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八角楼河南特产 地方特产推荐糯米河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八角楼河南特产 地方特产推荐糯米河南更新时间:2023-12-31 09:40:01

一. 河南省 开封市 吊卤面

“吊卤面”是开封的传统风味小吃,原以开封第一楼的吊卤面最为著名。

开封制作吊卤面的历史悠久,但是说到它的驰名,还得从开封名厨黄继善说起。黄继善因家境贫困,15岁逃到开封,在一家小饭馆当学徒,出师后,遇到来开封避兵乱的官宦人家的厨师周孝德,二人一见如故。当时周孝德在山货店街吴家一个小院里开饭馆,因黄继善为人正直,忠厚勤快,手脚利索,颇得周孝德赏识,对其十分信任,让他掌管门面,负责经营,技艺上也给以真传。周孝德技艺高超,黄继善勤奋好学,师徒配合默契,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天到晚,门庭若市。当时,达官贵人,乡名士绅也是桌上常客,但黄继善不管人再多,从不“萝卜快了不洗泥”,任你吃不到扫兴而归,也绝不让你吃不合格的食品。他在选料上十分严谨,芝麻油要新磨的,粉芡要绿豆的,面粉要麦穗牌的。

1979年,吊卤面被开封饮食业定为名产风味小吃。它继承了传统技艺,选用优质精粉面、粉芡、猪瘦肉、小磨油、鲜鸡蛋、玉兰片、南荠、水木耳、黄花菜、鲜蘑菇、大青豆以及味精、酱油、姜末、花椒油等十多种原料,经数道工序,按照严格的比例精制而成。制成的吊卤面具有透亮美观,色泽鲜艳,卤黏而不腻,用筷子将面条挑起,卤能附在面条上的特点。

二. 河南省 济源 济源山楂

山楂又名红果,果实为酸中有甜,能起到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之功效,并对多种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故有被人们称为一种中药。既可生吃,亦可加工成山楂片,山楂糕,山楂饮料,山楂浆等等,深受人们喜欢。济源被称为“红果之乡”,山楂种植面积很广,其中如玉阳等地家家户户,漫山遍野都种上了山楂,每年都吸引各地客户来济源收购山楂,其加工品也远销海内外。

三. 四川省 巴中 平昌县 金钟小角楼酒

该产品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把小角楼这个具有地方风情的平昌酒业发源地,历史上起甑时的金钟作为酒瓶,配以极富民族特色的礼合包装,在酒坛上独树一帜,已成为平昌酒业的又一朵奇葩。

四. 广西 崇左 凭祥 凭祥八角

   凭祥市现有八角林总面积为54810亩,分布在全市4个镇21个村委会范围内,其中结果成林有34305亩,产量350多万公斤,产值5000多万元,新种未结果林有20505亩,人均种植八角面积为0.7亩,仅八角一项,农民人均增收250元左右。目前我市还有45000亩灌木林可改造成八角林,潜力很大,如实现改造目标,全市八角总面积将达到10万亩,丰年八角产量将从现在的300万公斤增加到1000万公斤以上,产值2亿多元,有望成为我市的最大产业。我市八角的栽培面积,每年以750亩左右的速度逐步扩大,有大面积发展种植的势头,成为我市农民创收的主要经济来源。 

五. 云南省 文山州 马关县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是富宁的名产,最高年产达153万公斤,茴香油年产20万公斤以上。上海、北京等地都以富宁八角为上品,现已销及欧美、中东和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文山)

六. 四川省 巴中市 平昌县 巴山小角楼酒

防伪玻瓶巴山小角楼酒是勤劳智慧的巴山人用心血和汗水将巴山之灵气化为优质的红粮、玉米、小麦和糯米。小角楼酒厂的全体职工将巴山人的累累硕果,掺和清冽亮丽的巴河水,把传统工艺与先进科技相结合,通过人工强化窖泥技术,精酿成芳香浓郁,绵甜净爽,回味悠长的浓酽醇液,配以新奇的防伪包装,外观潇洒奔放,内质热烈含情。是宴宾和馈赠亲友的佳品,成为小角楼酒厂跨世纪的品牌。

七.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八角

   八角,又名大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大茴香的果实。因其果实形状奇特,呈齿轮形,每只由七至九个果荚组成,多数为八个,故名“八角”。八角,果实香气浓郁,是著名的香料,在食品、医药、化工上用途广泛。
八角每年可采收两次,鲜果为粉绿色,烘干后呈棕红色。秋季采收的叫大红八角,果实肥壮,产量高,为上品。春季采收的叫四季果,产量少,品质次。没有适时采收的果实,老熟风干落下的 ;;叫干枝八角,商品质量低,但含油量高。八角色泽以棕红、鲜艳有光泽为好,粒大饱满,荚边开裂缝较大,能看到荚内籽粒,果形完整不碎者为上品。
浦北县地处亚热带,是广西生产八角的重要基地,年产八角500万公斤左右。所产的大红八角个大质优、香味浓郁、色泽棕红、鲜艳、含油量高,深受国内外商家的青睐。

