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武夷山特产可以带走 福建武夷山特产送人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武夷山特产可以带走 福建武夷山特产送人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3-08-11 03:22:43

一.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鼠曲稞

“鼠曲稞”即清明稞。是武夷山人精工细作而成的绝妙点心。在清明前,采摘鲜嫩的鼠曲草捣烂,取用草汁和入米浆,蒸熟,包上香菇、笋丝、肉丝、腌菜等制成的馅,做成绿色的大饺子。农村还有不包馅做成砖块大小的粿。特点是保存时间长。

二.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苦槠糕

苦槠糕为武夷山风味食品。采用山中野生苦槠、甜槠等壳斗科植物的果仁磨成桨,加热调成块状软糕,再加佐料精煮,味道清滑可口而又略带苦涩,别有风味。

苦槠糕在武夷山农家菜馆,酒楼内基本都能吃到。

三.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仙人糕

仙人糕”也是人们喜爱的清凉饮料。它是用一种叫仙人菜的野草经特制加工而成的,具有野草的芳香,食后回味长久。

四.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武夷山清明果

清明果也称鼠曲果,是一种用鲜嫩的鼠曲草和米桨分开蒸熟后,混合搅匀,加上香菇、肉丝、笋丝、腌菜等馅,包成花绿色的大饺子。这在武夷山区属清明食品,俗成清明果,有浓郁的农家田园风味。

市区横街头华榕超市旁有一当地阿姨一年四季都做清明果,让当地游客随时都能品到鼠曲果的美味。

五.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文公菜

正宗崇安菜的代表有十锦,也叫文公菜。相传朱熹在治学之余颇好美食,就自己动手制作。他制作的“十锦”文人墨客雅集小酌,交口称赞,很快在乡村流传。因为朱熹谥号为“文公”所以又叫“文公菜”。 这里的学生在赶考前夕,家人必备此菜,祈愿考生才思敏捷,一举上榜。

800年来文公菜一直在民间流传,现已成为宴请贵客的传统名宴。

这道菜此菜原料为猪精肉、精粉、鸡蛋、白扁豆,味道可口,极富营养,是武夷山有名的特色菜。

六.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武夷山岩茶

武夷山岩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武夷山生产的茶叶,以乌龙茶为主,年产量占80%以上,也有工夫红茶,占10%左右,绿茶占7%。其中最著名的是武夷岩茶和正山小种

武夷岩茶为乌龙茶类,属半发酵的青茶。绿叶红镶边,形态艳丽;深橙黄亮,汤色如玛瑙;岩韵醇厚,花香怡人;清鲜甘爽回味悠悠。它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是“活、甘、清、香”齐备的茶中珍品。武夷岩茶饮后齿颊留香,清朝美食大师袁枚说:“尝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

武夷岩茶品目繁多,据调查,仅山北慧苑岩便有名丛800多种。主要有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四季春、万年青、肉桂、不知春、白牡丹等等。而最负盛名的当数大红袍。“大红袍”产于九龙窠。相传,康熙皇帝巡视江南之际,因患水土不服,卧床不起,诸多良医献策配方,都不能治好,后来有人献上一包武夷山的茶叶,请康熙皇帝饮用,不料,康熙一喝病就好了。当康熙得知这种功效神奇的茶,原系武夷山生产时,当即脱下红色御袍,派人送往武夷山,披挂在茶树上,以示谢意,“大红袍”因此而得名。又传这丛茶生长于绝壁悬崖,无法攀摘,于是寺僧便驯猴穿红衣采之。“大红袍”品质奇绝,有一叶能泡一桶之说,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清澈,叶底匀亮,冲泡七次有余香,难怪它会具有神秘色彩

肉桂茶是武夷岩茶的后起之秀,产于慧苑岩,它加工精巧,滋味鲜滑甘润,有“岩骨花香”之胜,已连续五次在全国名茶评比中名列前茅

武夷水仙也是武夷岩茶中的精品,《红楼梦》里写的贾母最爱喝的“老君眉”就是武夷水仙

正山小种红茶是又一个武夷独特的茶叶品种。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小种或星村小种。它采用全发酵、并用松香烘青焙干等区别于乌龙茶的特别工艺,所以其形、色、香、味也别具一格。正山小种是英国女王最喜欢喝的红茶。英国诗人拜伦在其长诗《唐璜》中深情地写道:“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 武夷山)

七.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五夫田螺

到武夷山一定會了解到一個人,南宋理學家朱熹,深入研究不可不去的一處就是武夷山的五夫鎮,落後的村莊有一樣小吃不可不吃,那便是五夫的田螺。

武夷山五夫鎮的田螺以殼大肉肥汁多,以辣味爲主,用牙簽取出螺肉的前段放如口中,肉質鮮美、味道醇香、Q勁十足,配以武夷留香是最好不過的選擇。在武夷山市區和度假區都能搜尋得到這道美食.

