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佛山有什么特产好吃 佛山的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佛山有什么特产好吃 佛山的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11-30 08:28:40

一.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大沥沙皮狗

沙皮狗,产于大沥一带,是世界名狗之一。

沙皮狗身高4656厘米,体重2227公斤,背短,头部比身躯大,黑鼻,舌头呈深蓝色,面部及全身的皮肤褶皱,耳小而下垂,毛短而刚硬,头似河马,嘴似瓦筒,三角眼。由于其皮肤褶皱,故称之为沙皮狗。“沙皮”,意为鲨鱼皮或砂纸的意思。

沙皮狗又名“大沥犬”或“中国斗狗”,是世界稀有狗种。大沥沙皮狗已与细犬、藏獒并列成为中国三大名狗,是迄今为止被国际犬界公认的十种纯中国狗种之一,也是世界上尚存数量最少的狗种之一。

所谓大沥沙皮狗,其实与-形象代表的“肉嘴”沙皮狗不同。原产地的沙皮狗小时候也是浑身褶皱,但成长过程中褶皱慢慢消失,躯体长出极短而竖立的单层毛,大沥人形象地称之为“马毛”。它们身形精瘦敏捷,嘴部貌似“瓦筒”,被叫做“骨嘴”,用以区别外国沙皮狗褶皱众多的“肉嘴”。一些香港养狗人认为,早期的沙皮狗具有较轻的骨量和比较长的腿,身上布满密密的马毛,头部也只有很轻微的褶皱。“骨嘴”沙皮狗在吻部的肉垫很少,整个吻部看上去瘦,从正面看两边的面颊消瘦,像被饿了好几天。“肉嘴”沙皮狗的吻部肉垫很厚,骨量也重,而轻骨量的沙皮狗在结构上很难承受这种头部硕大的“肉嘴”沙皮。

在大沥狗市场,沙皮狗的行情也在20世纪90年代末逐渐看涨。特别是1997年,香港人买得多,多数人希望买到的沙皮狗的皮越皱越好,于是,杂交沙皮狗的行情远远好过纯种沙皮狗。沙皮狗的行情在1997年至1999年达到最高峰。

在大沥,有一个坚持饲养大沥沙皮狗的黄柱华。在黄柱华的名片上,注明自己是国宝原种“骨嘴”沙皮狗饲养者,是大沥沙皮狗的传人。每当有人走到黄柱华在宠物市场的摊位时,他就会向大众说明:大沥沙皮狗完全不是国外皱巴巴的“大笨狗”的样子,它们灵活善斗,非常健康,是很好的家庭犬。

黄柱华认为,要培养一只好的沙皮狗,在它的成长过程中至少要参加四次狗赛:狗从三到六个月、六到十二个月、一到两岁、两岁以后,都应该让沙皮狗去参加比赛。黄柱华说:“其实和养小孩一样,从小就带狗去见世面,它就会与众不同。”

如何走出目前大沥狗市的低迷困境?业内有识人士认为,为了弘扬大沥沙皮狗的知名度,早日打造成国际名犬,有关部门应规范大沥沙皮狗市场,定期举办大型狗展,从而向国内外推介沙皮狗,以拓展销路。同时,要定期对外发布沙皮狗商情,及时反馈信息,减少经营盲目性。此外,要运用科学技术改良狗种,提纯沙皮狗,推动纯种沙皮狗繁殖,并根据市场需求,繁育新一代袖珍沙皮狗。这些都是使大沥沙皮狗走出低迷困境十分重要的举措。

二. 广东省 佛山 高明 无花果糕

无花果糕

无花果又名“映日果”、“奶浆果”、“隐花果”,因只见果不见花而得名。原产外国,约在唐代传入我国。我国新疆南部栽植较多。鲜无花果生食、制蜜饯、入肴皆可。味道鲜美甜润,为一难得佳品。

制法:

