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沂南县宇果土特产店 沂南在哪里买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沂南县宇果土特产店 沂南在哪里买土特产更新时间:2023-09-27 06:13:25

一.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板栗

莒南板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莒南板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莒南板栗,山东省莒南县名优,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莒南县地处低山丘陵区,雨热同季,秋高气爽,土壤养分齐全,适宜板栗生产,产量名列山东第一,被列为中国板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所产板栗个大、色艳、光滑油亮、果肉嫩黄细腻、香甜可口,素有“糯香栗”之称。远销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客户青睐。

1993年被列为中国板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管理 图1 莒南板栗种植基地

.水平处于中国领先地位。.2000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国家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2006年“莒南板栗”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产品”。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莒南板栗中心产区洙边镇视察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还先后被列为“全国干果高产优质示范基地县”、山东板栗生产基地县称号。.该县“板栗良种选育与出口创汇名牌产品基地建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珠玉”牌板栗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认定为“优质产品”,2006年“珠玉”牌莒南板栗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历史渊源

莒南板栗栽培历史悠久。《重修莒志》记载,“大者曰栗,其苞一实而形小者,为栗之原种,谓之树,其实曰茅栗”,证明莒南很久以前就有原(野)生栗树分布,相对于鲁中山区、江北其它栗产区在地理、气候、水土等方面更适宜于栗树生长发育。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地发掘出板栗炭化果实,莒南当时属琅琊郡,证实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西汉时期,莒南一带已广泛栽植栗树。据《莒南县志》记载,21世纪初,莒南县300年以上树龄的板栗树多达3000余株,而中国国内超过600年的板栗树已十分罕见。据2010年调查,莒南洙边镇,有一棵“栗王”,高15米,周长3米左右,冠径16米左右,每年仍有数十斤的产量,据陈氏族谱载:陈氏于公元14世纪(元代末)迁此立村,后广植栗树。.

产地环境

莒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鲁苏交界处,地处低山丘陵区,土壤养分齐全,适宜板栗生产。.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板栗坚果养分积累。.

品种特点

莒南板栗个大、均匀,皮薄易剥,色泽鲜艳,味道甘甜。经过长期生产检验和筛选淘汰,21世纪初广泛种植的主要有玉丰、石丰、丽抗三个品种。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丽抗板栗品种,树冠扩张快,早果、丰产、稳产,嫁接后第二年结果;坚果外形美观、亮丽,果粒大,商品性状优良,炒食口感好,糯性强,内在品质优良;抗干旱、耐瘠薄,适合丘陵地建园栽植,抗板栗烂果病和红蜘蛛危害。该品种2005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被国内其它板栗产区广泛种植。“莒南板栗”营养丰富。含淀粉51%~60%,蛋白质5.7%~0.7%,脂肪2%~7.4%,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A、B、C及磷、钾、钙、锌、硒等元素,可供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分高达98%。熟食莒南板栗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莒南板栗营养价值高。.

生产情况

莒南县是山东省板栗生产基地县,板栗是主要经济树种,从1990年起,莒南县就制定了10年发展板栗40万亩的发展规划,对板栗生产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并全面落实栗园承包经营,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1995年,莒南县政府制定了《莒南县板栗规范化管理规程》,对板栗生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做到山水田园路综合开发,实行路到园、水到园、电到园和养殖到园的“四到园”。到2002年,全县有板栗栽培良种53个,优良品种应用率达到98.8%,种植面积41万亩,年产量3584万公斤。.2008年,栽培品种发展到“燕山红”、“烟青”、“烟泉”“石丰”等优良品种,板栗良种化覆盖率达100%。.“莒南板栗”生产标准化程度高。莒南共承担国家和省市板栗科技课题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8项,其中“板栗良种选育与出口创汇名牌产品基地建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莒南板栗”栽培技术,形成了稳定的生产队伍和网络技术推广模式。山东绿润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板栗加工企业,2006年该公司板栗产品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和“山东名优农(林)产品”;2008年8月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该企业的带动下,莒南县已建成大型板栗交易市场1处,大中型板栗深加工企业6处,小型初加工点300多个,实现板栗年交易量1.6万吨,年销售收入3亿元。深加工产品远销日、韩、欧、美、加、中东、东南亚等地,“沂蒙绿润”牌板栗深加工系列产品成为食品行业的知名品牌,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

