时就更费尽了心思,材料用得更多、更好;参加婚礼的人,也都盼着能分得一块“囤底”。一次婚礼,一般要制作8个大“囤底”。

随着时代的变化,喜饼的用途越来越广。逢年过节,过生日,生小孩,走亲戚,甚至是子女升学、到外地上班,都往往会烙喜饼,分发给亲友,并留一些自家享用。20世纪80年代之后,乳山喜饼的制作逐渐走向商品化、市场化,并涌现出孔氏喜饼等著名品牌。现在,城里人办喜事,多是到商家订做喜饼,既省时省力,又能保证质量。即使不办喜事,不少乳山人也喜欢购买喜饼作日常食品。另外,现在威海、烟台、东营、济南等地,都有制作销售“乳山喜饼”的,虽然其口味称不上完全正宗,但也顾客盈门,购者络绎不绝。

九. 四川省 凉山州 喜德县 喜德乌骨阉鸡

喜德县有养殖乌骨鸡和乌骨阉鸡的悠久历史,近年来,依托科学的生产技术规程,喜德县大力推广和发展山地乌骨阉鸡产业,截至目前,喜德高山、高二半山乡镇的彝家几乎都在养殖乌骨阉鸡。

山地乌骨鸡和山地乌骨阉鸡是喜德县颇具特色的畜产品,倍受市场青睐。近年来,依托科学的生产技术规程,喜德县大力推广和发展山地乌骨阉鸡产业,截至目前,喜德高山、高二半山乡镇的彝家几乎都在养殖乌骨阉鸡。

喜德县有养殖乌骨鸡和乌骨阉鸡的悠久历史,据古老的《凉山州喜德县彝族民间文学作品选》记载,“公鸡红彤彤,母鸡圆溜溜,婚事要用鸡、丧事要用鸡、祭事也用鸡。雄鸡为抗敌之用,母鸡为还魂之用,阉鸡为待客之用。”。

记者在市场上走访得知,肉鸡每斤7、8元,土鸡每斤12、13元,乌骨鸡每斤17、18元,乌骨阉鸡每斤28、29元。同样是鸡,为什么价格却相差那么大?

原来,肉鸡是经过人工繁殖、用饲料喂养而成的鸡;土鸡,俗称家鸡,则是由母鸡孵化、用粮食或饲料喂养的鸡;乌骨鸡则是由纯乌骨鸡蛋由母鸡孵化、用纯农产品喂养的鸡;而乌骨阉鸡就是乌骨小公鸡长到一斤左右时,经过阉割后,精心养大的鸡,其特点是肉质鲜嫩、可口,在具有其它所有鸡类的优质特点外,甚至有一定的药效,所以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建立乌骨鸡生产基地,是喜德县多年来的愿望和梦想!早在2000年,县委、政府就提出过要建立乌骨鸡生产基地,并在喜德与冕宁的交界处塑起了“喜德县土乌骨鸡生产基地”的天然石碑。但是,多年来,喜德的乌骨鸡养殖总是处于“小打小闹”的状态,形不成规模。

2007年以来,喜德县县委、县政府将建立乌骨鸡生产基地作为促农增收的一项重要大事来抓,并将其列为县委“三个三个一”工程之一,明确提出推出乌骨鸡品牌、开发生态阉鸡、打造百万乌骨阉鸡生产基地。

“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让每一分钱都发挥作用。”该县充分利用国家的产业化扶贫资金50万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规划,并将其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富民工程,及时配套了30万元资金,用于建立无公害生态乌骨阉鸡基地,同时抢先注册了“山地牌”禽畜商标。

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该县已在全县的7个重点乡镇的7个项目村中选择了600户项目农户,以生态阉鸡生产区的5个乡镇为重点,辐射全县24个乡镇,采用自孵自养或饲养脱温鸡苗的方式,生产、开发生态阉鸡。

截至目前,喜德县已分解落实到各乡镇的生态阉鸡就有20万只,目前存栏有各种鸡26.285万只,通过边繁边养边出售,全县年底预计出栏仅纯乌骨阉鸡就可以达到20万只以上。现在县畜牧局良种繁殖场饲养了种鸡50只,配套种植牧草30亩,建立的示范生产生态阉鸡都在1000只以上。并在两河口的波振、鲁基乡的中坝、北山乡的自哈、贺波乡的跃进、冕山镇洛发等选择了600户为生态阉鸡示范户,每户开展配套种植牧草一亩、修建圈舍10平方米、示范饲养生态阉鸡40只。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