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霍山土特产黑毛猪 正宗的皖南黑毛土猪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霍山土特产黑毛猪 正宗的皖南黑毛土猪更新时间:2024-04-12 11:01:19

一. 安徽省 六安 霍山 霍山黄大茶

霍山黄大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霍山黄大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大茶:产于霍山、岳西、金寨、六安等地。以霍山县产量最大。其外形梗长叶大,色泽鲜润,梗身金黄,俗称“金枝玉叶”,开汤后,汤色金黄明亮,焦香味浓重,香高耐泡,饮之有消垢腻、去积滞之作用。

霍山黄大茶是黄茶的一种,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也称皖西黄大茶,以霍山县大化坪、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的为佳。

介绍

霍山黄大茶,属黄茶,亦称为皖西黄大茶,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六安等县,其中以霍山县大化坪所产的品质最佳。黄大茶的采摘标准是一芽四、五叶,叶大梗长,黄色黄汤,因而得名。近年来,为迎合外销市场需要,该地区更多生产的是红茶、绿茶,而黄茶的生产日渐减少,但仍保留一定数量的黄大茶生产,以满足内销市场。

特点

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部似鱼钩;色泽金黄油润。内质:香气为高爽焦香;滋味浓厚;汤色黄亮;叶底绿黄。

判别

因大枝大叶的茶比较罕见,通常作为判断该茶真伪的一个特征。

地域范围

霍山黄大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霍山县所辖的衡山镇、大化坪镇、太阳乡、太平畈乡、上土市镇、漫水河镇、落儿岭镇、诸佛庵镇、黑石渡镇、佛子岭镇、磨子潭镇、东西溪乡、单龙寺乡、下符桥镇、但家庙镇、与儿街镇等16个乡镇130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2′00″~116°32′00″,北纬31°03′00″~31°33′00″。种植面积8000公顷,年产量1500吨。

二. 安徽省 六安 霍山 霍山石斛

霍山石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霍山石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霍山石斛:因其茎状如金钗之股,故又称金钗花,盛产于该县漫水河、大化坪、平田等地的深沟谷中和石穴岩洞里。《百草镜》称:“霍山石斛最佳”。

地域范围

霍山石斛俗称米斛,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主产于大别山区的安徽省霍山县,大多生长在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崖石缝隙间和参天古树上。

特定品质

霍山石斛能大幅度提高人体内SOD(延缓衰老的主要物质)水平,对经常熬夜、用脑、烟酒过度,体虚乏力的人群,经常饮用非常适宜。霍山石斛有明目作用,也能调和阴阳、壮阳补肾、养颜驻容,从而达到保健益寿的功效

文化典故

道家经典《道藏》曾把霍山石斛、天山雪莲、三两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茯苁、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等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且霍山石斛名列之首。霍山石斛又名龙头凤尾草、皇帝草。主产于大别山安徽霍山,生长于崇山峻岭之峭壁上,秉山川之天然灵气,滋生出名贵之瑞草。常代茶茗冲饮服用。

霍山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安徽省霍山县 《关于界定霍山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霍政秘[2006]4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安徽省霍山县太平畈乡、太阳乡、上士市镇、漫水河镇、大化坪镇、落儿岭镇、诸佛庵镇、佛子岭镇、黑石渡镇、磨子潭镇、东西溪乡、单龙寺乡等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陕西省 咸阳 兴平 兴平关中黑猪

兴平关中黑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陕西省兴平市种猪示范场是集关中黑猪保种和育种为一体的繁育场,经过几十年坚持本品种选育终于成功培育出了兴平关中黑猪新品种。该场先后荣获农业部全国猪种改良先进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养猪产业化基地、获全国首批农业科技示范园。承担的关中黑猪育种、杂交利用课题获陕西省政府和咸阳市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兴平关中黑猪获得农业部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2010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兴平市种猪示范场是陕西省唯一的关中黑猪选育场,育种目标以突出猪肉质优为主要特点,该品种具有头轻、体长、背腰平直、体态清秀、繁殖力高、遗传性能稳定、肉质优良、抗逆性强等特性。其生产性能主要表现为:

关中黑猪成年公猪体重200Kg,母猪体重180Kg,公猪体长153.25cm,腰围132.75cm,体高76.0cm。母猪体长150.0cm,腰围128.40cm,体高75.43cm。

关中黑猪后备猪120日龄左右初次发情;公猪7-8月龄,母猪6-7月龄达到性成熟,体重80-100Kg即可开始配种,母猪利用年限一般为5年。母猪平均产仔数12.54头,窝产活仔数11.52头,初生窝重17.72Kg,初生个体重1.41Kg,30天断奶仔猪成活数11.03头,仔猪成活率95.75%,仔猪30天断奶重8.74Kg/头,断奶窝重96.40Kg。172日龄宰体重为88.61Kg,胴体重65.73Kg,屠宰率74.22%,瘦肉率56.38%,料重比3.32:1,皮厚0.239cm,背膘厚度2.49cm,眼肌面积33.47平方cm。嫩度为3.65Kg,大理石纹3.53,pH6.12,保水力96.6%,肌肉脂肪含量7.15%。

以关中黑猪为母系的三元杂交猪杂交优势十分明显,150日龄达100Kg,20-100Kg阶段日增重0.818Kg,料重比3.0:1,皮厚0.22cm,屠宰率76.62%,胴体重68.86Kg,胴体瘦肉率60%。其肉色红润,大理石纹明显,味香细嫩。

地域范围

兴平关中黑猪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兴平市行政区内的十四个乡镇(办),包括:店张办、南位镇、南市镇、东城办、阜寨乡、西吴镇、田阜乡、庄头镇、丰仪乡、汤坊乡、桑镇、赵村镇、马嵬镇、西城办。兴平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紧靠渭河北岸,属平原县。处东经108°17′49″-108°37′7″,北纬34°12′50″-34°26′53″之间。东邻咸阳市秦都区,南与周至、户县隔河相望,西连武功县,北与乾县、礼泉接壤,总面积507.4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24%。海拔390-460米,高差约70米。总生产规模36.9万头,年总产量295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兴平属平原农业市,地形北高南低,南沿渭河分为渭河冲积平原和黄土台塬两个地区,高差50-70米。向北依次是沙滩、阶地

平原(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和黄土台原,群众依次称为沙滩地、原地、二道原和原上,因此兴平是一个平原县。土壤分布规律:从北向南依次为塿土—黄土—塿土—潮土—淤土。台原与二、三级阶地以塿土为主,沿渭河一带为潮土和淤土。土壤pH值为8.63,偏碱性,土壤肥力状况概括起来是肥力不高,绝大部分属于中肥水平。台原土地面积大,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属中产水平,发展潜力大,川道紧靠城区,农业生产水平高,出产

丰富,非常适宜生猪生产养殖。

(2)水文情况:我市渭河平原和渭北黄土台塬两大地貌单元都属于低产流区。全市多年平均径流量1390万立方米,平均径流深为28.4毫米,平均径流系数0.05。我市的地下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渭河平原地区,是良好的多年调节天然地下水库,也是我市目前渭河平原区的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二是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分布在渭北黄土台塬地区,埋藏深。兴平市降水量差异大,时空分布不均。年降水80%,保证率为454毫米,年平均偏差94.8毫米。秋季平均降水量201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36%。降水强度以7月最大,为9.2毫米/日。

(3)气候情况:兴平地势北高南低,紧靠渭河,属大陆性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干湿明显,光照丰富,全年太阳总幅射量111.5千卡/厘米2,日照总时数20377小时,热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3.1℃,年平均降水量为585.4毫米,湿润状况,平均湿度60%,属半湿润地区。生物资源种类较多,农业生

产发达,以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资源丰厚,以猪、鸡、牛、羊为主。

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属陕西省畜牧十强县之一。

(4)人文历史情况:兴平关中黑猪已被列入《陕西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8),是陕西省在关中地区培育的肉脂兼用型品种。原产地及中心产区为咸阳市的兴平市。