地理标志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经过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莒南板栗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程序和条件,准予登记,2010年4月2日,中国国家农业部特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地域范围

莒南板栗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莒南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3′-119°11′,北纬35°06′-35°24′,南北长44㎞、东西宽50㎞,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61700平方公顷,生产面积16667平方公顷,年产量1.6万吨,产值3.0亿元。莒南县平均海拔高度200m,最高点是县境北部的马鬐山,海拔高度662.2m;最低点在壮岗镇陈家河村前,海拔高度19.9m。莒南板栗主产地在县境内洙边、相沟、路镇、相邸、坊前、壮岗、坪上、朱芦、涝坡、石莲子、文疃等16个乡镇,共计654个行政村,所在地海拔100m以上。莒南县东临日照市,南接江苏省赣榆县,西南连临沭县,西邻临沂市,西北依沂南县,北与莒县接壤。地势总特点是东高西低,东部是北高南低,并向东南和西南呈脊背状倾斜,以低山丘陵为主,系崂山--五莲山脉余脉,县境内海拔高度差异大,形成多种不同的小气候区域。现有植被以农作物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6%,林木覆盖率在30%以上,土地面积1752平方千米。

二. 山东省 临沂 莒南县 莒南苹果

莒南苹果是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的。莒南县是全国水果生产百强县、中国苹果之乡、全国苹果优势产业区域县,所产苹果个头大、果型正、色泽艳丽、风味醇厚、含糖量高、硬度适中,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近年来,莒南县通过改接和新建使红嘎啦、红将军苹果密植园达到5万多亩,主要分布在洙边、壮岗、坊前、涝坡、文疃等乡镇,目前,莒南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中早熟苹果生产基地。莒南县推广人工授粉、果实套袋、配方施肥、覆草盖膜等新技术,开发无公害高档果品生产,果品质量逐年提高,高档精品果占50%以上。其中,红嘎啦、红将军苹果成熟期比胶东早10—15天,具有提前抢占果品市场的有利条件,近年来一直价高畅销,供不应求。

三.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四喜鱼卷

四喜鱼卷

菜名:四喜鱼卷

所属菜系:鲁菜

特点:色泽艳丽,肉质细嫩,口味鲜香,造型美观。

原料:比目鱼750克、猪肥瘦肉30克、黄蛋糕末20克、水发冬菇末20克、火腿末15克、青菜末15克。精盐5克、绍酒15克、葱末15克、胡椒面3克、淀粉50克、芝麻油10克、清汤100克、熟鸡油5克。

制作过程:将比目鱼肉洗净少劈成八条长10厘米、宽2.6厘米、厚0.5厘米的条。再由两端向里劈至中间(中间连接),撤上精盐、绍酒、肮渍入味。猪肉剁成细泥,加葱末、胡椒面、精盐、绍酒、鸡蛋、湿淀粉、芝麻油搅匀。搅好的馅分别卷在鱼肉片内(每条鱼片卷四个卷)。在四个小鱼卷内分别按上蛋糕末、冬菇末、火腿末、青菜末、然后放蒸笼内蒸熟取出,整齐地摆在盘内。锅内加清汤、精盐、绍酒、烧沸后撇去浮沫,勾流漓芡浇在鱼卷上,淋上熟鸡油即成!

