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曲江附近买特产 西安曲江哪里有卖特产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曲江附近买特产 西安曲江哪里有卖特产的更新时间:2023-08-08 03:29:02

一.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枫湾蜜桃

枫湾蜜桃产于枫湾镇白水、茶园山一带。白水蜜桃果大皮薄,果皮淡黄,向阳面略有红晕,附毛稀少,桃汁充盈,果肉柔嫩爽脆,味甜如蜜,食时肉与核自然分离。1958年送广东省农业展览会展出,经专家们评定为华南钩咀桃的特有品种,有“大如梨,甜如蜜”的誉称。一般在小暑前后成熟。建国前,每年有200多担供应韶关市场。

二.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樟市黄豆腐

 樟市镇位于曲江下游,依山傍水,一年四季,雨水充沛,农作物以黄豆成为丰产,逢年过节每家必做豆腐,且用磨石磨浆,盐鲁凝块,保留着古石器时代的传统制作,其鲜嫩味道比现代机械制作更为好吃,特别是表层配以野生黄果仔汁上色,既弃豆腥味又使豆腐更鲜亮,为此出名,传遍粤北,堪称一绝。

 

三.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龙归冷水猪肚

六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农民自养生猪实行“购六留四”政策,农户绝对不准私宰生猪。有一农户刚好碰见“食品站”工作队巡查,为毁证据,将宰好的猪肉,猪肚全部抛屋后水井浸藏住。第二天,工作队离去,才将其捞起,取猪肚食之爽脆无比,发现经冷水浸泡过的猪肚更为爽脆,此制法沿至现在便成了“龙归冷水猪肚”的美称,而引来许多“为食猫”一见钟情。

 这道菜采用猛火煮、冷水浸(而且是用当地冰凉的井水浸)的方法,将猪肚煮得很透,加上好的佐料,烧成后香郁肉甜,风味独特。这道菜的具体烹制方法是保秘的,所以只有去龙归才有吃到最正宗的。

冷水肚的制作诀窍

“冷水肚”它是用新鲜猪肚经碱泡、水煮、冷水浸泡等工序制成的。成菜色泽洁白,猪肚涨大肥厚,味道鲜美,深受广大食客喜爱。“冷水肚”的制法看似简单,但真正要做好这道菜却并不是那么容易。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经验体会,谈谈“冷水肚”制作的一些诀窍,供大家参考。

一、选料:应选用色白、肥厚、无异味的新鲜猪肚。因为用这种猪肚制作出来的“冷水肚”,才能够达到色白、肥厚、味美的要求。

二、初加工:先将猪肚洗净,撕去猪肚上附着的油脂,再将猪肚翻转,入沸水锅中略烫后捞出,接着用刀刮净猪肚上的白膜,纳盆,掺入清水,加入小苏打,浸泡约2小时,再放入沸水锅中焯一水,然后捞出来刮洗干净,用清水冲漂约3小时,直至退净碱味。

注意:

1、猪肚入沸水锅中焯水时,略烫即须起锅,切忌将猪肚烫熟,否则难以除尽猪肚上的杂质和异味,从而影响到成菜口感。

2、浸泡猪肚时,小苏打的用量以猪肚重量的2%为宜即1000克猪肚,20克小苏打,加水量以淹过猪肚为度。

3、水煮

将经过初加工的猪肚放入清水锅中,加入生姜、大葱、芹菜均拍破和料酒,盖上锅盖,用大火煮约1小时即可。

煮猪肚时只能用大火,而不能用小火,这样才能使猪肚膨胀增大。

猪肚要煮至熟透且质地软嫩为佳,不可煮得太,否则将导致成菜失败。检验方法是,用手掐猪肚富有弹性,竹筷能插入猪肚时,即证明火候恰到好处。

4、冷水泡

将煮好的猪肚捞出,用冷开水过凉后,再放入冷开水中浸泡5~6小时,直至猪肚色白涨大。

冷水泡是制作“冷水肚”的重要工序,千万不可忽视。

冷水泡的时间一定要够,只有使猪肚的吸水达到饱和程度,才能使成菜丰厚饱满,色泽更白,口感更好。

5、刀工处理及调味

将冷水泡好的猪肚捞出,控干水分,用刀片成厚片并整齐地装入盘中,再将酸辣汁或砂姜油汁淋在猪肚上,最后撒上熟芝麻,即成。

酸辣汁:将胡椒粉、姜汁、大红浙醋、美极鲜酱油、鱼露、味精、红油、蒜油、香油等放在一起,调匀即成。

砂姜油汁:将砂姜粉、蚝油、姜汁、味精、鸡精、香油、熟花生油放在一起,调匀即成。

四.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家乡炒辣菜

 春节前后,农家菜园中生长最为茂盛的是芥菜,大多数农家食不完则腌制辣菜储食,其味爽脆触鼻,似日本芥辣,乃农家特色美食。
 

五.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马坝油粘米

马坝油粘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马坝油粘米是曲江县传统的优质水稻品种,以其米粒细小、质地硬韧、晶莹透明、油脂量高而著称,它的米粒细长,晶莹洁白,香滑软熟,饭后齿颊留香。一直是中国出口大米中的主要品种之一。马坝油粘米是曲江县的名优,在封建社会曾作为"贡米"。( 韶关)

