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马坝油粘米龙门特产 龙门炒米饼惠州特产老式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马坝油粘米龙门特产 龙门炒米饼惠州特产老式更新时间:2024-04-20 05:12:57

一.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龙门大米

龙门大米--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二.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龙门米饼

龙门米饼以优质冬米,精选花生为主要原料,盐、糖为辅作佐料精制而成。其以“皮薄馅多,爽脆可口,咸淡适中,清香宜人”的特点赢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时,龙门米饼有“永清饼”和“蓝田饼”两种。“永清饼”个体较茶杯口大些,“蓝田饼”似钱币大小。包装有纸盒和罐装两种。2001年县有关质检部门为龙门米饼制定了质量标准,促进了龙门米饼的销售。全县2002年米饼总销售量逾1000万只,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并远销港、澳、台等地。

三.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功武萝卜

功武萝卜是广东惠州龙门县的。

功武萝卜易种,快长,高产,肉嫩,质细、无渣、味甜。种植面积达2000亩,主要销往广州、增城等地,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

四. 广东省 韶关 新丰县 粘米糍

新丰特色小吃:粘米糍

五.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龙门草菇

草菇又名禾菇、秆菇,历来是人民喜爱的高级食用真菌之一。龙门鲜草菇个体肥大,呈圆筒形,肉厚实爽脆,味甘甜可口,且含有一定量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龙门县生产草菇,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60年代开始出口香港、美国和东南亚。出口最多的年份是1982年,全县年出口干菇4.74吨。

至2002年止,龙门鲜草菇年总产量约60吨,主要分布在龙城、王坪、平陵等地。产品有鲜菇和干草菇两种,干草菇包装有250克和500克两种。

六.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鸡肉花

南昆山有一种俗称“鸡肉花树”的灌木,干躯丛生,形似桑树。鸡肉花树的叶,花均为美食。春吃叶,夏吃花。

春暖时节,光秃枝头嫩叶萌生。采摘芽叶用以煮汤,饮起来鲜甜清滑,还带点鸡汤味道。夏令花开,色状奇异。紫红花如喇叭,白花象茶花,制作一盘“鸡肉花”素食,天然食谱,美的享受。

七.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青梅菜

沙迳青梅菜大小适中,叶长,色泽青绿,久存不变。清香爽口,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元素,蒸、煮、炒均美味可口,是老少皆宜的食品。经海关检验部门的检验,该镇出产的青梅菜质量、色泽、大小等方面均由于其他同类产品。外销东南亚国家,内销广州、东莞等地。市场价每斤2元以上,年产量2000吨。

八.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西溪笋

龙华镇桥头村:“西溪笋”。

龙门西溪笋是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西溪河一带的。西溪竹笋薄如纸、嫩滑清甜、爽甜可口。更因其在深山丛林中自然生长、无污染、无农药残留,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还有防癌作用。是龙门县三大土之一,早在八十年代就已驰名省内外,远销港、澳、台。

龙门西溪笋产于龙门县左潭镇与龙华镇交界处的上下西溪,由丛生麻竹(又名甜竹)根部在大小暑前后冒出。鲜笋可制清水罐头,一般制成笋衣笋干。西溪笋的特点是肉厚、鲜嫩、爽口。县志记载:西溪甜竹笋,甘脆异常,蒸熟曝干可久藏,比大头竹、筋竹、黄竹、苦竹、猫竹五种笋俱佳。据测定,西溪笋含糖类2~4%、脂肪0.2~0.3%、蛋白质2.5~3%,以及磷、铁、钙、镁、锗、有机硅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

西溪笋栽培历史悠久。相传明朝弘治年间,上西溪鹿庵村就有人学会了栽培。每年清明前后10天挖隔年竹头种下,3年后便可收成。鲜笋经加工成笋衣.笋干。笋衣曾被列为“贡笋”送朝廷1食用。近百年来,笋衣、笋干远销港澳和东南亚各国,在国内外颇负盛名。

过去由于西溪笋竹种苗不多,栽培技术单一,加工手段落后,因此产量不多。1980年,全县西溪笋竹只有1万多丛。近年来,政府帮助农民大力发展西溪笋,推广竹枝埋芽移植、竹节带丫定植等栽培技术,在左潭、龙华两个镇建立了6个西溪笋生产基地,办起两间鲜笋加工厂。目前全县种植笋竹面积6.3万亩,年总产量达3.5万吨。其中,以左潭镇、龙华镇种植面积最大(共3.1万亩),其次是王坪镇、天堂山镇。

龙潭镇新寮村是西溪笋的主产地,制作和销售西溪笋是该村的一项传统产业。目前全村种有3000多棵笋竹,制作西溪笋的农户有300多户。每年7至9月,该村每家每户的门口、楼顶、晒谷场都晒着金黄色的西溪笋,这可为每户人家带来1万元左右的收入。

西溪笋鲜笋与干笋各有各风味:鲜笋肉质鲜白肥嫩、清甜爽口;干笋色泽金黄,香甜爽滑。用作各种肉类的配料可蒸、可炒,其味特佳,特别受游客欢迎。与此同时,据有关资料表明,笋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铁、磷、镁等无机盐和有益健康的多种氨基酸;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高,其在肠内可以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能促进肠蠕动,增进消化腺的分泌,有利于消化和排泄,减少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的积留和吸收。

九.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紫苏山坑螺

相思(紫苏)山坑螺

好的山坑还得有地道的厨艺。烹调颇为讲究。上乘的方法要先将螺放入清水浸净,去其壳内的杂物,爆炒时,还要配齐青椒、紫苏、姜、葱等佐料,这样才能制作出具有粤北风味的山坑螺。

由于山坑螺肉,有着独到的鲜爽味,吃法独特,乐于此道的大有人在。尤其是宵夜闲聚在街边小店,约上好友,消遣小聚时,炒个山坑螺以助谈兴,是品尝南昆山风味的理想小吃。

十. 广东省 惠州 龙门县 龙门鸡

“龙门鸡”又称为“黄胡鸡”、“草头鸡”、“蛇头鸡”,三黄胡须鸡(即黄毛、黄脚、黄嘴—一小胡须)。具有胸宽、身横、脚矮、肉厚、肥而嫩滑、尾油足而不腻,骨软而色、香、味、美俱全等特点。每只鸡体重1公斤左右为上品。“龙门鸡”饲养历史悠久,咸丰元年县志中有“鸡”的记载。50年代前王坪、龙华、沙迳、平陵和北部几个乡镇多养龙门鸡。60年代中期中央外贸部把龙门划为养鸡基地县。据1967年记载龙门鸡出口6.18万只。远销到世界各地。目前,龙门鸡生产处于供不应求,价格比普通鸡贵得多,年产只有12万只。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