四. 江西省 赣州 定南县 定南脐橙

产业概况

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气候、山地和区位优势,按照“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总体要求,脐橙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粗到精、从弱到强的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县拥有脐橙面积3.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6 万亩,2007年脐橙产量0.8万吨,预计今年将达到1.2万吨。2007年,我县农业人口人均脐橙收入256元,比2006年增加68元,先后有2万多人通过种脐橙脱贫奔小康。脐橙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产业产值达到5500多万元,占我县农业产值的28%,其中带动相关产业产值3000万元。脐橙产业已成为我县现代农业的先行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规模化开发

我县按“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脚挖塘、脚底穿靴(水保林)”的生态模式,对基地进行统一科学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实行人工开挖梯带,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做到高标准、生态化开发。坚持以农民开发为主体,引导农户联合开发,分户经营;加大脐橙开发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抓集中连片规模基地开发。脐橙面积以平均每年3500亩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年新增5个以上集中连片200亩以上基地。目前,我县拥有10亩以上脐橙种植户1500多户,集中连片200亩以上基地46个,占全县脐橙面积的45%;形成千亩以上脐橙产业村13个,万亩脐橙规模基地2个。

社会化服务

我县全面深入开展“农民知识化工程”,建立各级培训基地26个,加大脐橙实用技术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累计培训农民1.5万人,实地指导1万人次,发放各类资料4万份。通过大力引进来、主动走出去的方式,聘请县外专家举办技术专题讲座23次,组织果农外出学习考察15次。大力推广“七改”新技术、五项主推技术、靠砧技术等16项成熟新技术,示范辐射面积2万多亩。大力推广普及标准化生产,建立省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个,示范面积5000亩,带动农户216户。我县成功申报脐橙出口基地2个,面积1500亩;有机脐橙基地1个,面积1000亩;欧盟认证基地1个正在申报中。

组织化生产

我县按照“四有、三统、两公开”的模式,成立了各级果业合作经济组织28个,拥有成员1583人,其中果业专业合作社8个,拥有社员129人。加大了对果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力度,引导它们积极开展业务活动,边发展边规范再发展,重点抓好了4个示范性合作专业合作社建设。果业专业合作社在农资配送、技术培训与推广、市场开拓、果品销售、信息共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通过合作社销售的脐橙达到总产量的30%,有效解决了果品小生产与销售大市场的矛盾。

品牌化营销

我县现有4家脐橙加工贮藏龙头企业,全部投产后年加工能力可达2万吨以上,贮藏量1.4万吨。目前,全县60%的脐橙经过商品化处理后上市,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大力推广简易贮藏技术,全县已建简易贮藏库2万多m2,实现了春节前后及春节期间各销售1/3的目标。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在主攻城市设立直销窗口2个,建立了营销对接机制,发展了订单果业。通过组建信息灵、机制活、会经营、懂管理的脐橙销售专业队伍,确保我县脐橙销售和果农增收。积极组织、参加和举办各种形式的展销会、洽谈会及推介会,大力宣传“赣南脐橙”品牌,拓宽销售渠道。统一使用“赣南脐橙”品牌,做到“五统一、四区分、三不准”,共推广使用地理标志标识200万枚。

五. 广东省 云浮 郁南县 东坝蚕茧

东坝蚕茧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东坝蚕茧加工的生丝质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清洁、洁净度高;二、丝纤度均匀。

东坝镇地区位于南江出汇西江的前沿,是南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南江文化距今约有3000年历史,南江流域中的罗定背夫山于1977-1983年出土了岭南战国时的特大墓葬,发现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其中一个圆形铜鉴最为注目,证明南江文化历史有3000年之说;据说,东坝种桑养蚕始于汉代北方南迁到南江流域的汉族居民,盛于明万历年间。中央民族大学陈梧桐教授在考察南江文化时称,南江流域是最早沟通陆海丝绸之路的通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可见有历史记载则始于明朝,按推算则从汉朝算起,约有2000年历史了。

东坝蚕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东省郁南县南江沿岸的东坝镇、连滩镇、河口镇、宋桂镇、南江口镇、建城镇等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临沂煎饼

