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夏特产有约吗 宁夏特产什么最好卖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夏特产有约吗 宁夏特产什么最好卖更新时间:2024-01-07 03:59:36

一. 宁夏 银川 贺兰县 贺兰砚

贺兰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贺兰砚是宁夏五宝之一,因其砚石产自银川市区以西40公里处的贺兰山小滚钟口而得名。早在清乾隆45年(公元1780年)编撰的《宁夏府志》地理山川部中就有记载:“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矗立,宛如笔架,下出紫石可为砚,俗呼贺兰端。”自清朝乾隆年间被发现后,一直开采至今。贺兰石是水成岩,形成于13亿年前,在古贺兰海中沉淀形成,后经造山运动而推出。其结构细密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济,有豆绿、深紫两色相互交错叠加,相互衬托辉映,中间还镶有石眼、玉带、朱砂带、云纹、眉子、银线、石眼、绿豆点等,自然纹理妙趣天成,形成各种象形图案。石质硬度为3度,是一种很好的砚材,用它制成的砚台,色彩对比清晰明快,古雅莹润,端庄秀丽,叩之有金玉之声,呵气可以生水,具有发墨快,墨汁细,不损笔毫等特点,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清末已有“一端二歙三贺兰”的说法。因石材天然两色,有别于端、歙、洮等砚,故历来制砚艺人都非常注重运用两种颜色即“俏彩”雕刻图案,自成一格。1963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1同志视察宁夏时给贺兰砚以很高的评价:“色如端砚微深紫,纹似金星细如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嶙性相宜。”上百年来,凡到过宁夏的人士莫不以能得到一方贺兰砚或贺兰石雕艺术品为乐事。

在贺兰砚雕刻历史上石雕艺人辈出。到了清光绪年间,当时任宁夏知府的湖南人谢威凤擅长书法绘画,对笔墨纸砚很是喜爱。当时随谢知府当兵来宁夏的湖北人张云亭心灵手巧,擅雕刻,会制砚,后落户银川,娶了年轻丧夫的闫吴氏为妻,闫家遗孤闫万庆、闫万年兄弟俩幼年随母进入张家跟随继父学习制砚,二人成年后,由于砚台刻得好, 在古城银川有一定名气,也制作出不少代表时代风格的好作品,为后人发展贺兰砚雕刻艺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技术和经验。后张云亭、闫万年相继去世,闫万庆继续从事制砚行业,闫万庆生有三子,分别是闫子江、闫子洋、闫子海,建国前,享誉银川的“闫家砚”都出自闫氏父子之手,其中闫子江技艺最为精湛。新中国成立后,闫氏三兄弟继续从事制砚工作。1960年至1963年间,闫子江、闫子洋受宁夏政府委派,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宁夏厅的建设工作,在此期间创作了大型浮雕挂屏毛泽东主席手书诗词《清平乐·六盘山》、人物浮雕《红军长征过六盘》、山水插屏《塞上江南》等许多各具特色的工艺品。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贺兰石刻厂多次合并,期间闫子江所带的三位徒弟:陈梅荣、施克俭、闫森林都能独立设计制作贺兰砚,已成为第一批工艺美术师,后期又增加了闫淑英、杨武、樊庆云、张凤灵、马继红等徒工。此外,闫子洋所带徒弟石飚、王文华、王屹也陆续成为工艺美术师,至此,贺兰砚制作技艺传承到第四代,也由此形成了以闫氏家传为主的一批传承群体。

贺兰砚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旅游产品展,获得了许多荣誉,取得了一定成绩,闫子江于1979年当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在1984年出版的《当代的中国工艺美术》一书中作为全国82位有特殊贡献的工艺美术家作了专题介绍。2007年闫森林、陈美荣、施克俭被评为自治区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陈梅荣的九龙砚享誉京城,远播海外;闫森林、施克俭的传统题材《葫芦砚》《秋韵》等作品在区内外多次获奖。由于以上传承群体多年不懈的努力最终形成了宁夏贺兰砚品牌形象。