马坝油粘米质特优,用砂锅煲饭香味四溢,饭面泛起油光,把饭粒放到纸上有油迹留下,故称之为油粘,因其产地在曲江马坝而得名“马坝油粘”。

马坝油粘米最初原产于4000多年前“石峡文化”的发源地———马坝狮子岩两山之间的一小块稻田。文物单位在狮子岩挖掘文物土层时发现呈团状稻谷和米粒,均已炭化。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鉴定,为人工栽培稻。据考证炭化谷粒距今已有4000多年。从炭化米的粒型来看,专家认为是籼稻,粒型和马坝油粘米极为相似,由此认定马坝油粘与其肯定有必然的渊源联系。[2]

生产环境

马坝油粘米依靠当地特有的土壤、水质、气候和人文等因素,运 图2 马坝油粘米生产基地

[3]用独特的选育、加工工艺进行生产,米质观感晶莹光亮,富有光泽和油质感。[2]曲江区马坝镇位于韶关市区南部,境内地势由东向西南倾斜,属丘陵地貌的地理位置。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1℃,年降水量1600毫米。该镇水资源丰富,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从而提高了马坝油粘米的品质。

产品荣誉

马坝油粘米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编纂的《曲江乡土志》中就有马坝油粘米曾作朝廷贡米的记载。建国初期作为地方土销售到东南亚国家,20世纪50年代曾跻身于印度国际博览会,获得“优质米”的殊荣。1996年后,曾荣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中国第一批五类食品“QS”标志及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还获得中国粮食行业协会颁发的“放心米”称号。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通过了对马坝油粘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4年9月20日起对马坝油粘米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4年第127号)。

地域保护范围

马坝油粘米原产地域范围以广东省曲江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马坝油粘米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函》(曲府函[2004]31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广东省曲江县所辖行政区域。

六.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乌石红瓜子

乌石红瓜子片大厚实,籽仁肥腴,色泽红润,鲜艳喜人。其营养丰富,乃干货上乘佳品。因其红艳,寓"福星降临"之意;因其籽多,含"人丁兴旺"之喜。据国外医学界研究,红瓜子含男性荷尔蒙和抗癌素等,更使红瓜子供不应求。

七.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南华草菇

草菇起源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中,300年前我国已开始人工栽培,在本世纪约30年代由华侨传入世界各国,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每100g鲜菇含207.7mg维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质含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47-44.47%。此外,还含有磷、钾、钙等多种矿质元素。多产于两广、福建、江西、台湾。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极美,故有“兰花菇”、“美味包脚菇”之称。

有史料为证,草菇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道光二年(1822年)元等篆修《广东通志土产篇》旨《舟车闻见录》:“南华菇:南人谓菌为蕈,豫章、岭南又谓之菇。产于曹溪南华寺者名南华菇,亦家蕈也。其味不减于北地蘑菇。”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黄培爃篆修《英德县志物产略》中也有同样记述:“南华菇:元(原)出曲江南华寺,土人效之,味亦不减北地蘑菇。”又据福建《宁德县志》载:“城北瓮窑禾朽,雨后生蕈,宛如星斗丛簇竞吐,农人集而投于市。”可见,草菇原本是生长在南方腐烂禾草上的一种野生食用菌,由南华寺僧人首先采摘食用的。

八.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龙皇洞沙田柚

“龙皇二号”沙田柚,是曲江区生产的名优水果,主要分布在曲江的大桥、白沙、樟市、梅村、周田、黄坑等地。该产品果型为端正梨型,品质上乘,具有果皮较薄,表面光滑,色泽金黄,果肉米黄色,蜜甜爽脆等特点,经国家农业有关检测中心检测,果游击汁含可深性固形物15%以上,最高者可达21%。

龙皇洞沙田柚1987年被评为韶关市优良农业品种,1998年冬,在东莞召开的全国名优果品评展会议上,该产品被评为“中华名果”的称号,目前该产品生产规模已达到32.7万亩,年产量达到了1000万只。



九. 广东省 韶关 曲江区 椒盐茶树菇

茶树菇,属菌类,一般用以煮或搭配其它菜食用,但本饭店厨师举一反三,巧妙地椒盐制作,味道辣爽口,成一道很有特色的下酒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