品种来源:关中黑猪是在关中群众改良猪种的基础上选育的一个肉脂兼用型品种。为了适应养猪生产发展的需要,在二十世纪50年代引进巴克夏、约克夏及苏联大白猪与八眉猪进行杂交改良,到60年代在陇海铁路沿线形成了一个以兴平、武功为中心的改良猪种区,使猪的性能及品种特性发生了根本变化。1971年陕西省农业厅在总结关中地区猪种改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八眉猪为母本,与巴克夏杂交,适当吸收内江猪等血液,培育一个被毛全黑、增重快、繁殖率高的肉脂兼用型关中黑猪新品种。1984年关中黑猪通过品种验收,由于关中黑猪与当地土种猪相比,具有体形大、增重快、瘦肉多的特点,八十年代后期,关中黑猪的推广覆盖面不断扩大,其所生产的种猪不仅满足关中地区外,还销售到甘肃、山西、河南等省。

关中黑猪是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其耐粗饲、适应性、繁殖力、抗病力、合群性均优于引进品种。从1992年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兴平种猪示范场在保种的基础上,坚持快长、多仔、瘦肉多的选育方向,通过继代选育、群体建系的方法,使关中黑猪的品质进一步优化,具有头轻、体长、两耳向前、背腰平直、臀部丰满、四肢健壮等特点,产仔力达12.5头,日增重672克,料肉比3.01,瘦肉率56.4%,肉色红润,味香细嫩,大理石纹明显。它与长白等品种杂0合力很好,经多次试验测定,杂交效果显著,日增重0.83kg。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猪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猪场周围3km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污染源。猪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km以上,猪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

猪场生产区布置在管理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区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推荐实行小单元式饲养,实施“全进全出制”饲养方式。猪舍应能保温隔热,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猪舍内温度、湿度环境应满足不同生理阶段猪的需求。猪舍内通风良好,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符合标准。

饲养区内不得饲养其他畜禽动物。猪场应设有废弃物储存设施,防止渗漏、溢流、恶臭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采取“统一规划,分片指导,面上杂交,点上选育,以场定型,按群建系”的方法,选择具有体形大、增重快、瘦肉多的纯种关中黑猪进行繁育。

工艺流程:配种间,分设公猪栏和母猪栏位,公猪长期饲养在该车间,以随时配种,直到淘汰。母猪为断奶后的空怀猪,妊娠20天内的母猪和待配的后备母猪,饲养周期为6周;妊娠间,饲养妊娠20-110天的妊娠母猪,

饲养周期12周;分娩间,按照预产期提前一周进入分娩舍,实现分娩和哺乳过程,饲养周期为6周。母猪猪在断奶后转入配种车间,仔猪转入保育车间;保育间,饲养断奶后的仔猪,饲养周期为6周,要求期末体重为25-35kg;后备猪培育,饲养25-100kg的后备种猪,经测定、培育、选择,向种猪群按一定比率输送青年种猪,替代老龄和生产性能低下个体。

引种: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的种猪场引进,并按照“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进行检疫;引进的种猪,隔离观察15-30天,经检查确定为健康无病后,方可供繁殖使用。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

人员管理: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饲养管理:饲喂,饲料每次添加量要适当,少喂勤添,防止饲料污染1;根据饲养工艺进行转群时,按体重大小强弱分群饲养,饲养密度要适宜,保证猪只有充足的躺卧空间;每天打扫猪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经常观察猪群健康状态;灭鼠、驱虫,定期投放灭鼠药,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做无害化处理。

饮水:经常保持有充足的饮水,水质符合NY5027的要求;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避免细菌滋生。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在猪的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根据营养需求,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饲料中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应是取得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具有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或取得产品进口登记证的境外饲料添加剂。禁止在饲料中添加β-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等,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应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不应使用未经无害处理的泔水。

免疫:猪群的免疫符合NY/T5339的要求;免疫用具在免疫前后应彻底消毒;剩余或废弃的疫苗以及使用过的疫苗瓶要做无害化处理,不得乱扔。

兽药使用: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使

用量,仔猪、生长猪必须治疗时,药物的使用要符合NY5030的要求,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