古老的传承历史和优秀的精湛技艺,贺兰砚制作技艺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贺兰砚制作技艺进入银川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9年进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二.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泾源黄牛

泾源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年来,泾源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向导、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破解瓶劲,壮大规模,提升层次,打造平台,建立健全投资机制和以奖代补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良种繁育体系、饲草料种植加工调制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疫病防治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形成了养殖规模化、圈舍标准化、品种优良化、饲草多元化、营销市场化和服务科技化的“泾源肉牛养殖模式”。已注册“泾源黄牛”地理标志和地理商标,泾河清真系列牛肉产品取得有机认证,“宁夏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县”被自治区正式命名,“六盘山”、“泾河”清真品牌享誉区内外,全县牛饲养量年达到19.5万头,人均牧业收入达到825元,新建成的定点屠宰场日屠宰加工肉牛50头以上,“清真”牛肉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泾源县已真正成为宁南山区最大的肉牛养殖核心区和西北肉牛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

三. 宁夏 吴忠 同心县 果碟

果碟

回族穆斯林过节或过乜帖、过尔麦里,请阿訇到家中举行宗教仪式后,都要招待阿訇吃饭。上饭菜之前,一般与盖碗茶同时会上几碟新鲜水果或干果,称作“摆果碟”,如苹果、西瓜、甜瓜、桃、杏、葡萄干、核桃仁等,又叫“干果碟”。一般三碟到七碟不等,所上水果要开,吃取方便。上什么果碟,家人事先都要商定,称作“定果碟”。果碟是过去贫穷的穆斯林拿得出的最好的食物,被称为“穷人的圣餐”,也是过尔麦里和过乜帖时最先上到桌子上的食物。

四.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酿发菜

把金黄色的豆腐泡刮开掏空,填入发菜,再点缀几颗枸杞上锅加热,就成了一道色彩鲜亮、清香可口、营养丰富的酿发菜。

五. 宁夏 银川 灵武市 粘糕

粘糕是用粘黄米、粘谷米加工磨成面粉后制做的一种回族风味食品。它的制做方法是:先将面拌水揉和,反复揉和之后,放到笼里蒸熟。然后将蒸熟的糕切成片用香油煎炸。炸出来的粘糕吃起来松软可口、甜而不腻。一般回族老人最喜欢吃粘糕。有些人家在炸糕时还包点红白糖,做成糖糕食用。

六. 宁夏 吴忠 利通区 吴忠牛乳

吴忠牛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吴忠牛乳

地域范围

吴忠牛乳的产地是吴忠市区上桥镇、东塔乡、古城镇、金银滩镇、郭家桥乡、板桥乡、马莲渠乡、高闸镇、金积镇、扁担沟镇、孙家滩管委会等11个乡镇。地理坐标东经106°06′-106°22′,北纬37°30′-38°08′,地势海拔在1126米-1127米之间,境内地形以平原为主。西临黄河与青铜峡市毗连,南与红寺堡开发区交界;东北部与灵武市接壤;距宁夏首府银川市59公里。全境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20公里,总面积1112平方公里。年总产量35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吴忠市利通区地形地貌奇特,兼具江南水乡秀色和塞北大漠之雄浑,辖区地势南高北低,似宝瓶形,大体由两部分组成,南部为牛首山和罗山山脉汇合而成的丘陵地带,北部沿秦渠、汉渠及黄河两岸一带,为黄河平原,除去丘陵地和河滩地外,整个土地分新灌区和老灌区两大部分,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1%和38%。上桥镇、东塔乡、古城镇、金银滩镇、郭家桥乡、板桥乡、马莲渠乡、高闸镇、金积镇属于老灌区内,扁担沟镇、孙家滩管委会属于新灌区内。

(2)水文情况:吴忠市区水资源主要依靠过境黄河水及地下水,黄河穿境而过,境内流程28公里,全区平均年引水量6.89亿立方米,占宁夏引黄灌溉水量的17%。另一水系为苦水河(又名山水沟),贯穿境内54公里,为全区最大一条天然排水河,最大泄洪能力为80立方米/秒。

