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伊川特产团购 伊川特产哪有卖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伊川特产团购 伊川特产哪有卖的更新时间:2024-04-18 19:55:49

一. 河南省 商丘 永城 永城酥梨

永城酥梨是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的。永城高庄镇及十八里镇所产的酥梨个大、核小、含糖量高,畅销全国。

永城酥梨以高庄镇所产酥梨为代表,高庄酥梨已有300年栽培历史,高庄镇现有梨园面积1.5万亩,其中盛果期梨园占1万亩,年产鲜果1000万公斤,是永城酥梨的主要产地。高庄酥梨成熟于中秋节前后,个大皮薄,一般个重250-400克,最重者1000克以上,熟后金黄白亮,有透明之感,食之清脆甘甜,含20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健胃益寿之功效,并以个大色鲜、酥口无渣等独具特色而倍受消费者青睐。1994年10月在全国优质农产品郑州展览会上荣获金奖,1995年10月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铜奖。

二. 河南省 焦作 武陟 武陟大米

武陟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陟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河南省武陟县詹店镇、乔庙乡、嘉应观乡、圪当店乡、谢旗营镇、大封镇、西陶镇、大虹桥乡、北郭乡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河南省 洛阳 伊川县 伊川铝矾土

铝矾土又称矾土或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系含有杂质的水合氧化铝,是一种土状矿物。白色或灰白色,因含铁而呈褐黄或浅红色。密度3.9—4g/cm3,硬度1—3,不透明,质脆。极难熔化。不溶于水,能溶于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主要用于炼铝,制耐火材料。

矾土矿学名铝土矿、铝矾土。其组成成分异常复杂,是多种地质来源极不相同的含水氧化铝矿石的总称。如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和三水铝石(Al2O3·3H2O);有的是水铝石和高岭石(2SiO2·Al2O3·2H2O)相伴构成;有的以高岭石为主,且随着高岭石含量的增高,构成为一般的铝土岩或高岭石质粘土。铝土矿一般是化学风化或外生作用形成的,很少有纯矿物,总是含有一些杂质矿物,或多或少含有粘土矿物、铁矿物、钛矿物及碎屑重矿物等等。

铝土矿的定义名称还不够统一,这与各个国家的资源情况及工业需求有关。各个时期名称也不一致,但基本上大同小异。在我国一般认为:“铝土矿系指矿石之含铝量较高(40%以上),铝硅比值大于2.5者(A/S≥2.5),其小于此数值者则称为粘土矿或铝土页岩或铝质岩”。在我国已探明的铝土矿储量中,一水铝石型铝土矿占全国总储量的98%左右。

目前,已知赋存铝土矿的国家有49个。我国有丰富的铝矾土资源,约37亿吨,居世界前列,与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同属世界铝矾土资源大国。但生产供耐火材料用的高铝矾土的国家只有圭亚那和我国,其他国家的铝矾土含铁量高,多用于炼铝和研磨材料。

我国铝土矿资源比较丰富,在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查明铝土矿产地205处,其中大型产地72处(不包括台湾)。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北、河南、贵州、四川、广西、辽宁、湖南等地。

伊川资源富足,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达37种之多,主要有煤、铝矾土、磷矿石、花岗石、铁矿石、石油等。其中煤储量1.8亿吨,铝矾土储量2亿吨。另外,还有丰富的优质矿泉水资源。伊川矿产资源丰富。

四. 河南省 开封市 吊卤面

“吊卤面”是开封的传统风味小吃,原以开封第一楼的吊卤面最为著名。

开封制作吊卤面的历史悠久,但是说到它的驰名,还得从开封名厨黄继善说起。黄继善因家境贫困,15岁逃到开封,在一家小饭馆当学徒,出师后,遇到来开封避兵乱的官宦人家的厨师周孝德,二人一见如故。当时周孝德在山货店街吴家一个小院里开饭馆,因黄继善为人正直,忠厚勤快,手脚利索,颇得周孝德赏识,对其十分信任,让他掌管门面,负责经营,技艺上也给以真传。周孝德技艺高超,黄继善勤奋好学,师徒配合默契,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天到晚,门庭若市。当时,达官贵人,乡名士绅也是桌上常客,但黄继善不管人再多,从不“萝卜快了不洗泥”,任你吃不到扫兴而归,也绝不让你吃不合格的食品。他在选料上十分严谨,芝麻油要新磨的,粉芡要绿豆的,面粉要麦穗牌的。