(1)勺内加清水、白糖,用中火烧开,撇去浮沫,再加入猪大油、香蕉精,用手勺不断搅动,小火至浓汁,透亮,倒入碗内,放冰箱内冰凉待用。

(2)将无花果用滚水焯一下,晾凉剥去外皮,每个用刀一切4瓣,在盘中码放成放射状花形,晶糕切成5毫米小丁。

(3)取出水晶汁均匀倒在盘中无花果上,撒上晶糕即成。

特点:光润透明,酸酸甜甜滑滑的,清热润肺,是很好的甜品。看起来也有一种很清凉的感觉。

三. 广东省 佛山 三水区 七彩睡莲梗

七彩睡莲梗

在满桌菜式中最为耀眼的应算是这道“七彩睡莲梗”了。说是七彩一点也不为过,热带睡莲梗经“过冷河”、走油后和叉烧、西芹、玉耳、青红椒共炒,最后加入金不换酱,色香俱全。

这道菜最有特点的是莲梗全身是丝,要做得好可不容易,但眼前的莲梗一咬即断,鲜味可口,难怪连最挑剔的朋友也直说“爽口、弹牙、入味”。

四.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顺德红米酒

顺德红米酒选用大米与小量赤米一起精心酿造而成,成品酒是突显米香为主、偏于清淡可口的白酒,酒体较丰满、甘滑、圆润。

宋代岭南地区因“地远”,有“烟瘴”,且瘴毒对民众危害甚大,故宋官方对岭南实行优惠政策,允许民间酿酒,从而导致岭南酿酒成风。另岭南地区盛产稻米,而米酒的制作工艺简易,酿造时间较短,并其清淡可口的味道深受当地人喜爱。在众多米酒当中,红米酒因其突显米香、偏于清淡可口的豉香在岭南酒文化中有着不可取替的地位,而顺德则是广府红米酒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据宋程大昌《演繁露·赤米》描述“赤米,今有之,俗称红霞米,田之高卬者,乃以种之,以其早熟且耐旱也……”。早在清代,顺德就有种植赤米的记载,据(《顺德县志》第四章农业种植)记载:“清末,本县水稻品种主要有新兴白、红头赤、夏至白、金风雪、金边赤等”。由于赤米口感差,顺德当地人不愿食用,又因粮食短缺,故顺德酿酒作坊的师傅只好就地取材,搭配当地人自家种植的赤米用于酿酒。将大米搭配少量赤米和传统酒饼等原材料进行发酵,再以陈肉酝浸,酿造出有独特风味且适合顺德当地人口味的米酒。因赤米呈微红色,含有特殊的微量成份和较高的维生素、矿物质等,酿造出的米酒突显米香、清雅绵甜,且赤为红,故当地人将此法酿造且大受顺德当地人喜爱的米酒取名为顺德红米酒。

五. 广东省 佛山 高明 无花果汤

无花果汤

材料:罗汉果

1/4个,无花果

8粒,百合

30克,南北杏

20克,猪腱

400克

制法:

1

罗汉果、无花果及百合洗净,沥干。南北杏浸泡清水1小时。

2

将猪腱放在沸水中烫一烫,取出冲洗干净。

3

烧适量清水,放进所有材料,武火将水烧开时,改用慢火煲2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成。

特点:利肺止咳、健胃润肠

罗汉果及无花果两种干果,随时都可以买到,贮存方便,因此常被用作煲汤材料,常喝有益身体。罗汉果含大量果糖,有浓郁甜味,一般家庭煲汤,不必用整个,将它分开几次来用已足够。罗汉果有改善胃热、咳嗽、便秘的作用。无花果对喉部及肺部皆有滋养作用,并能健胃清肠、消肿解毒,对喉痛、干咳及便秘等症状发挥治疗效用。百合有清心安神、止咳润肺的作用,常吃有助清理肝肺热气。

