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内蒙古特产汇 内蒙古的所有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内蒙古特产汇 内蒙古的所有特产更新时间:2024-01-22 20:54:26

一. 内蒙古 通辽 霍林郭勒市 蒙古族雕刻

蒙古族雕刻

二. 内蒙古 通辽 科尔沁区 菜包

菜包也叫饭包,是通辽地区老百姓非常喜爱的一种饮食。菜包由米饭(大米饭、高粱米饭、小米饭)、白菜叶、葱、香菜、大酱等原料制成,爱吃辣的人还要放些辣椒等。菜包的具体做法是:把干净的菜叶铺平,把撕碎的葱、香菜等副料放在上面,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适量的大酱,再放上米饭。最后将菜叶对折封底,双手握紧,即可食用。

三. 内蒙古 乌兰察布 集宁区 蒙古奶酪

奶酪,俗称“酪蛋子”,是蒙古族居民十分喜爱的一种奶食品。

奶酪,分生奶酪和熟奶酪两种。

生奶酪的做法是,把鲜奶倒入筒中,经过翻搅提取奶油后,将纯奶放置在热处,使其发酵。当鲜奶有酸味后,再倒入锅中煮熬,待酸奶呈现出豆腐形状时,将其舀进纱布里,挤压除去水份。然后,把奶渣放进模具或木盘中,或挤,大多都在行囊中放几块奶酪,以防不测,备以充饥解渴。

压成形,或用刀划成方块,生奶酪就制做成功了。

熟奶酷的做法与生奶酪的做法略有不同。制做熟奶酪时,先把熬制奶皮剩下的鲜奶,或经过提取奶油后的鲜奶,放置几天,使其发酵。当酸奶凝结成软块后,再用纱布把多余的水份过滤掉,放入锅内慢煮,并边煮边搅,待呈糊状时,将其舀进纱布里,挤压除去水份,然后,把奶渣放进模具或木盘中,或挤压成形,或用刀划成不同形状。奶酷做成后,要放置在太阳下,或者通风处,使其变硬成干。

食奶酪方法很多,或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如吃干粮一亲细嚼慢咽,越嚼越能品尝出其中的滋味 

四. 内蒙古 通辽 豌豆

乌兰察布盟豌豆产量较大,约2400万公斤,品种有纯白豌豆、花豌豆和小白豌豆,大粒品种千粒重400克,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制造粉丝、酿造产品的主要原料,由于其形状颜色特殊,营养丰富,且较为珍贵,被誉为“粮食珍珠”,行销北京、山东等地。

五. 内蒙古 呼伦贝尔 陈巴尔虎旗 内蒙古细毛羊

内蒙古毛肉兼用细毛羊,也叫内蒙古细毛羊,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公羊体重82kg左右,母羊体重46kg左右。公羊有螺旋形角,颈部有1~2个完全或不完全的皱褶;母羊无角或有小角,颈部有裙形皱褶。头大小适中,背腰平直,胸宽深,体躯长。被毛闭合良好,头毛着生至两眼连线或稍下,前肢至腕关节,后肢至飞节。



产地属性:



产地:内蒙古属性:毛用绵羊品种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太仆寺旗、多伦县、镶黄旗及正镶白旗等地。该品种羊个体大,生产能力强,遗传性能稳定、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内蒙古细毛羊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为9 1 . 4 公斤和4 5 . 9 公斤,剪毛量分别为1 1 . 0 公斤和5 . 5 公斤, 净毛率为3 8 . 0 % ―5 0 . 0 % 。成年公羊毛长度平均为1 0 . 0 厘米以上, 母羊为8 . 5 厘米。羊毛细度6 0 ―7 0 支纱,其中以6 4 支、6 6 支为主。1 . 5 岁羯羊屠宰前平均体重为5 0 . 0 公斤, 屠宰率为4 4 . 9 % ; 成年羯羊屠宰前平均体重为8 0 . 0 公斤, 屠宰率为4 8 . 4 % 。



内蒙古细毛羊耐粗饲,抗寒耐热、抗灾、抗病能力强。冬季刨雪采食牧草,夏季抓膘复壮快。在冬春适当补饲和正常年景的条件下,成年、幼畜保育率达9 5 % 以上。



内蒙古细毛羊原名锡林郭勒盟细毛羊,是在锡盟生态条件下经多年培育而成的毛肉兼用型品种。一九七六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内蒙古细毛羊毛的品质良好,产肉性能高、遗传性稳定,在终年大群放牧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成年羯羊胴体重40公斤,净肉重34公斤,脂肪分布均匀适度,呈大理石状。