1979年,吊卤面被开封饮食业定为名产风味小吃。它继承了传统技艺,选用优质精粉面、粉芡、猪瘦肉、小磨油、鲜鸡蛋、玉兰片、南荠、水木耳、黄花菜、鲜蘑菇、大青豆以及味精、酱油、姜末、花椒油等十多种原料,经数道工序,按照严格的比例精制而成。制成的吊卤面具有透亮美观,色泽鲜艳,卤黏而不腻,用筷子将面条挑起,卤能附在面条上的特点。

五. 河南省 南阳 南召 南召柞蚕

南召柞蚕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是全国19个柞蚕基地县之一和全国唯一的一化优质柞蚕茧出口基地县,2000年7月被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

历史悠久南召柞天业兴于汉,宏于明,盛于清,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西汉末年境内有野蚕成茧,东汉光武开始人工放养。明嘉靖年间,“山丝产额甲于各县”,“妇孺会络经,满城梭子声”,出现较大行店、货栈,南召店(旧县城)“日进斗金”。清代南召蚕业进一步兴旺发达,民众以“养蚕为业,植柞为本”,光绪年间,上海“久成”丝行在南召设立分店,南召丝绸远销欧美和俄国,县衙创办蚕桑学堂,培养养蚕和缫丝专业技术人才。民国10-20年为南召近代柞蚕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县蚕农占总户数的65%,年产丝20余万公斤,产柞绸230多万米,上海买办资本所设立的丝行向外商大量经销南召柞丝绸,称“花旗”货,河南丝绸贸易中心遂移至南召李青店。

六. 河南省 郑州 新郑 新郑灰枣

新郑灰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孟庄、薛店、郭店、龙王、八千、新村、和庄、龙湖,谢庄、张庄、芦义庙,南曹、十八里河等乡镇

七. 河南省 洛阳 新安 峪里柿饼

峪里柿饼是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峪里村的。峪里柿饼个大,七八个一公斤;饼体绵软,柿霜分泌多,糖分高,味甘甜;无核或少核,耐贮藏。畅销于陕、甘和两广、江浙等地。

新安县峪里村盛产牛心柿子,个大、无核、色鲜、味甜。历史悠久,骋名中外。近年来经过大面积开发,满山遍野尽是柿树,每到秋天,红叶、红果红遍山川,特别是黄河滩头晒柿饼已成为当地一景。

峪里牛心柿子,鲜果含蛋白质1.36%,脂肪0.75%,果糖5.11%,粗纤维2.08%,水分80.21%,灰分0.65%。除食用外,还有一定的医药功能。1980年在全国柿树评比中,峪里牛心柿树,被列为优质品种。现有较大柿树万余颗,年产鲜柿40余万公斤,可制作柿饼15万公斤。

《新安峪里柿饼歌》

八月白露凉,柿子渐渐黄。

寒露前采摘,选好弃虫伤。

烘的已熟透,硬的莫慌张。

不软不硬好,个大最漂亮。

第一先整蒂,蒂垢抛一旁。

第二皮削尽,果肉颜色靓。

第三日月晒,晒法有规章。

日出莫着急,待它爬上墙。

支起竹棚子,柿子摆成行。

留足柿间距,彼此不相妨。

白天尽情晒,夜里星月赏。

最怕有风起,看护费思量。

棚子须离地,棚上罩风挡。

如此五六日,柿软有形象。

捏柿很关键,轻捏慢拉镶。

捏后重复晒,日月氤氲糖。

反复三五回,柿饼有了样。

可以装竹笼,外面封草糠。

密封不见天,日月相思长。

捂到新年临,柿饼才出场。

深铜色庄严,醇味醉心香。

表层渗白粉,行家喜柿霜。

入药疗肺疾,奇效治溃疡。

饼入口自化,滋味梦里想。

哪是人间物?进贡到庙堂!

唐朝李世民,明朝朱元璋。

专宠此珍品,风流乾隆皇。

到过中南海,主席总理尝。

曾赠尼克松,基辛格沾光。

哪里柿饼享殊荣?峪里柿饼大名扬!