武夷山五夫田螺做法:

田螺洗淨後下鍋煮熟,配以家常的蔥、姜、蒜、辣醬等佐料爆炒即可,通常北方人在吃田螺的時候會看到一兩片幹的葉子不知爲何爲,其實這是南方特有的調味料,名爲桂葉,添加菜的香氣,炒田螺必備佐料之一。

市区、度假区内各大酒楼、农家饭馆均可品尝到该道菜肴.

八.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腐乳炒蕨菜

蕨菜(武夷山当地音“雨赛”),也有叫拳头菜,堪称“野菜之王”。

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叶芽。蕨菜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可去毛绒及苦涩味,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加入豆腐乳汤爆后,便可食用。难得的上乘酒菜。还可以加工成干菜,做馅、腌渍成罐头等。

春季,蕨菜在春季是生长旺盛期,游客可在各大酒店品尝到这道佳肴。

九.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武夷肉皮冻

主料:鲜猪皮200克

辅料:姜葱、八角、香叶。

调料:盐、味精、麻油、白糖、红酒、高汤、生抽、香醋。

制法:(1)鲜猪皮用沸水捞过,放入冷水中冲成白色。(2)锅中放少许油,放入辅料炒香,再放放高汤和调料,最后放入猪皮用微火煮烂。(3)用1个不锈钢四方盒装入煮烂的猪皮,待凉后放入冰柜冻30分钟拿出切片摆盘,旁边跟上1小碟用生抽、味精、麻油、白糖、香醋调成的佐料即成。

特点:肉皮爽滑,味鲜美。

十. 福建省 南平 武夷山 武夷红茶

武夷红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传闻中,在17世纪的英国,女王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冲泡一杯“正山小种”红茶。英文单词中“bohea”指的就是“武夷红茶”。18世纪的英国浪漫诗人拜伦,也曾经在他的著名诗篇《唐璜》中写到:“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山的红茶 / 真可惜酒却是那么的有害 / 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

由此可见,早在几个世纪前,武夷红茶才是红茶的真正代名词。

考据以往,更能从史籍中寻得踪迹。王国安在其所著《茶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说道:“我国最早的红茶生产是从福建武夷山桐木关的小种红茶开始的。”武夷红茶业有限公司的胡永飞先生说,产于武夷山桐木关的红茶即是“正山小种”红茶。所谓“正山”是表明了“高山地区所产”。

另有外山小种,即政和、坦洋、北岭、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的仿照正山品种的小种红茶,质地较“正山小种”差,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世界四大红茶之一的安徽祁门红茶是1876年由福建红茶制法试制成功的。天下红茶出武夷确有其事。”胡永飞,这位出身武夷山制茶世家的年轻人言语中尽是自豪。

○ 天地之精华“夷红”茶

取名“夷红”,即取义武夷红茶之简称,就是强调武夷山红茶乃世界红茶鼻祖。胡永飞说:“武夷红茶以‘正山小种’为正宗。”正山小种的产地就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桐木关关坪、江墩、庙湾一带。由于桐木关地处闽赣交接处的黄岗山下,终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润。特别春茶季节,常遇绵绵雨天,日照极少,故此地采摘的茶鲜叶萎凋,大部分要依靠加温萎凋,也就是借助燃料进行烘焙。当地松树众多,用于烧火的燃料都是松柴,松柴燃烧后能积淀许多松烟味,因此鲜叶在萎凋时,吸足了松脂味。在烘干过程中,仍将发酵茶叶摊在竹筛中,放在吊架上干晾或烘烤,下面还用松柴燃烧烘烤,茶叶更进一步吸收松脂味。制好的正山小种茶叶,具有条索肥壮,紧结圆直,色泽乌光油润的外形特征。茶汤棕红色,茶汤则具有浓醇的桂圆汤味。

武夷红茶业有限公司期许以“夷红”传承并宣扬武夷红茶。这也是此次组团参与世博会福建周的重要原因。“武夷人对茶叶品质有自己的坚持。此次武夷茶区受灾后,武夷山市迅速向全市茶农、茶企、经销商发出《通告》,严禁采摘、加工受污染的新叶,以及销售被洪水浸泡茶叶等行为。我们公司自然积极响应。” 胡永飞说,300多年前,胡氏先民已在桐木关生息。以祖传工艺制作世界最早的红茶——正山小种。“我们家谱里还存有一张十七世纪的地图,典藏着‘夷红茶坊’的历史。”

现在的武夷红茶业有限公司依然坐落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桐木关潭溪洲,海拔1050米,四周群山环抱,门口耸立着三株千年红豆杉和八株参天柳杉。潭溪水蜿蜒流淌,密林深谷间散布着百年的古枞小种野茶。每一日,在茶叶的原产地,沿袭祖传工艺,用原始制法,用心制作着独具武夷山灵韵的有机红茶——“夷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