(3)气候情况:吴忠市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暧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的特点。年平均气温8.8摄氏度,相对湿度53%,年均日照达2936.4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73.6天。主要特征是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降水稀少而集中,温差大,无霜期短,日照较长。年平均降水量193.4毫米,且多集中于7、8、9月份,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容易形成径流,年平均蒸发量2013.7毫米,是降雨量的10倍。

(4)人文历史情况:吴忠市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以其悠久的历史、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雄厚的经济实力,被誉为“塞上江南”,在宁夏平原腹地煜煜生辉,闻名遐尔。吴忠市区是吴忠市的一个县级区,也是吴忠市政府所在地,是吴忠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心,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畜产品交易集散地。市区内黄河自南向北横贯全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日照充足,旱涝保收,林茂粮丰。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饲草料丰富,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同时,市区广大回汉群众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肉牛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基础条件非常牢固。近年来吴忠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加速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基本形成了奶产业、清真牛羊肉产业、优质饲草种植加工等优势产业体系,是国家级转化型农产品“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县。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吴忠牛乳的产地辖吴忠市区上桥镇、东塔乡、古城镇、金银滩镇、郭家桥乡、板桥乡、马莲渠乡、高闸镇、金积镇、扁担沟镇、孙家滩管委会等11个乡镇。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优良的中国荷斯坦奶牛。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场址应符合GB/T18407.3规定的原则,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平坦,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周围无污染且便于防疫的地方,并充分考虑饲草料条件。牛场周围3公里以内无化工厂、肉食品加工厂、皮革厂、屠宰场及畜牧场等污染源。牛场距离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公里以上,距交通要道300米以上。

治疗使用药剂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的规定。建立并保存全部用药的记录,治疗用药记录包括奶牛个体编号、发病时间及症状、药物名称(商品名、有效成分、生产单位)、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疗程、治疗时间等;所用药物执行休药期规定,达不到休药期的牛乳,不能加工销售。

(4)产品收获、屠宰、捕捞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全部实行机械挤奶,避免认为的污染,运输车辆进行严格消毒。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经过30多年的精心培育,利通区奶牛养殖场生产的鲜牛乳呈乳白色或微黄色,无沉淀,无肉眼可见的杂质,呈均匀的胶态液体,具有新鲜牛乳固有的奶香味。

(2)内在品质指标:每1000克鲜奶含脂肪3.5克,蛋白质3.2克,干物质11.5%以上。

(3)安全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及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对养殖基地的管理,严格执行NY5028、GB18596、NY/T388、NY5045、GB5410的无公害食品生产的国家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依照GB7718、GB9683的标准,包装规格为25公斤/袋,2-6℃贮藏,全程冷链运输。包装袋上注明农产品地理标志“吴忠牛乳”字样。

七.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二毛皮

二毛皮是宁夏五宝之白宝,历史久远。据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宁夏黄河两岸被屯垦。随着秦渠、汉延渠的兴修,地近荒漠的宁夏,变得谷稼殷实,牛羊塞道。《宁夏农业地理》在唐时将此地称为塞上江南。一千年前,宁夏地区养羊业发达。清朝乾隆年间,二毛皮裘皮闻名,《宁夏府志》中有“布衣褐,冬羊裘”的记载。二毛皮出现在宁夏已有数百年。明末、民国初,外商在银川市和贺兰县的洪广地区,开设作坊和店铺专营皮毛。当时白羊多在贺兰山东麓平坦的草滩放牧,皮货商在皮板上加盖滩羊公章,以此区别,全国推销。随着商贸的发展,滩羊之名逐步取代白羊。