八. 河南省 南阳 西峡 西峡黄酒

西峡黄酒是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的。西峡县石龙堰黄酒,以其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而闻名于世,又经乔氏宗亲一代一代的传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1994年以前,石龙堰黄酒多是小作坊式生产,主要是家人及亲朋饮用。1995年,石龙堰黄酒传承人乔永峰对老品牌进行研究开发,且进行小批量加工。2008年,在五里桥镇扶持“一村一品”时,经镇、村研究决定,石龙堰黄酒厂又在本镇北堂村上营组租赁河滩荒地9亩建厂,开始进行批量生产销售。

西峡县汇洋饮品有限公司,原名石龙堰乔氏黄酒厂,成立于1995年,位于县城滨河大道北段东侧,占地6003平方米;现有员工5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16人,技术人员9人,业务人员24人,财会人员5人。

公司以当地大米、红小米为原料,研制生产黄酒系列。目前,已研发生产老黄酒、新型黄酒酒娘2个系列、10多个品种,年产量880余吨。2001年8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颁发了“石龙堰” 商标注册证,核定其黄酒、酒(饮料)、酒精饮料、果酒商品使用;2010年9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颁发了了“别公堰”商标注册证,核定其黄酒、米酒、酒(饮料)果酒商品使用。2011年7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颁发了“老君洞”商标注册证,核定其黄酒、米酒、酒(饮料)果酒商品使用。

西峡县石龙堰黄酒,以其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而闻名于世,又经乔氏宗亲一代一代的传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95年,石龙堰黄酒传承人乔永峰(石龙堰黄酒被西峡县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乔永峰被确立为传承人;公司正在继续申报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人资格)对老品牌研究开发,且进行小批量加工。2008年,在五里桥镇政府的支持下,石龙堰黄酒厂又租赁河滩荒地9亩建厂,开始进行批量生产销售。2011年7月,在西峡县石龙堰乔氏黄酒厂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西峡县汇洋饮品有限公司。

九. 云南省 文山州 富宁县 富宁八角

富宁八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富宁八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八角,北方俗称“大料”,属常绿阔叶乔木。其果、叶、干全身是宝,被富宁农民誉为“摇钱树”。八角干果、八角叶主要作香料、化工原料及药用,是制咳药、合成抗癌药“派龙克萨龙”和阴性荷尔蒙已烷雌酚的主要原料。同时也是高级香水、香皂、饮料、食品、烟草、牙膏及化妆品必不可少的增香剂,用途十分广泛,因此成为国际市场紧俏商品。富宁县种植八角已有700多年历史,清乾隆年间已大量种植,小有规模。经过长期的巩固和发展,目前种植面积已达35万亩,八角干果产量达700万公斤,其种植面积、产量均列云南省县(市)之冠,质量居全国第一。富宁天星香惠厂生产的大红八角、茴香脑、八角精、八角粉等12个系列产品享誉国内外,“八角精”曾获1994年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新加坡鱼尾狮金奖。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2000年上海展洽会、湖南浏阳第二届中国文化节展销会、中国昆明民营展销会上,富宁八角系列产品倍受各地客商青睐,被国内外客商抢购一空。