六. 广东省 佛山 三水区 乐平大包

乐平大包

有人以为只要来到乐平便可以吃到远近闻名的“乐平大包”,其实想吃到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了解,目前整个乐平镇出品“大包”的只有位于镇中心的一间酒家,这间酒家因为“乐平大包”声名远播,而酒家的老板也曾为制作“大包”伤透脑筋。在普通人看来,“大包”与“小包”的制作方法一样,是异曲同工的,只要在做小包点的基础上多加一些面粉、猪肉等材料就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乐平大包”。其实制作“乐平大包”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正因为有一定的制作难度才显得它珍贵,才使整个乐平近10家酒楼出产大包的仅此一家。

这么大的一个面包,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第一步——搓粉

做面包的步骤都是大同小异的,第一步当然就要搓粉啦。把水和面粉混在一起之后,不停地来回搓。但是不要以为一直用手搓就可以了啊,还要将面粉放进一个桶里面的,到底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因为用手搓不够均匀,用机器比较均匀。

为了面粉分布均匀,用搅拌机来搅,真是不错啊。

第二步——包馅

搅好的面粉拿出来之后,还要放进机器里压一遍,目的是为了面包更加结实,表面更加滑。卷成一条之后,切成一块块的,再压扁,就可以往里面填馅料了。看看这些馅料,用料十足的啊。有叉烧、冬菇鸡、熟鸡蛋,这是传统的做法,从清朝的时候流传下来的。虽然用的设备是现代化了一点,但是用料还是传统的用料,看来味道还是不会变吧。

第三步——水蒸

包好的面包经过十几分钟的发酵,就可以拿去蒸的了。而这个蒸笼据说也是要特制的,比普通的蒸笼要大一点,当然了,做出来的面包也大嘛。把蒸笼放上蒸炉,等待十几分钟,一笼笼香喷喷的大包就诞生咯!

七. 广东省 佛山 禅城区 佛山硍硃

佛山硍硃被誉为“广丹”,也许知之者为多。新中国成立后,就曾经用佛山石艮石朱来装饰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和毛主席纪念堂,佛山人对此还引为自豪。全国知名的西泠印社等单位,每年也直接向佛山订货,书画家所用和印泥,都以用佛山石艮石朱制作者为上品。

佛山硍硃始自何时,目前尚难确考,但至少已有200多年历史。《佛山忠义乡志》载:清代乾隆年间佛山已有颜料会馆(五云会馆),可知彼时佛山颜料业已很兴旺,解放前电版印刷的“鹤牌”石艮石朱仿单,也提到咸丰年间所用仿单为木刻印刷,请用户等语。据市档案馆《佛山史料汇编》记载:自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佛山染色纸行始用德国颜料,以大-代替石朱。洋颜料售价虽廉,在色泽上却远不及本地颜料,且极易褪色。可惜的是,在旧社会佛山石艮石朱业得不到保障,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民国时期生产厂家尚有十余家,至解放前夕仅剩3家,即隆华、太和、义行。解放后,佛山石艮石朱始复苏和振兴。

    佛山硍硃朱制法古老,旧日更是代代相传,技术秘不示人。其制法是用汞(-)与硫磺按比例置于大铁锅中,其上以不规则瓷碟砌成拱形,加盖密封,以大火烧炼,使之升华。开炉时附于瓷碟上者是辰砂(俗称朱砂),把辰砂捣碎成粉状,用水漂洗,质轻上浮者为黄标,色丹黄,中间一层为漳标,色较红,底层为石艮石朱,色红紫,烘干粉碎,即为成品。除辰砂外,诸品种均叫石艮石朱。( 佛山)

八. 广东省 佛山 南海 捞鱼生

捞鱼生

鱼生,对很多人并不陌生,但在九江,你又可尝到另一种风格的“捞鱼生”。

九江人吃鱼生时,需要筷子捞匀配料,有“捞起捞起”的好意头,渐渐成了当地的一种习俗。在九江白米巷的这家荣华酒店还保留着这个吃法。

据介绍,“捞鱼生”的特点主要是配料,有炸芋头丝、红白萝卜丝、炸粉丝、姜丝、蒜丝、辣椒丝、葱丝、榄角碎、荞头丝、麻花粒、白芝麻、花生等,总共有十几道配料。光是准备这么多种配料,师傅就要花上半天时间,还要将选好的鱼进行专门的放养。客人一到就立即杀鱼放血,以保持鱼肉的新鲜味美。难怪要预约才能吃得到了。