消毒:消毒剂要选择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猪舍人口设消毒池,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

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猪舍消毒,每批猪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于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用具消毒,定期对保温箱、补料槽、饲料车、料箱、针管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

带猪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带猪消毒的消毒药有:0.1%新沽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

(4)产品收获、屠宰、捕捞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商品肉猪上市体重在90kg;饲料药物添加剂和兽药的使用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休药期。生猪屠宰按“屠宰加工生猪屠宰操作规程”和“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规定进行,屠宰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按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执行。病死或淘汰生猪的尸体按GB16548进行处理;猪场不得出售病猪、死猪;有治疗价值的病猪应隔离饲养,由兽医进行诊治。猪场废弃物处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粪便经堆积发酵后应作农业用肥;猪场污水应经发酵、沉淀后才能作为液体肥使用。

(5)生产记录要求:根据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生猪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生猪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

况;猪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生猪养殖代码。资料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最少保留2年。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兴平关中黑猪被毛黑色,具有头轻、体长、两耳向前,背腰平直,腹线上收,体躯圆,臀部丰满、四肢健壮,适应性广,抗逆性强,07对以上的特点。兴平关中黑猪肉色红润,大理石纹明显。

(2)内在品质指标:屠宰率74.55%,瘦肉率57.16%,肌肉脂肪含量7.15%,系水力96.6%,pH值6.12。长白×关中黑杂交后代,胴体肉色鲜线3.47,大理石纹3.53,系水力93.41%,瘦肉率60%以上,膘厚2.8厘米,皮厚0.25厘米,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肉质细嫩,味香。

(3)安全要求:兴平关中黑猪生产严格按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规范和标准生产。

NY5029无公害食品猪肉;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30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5033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NY/T5339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兴平市关中黑猪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2)检疫:商品猪上市前,应经兽医卫生检疫部门根据GB16549检疫,并出具检疫证明,合格者方可上市屠宰。

(3)运输:运输车辆在运输前和使用后要用消毒液彻底消毒;运输途中,不应在疫区、城镇和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

四. 安徽省 滁州 定远 定远黑猪

定远黑猪是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的。定远黑猪具有繁殖力高、母性好、抗逆性和抗病性强、肉质好、耐粗饲的优良特性。

定远黑猪是全国三十一个优良地方猪种之一,也是安徽省目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地方猪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瘦肉率高、肉质鲜美等优良特性。历史上用定远猪腌制的桥尾曾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倍受国际友人的赞誉。自1987年定远县列为全国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以来,该县利用定远猪资源,引进良种,大力推广“三元”杂交猪生产,全县生猪生产发展加快,已经成为养殖业中一大支柱产业。

五. 云南省 曲靖 师宗 黑火腿

龙庆有三绝:鸡棕、火腿、野蜂蜜。凡是到过师宗县龙庆彝族壮族乡的人,只要与亲友闷侃起各地的风土人情时,都会这样信口道来。龙庆“三绝”中,鸡棕乃地献贡品,野蜂蜜为虫造精华,惟有那黑火腿,纯属龙庆农家人世代传承并引以为荣的“人工杰作”。

且不说这黑火腿如何外黑内红、味香肉美,也不表达这 黑火腿如何成为家藏名菜、馈赠佳品,单看节日里龙庆农家餐桌或县乡餐馆客宴上,最常见这净洗熟煮、精刀细切、色润味醇、香气四溢的黑火腿,便可略估算其经济价值与市场需求。黑火腿,成了师宗县人民餐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黑火腿外表乌黑油亮,板平结实。用刀划成大块,红鲜白嫩,层次分明,红的如枣,白的似云映朝阳,油光闪闪,暗香阵阵;洗净煮熟再细切成小块,棱角有致,丰盈晶莹,浓香满厅,沁人沁脾;食在口中,滋润柔韧,香醇无比;不仅食味纯正,而且口感极佳。如再加上两罐陈年老酒,那更是天造地设,绝无仅有!定让食客们心花怒放,垂涎三尺。黑火腿食法多样,简单易行,除煮透熟食外,还可炒食、蒸食,既可与其他菜类“同台汇演”,也可“独树一帜”。

六. 广西 来宾 合山市 黑凉粉

广西合山市我国最大的凉粉(仙草粉)生产基地之一。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远销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喜爱。本品可加入适量蔗糖、蜂蜜或其它自己喜爱的饮品和足量清水,与白凉粉一起搅拌均匀,不见核状物后搅拌煮沸。静置冷却至常温凝结为清澈透明嫩滑膏状后即可食用,冷冻后食用风味更佳!

