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毕节特产香辣土豆片 贵州特产麻辣土豆片 好吃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毕节特产香辣土豆片 贵州特产麻辣土豆片 好吃吗更新时间:2024-01-16 14:24:47

一.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毕节大蒜

毕节大蒜:以毕节市杨家湾一带所产品质最佳。蒜头外皮紫红色,蒜瓣匀称美观,头大瓣大,蒜皮贴肉紧,辛辣香味浓郁。

二.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毕节白萝卜

毕节白萝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丰翘一代萝卜和丰光一代俗称毕节大白萝卜,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山西省引入我区栽培,至今种植30余年,面积达2万余亩,产量达12万吨。我区生产的白萝卜个头大,外形美观、水份多,口感纯正、甜、脆、富含维生素C、E,具有开胃助消化、降血压等功效,素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丢药箱”的民谚,宜生吃、熟吃和腌渍。2007年2月7-9日,毕节地区赴贵阳特色农产品推介会上,毕节大白萝卜成为本次展销会上唯一排队抢购的特色农产品。继农展销会后各大中城市纷纷托人到毕节购买大白萝卜,毕节大白萝卜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七星关区碧秀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位于七星关区倒天河水库上游大新桥办事处魏家屯村,主营产品毕节优质大白萝卜,通过工商注册了“慧明”商标。拥有核心示范基地515亩,力争两年内建成1000亩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年产优质大白萝卜100万公斤,优质无公害蔬菜200万公斤。

“慧明”牌毕节大白萝卜,以其特有的水质、土壤和气候,尤其是科学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成就其水分多、又甜又脆、果味纯正,口感好,品质胜水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连续几年被当成礼品送往省城和北京、上海、昆明等城市,成为毕节试验区的一大。

三. 贵州省 毕节 黔西县 茅香粑

茅香粑

茅香粑色、香味俱全,又便于保存、携带,可冷食,方便大家祭祀时带到山上食用,倍受人们青睐,黔西城乡市场上随处可见。

配方:糯米粉、茅香菜、芝麻、苏麻、花生仁、核桃仁、白砂糖。

制作工艺:将芝麻、苏麻、花生仁、核桃仁炒熟捣细,加入白砂糖拌匀备用(芯料);将茅香菜煮熟与糯米面加水揉匀后搓成100克左右的面团,再将面团摊开包入准备好的芯料,放入蒸锅大火蒸15分钟即可。

四.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纳雍竹荪

纳雍竹荪是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的。纳雍盛产各种品种的竹荪,年产数百吨,体大、洁白、风味独特,尤以竹荪开发的系列产品前景更可观。

竹荪又叫竹花,也称仙人伞。其形态婀娜多姿,十分美丽,我国称蘑菇皇后,国外称真菌之花。

竹荪嗅之似有甜酒香味,令人神往;食之脆嫩可口。用以作汤,风味独特,高温季节置竹荪于肉汤中,经数日而汤仍鲜味犹存。历史上早就作为美味佳肴,深受历代帝王偏爱,博得“京果之王”的美称。其中尤以“竹荪芙蓉汤”名气最大。从古至今,在对外活动中,曾以竹荪作为高级“馈赠礼品”,外国朋友称为“软黄金”。 1972 年基辛格首次访华,1总理用这一名肴款待,令其难以忘怀,基氏就把此事写进了他的回忆录中,从此“竹荪芙蓉汤”就随《基辛格回忆录》一起名扬四海了。

竹荪外观上由菌盖、菌柄、菌裙、菌托四部分组成,在其生长过程中,放眼望去好似一位头戴黄棕色菠萝帽,身披白纱巾,耸立于荷花绽开的托盘 ( 菌托 ) 之中,如亭亭玉立的阿拉伯少女,洁白无瑕。在一簇簇竹荪的脚下,还会见到一团团孕育竹花的大竹蛋。在纳雍县人们家中种的一盆盆竹荪如盆景一般,玲珑剔透,赏心悦目。

纳雍盛产各种品种的竹荪,年产数百吨,体大、洁白、风味独特,尤以竹荪开发的系列产品前景更可观。

五. 贵州省 毕节 纳雍县 苗族蜡染

    蜡染,本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印染工艺,古称蜡染为蜡缬。据《一切经音义》卷十载:“谓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引伸为细薄、折叠之物和有花纹的丝织品都叫缬。从我国出土的单色染缬绢、两色蜡缬绢等文物中,可以看出丝绸蜡染在古代曾盛 行,后年久失传,现在已没有丝绸蜡染。只有麻布、棉布蜡染。
    纳雍苗族的蜡染工艺,是古代蜡染工艺的继承,主要是麻、棉布蜡染。其蜡染的制作,先用自种的火麻、苎麻经多道加工工序织纺成布,以竹签和铜皮制成的蜡刀蘸靛染缸中多次浸染、清漂、晾晒,以沸水 高温脱染,便成为蓝底白花。白蓝二色相映衬,加上自然形成的“冰纹”,分外淡雅悦目。当今已发展为白色布料和其他色(如红、黄色等)布料均可作蜡画,经不同颜色的染料浸染后脱蜡,显出五彩缤纷的花纹。白布作画青染者,称黑白蜡染,而黑白蜡中有一道工序常被人忽略,即虹染脱染后,要用豆浆漂洗至少一次,这是更显花纹的里透白。
    苗族的蜡染设计图案,多以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或几何图形为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苗放的蜡染,原先主要是用于装饰妇女的衣裙、围腰、背扇、背带、伞笼子(麻布口袋)等,现已发展到被面、床单、挂包、家用电器罩盖等方面。花色品种多姿多彩。又因居住地域的差异,而蜡染图案纹理和线条又各具特色。如居住在阳长、百兴、维新等地的苗族,其绘画的蜡染图,主要以线条细腻秀、笔直对称为主;居仁水东、老翁、法泥、老寨土等地的苗族,其昔染构图粗犷明快,制作的燕尾式服饰,美观大方;居住在姑开、治昆、维新等地的大多数苗族,主要以色彩花纹套蜡染,而蜡染的古朴典雅,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给人以美的享受。

