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越秀公园特产有哪些东西 广州越秀区有啥好的特产店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越秀公园特产有哪些东西 广州越秀区有啥好的特产店吗更新时间:2024-01-10 22:14:29

一. 台湾省 彰化 公园芋仔冰

40年如一日,一辆手推车,几张小板凳,公园芋仔冰是很多彰化人记忆里最沁心的回忆。冰质细致、原料道地,不论是糖、芋头、绿豆、牛奶……,均为真材实料,基中以芋头冰的销路最好,是其招牌冰。( 彰化县)

二.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州蛇宴

广州蛇宴是广州的一种风味,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就懂得了以蛇制药治病的道理。唐代(618—907)已用毒蛇治疯病,用蛇制药还可去风湿、化痰止咳、健胃止呕等。明代李时珍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中也赞美了蛇肉的鲜美,可见毒蛇的肉并不毒。

广州有好几家蛇餐馆,其中以“蛇王满”最著名。这家蛇餐馆最早的主人是吴满。八十多年前,吴满原是个捕蛇者,后来他在广州开设了一家小竹棚,传说他每天必吃一蛇,被称为“蛇王满”。到餐馆来就餐的顾客最喜欢吃的是三蛇——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这三种蛇都是毒蛇。宰蛇人用锐利的小刀先在蛇腹部取出紫黑色的蛇胆。放进盛酒的小杯里,直接交顾客生吞(蛇胆可以明目去风湿,医疗价值较高。一个蛇胆的价格相当于全蛇的六分之五)。然后用小刀轻轻在蛇身上划过,剩下蛇皮,再把雪白光滑的蛇肉切成小片或细丝,前后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据介绍,“蛇王满”每天宰蛇上百条,每年需蛇量达30多吨。“龙虎会”(又名“龙虎斗”)是蛇餐中的名菜。“龙”指的就是蛇,“虎”指的是猫。还有一种叫“龙凤会”,就是蛇肉与鸡肉同烹。如果把蛇、猫、鸡合烹,又称“龙虎凤会”。蛇馔在配料上还可增加名贵鱼翅、鲍鱼等,花色品种大约有30多种。各种蛇馔色、香、味、形俱全。既是美味佳肴,又可治病健身。广州蛇餐馆每天接待上千名食客,其中有很多来自港澳和东南亚。也有不少欧美友人来到广州品尝蛇餐,有些人虽然还没有吃蛇的勇气,但乐意到蛇餐馆观看宰蛇的情景。

三.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蚝油牛肉

“蚝油牛肉”是广州的著名特色菜肴。该菜用蚝油与嫩牛肉烹制,其味鲜美异常,颇受中外顾客的称赞。

蚝油即蛎黄油,是广东菜中常用的一种调味品,味极鲜美,因广东人称牡蛎为蚝豉而得名。在加工蚝豉时,将煮蚝豉剩下的汤加以浓缩后即成蚝油。蚝油为高级营养调味料,适用于拌面、蘸面包,也可作炒菜之用。与之搭配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性温,味甘,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的功效。牛肉蛋白质含量高,又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为上等健身食品。

艺术大师刘海粟老先生,生前曾在上海虹桥京扬饭店用餐。该饭店厨师用土豆丝装在一个特制的勺中,放入油锅中炸成形如一个麻雀的巢,外面用碧绿的菜松点缀,“蚝油牛肉”放入其中,使此菜平添了野趣。刘大师见了此菜,十分赞赏。

产地: 广东

制作方法

【原料】

牛腿肉片250克,小苏打粉3克,蚝油10克,鸡蛋1个,黄酒25克,干淀粉35克,白酱油30克,精盐10克,姜末、葱段、味精、白糖、鲜汤各少许,生油250克(实耗40克)。

【制法】

(一)将牛肉修齐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的薄片,另备盛器加入小苏打粉、白糖、白酱油、盐、酒、鸡蛋和清水调和的料,再放入牛肉片拌透腌半小时。

(二)锅中加生油用中火烧至六成热时,下牛肉,并用铁勺把牛肉一片一片滑散,约1分钟左右捞起沥去油。锅里留余油20克,下葱段、姜末爆香,再放牛肉煸炒片刻,下蚝油、鲜汤、精盐,水淀粉勾芡,颠翻一下出锅装盆。