富宁八角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栽培历史。据史料记载,富宁县高楼、民村一带是富宁八角栽培的发源地。清光绪至民国初年,随着改土归流,官商士贾频繁往来,八角逐渐由富宁传播到滇东南的部分县,据《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一书记述:“云南的八角开始在富宁县栽培,以后发展到广南、西畴、马关、文山、麻栗坡、河口、屏边、墨江、玉溪等县”。这说明了富宁县是云南省八角栽培的发源地。在我州瑶族聚居村寨,几乎村村房前屋后都种有八角树,每户每年靠种八角收入在千元以上,高者达10多万元,把八角树称作“摇钱树”。为了感激八角树给他们带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每年“盘王节”(8—9月,八角开花时),他(她)们都会相聚在八角林中载歌载舞,喜庆丰收和展望未来。年轻男女在八角林里谈情说爱 ,共叙心中蜜语和相思之情。并以八角树为证,盟誓忠贞不渝的爱情。瑶族妇女把八角和八角花绣在头饰上和腰带上以示“吉祥如意”。 富宁八角栽培虽有悠久的历史,且在清朝初期剥隘成为商埠的兴盛时期,就远销沿海两广及香港等地。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由于地霸和奸商的盘剥及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等方面的制约,发展速度十分缓慢。60年代初期,中共云南省委-阎红彦到富宁视察,针对富宁县实际,提出“把工作重点推上山去”,指导帮助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以林畜为主”的发展方针后,富宁的八角才有所发展。并把八角生产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先后拨出扶持资金98万元。用于采种育苗、技术培训、聘请技术人员,开展科研试验。八角栽培开始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逐步呈现老区和新区一齐发展的局面。质量在1985年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八角制标会上评为第一。产品出口瑞士、法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1999年富宁县被中国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委员会评定为“中国八角之乡”。政府为了把品牌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八角富民的目标,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把八角列入退耕还林工程的重点树种,采取打造八角生态村,加大宣传力度,变品牌优势为经济发展动力,扩大种植面积,加快八角产业发展进程,着力科研推广进度,提高八角生产科技含量,加速八角产品开发步伐,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等措施,做大八角产业。在323国道公路干线出入境处设立宣传广告牌坊,让过往宾客了解八角之乡;在省、州报刊宣传报道八角产业发展情况;在出租车印上“八角之乡欢迎您”的字样;把歌曲“八角飘香”定为县歌进行传唱宣传。并成立了“富宁八角研究所”,开展八角优树调查、八角良种选育、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无性系繁殖、丰产栽培技术、新产品开发等试验、示范和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工作。 富宁牙牌村以种植八角为主,通过种植八角增收,呈现户户种八角,户户盖小楼景象。2004年11月11日时任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深入到富宁县牙牌村调研时指出:“要积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富宁县牙牌村代表了云南山区将来的发展方向,云南94%是山区,自然条件同富宁县牙牌村相似的也不是少数,牙牌村能做到的其他地方也都能够做到,要学习牙牌村成功的经验,结合山地优势,灵活、实际、积极地开发山地资源”。至2010年底,富宁八角种植面积5.87万公顷,产量1万吨,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广西,居全国第二。

地域范围

富宁八角产地涉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一市七县共55个乡镇。其中:富宁县13个乡镇(木央镇、田蓬镇、新华镇、剥隘镇、里达镇、归朝镇、谷拉乡、者桑乡、板仑乡、那能乡、花甲乡、阿用乡、洞波乡);广南县3个乡镇(坝美镇、八宝镇、底圩乡);马关县12个乡镇(马白镇、都龙镇、木厂镇、金厂镇、仁和镇、八寨镇、夹寒箐镇、南捞乡、坡脚乡、古林箐乡、大栗树乡、篾厂乡);麻栗坡县7个乡镇(麻栗镇、大坪镇、铁厂乡、八布乡、下金厂乡、六河乡、猛硐乡);西畴县9个乡镇(西洒镇、兴街镇、鸡街乡、蚌谷乡、莲花塘乡、柏林乡、法斗乡、董马乡、新马街乡);文山市6个乡镇(薄竹镇、坝心乡、喜古乡、小街镇、追栗街镇、柳井乡);丘北县3个乡镇(双龙营镇、官寨乡、温浏乡);砚山县2个乡镇(八嘎乡、蚌蛾乡)。区域范围地处东经103°35ˊ-106°12ˊ、北纬22°40ˊ-24°28ˊ、海拔600—1600米之间,东西横距255公里,南北纵距190公里。种植总面积 5.87万公顷,年总产量1万吨(干果)。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富宁八角的果、枝、叶都具有特殊的香味。富宁八角多数由八蓇葖果组成的聚合果,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蓇葖果长1~2厘米,宽0.3~0.5厘米,高0.6~1厘米;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果梗长3~4厘米,连于果实基部中央,弯曲,常脱落。葖含种子1粒,扁卵圆形,长约6厘米,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尖端有种脐;胚乳白色,富油性。富宁八角干果具有色红、香碎、味浓和型好等明显特点。 (2)内在品质指标:富宁八角气味芳香,味甘辛,果壮肉厚,干爽,富油性,果实和种子可作调料,也被中国传统医学作为药物使用。其干燥成熟果实所含莽草酸≥6.5%、醇溶抽提物≥5.0%、挥发油≥1.50%。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 5013-2006),富宁八角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 香辛料》(NY5323—2006)标准执行。

十. 河南省 郑州市 荥阳 河南草帽辫

产于河南清丰、内黄、南乐、范县、鹿邑、荣阳。相传,清朝嘉庆年间,山东莱州府客商来到清丰县仙庄,发现这一带种的小麦麦秸皮薄细长,质地柔软,色泽鲜亮,是编织的上乘原料。于是, 就以仙庄为基地,向四方八面农村传播编织工艺,发展以麦秸为原料的 编结草帽辫生产,同时,他们利用中国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 的民间 传说,于农历二月二日在仙庄正式成立“辫行”。河南草帽辫大致分为:荣阳桥辫、鹿邑白辫和莱州花园草三大行当,其 中“莱州花园草”最负盛名。草帽辫具有质地轻柔,热不变形,冷不发脆,且无异味的特点。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