八. 河南省 郑州市 中原区 河南糊辣汤

糊辣汤历史悠久。传说,三国时期,曹操率军与袁绍对峙于官渡,曹军粮草告急。曹军粮官万般无奈之中,只好命令伙夫们搜集红薯叶、红薯干,又将马肉切成丝状,一同烩于锅中,再拌以炒熟的红薯面糊,放盐并杂以大葱、辣椒、胡椒等菜蔬作料,聊为兵士夜间充饥之用。不意其味竟异常鲜美,且食后耐饥顶饿。曹操偶然品尝到了这种又糊又辣的汤食,大加赞赏,遂亲将其命名为“糊辣汤”。

一碗糊辣汤竞能和三国扯上关系可见北方小食的悠久和文化的厚重了。

糊辣汤配料以鲜肥羊肉、面筋、面糊为主,杂以大葱、生姜、花椒、胡椒、辣椒、茴香、金针菇等20余种菜蔬作料。其色褐,其味鲜。食前加几滴小磨香油、陈醋,则更是异香扑鼻。

制作糊辣汤的关键环节,是“臊子”内各种作料比例要掌握得恰到火候。有些祖辈以经营糊辣汤为业的人家,家内多有祖传配方,上面记载着各种作料以及面筋、羊肉、食盐及水的配兑比例。

糊辣汤还有四种不同的风味,但是以河南周口西华县逍遥镇的糊辣汤为代表,另外还有开封糊辣汤、许昌糊辣汤、南阳糊辣汤。而关于糊辣汤的典故也有好几种版本,所以我也不知道那一种是“正宗”的,但是我想不管它到底是谁先做出来的,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绝大多数河南人的早点就是糊辣汤,这一点你随便去那一个早点摊上都可以发现。

喝一碗冒着热气的糊辣汤当早饭,即便宜又顶饥,只要一块钱,真是价廉味美啊。不过这家因为卖出了名要一元五一碗早上卖完了就收摊了。

以后要有朋友去河南的话,建议你去喝一回糊辣汤,准保你忘不了那个味,就算你不喜欢喝的话你也会对它的味道留下深刻印象的。

九. 河南省 洛阳 洛宁 洛宁竹帘

最早出现在明代,品种包括门帘、窗帘等。花样有燕形、曲线形、直线形、满天星形等。编织者根据竹节情况,巧作安排,制成各种优美图案。其中尤以燕帘最为有名,它利用竹子碧绿与竹节淡黄的自然色彩,构成一幅幅清幽淡雅的竹燕图,引人入胜。

洛宁竹帘,始于明清,建国后畅销河南、河北、陕西、新疆等省,一九七四年开始外贸出口五百片,一九八四年增到七万片,一九八五年达十多万片。日商、美商、加拿大商人争相订购。天津竹帘总公司誉称洛宁竹帘为王牌,提出要全部包销。

全县从事竹帘制作者二千余人,多数技艺精湛。年产十五万片。品种有门帘、窗帘和楼房走廊地垫帘。规格视其用途而定,短则数尺,长则数丈。花样有燕形、曲线形、直线形、满天星形,编织者经过精心设计,用竹节巧作安排,制成各种优美图案。其中燕帘:利用竹子的碧绿(底色)与竹节淡黄的自然色彩,构成一幅幅“碧群燕图”,清幽高雅,引人入胜,已引起国内外商人的极大兴趣。一九八五年联合国专家组和日本商人,先后对洛宁竹林和竹帘编织重点村、户进行考察后,均给予极高评价,并一再恳求对其提供更多的竹帘商品。

十. 河南省 洛阳 新安 新安烫面角

传统风味小吃新安烫面角,创制于民国三年(1914),已有80多年历史。时有开封人任老大与本县人王金斗,于新安县火车站开设餐馆,出售“老任烫面角”。由于配方科学,制作讲究,所制烫面角软皮紧,晶莹欲滴,状如新月,色如琼玉,鲜香不腻,味美可口,时有“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

任老大故世后,王金斗改字号为“老王烫面角”,其子王德法承袭父业,使这一风味小吃得以发展。1980年,王德法曾应邀赴郑州传艺。

至今,洛阳、郑州等地都有专营“新安县烫面角”餐馆。近年,新安“方记烫面角”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创新,风味更佳,1986年以来,多次被评为“洛阳市名小吃”,并于1993年应邀参加北京迎“亚运”美食节,受到广泛赞誉。

其做法是:精选胛臀处的鲜猪肉,肥瘦适量,剁肉成末,加多种调料与原汁肉汤搅成馅;再用鲜开水把面烫好,擀成皮,包成状如新月的面饺,上笼清蒸10分钟即成。

制作工艺:若把烫面角做到角软皮紧,晶莹欲滴,状如新月,色如琼玉时,那就达到最高境界了!

选用材料:精白粉作皮,大葱、韭黄、白菜心、生姜、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盐、味精。

特色传说:创制于民国三年(1914),已有80多年历史。时有开封人任老大与本县人王金斗,于新安县火车站开设餐馆,出售“老任烫面角”。有“名扬陇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