滩羊是长期在水草丰盛的宁夏地区培育而成。肉不膻不腥,味鲜可口,畅销河北、大连、四川、合肥、福建、上海和山东等,远销德国、加拿大和阿拉伯。滩羊皮尤以银川和贺兰山一带产的二毛皮著称。滩羊羔出生30天左右,取皮精加工称二毛皮,这种皮子称胎皮,毛发短、皮厚,不掉浮毛,质地坚韧,轻便。二毛皮穗色泽晶莹,毛质弯曲柔软,如起伏的波浪,有“九道弯”之赞。将皮板倒提,自然下垂,如涟漪荡漾;若要轻抖,仿佛梨花纷飞,感觉轻盈。民间将二毛皮毛花分为串字花、软大花等,人们多喜爱串字花,现今则视软大花为贵。制成的成品有男女裘皮冬装、两用马甲、坎肩等30余种,具有很强的实用特色、地方特色和回族特色。其中二毛皮皮衣等,穿着舒适,保暖性佳;用其制作高档服饰的镶边,色调明快、别致。二毛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易受潮、发霉、生虫。在穿戴二毛皮衣物时,要避免接触油污、酸性和碱性等物质。二毛皮服装贮藏前应通风,然后用宽肩衣架挂起,无需放防虫剂。

二毛皮制作技艺属民间手工技艺,银川市永宁县和西夏区均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工序有30多道,原料以滩羊皮为主,辅以纯碱、兰矾、硫酸、元明粉、氯化钠、盐、脱脂剂、漂白粉等材料进行深加工。需经过选皮、购皮→打灰整皮→抓毛清皮→下池泡皮(洗血)5遍→洗皮(脱柔、脱脂)→清水洗(浸泡一天一夜)→上机取油、取肉→再泡洗、脱水(需一天一夜)→熟皮→干铲、晾晒、再喷水、回软→再干铲→清酸、晾晒→回软(干铲)→定型(手工绷展)→去潮→护理毛皮→裁制、制半成品→铺平、缝合→加工面子→制成成品等工艺流程。过去土办法熟皮需20—30天,由天气的气温高低决定。

二毛皮制作技艺两次在宁夏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展出,作品相继被加拿大、德国、法国及中国东北、东南沿海等客商购买。宁夏电视台、宁夏教育台、《新消息报》《银川晚报》等媒体以《文化履痕—发现之旅—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三十一》《宁夏二毛皮那白玉一般的轻裘》等为主题进行报道。在银川六中非遗传承基地向广大师生展示宁夏独有的技艺特色。参加由国家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非遗博览会,西夏区传承人丁永俊的作品荣获国家级二毛皮制作技艺金奖、优秀产品奖、传承人展示纪念奖、组织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四个奖项。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八. 宁夏 银川 永宁县 黄河鲶

黄河鲶

黄河宁夏段土著性鱼类。多年来一直作为湖泊和池塘的套养品种,一方面增加池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控制水域中的野杂鱼。属鲶形目,鲶科。其特点:适应能力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又无肌肉间刺,市场价格号,经济价值高。

九. 宁夏 固原 原州区 宁夏甘草

甘草,属于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根可长达五、六尺,因含有丰富的糖分,味甚甘,故得名“甘草”。甘草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中草药,既能调和诸药,又能补气和中、泻火解毒、强健筋骨;主治脾胃虚弱、咳嗽多、咽痛、痈肿痛、小儿胎毒等症,还能起到抗溃疡、抗炎症、降血压、降血脂、中枢抑制甚至抗肿瘤的作用,被称为中药里的“国老”,赞为“药中之王”。宁夏盐池产的甘草具有皮细、色红、粘性足、味纯甜的特点而名扬中外。宁夏用上等甘草为原料精制成甘草霜,在医药、工业、食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宁夏素来就是甘草之乡。所产甘草历史源远,名盖西北,故又有“西镇甘草”、“西正草”之称。甘草为宁夏“五宝”之一。长期以来,西镇甘草与产自内蒙古草原的“梁外甘草”,齐名媲美,光耀中外,同为我国两路传统的甘草佳品。

宁夏雨量稀少,日光充沛,温寒兼容,土质深厚,这种特殊的环境培养了独具特质的西镇甘草。宁夏目前已在多处建立中药材人工种植基地,宁夏人工种植甘草面积已达到了3万亩以上,既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也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

甘草入药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据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多在百分之十左右,还有甘露醇、葡萄糖等多种成分。由于甘草酸的甜度高于蔗糖五十倍,甘草真是名副其实的“甜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