七. 广西 钦州 浦北 浦北黑猪

浦北黑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浦北县在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当中,注重培植“浦北黑猪”产业发展,使黑猪养殖迅速成为该县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去年,该县生猪饲养量99.72万头,肉猪出栏58.42万头,同期增长7.8%和6.1%,其中黑猪出栏45.1万头,占全县肉猪出栏量的77.2%,全县生猪生产总值7.92亿元,养殖黑猪成为农民增加收入、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为了做大黑猪产业,该县坚持走“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品牌生猪发展战略,于2011年制定实施了生猪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主打黑猪品牌,形成大力发展黑猪,以黑猪带动养猪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养殖示范标准化。结合“清洁养殖”活动的开展,该县在泉水、石埇、安石、张黄、龙门、北通、三合、小江等镇推行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加强生猪繁育体系、生猪规范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确保出栏商品黑猪优质、安全、无公害。

强化技术培训。该县结合水产畜牧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项目和“万名兽医走村屯”、“万名干部下基层”、“万名技术人员送科技”等“三个万名”大行动的开展,广泛开展畜牧科技进场入户等系列科技活动,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畜牧技术服务体系,每年完成5000人以上的生猪实用养殖技术培训,增强养猪大户的致富技术和信心。

树品牌闯都市。为满足城市消费黑猪肉的需要,该县充分利用“越州黑”、“黑大帅”生猪商标品牌,建立了浦北越州黑猪外销专业车队,在广州市“家和市场”设有专卖点;在深圳、海南、南宁、北海、柳州等城市设立了浦北黑猪销售网点。浦北生猪成为进军城市、增加群众收入的主打品牌。

另外,该县积极引导经济能人或肉品加工企业参与加工开发以浦北黑猪为主原料的较为传统菜肴,形成了泉水圆蹄、五花腩扣、官垌腌肉、寨圩腊肠、乐民灌猪红、小江烤猪等一系列具有浦北地方风味的特色食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形成规模养殖与加工经营相互、配套成龙、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地域范围

浦北黑猪原产于浦北县,分布于浦北县境内的泉水镇、石冲镇、安石镇、张黄镇、大成镇、白石水镇、北通镇、三合镇、龙门镇、小江镇、福旺镇、寨墟镇、乐民镇、六银镇、官垌镇、平睦镇等十六个镇。保护面积2521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3′至109°51′,北纬21°52′至22°14′之间;一般海拔在150-700米之间。2013年,全县浦北黑猪饲养量为83.2万头,母猪存栏3.85万头。

八. 广东省 河源 龙川 霍山矿泉水

龙川霍山矿泉水是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黎咀镇的。龙川矿泉早在六下年代便裴声中外,其神奇的保健和治疗效果举世无双,有口皆碑,被誉为“稀世珍泉”、“神仙水”、“东方维希”、“不二泉”。“霍山矿泉”系列产品一向以其天然优质著称,被国家誉为“中华之最”;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代表饮料;被钓鱼台国宾馆指定为国宴饮料。