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临沂煎饼历史悠久,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所带食物即煎饼。清代蒲松龄在其《煎饼赋》中写到,“煎头则合米豆为之,齐人以代面食”,“圆如银月,大如铜缸,薄如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延缓衰老,不失为一种保健食品。购买指南:煎饼的特点是:圆形,呈浮白(如大米、麦子煎饼)、淡黄(如小米、玉米、谷子煎饼)、浅棕(如地瓜干、高梁煎饼)色,营养丰富,松酥柔软,便于存放,易于携带。价格为1.2-2.0元/500克,销售点遍布临沂市。( 临沂)

临沂煎饼历史悠久,营养丰富,松酥柔软,便于存放,易于携带,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临沂煎饼历史悠久,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所带食物即煎饼。清代蒲松龄在其《煎饼赋》详细描绘了临沂煎饼的独特之处。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延缓衰老,实为绝佳保健食品。

七.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沂南长毛兔

【长毛兔】 沂南县饲养长毛兔,已有20多年历史。1966年,县供销部门从浙江省引进2000只安

哥拉中国长毛兔,后逐渐发展。1978年发展到49万只,1982年增加到100万只,兔毛年产量达25.26万斤。

安哥拉中国长毛兔是由英、法系长毛兔杂交后又与本地兔杂交逐步选育而成。其特点是,生长速

度快、个大而健壮。一只仔兔年内即发育成熟,成年兔一般为3.5~4公斤,且抗病力强。产毛量高,

一只长毛兔一次剪毛150~250克,一年可剪4次,而且绒毛密度高、品质好,波浪形弯曲,不易缠结。

繁殖能力强,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每月一胎,每胎6只左右,多者可达10只以上。春秋两季繁殖的仔

兔成活率高,发育好,生活力强。

八. 江西省 赣州 龙南县 龙南江东荸荠

龙南江东荸荠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龙南江东荸荠

龙南县水果蔬菜协会

荸荠(学名:H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又名马蹄、水栗、乌芋、菩荠等,属单子叶莎草科,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有细长的匍匐根状茎,在匍匐根状茎的顶端生块茎,俗叶荸荠。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有多数横隔膜,干后秆表面现有节,但不明显,灰绿色,光滑无毛。叶缺如,只在秆的基部有2-3个叶鞘;鞘近膜质,绿黄色,紫红色或褐色。小穗顶生,圆柱状,在小穗基部有两片鳞片中空无花,抱小穗基部一周;其余鳞片全有花;较小坚果长一倍半,有倒刺;柱头3。小坚果宽倒卵形,双凸状,顶端不缢缩;花柱基从宽的基部急骤变狭变扁而呈三角形。花果期5-10月。

原产于印度,广布于全世界,中国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球茎富淀粉,供生食、熟食或提取淀粉,味甘美;也供药用,开胃解毒,消宿食,健肠胃。

九. 广东省 云浮 郁南县 郁南笋竹

郁南笋竹是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的。郁南县笋竹主要是大头竹笋,又称甜笋,其味甘而性寒,含微量竹碱,它质地洁白,入口爽脆、清甜,是较好的食用笋之一。

郁南县笋竹,其主要品种是大头竹笋,又称甜笋,其味甘而性寒,含微量竹碱,它质地洁白,入口爽脆、清甜,是较好的食用笋之一。郁南县大头竹笋主要分布在本县北部地区,其中建城、宝珠、通门等3个镇发展超过一万亩,是县十大农业商品基地之一。它适宜于低洼湿润的山间地或坑冲坡地生长,拨地而出,其状如塔。大头竹笋的收获季节是在每年的小暑至秋分之间,可分四次挖掘,常年每亩可收获生笋二千公斤左右。在笋类的经济价值中,大头笋为笋中之冠。用它加工成酸笋、笋干和罐口竹笋(又名清水竹笋),具有广阔的市场销路。郁南县罐头大头笋是由大头竹笋加工而成。

历史

据记载,民国二十二年,广州商人梁名同来郁南县建城(当时的郁南县城)南门街开办“同益笋庄”,首创罐头大头笋。罐身喷写“西江同益笋庄”和“鲜嫩清水竹笋”字样。产品销往广州、香港及东南亚和美洲各国。由于郁南县罐头竹笋以鲜色、嫩滑、肉满、爽脆,行销美国旧金山而获得好评,故有“金山笋”的美称。

