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岑溪特产小吃能带的有哪些 岑溪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岑溪特产小吃能带的有哪些 岑溪特产有哪些值得买更新时间:2023-12-31 14:00:36

一. 辽宁省 沈阳市 沈河区 沈阳小吃

沈阳小吃

二.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茶

岑溪种茶已有300多年历史。乾隆四年(1739)县志记载:“岑向无茶,止大峒山巅植之,其味甚佳,故有岗茶之名。迄今各乡近山处尽种,而谢孟堡山场所植尤夥,远近贩鬻,为利颇饶。”宣统二年(1910)梧州府出产商品调查统计岑溪茶叶2600石(约30万斤)。解放前茶叶盛产于清末民国时期;主产区是樟木山心,梨木乡的双元、里汉、泗祥,大乡的奕清,筋竹乡的横山,其他各乡也有种植。清末民初,茶商在县内樟木、筋竹、新圩、南渡、水汶等圩市,共有茶庄22间,经营茶叶收购、加工、外销,清末称茶叶为本县大宗农产品之一.民国22年(1933)出口茶叶4000担。民国26年统计,全县(不含解放后划归岑溪的三堡、糯垌地区)茶园面积1.038万亩。年产茶叶208.2吨。岑茶各具特色,如珠圆玉润的山心茶,色香味兼优的里汉茶,香味浓郁持久的三贯茶、三都茶、古浪茶,独具板粟香味的朝阳茶,在广东、梧州等地都享有盛誉,统称之为“岑茶”。

解放后的合作化时期,大力推广种茶,1956年,容县专区派专业技术人员在糯垌塘坡建立茶叶生产试验站,引进云南大茶叶、福建铁观音、水仙茶等良种。1958年国务院定岑溪县为茶叶生产重点县,同年广西省农业厅在梨木乡召开茶叶生产工作现场会,同年县委领导和梨木乡双元村茶叶专业队长出席全国茶叶生产先-表会议。茶叶出口最多是1962—1970年,平均每年出口茶叶272.34吨,其中1967年出口400吨。1976年推广良种茶及密植栽培等新技术,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茶叶生产由原主产区发展到南渡、三堡、诚谏、归义等一批新产区。1982年岑溪县获得梧州地区推广茶园密植栽培科技成果三等奖。1984年是全县茶园面积和产量最高的一年,茶园面积达到2.44万亩,年产茶叶700多吨。南渡镇是全县产茶最多的一个镇。

近年内销扩大,出口减少,但年产级内茶仍在200吨以上。1990年茶园面积7394亩,年产茶叶205吨。土产公司茶叶加工厂的红碎茶、青毛茶、炒绿茶,加工精细,香味清纯持久,大部分出口境外。

三.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柚子

柚子有甜柚、酸柚(俗称仆碌子)。酸柚肉红、味酸涩。市内各地种植的主要是甜抽,俗名羊额子,上尖、下圆脐、皮黄、果大、肉白味甜,可与容县沙田柚媲美。主产于波塘、南渡、三堡、大、诚谏等乡镇。抽子解放前即运销港澳,清宣统二年(1910)广西梧州府出产商品调查统计岑溪有柚子3万棵(末包括三堡、波塘、糯垌、太平等乡镇),1990年全县年产柚子300多吨。近几年领导部门和群众把柚子作为重点发展果类,种植面积已达8800亩。