龙川矿泉位于龙川县黎咀镇,距九龙湾的金龙滩1公里。龙川矿泉早在六下年代便裴声中外,其神奇的保健和治疗效果举世无双,有口皆碑,被誉为“稀世珍泉”、“神仙水”、“东方维希”、“不二泉”。传为九龙湾的九神龙为解除百姓疾患痛苦而酿造。龙川矿泉源自地壳深处三千米,无任何工业污染。经国家轻工部科技研究鉴定,泉水中除含有适量的钾、钠、钙、和天然碳酸气外,还含有镁、铁、镉、锌、锶、锂等待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含任何有害物质,是地球上稀有而珍贵的保健和医疗矿泉。无数患者临床验证:此泉对胃炎、便秘、各种皮肤病和风湿病、关节炎、神经痛、腰肌劳损、早期高血压、早期动脉硬化、心肌炎、尿道炎、尿道结石、肾炎、肝炎、胆囊炎、妇科疾病和新陈代谢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病、痛风症)等有神奇的治疗效果和预防作用。1988年获全国旅游商品金奖;1989年被指定为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选用饮料。可以断言,哪一天中国乃至世界举行天下名泉评选,以对人体的功用大小制定标准,综合评分,则“天下第一泉”桂冠,非龙川矿泉莫属。

龙川黎咀梅子山脚断裂泉。该矿泉由梅子山地下3000米深处的断裂层自然喷出,喷泉周围一带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山花遍野,方圆五十多公里内无任何工业污染。该矿泉年自涌量达27万吨,其水质、流量、温度三十多年一直保持不变,极其稳定。经国家有关部门和矿泉专家鉴定属碳酸钠泉,含大量的天然游离二氧化碳和钾、钠、钙、镁、锂、锶、锌等人体必需的十多种矿物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口感,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珍贵的矿泉资源之一。1980年初法国佩里埃德希尼布矿泉公司的专家慕名来到龙川取样研究,他们的化验评价是“龙川矿泉水钠基碳酸盐含量高,它与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法国维希圣约尔矿泉水属同一家族”。经过多年的饮用证明,除一般的消暑解渴之外,还具有健胃消滞、调节肌体的酸碱平衡、提高免疫力等功用,特别是对人体消化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具有显著的理疗保健效能,是一种理想的天然保健饮料。

龙川霍山矿泉水有限公司 设在广东省龙川县黎咀镇梅子坑,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引进法国年产10000吨全自动矿泉水生产线两条。目前公司生产的“霍山”牌系列产品主要有:霍山矿泉桶装水、550ml和330ml瓶装水。

“霍山矿泉”系列产品一向以其天然优质著称,被国家誉为“中华之最”;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代表饮料;被钓鱼台国宾馆指定为国宴饮料;先后荣获国家部级、省级金奖、银奖等三十多项,成为多年来河源地区最畅销、最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产品远销香港、新加坡多等地。公司领导多次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九.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大板黑瓜籽

泉山镇是民勤县CN-1大板黑瓜籽和“新疆园片”黑瓜子的主产区,所产黑瓜籽板正粒大,片形均匀,壳薄肉厚,油多味醇,出仁率高,品质达到A级特大板标准,在同类产品中质量独占鳌头,曾荣获国际金奖。平均瓜籽横径11—13MM,纵径16—18MM,以其外黑内白,色泽分明,酷似龙眼,驰名中外,产品主要销往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

十. 山东省 滨州 沾化区 沾化黑猪

沾化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沾化黑猪】 原称渤海黑猪,属华北型地方良种猪,沾化县是主要产地,1983年9月通过省级鉴定,正式命名为“沾化黑猪”,并列入全省地方畜禽良种志。其外貌独特,嘴巴直长,耳大下垂,额部有纵行皱褶;背腰狭窄,凹腰垂腹,四肢健壮;背毛全黑,鬃毛粗长,皮厚略疏松,尾长而粗扁。

繁殖率高。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公猪3~4月龄性发育成熟;母猪5~6月龄体重40公斤以上开始配种。2年产仔4~5窝。窝产仔平均:初产10.4头,二产11.3头,多年14.1头,最多窝产仔20头。母猪母性好,护仔能力强,断奶成活率高。耐粗饲,育肥性能良好。经211天育肥,按统一标准饲养,全期增重69.4公斤,日增重329克,屠宰率为70.73%。沾化黑猪分布在全县各乡镇,以黄升、流钟、下清一带为多,1983年存栏量1039头,1986年增加到3000头。

沾化黑猪

沾化县畜牧养殖协会

11134503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