收益

郁南县大头竹笋主要分布在本县北部地区,其中建城、宝珠、通门等3个镇发展超过一万亩,是县十大农业商品基地之一。它适宜于低洼湿润的山间地或坑冲坡地生长,拨地而出,其状如塔。大头竹笋的收获季节是在每年的小暑至秋分之间,可分四次挖掘,常年每亩可收获生笋二千公斤左右。在笋类的经济价值中,大头笋为笋中之冠。用它加工成酸笋、笋干和罐口竹笋(又名清水竹笋),具有广阔的市场销路。

郁南笋竹

营养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关系。

尤其是1间以虫蛀之笋供药用,名“虫笋”,为有效之利尿药,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烦热等,嫩竹叶、竹茹、竹沥均作药用。

发展

五十年代初期,由于笋庄停业,出口中断,罐头竹笋生产一度停顿,多由私人晒笋干出售,或由供销部门加工酸笋销往广西梧州及肇庆、广州等地。一九七四年,原建城公社(现建城镇)在邓家湾(地名)专门办了一间从事加工罐头竹笋的综合厂,恢复和发展加工大头竹笋罐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的开发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本县把笋竹种植作为“三高”农业来发展,笋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竹笋产量逐年增加,到1999年底,本县笋竹种植面积发展到76298亩,产量945吨,总产值达1165万元。笋竹的生产发展成为我本县的主导产业,是农民致富的希望所在。

十. 山东省 临沂 沂南县 南泉冰枣

南泉冰枣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南泉村的。南泉“冰枣”位于南泉村,自然条件优越,土壤为青石山冲积母质形式的红壤土,矿物质丰富,冰枣皮薄、个头大、甜度高,富含丰富维生素C和天然富硒,全国独一无二的口感。

位于临沂市北部的连绵群山中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枣树,结出的枣子皮色光亮,晶莹剔透,远处看去闪闪发光,仿佛天上掉下的钻石。这个地方高山林立、云烟环绕的仙境,此处生长的枣子吸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光华,传说在早上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天上的仙女会随着早上的第一缕阳光驾临本地来食用此处的枣子,俗称仙枣(此处后来成为冰枣培育生产基地)。后来经过山下的村民老李师傅多年的精心培育与呵护下生产出的枣子更上一层楼,挂在树上一串一串的,就像仙女脖子里的珍珠项链。隔着很远就飘香四溢。看起来冰清玉洁,吃起来,脆,甜、香、清爽可口,美其名曰“冰枣”。枣,富含维生素铁、钙、磷等多种营养物质,是为上等补品。据《神农本草》、《本草纲目》记载:枣有健脾养胃、益血壮神之功效。

南泉冰枣是利用木渣枣芽变、用野生的酸枣为砧木培育而成的抗病丰产的好品种,枣品果汁多、肉质细、果实纯甜爽口而取名冰枣。当年嫁接即可结果,自然授粉结果率高,非常适合大面积发展,南泉村有荒山2000多亩,野生酸枣遍地都是,枣树喜旱耐瘠,用野生酸枣嫁接发展枣树栽培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已发展冰枣1000余亩,年产冰枣百吨以上。为了把冰枣做成知名品牌,村里专门成立了冰枣协会,邀请全国著名的枣树专家夏树让教授作为技术顾问,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组织生产,生产中实行统一接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和统一技术服务,确保安全无公害生产。在注册了“泉乡冰枣”商标的基础上,突出地域特色,打“南泉冰枣”品牌。紧紧抓住铜井镇被山东省列为首个乡村旅游示范区的良好机遇,举办各项采摘、观光、体验活动,同供销系统精心打造的沂蒙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对接,走休闲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把南泉冰枣做大做强。目前,南泉冰枣生产基地和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区、龙泉生态养生旅游区、竹泉村景区及正在开发的竹泉村景区二期工程红石寨景区都纳入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共同打造乡村旅游的不同休闲主题形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