四.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仁信双奶皮

仁信双奶皮

双皮奶,顾名思义,乃含双皮之奶也。据说当年顺德一位叫河十三的农家子弟,在清晨烹制早餐的时候,不小心在水牛奶里翻了个花样,不久有个识货的老朋友买去了配方,开了间食档,这顺德双皮奶便吃成了传统,这位老友就是如今广州赫赫有名的“文信老铺”吴老板的祖先,而双皮奶也便由清末流传至今。

前不久有个朋友去顺德玩,临走前说要给我带回“顺德大良”的双皮奶。可惜最后放在我手中的竟是加工成奶粉状的袋装双皮奶,如同正宗的咖啡爱好者决不饮用速冲型的咖啡一样,那盒价格不扉的双皮奶只好当作饥肠辘辘时画饼充饥的对象了。

正宗双皮奶的做法非常地考究,尤如广东人踏踏实实的生活态度一样,一步都不能马虎。将清晨新挤的水牛奶煮开,趁热倒在碗里,热气会使鲜奶表层结出奶皮;待到牛奶完全冷却之后,再留皮去奶,而后再在倒出的牛奶里添加细糖和蛋白质,放到火上去炖,不久就又可以结出一层皮来;把炖好的牛奶倒回原来的碗中,一碗馋刹眼球的双皮奶就做成了。要吃双皮奶,其实最要紧的就是牛奶的香甜之外的另一层滑爽厚道了。浓郁的香气令双皮奶成了广州人的至爱。

品尝双皮奶,好似品尝老广州的风味人情一般,不蕴不火,不蔓不支。清淡中不缺少甜美,甜美中又吐露着清谈。尤如20年代初老广们津津乐道的西关小姐一样,高雅摩登的打扮中掩饰不住的是老广州纯朴清爽的韵味。

五.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柏泉龙井茶

柏泉龙井茶,是由柏泉玉屏山茶叶尖芽精制而成,2000年被评为绿色食品,柏泉龙井茶色泽翠绿、条形整齐、茶香浓郁、回味绵长,是柏泉一大。

柏泉玉屏山茶场面积600亩;柏泉龙井年产量仅 5000斤

六.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牛三星

牛三星,广州传统小吃。

牛三星汤里面一般有牛心、牛肚、牛腰,事先用酒、姜汁等调料腌制过。部分还有牛百叶,牛双胘,也就是牛肚边上最厚的部分。牛双胘要事先剥去黑色表皮,那层表皮很韧的,然后除去油脂,切的时候还要顺着它本身的纹路,这样做出来的牛三星才会爽口。牛三星汤也是吃的时候才把牛三星灼熟,然后加入汤底,放上咸酸和韭菜。这个过程越快越好,不会让内脏的香味流失。

牛三星 - 广州牛三星老店介绍

说起广州知名小吃,就不得不提西关的牛三星。在二三十年前,老一辈到菜市场档口前说一句“我要买‘三星’”,档主就会很醒目地切下牛心、牛肝、牛腰,而现在的年轻一辈则更喜欢去外面的正宗小店吃一碗牛三星。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牛三星从低调的蜗居厨房变为登堂入室,出现在市面上零星几间大排档中。20多年过去后,广州经营牛三星的食肆已由寥寥数家发展到三四十家,它甚至变身酒楼里的一道爽口小菜。

广州市内几家主营牛三星的老店,其手艺与滋味仍保留着老传统,无论是老幼食客,都依然为其或清爽或嫩滑的口感钟情。

七.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拉肠

布拉肠粉(粤语简称拉肠或者肠粉),是一种使用米浆作成的广东食品,以布拉成的称布拉肠粉,没有布拉的称手拉肠粉,但不如布拉得那样薄,由广州西关泮塘酌荷仙馆创制于1930年代至1940年代。肠粉传统以碎肉、鱼片、鲜虾仁为馅料,也是广州酒楼常见的点心,一般以鲜虾肠粉、牛肉肠粉和叉烧肠粉等等的形式供品尝。

