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横店哪里有铅山特产卖 横店特产有哪些值得购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横店哪里有铅山特产卖 横店特产有哪些值得购买更新时间:2023-12-25 09:19:06

一.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紫溪红芽芋

红芽芋是紫溪乡的传统农产品,其显著特征是幼芽呈紫红色,红芽芋个体呈椭圆或圆形,外观好,它富含淀粉、蛋白质、矿物质及各种微量元素,并以其肉质细嫩润滑,香气浓郁,易煮烂而畅销国内外利用红芽芋精制而成的芋母沙、芋头酱、盐囟芋头、五香芋干等产品更是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铅山苦甘茶

 铅山苦甘茶 产自武夷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因终年沐浴云雾,苦甘茶条索紧结,汤色清澈,经久耐泡,饮之清苦可口,喉凉生风,留香持久,回味甘苦。自明清以来均列为贡品。铅山县自古流传歌谣“武夷苦甘苦润甜,名扬四海不虚传,采茶攀崖雾中穿,日制名茶八九钱”。铅山河口茶厂精制的苦甘茶,色香味型别具一格,是省内优秀名茶,产品畅销京、津、沪等23省市,出口日本、前苏联、东南亚、香港等国及地区。

三. 福建省 福州 闽清县 鼎日有油酥肉松

产于福建福州。

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名叫林鼎鼎的人在福州一个地方官吏家当厨师。他手艺高超,能作多种美味菜肴,深得主人器重。一次主人因受风寒,食而无味,日见消瘦。林氏苦苦寻思,取来一块腿精肉,放在锅内不停地翻炒,不时加入冰糖、料酒、盐、虾仁等佐料。炒着翻着,忽闻一股焦 味,原来汤汁已被烧干。林氏以为这下可糟了。谁知一尝,味道却鲜得出奇。他当即送给主人品尝,主人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太太,小姐见之大喜,也想吃,问林:“明日可有肉松?” 林鼎鼎笑道:“有我林鼎鼎在,日日有!”自此以后,他潜心琢磨配制肉松的方法,终于在咸丰六 年创制成香醇色艳、味鲜带甜的棕色肉松。地方官将林氏制作的肉松进贡清文宗皇帝,赠送给京中官员。宫中贵妃食后问:“还有肉松吗?”内侍答:“有林鼎鼎在,日日有!”一时间,“鼎日有” 广为流传,许多官使纷至沓来品味。林鼎鼎见此情景,干脆辞去厨师之职,开设作坊,专营肉松。 取何店名?林氏想:“鼎日有”名声在外,何不就挂此招牌!后来,林鼎鼎创制的肉松秘方日臻 完善,为区别于江苏的太仓肉松,便称之为“鼎日福建肉松”,生意兴隆。 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四.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夏羹粿

七月流火,江南稻花飘香。每当在这开镰之际,铅山农民都要尝新,做“夏羹粿”吃,说是老一辈传下的习俗,吃了“夏羹粿”脚骨硬,有力气“双抢”。

铅山“夏羹粿”选用新米做原料,淘洗浸泡后磨成浆,加少许石灰,上灶煮沸搅拌成羹起锅,揉成圆条状,再搓成弹珠大丸子。把黄豆芽、豌豆、鲜肉、虾米等佐料切细,用熟猪油炒熟起锅。再烧开水倒入锅煮沸,放入盐、酱油、熟猪油和味精,倒入炒熟的佐料,用水淀粉勾芡,再撒入辣椒,香葱即可。“夏羹粿是赣东北地区的名牌小吃,与传统的“夹子粿”、“灯盏粿”“麻粢粿”齐名。

如今,铅山“夏羹粿”已不再是尝新时节的专利品,它已成了街头小吃摊上的风味小吃,一年四季都有,是南来北往客人一饱口福的早点。

五.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铅山连四纸

铅山连四纸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今属上饶市。境内峰峦起伏,水系发达,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良好,盛产毛竹。连四纸的原产地在铅山县,明代高濂《遵生八笺》把“铅山纸”列为元代“妍妙辉光,皆世称也”的精品。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有数处记载了铅山造纸状况,对铅山纸品种的连四、柬纸作了说明,并给予很高评价。

铅山连四纸产地分布在武夷山脉南、北麓,鼎盛时期有纸槽两千余张。“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连四纸的制作工艺程序十分考究。原料要用毛竹的嫩竹竿,在立夏前后嫩竹将要长出两对芽叶的时候砍伐取用。纸料需经几个月的日晒雨淋,使之自然漂白,生产周期长达一年。连四纸依靠手工操作制成,无理化指标,全凭经验驾驭。制造过程的技术关键:一是水质,凡冲、浸、漂、洗所接触的水均不能有任何污染,须采用当地泉水;二是配药,药系采用水卵虫树制成。

连四纸纸质洁白莹辉,细嫩绵密,平整柔韧,有隐约帘纹,防虫耐热,永不变色,有“寿纸千年”之称,旧时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书画家、鉴藏家欣赏它独特的品质韵味,许多字画、印谱、拓本依托它得以传世。