四. 云南省 普洱市 景东 普洱(思茅)风味小吃

普洱(思茅)风味小吃

五. 广东省 广州 白云区 小吃

小吃

六. 河南省 郑州市 惠济区 郑州小吃

郑州小吃

七. 广西 梧州 岑溪 岑溪竹笋酿


岑溪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由于得天独厚的条件,竹子资源非常丰富,葱葱郁郁的竹林遮天蔽日,苍翠欲滴。
每到春天,河畔、山上的竹笋就沐浴着春雨破土而出,人们这时总要采回一篮篮嫩绿可爱的竹笋,制成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竹笋酿。如果你到岑溪来,热情淳朴的岑溪人定会拿出这道美味可口的佳肴款待你。其制作简单易行,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用料:以选用山蒲笋为最好,要先将采回的细嫩的生竹笋去壳后放进盛半满水的锅里用猛火煮半个钟头左右,再捞出来放进冷水浸泡约5小时,然后就可将竹笋捞起放到竹筛里用手揉搓,使之苦涩味荡然无存。另外准备好适量的猪肉、食盐、酱油、花生油、韭菜、茴香、芫荽、生粉、白糖、芝麻等原料。
制作步骤
第一步:先去除苦涩味的竹笋,切成两寸长左右后,再用牙签划成一条条均匀适度的笋丝。
第二步:剁肉馅。先将肥瘦适中的猪肉切成肉片,再加入洗好的茴香、韭菜、芫荽等佐料,然后调入适量的食盐、生粉、酱油等调味料拌和剁成肉末。
第三步:将已划好的一条条笋丝团团包住剁好的肉馅,尽量包得密实精致一些,每个约半个拳头大左右即可。
第四步:煎竹笋酿。净锅内加油烧热,再轻轻放入包好的竹笋酿,盖上锅盖用文火慢慢煎。在煎的过程中要注意适时翻动,并不时从锅的四周添入适量的花生油及少许的清水,以避免粘底变焦走味。待竹笋酿的两面呈金黄色,就可均匀浇上芝麻、胡椒、生粉、酱油等调和成的味汁,铲起盘中就可食用了。
特点: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原汁原味,吃起来爽滑可口、油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八. 甘肃省 金昌 永昌县 甘肃风味小吃

甘肃风味小吃

九. 湖南省 长沙市 雨花区 长沙小吃

长沙小吃

十. 台湾省 宜兰县 宜兰小吃

宜兰小吃一如宜兰人般传统而道地,除了如假包换的兰阳古早菜之外,闽式风味挂帅的老店、摊头,一样让人口齿留香。由于地形的阻隔,兰阳平原昔日对外交通不便,在与外界接触不多的情形下,发展并保留了不少宜兰特有的菜肴,而依然淳朴的乡情,也使宜兰小吃充满道地乡土味。兰阳风味菜源自于取材平实、做工却十分讲究的福州菜,其中以“糕渣”最具代表,糕渣是以鸡肉、猪肉和虾仁剁成泥后,加入熬煮5~6小时的高汤拌煮成浆,倒入盘中冷却、凝固成形,再切块、裹粉油炸后即可食用;由于外观看来温温的,吃来却相当烫口,因而常以此借指宜兰人“外冷内热”的性情。除了糕渣,芋泥、西鲁肉、肝花、枣饼等,亦是兰阳独到的传统美味。芋泥是以熟的芋头,用刀柄来回擀压成泥状,再以大火蒸软,细滑可口,八宝芋泥最是出名;西鲁肉做法类似白菜卤,即是以竹笋、大白菜、香菇、笋丝等做成的大杂烩,烩好后底下再衬以蛋汁炸成的“蛋巢”,卖相虽不佳,却是很能反映早年民生疾苦、食肉不易的一道民间菜;相较于西鲁,肝花可是富贵人家才能吃到的珍味,它是以瘦肉或内脏、鱼浆、荸荠加葱花、葱头等配料剁碎,再裹以豆皮入炸,只因当时大部分人以猪肝为主料,故名;枣饼又名查饼,是以金枣、桔饼、冬瓜糖等混合制成的传统甜食,是兰阳人宴客席间不可缺少的精致小点。地道的兰阳老菜由于费工费时,一般餐馆已难尝到,但宜兰至今仍保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好滋味,如今日的火车站以北、昔日的北门一带,都是市集、店家聚集地,特色小吃不少,值得去往。( 宜兰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