拉肠是广式茶楼、酒家早茶和夜市的必备之品。通常早餐吃的肠粉是在内面加入肉类拉制,或者是没有馅料的斋肠,亦有炸两,是在肠粉内包上油炸鬼,一般会将肠粉切段,吃时再加入芝麻、甜酱及辣酱调味。

布拉肠粉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起初无馅,亦称斋肠。后来,一酒家以粉皮包鲜虾、牛肉等做成了有馅的肠粉推出市场大受欢迎,于是其它茶楼师傅争相效仿,使其品种越来越丰富,一直流传至今,其形似猪肠,故称拉肠,粉质细嫩,软滑爽口,为早餐佳品。

八.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鲜虾云吞面

鲜虾云吞面

民国初期,当时广州西关一带流行用面担上街摆卖云吞,尤以“驰记”最有名,档主担着面担走在麻石街上边走边敲竹板,“达达达”、“云吞面,好靓竹升云吞面”之声招揽生意。云吞皮薄肉多,做工精细,馅料丰富,内有猪肉、鲜蛋、虾仁等。云吞面的汤十分讲究,以前没有味精,就用猪骨、虾子、大地鱼煲制。面用的是全蛋面,一斤面粉下半斤鸡蛋,吃起来鲜味香浓,爽滑“弹牙”。

九. 广东省 广州 越秀区 广州木雕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木雕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是广州雕刻的一种,素以工艺精巧细腻而闻名。木雕分为建筑装饰和家具雕刻两类。建筑雕刻多采用棒木制成,有厅堂花榻、门窗、屏风、神案等,如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里的屏风、梁柱、门窗便处处体现着广州木雕工艺的特色。家具雕刻以红木家具和棒木箱最为有名。以红木家具为例,它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雕刻工艺和木质结构工艺,具有造型古朴典雅、雕刻精细、打磨光滑、油漆明亮、结构坚固、经久耐用等特点,是东方式厅堂的高档实用艺术品。

十. 湖北省 武汉 东西湖 杨家风味牛肉粉

牛肉粉味道特别好,汤鲜,牛肉给得多。哪怕买的是素粉,服务员多少也会给点肉。粉有牛筋、牛肉、牛杂等几个品种,料相当足,厚厚的红油汤又辣又鲜,粉筋道Q软,而且这样的价位还能有空调的环境真是很不错了。难怪每天从开门到关门,都是人山人海的。

原料及调料:新鲜黄牛肉1000克,米粉按人配需要量、泡酸莲白、酸萝卜、酸菜(用青菜制成)、牛油、葱、花椒、八角、山奈、草果、沙仁、香叶、茴香、桂皮、盐、干辣椒、芜荽、味精等适量。

具体制作方法:

1、黄牛肉洗净切成大块下锅煮,锅开后反复打去血沫,用纱布把适量的花椒、八角、山奈、草果、沙仁、香叶、茴香、桂皮、干辣椒(整个)包好还有姜块一起放进锅中和牛肉一起小火炖,炖至牛肉基本上熟了捞出一半切成1厘米见方大小的肉丁,如有牛筋也切成丁一起再放到另一个锅中继续炖,直至炖酥烂为止,另一半待凉透了(4个小时以上)切成3厘米宽5厘米长的肉片备用。牛板油炼成牛油单独用容器盛出。

2、米粉,用清水漂过;糊辣椒面,用干辣椒烤脆微糊打成面(不要太碎);泡酸莲白,食用时从泡菜坛里捞出切成小片用小碟装好当做配菜;酸菜,切成1.5-2厘米长段;芜荽节成8毫米左右的段。

3、食用时按下列顺序操作:米粉(一般一碗牛肉粉约150克-200克)放入开水锅中烫透,捞入汤碗里,在米粉上铺上牛肉片(25克),盖上炖熟的牛肉丁(25克)或牛筋丁,放上适量的酸菜,加上少许牛油,最后浇上滚烫的原汤,洒上芫荽节即可。

风味特色:肉烂酥嫩、粉滑绵韧、汤清味浓,辣烫鲜香。

制作要点:肉片要切得薄,米粉必须要烫透心,为保证汤清,最好不要加酱油和油辣椒,糊辣椒面按各人的口味放,原汤要加上适量的盐,味不够根据口味再加。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