片片薄薄的晶莹剔透的鲩鱼肉上撒上了清香的柠檬叶丝,鲜美极了。食家说鱼生要即捞即吃,吃完再继续捞。原来“捞鱼生”还分两种不同季节的捞法。先看看冬天的吃法吧。冬天要先捞鱼再捞配料,好让鱼吸收配料的香味。先将鱼生放入大盘中,加生油一起捞,生油起杀菌的作用,放胡椒、盐捞匀,接着放浸过白醋的萝卜、糖,再加生油,把各种配料都放适量进去,捞均匀,最后撒芋丝、花生、麻花粒这些脆口的配料。

吃鱼生剩下的鱼头、鱼尾、鱼骨怎么办?不用担心,鱼头鱼尾做成了“豆豉蒸鱼”,浸过辣椒、蒜头、豆豉的鱼骨则蘸上秘制的酱炸成“酥脆炸骨”等,一点都不浪费。如有吃剩的鱼生,不妨用来滚粥。在这里吃“捞鱼生”只需要13元/500克,已包括了这条鱼的制作费用。

九. 广东省 佛山 高明 合水粉葛

合水粉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合水粉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粉葛是我市土之一,只要分布于合水等山区镇。合水人种植粉葛已有30多年历史,今年种植面积近万亩,占全市粉葛种植面积8成以上。 合水粉葛名扬四方,以其粉质多,味甘甜而成为人们桌上佳肴,是合水镇农副产品中的“拳头之王”,年产9315吨左右。去年经济收益2000多万元。除了在本省各大城市销售外,还出口到香港日本、美国等地。( 高明)

合水粉葛品种为细叶粉葛,块根似纺缍形,表皮皱褶呈黄白色,肉白色含纤维少、起粉率高、味甜。合水粉葛具有明显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经测定,合水粉葛含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葛粉含淀粉76.144%,是众多粉葛食品加工厂家优质的原料。2006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合水粉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合水镇是高明河的发源地,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年降雨量约为1800 毫米,年平均气温22℃,年日照量达2100 小时,全年无霜期达360天以上,气候条件良好,具有显著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性;土壤以冲积黄色沙壤土为主,疏松肥沃,特别适宜粉葛等根茎作物的生长。

合水粉葛主要有细叶粉葛、大叶粉葛、苍梧粉葛、柴葛(麻葛)四种。葛根富含淀粉,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高,耐储藏,可作菜用。葛片和葛粉均可入药,有清凉解毒,降血糖、解酒的功效。茎蔓可作绳或编织用,也可做绿肥。

合水粉葛是更合镇布练大队在1972年开始从新会棠下镇首先引进,并逐步推广到全镇。起初的种植只限于家庭式的自给自足,面积大约1000 多亩,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在镇委镇府的引导下,开始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农民开始转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粉葛生产,扩大粉葛的种植面积,1993~1994 年,年种植粉葛面积已达到10000亩,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由于销售市场不断扩大,粉葛供不应求。

十.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均安大头菜

一句“均安大头菜,个个都咁大个”的脱口秀,在东南亚地区流传了百年以上,它见证了均安大头菜历史的悠久和这道小吃的别具创意。

均安大头菜一般农历七月初播种,八月中把种苗移植,农历十二月收获,这时每个大头菜都有四斤重以上。收获后的头菜加工要经过切菜、腌制、晒干、封存几道程序。切菜时先把头菜一分为二切开,再把各半切成一片片,每片的厚度必须均匀,厚度控制在1.5公分左右,这样腌出来的菜片才软而不韧。切好的头菜先要晾晒,待到它变软才用盐腌制,经过腌制晒干的大头菜要封存一段时间,这时解封的大头菜就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即使远隔几条街都能闻到那扑鼻的芬香。

信息来源:均安镇政务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