六.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察哈尔右翼前旗 内蒙古荞麦

每到盛夏,乌兰察布大地一派勃勃生机,各种庄稼茁

茁壮生长,其中山坡上那一片片雪白的庄稼便是荞麦。到了天高云淡的秋季,这雪白变成了粉红,如条条彩幅披在山坡上。拔荞麦对于庄稼人来说是顶舒服的农活,荞麦根根系又短又细,手抓上去凉爽异常,素有“男人拔荞麦,女人住娘家 ”的说法。乌兰察布盟年均产荞麦2300万公斤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其它谷物所不具备的“叶绿素”和“卢丁”,维生素B1、维生素B2是其它面粉的4倍。荞麦食品,具有降气宽肠、降低血压的功效,被誉为当代“高营养保健食品”,行销日本、朝鲜半岛。

七. 内蒙古 鄂尔多斯 达拉特旗 蒙古帽子

蒙古先民最早是用貂皮、狐皮、羊皮等兽皮制作帽子的。后来逐渐有了棉、麻、丝等制作材料。其材料主要来自周围的农业地区。虽然说头巾的产生早于帽子,蒙古人一直把巾、帽并用至今。只是男士系扎头巾的方法、样式与妇女有所区别,而且一般不戴颜色鲜艳的头巾。

蒙古帽子大体上有冬、夏两种类型。在12~13世纪,蒙古男士在帽顶插上海青鸟或游隼的羽毛,把款式设计成猛禽形状,这就是后来称其为栖鹰冠的帽子。栖鹰冠的由来与蒙古某些部落把海青鸟当作自己的祖先_——图腾有关。当时的蒙古成年男子戴尖顶或圆顶栖鹰冠,贵族或汗(部落首领)的栖鹰冠还要讲究质地,夏天用上等锦缎,冬天用狐、貂皮制作,并配以金、玉顶珠。贵妇人则戴宝革卡(宝革涂革或罟罟)帽。

在任何重要场合蒙古人都注意帽子及其戴法。迎接客人时不论男女也要戴好帽子出来见面。这有双层意思,一方面证明自己的体面,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客人。尤其是古代,女人如果没有帽子或来不及戴帽子就不能出现在陌生人面前。到了近、现代之后,蒙古社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差别,但是再穷的人家也要想尽办法置办好出嫁姑娘的头饰。这与蒙古人尊重帽子的习俗不无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蒙古风俗文化中有个别极端的例子。如拜见特别重要的人物或举行祭奠活动时,反而要摘下帽子。祭奠天地、向佛祖磕头、见德高望重的长辈时都是如此。在史书中明确记载,成吉思汗小时候,逃脱了三姓蔑儿乞惕的追杀,躲进不儿罕山之后,摘下帽子,揭开腰带,向这座圣山磕了九头,行了长跪礼。所以磕九头行长礼是蒙古人最虔诚的礼节。

八. 内蒙古 通辽 科尔沁左翼后旗 内蒙驼毛

内蒙驼毛

九. 内蒙古 乌海 乌达区 内蒙稍美

又名:烧美、捎卖、烧麦。

主料:面粉、羊肉

辅料:葱、姜

制作:用新鲜羊肉作馅捏成石榴状,在笼中蒸熟即可。

来源:稍美是呼和浩特一种传统的风味佳肴,始于元朝,历史悠久,明代称“纱帽”,清朝称为“鬼蓬头”。稍美制作工艺独特,选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馅肥瘦适中,葱姜等佐料齐全。稍美出笼,鲜香四溢。观其形,只见皮薄蝉翼,晶莹透明,用筷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吃起来香而不腻。可谓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浓。呼和浩特的稍美,过去专作早点之用,多由茶馆经营,如今,已成了许多饭馆的必备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十. 内蒙古 乌兰察布 内蒙古黄芪

内蒙古黄芪又称正北芪。豆科。亦名黄耆。多年生草本,根甚长。以根入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中医学上有“圣药”之称,亦可作为滋补食品。内蒙古黄芪含粉质、糖份高、条秆粗壮,前身色鲜黄,畅销国内外。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