连四纸制作技艺是历代造纸工人智慧的结晶,其技艺传承自成体系,既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内容又难以完全用现代技术替代,显得十分珍贵。但是,连四纸的生产对原料、时间、工艺要求都很高,成本也大,技艺仅靠口传心授传承,不易迅速推广,因此目前连四纸制作技艺已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抢救、保护。

铅山连四纸产地范围为江西省铅山县现辖行政区域。

六.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铅山熬笋

铅山熬笋选用当年春笋,加入辣椒,在新鲜的腌菜菜汁中熬煮入味,口感香嫩、脆滑,吃后回味无穷,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七.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柳木制品

全国四大柳木制品厂之一的铅山河口柳木工艺制品,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产品不变形,不开裂,质轻耐用。品种有桶盘、果盘、提篮、扇夹、茶托等,以柳木蒸笼为最著名。用朱漆金边。画有山水花鸟等,古雅美观,令人爱不释手。

八.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铅山竹编

铅山竹编 铅山传统手工业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明、清时期就饮誉大江南北。将造型结构与材料的质地及编织工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制作篮罐瓶篓、盘碟箱盆,造型美观;所编各种生物、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九.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炒红竽泥

铅山土质、气候适宜于红芽芋生长,

其质量优于别处.

本地产红芽芋外形呈椭圆状,

每个多数在50克以上.

铅山居民用红芽芋制作的菜肴特多,

较知名的有下列几款:

子排芋头羹、五香芋头糕、荔浦芋头、小葱鲜鱿芋头饼、芋糕、芋头莲子酥等.

我们吃的一碗菜,

称做“鸡子芋头”,只见碗中浓稠的鸡汁中浸渍着芋头块.

还未进口,

一股芋香扑鼻而来,

煞是诱人.

铅山芋头特色在于,

皮薄个大,

质地脆嫩,

易烹熟.

当地人亲切地称之“小娘子”.

我们在铅山武夷的擂鼓岭考察,

当地旅游公司的黄总请我们吃的另一道红竽菜,就是广受童臾欢迎的“炒红竽泥”。一品尝,

此菜油润滑糯,香甜味美,外观,

色泽鲜艳。一盆红芋泥刚上桌未久,

大盘就见底了,

个个吃得津津有味.

我忙请教黄总,

此菜做功如何?

他说,

做法也不难,

只要将红艿、蚕豆、红枣洗净蒸熟,去皮;分别放在砧板上用刀揿碎成泥,捣糊;

然后,

炒锅下猪油、白糖,炒熔;放入红竽泥充分推透搅匀;再将枣泥入锅炒匀;

最后,

起锅盛于盘内。再将青梅、糖桂花均匀地撒在竽艿泥上,中间置玫瑰花瓣一朵,

便可上桌了。这道“炒红竽泥”是铅山婚宴的必备之物,食此菜,

有甜甜蜜蜜、婚姻美满的寓意.

婚宴上,

尽管餐桌常常摆满海鲜山珍,但是,

只要红芋泥上来,立时一扫而空.

此菜早已成为铅山老少咸宜的点心佳品。

十. 江西省 上饶 铅山县 铅山红芽芋

铅山红芽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类别:蔬菜 产品名称:铅山红芽芋 登记证书编号:AGI01110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925号(2013.4.15) 人文历史简介 铅山盛产红芽芋,种植历史悠久。铅山红芽芋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铅山县志》记载:“明万历《铅书》记‘斋菜有苋、茄、莴苣、芋、莲、姜、萝卜,三者能散秽去积”。 “河口郊区农民早在清咸丰五年(1855)就开始从事商品蔬菜生产,所产蔬菜通过水路远销弋阳、贵溪、九江等地”。《上饶市农业志》记载:“红芽芋产于铅山县紫溪乡,因其芋叶下面靠近芋头的芽色泽呈红色而得名。此芋品质好,淀粉多香味浓,容易煮烂,个头大小均匀,形状规则,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和多种氨基酸,是芋类中的珍品。” 铅山竹枝词:“铅山有芋小娘子,软糯爽滑味悠长。 一见红芽沪佬抢,钟情粤客人争尝”。

地域范围

铅山地处江西东北部,武夷山脉北麓,东近浙江,南邻福建,西望赣中,北向安徽,明清之际素有“八省通衢”之称。铅山红芽芋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武夷山镇、紫溪乡、英将乡、石塘镇、永平镇、葛仙山乡、稼轩乡、鹅湖镇、虹桥乡、河口镇、新滩乡、汪二镇、湖坊镇、陈坊乡、太源乡、篁碧乡、天柱山乡等17个乡(镇);保护范围为东经117°68′79″─117°84′41″,北纬27°93′00″─28°32′60"之间。保护面积6800公顷,年产量1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铅山红芽芋呈卵圆形,单芋重50-100克;脑芽和叶芽均为粉红色,芋表皮暗红,有少量须毛;肉2、内在品质指标:铅山红芽芋含蛋白质1.61%-2.64%;总糖1.53%-2.95%;粗纤维0.46%-1.75%;支链淀粉8.03%-11.83%;17种氨基酸1.93克/100克-4.38克/100克。 3、质量安全要求: ① 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的规定要求 ②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NY5221-2005)的规定要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