六. 贵州省 毕节 金沙县 梦樵毛峰

梦樵毛峰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七.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赫章天麻

赫章在中国贵州省西部、乌江北源六冲河上游,邻接云南省。该县因多产天麻而有“天麻之乡”之称。

贵州省毕节赫章县盛产天麻,当地地理位置处于贵州省的西北部,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丘陵过渡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县城距贵阳约300公里,距地区首府毕节市约96公里。东邻毕节、纳雍,本连威宁,南接六盘水,北界云南镇雄、彝良。全县面积3245.1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其中少数民族乡12个)。县内居住着汉、彝、苗、白、回等14个民族,2002年末人口总数为63.32万,少数民族点21.3%。

县内蕴藏着33种金属和非金属矿,储量大,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品位高的有13种。其中煤的远景储量约40亿吨,铁矿石的远景储量4.05亿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40%),铅锌矿储量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二,锗金属储量居亚洲第一。全县畜禽种类较多,其中可乐猪为肉脂兼用型猪种,肉质好,是加工火腿、腊肉的优质原料。县内林果、牧草、中药材等资源丰富。林地面积200多万亩,森林蓄积面积达100多万立方米。有放牧草山草坡76.8万亩。赫章有中药材资源2000多种,上国家名贵药典的有500多种,被誉为天麻故乡,是贵州中药材主产区之一。赫章全县有农耕地163.84万亩,其中水田4.22万亩。自然资源和其它资源十分丰富,堪称乌蒙山区的“聚宝盆”,是黔西北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一块宝地。该县因多产天麻而有“天麻之乡”之称。

赫章县地理位置及气候十分适宜天麻的生长。当地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暖温带温凉春干夏湿气候区,无霜期206—255天,年均气温10~13度,年均降雨量785.5~1068毫米,日照时数1260.8~1548.3小时。全县有10公里以上河流17条,水力发电理论蕴藏量8万多千瓦,可开发2.88万千瓦,现已开发8885千瓦。土资源:“财神漆”质地优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核桃以壳薄、仁满、味香、出油率高闻名;大蒜以个大、色白、耐贮藏广受欢迎;樱桃色泽鲜艳如珠,味道甘美似蜜;芸豆香甜美,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赫章盛产天麻,因而被誉为“天麻之乡”。赫章天麻品质上佳,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八. 贵州省 毕节 赫章县 赫章樱桃

赫章樱桃是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的。赫章樱桃酸甜可口、果大色鲜、潜在可开发附加值高。赫章县被中国果品协会、中国果品之乡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评定为“中国樱桃之乡”。

赫章县适宜种植樱桃的退耕地及荒地面积约有10万亩,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樱桃产业。此外,原生态无污染的水源,以及性状偏碱的土壤等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赫章樱桃皮薄肉厚、汁多核小、色泽鲜艳如珠、味道甘美似蜜的优良品质,赫章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之称,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成熟之际总是远销贵阳、昆明、成都等地,赫章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樱桃之乡”。

目前,赫章共有樱桃种植面积3.36万亩。其中,幼龄果园2万亩,年产量2.5万吨,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小樱桃”成就了大产业。

九.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贵州天麻

贵州天麻产于贵州省黔西的大方县境内,这里山高林深,美丽的百里杜鹃,鸟语花香。独特的气候,特殊的土壤,所产的贵州天麻,其天麻的天麻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都非常丰富,有高参黔麻(高丽人参、贵州天麻)的美誉,而亨誉海内外。

十.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贵州灵芝

中文学名 贵州灵芝
拉丁学名 Ganoderma
定 名 人 何绍昌
形态描述 子实体一年生,有柄,木栓质到木质。菌盖肾形,宽6× 10cm,厚1.3-3.4cm,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不明显的环纹,似漆样光泽弱,凸凹不平,边缘钝,完整,下边不孕。菌肉棕黄色,厚0.8-1.5cm,具轮纹。菌管棕黄色,长0.5-1.9cm;孔面褐色,管口近圆形,管壁较厚,平均每毫米3-4个。柄背生,扁圆柱形,不规则,长7.5cm,粗 3.5-5.5cm,与盖同色,凸凹不平,似漆样光泽弱。
菌丝三体形。生殖菌丝无色,薄壁,直径2.8-4.5μm;骨架菌丝多,黄褐色,厚壁,直径4-5.6μm,缠绕菌丝分枝,淡褐色,壁厚,直径1.75-3μm。孢子稀少,卵圆形或截形,淡褐色或褐色,双层壁,外壁透明,内壁小刺明显,8.5-10.5×5-7μm。
中国分布 贵州毕节何绍昌39(模式)。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