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咸阳特产价格排名 咸阳特产哪里买的便宜又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咸阳特产价格排名 咸阳特产哪里买的便宜又正宗更新时间:2023-08-10 02:22:48

一. 陕西省 咸阳 淳化县 杏酱

杏酱

县果酒厂生产。产品具鲜杏特有香味,甜酸浓郁,含有钙,磷,铁,氨基酸,蛋白质和较高的维生素C,B1,B2等营养成份,具防癌,抗癌医用价值,为消费者青睐。1986年评为省优,1988,1989年列为出口产品,1990年列为亚运会指定食品之一,1991年远销西欧等国家。

二.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马油馇酥

马油馇酥以马油或大油和面,用冰糖、青红丝、白绵糖为馅,做成茶盖般的圆饼,放入油锅煎炸。圆饼炸成后红中透黄,入口香酥脆甜,博得了男女老幼的喜欢。
相传馇酥为唐代祭祀乾陵和神祀的供品,后传至乾州民间,延续千年,成为民间走亲访友、招待宾客的传统食品。

三.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乾州鸡面

用鸡脯肉加淀粉擀成面片,先焯后蒸,浇入虾米、木耳及调味品等制成的汤汁。色白肉嫩,汤清味鲜。

乾州鸡面材料:嫩鸡脯肉500克,熟猪肉丝50克,干淀粉100克,水发木耳、葱丝各10克,生姜米5克,熟猪油10克,虾米5克,蒜苗丝6克,味精0.2克,精盐5克。

制作方法1.将干淀粉过箩后放入碗内。

2.鸡脯肉放在案板上,用刀背边砸边抽出筋,直至砸成肉茸,分成4份,撒上干淀粉。

3.在案板上铺上一张宽66厘米、长99厘米较厚的净纸,在纸上撒一层干淀粉,放上鸡肉茸1份,用圆木棒边擀边撒干淀粉,擀成直径约50厘米的薄皮,切成形如韭菜叶的条。

4.面条下入滚沸的水锅里焯后捞出,放入清水里浸凉,再捞入碗内。

另3份鸡肉茸,也用同样方式制成。这样便制成4份鸡肉面,分别浇入白肉汤少许,入笼蒸约20分钟取出,分别扣入两个大碗内。

5.炒锅内放入白肉汤1500克,用旺火烧开,加入精盐、虾米、熟猪肉丝、水发木耳、姜米、蒜苗丝、葱丝、味精,汤开后,浇入鸡面碗内即成。

特色:形似面条,筋韧软嫩,汤清味鲜,营养丰富

四. 陕西省 咸阳 渭城区 绣球饼

原料:低筋面粉200克、熟猪油350克,豆沙200克,白糖50克,黄桂花、青红丝各2.5克,核桃仁、冰搪各25克,玫瑰5克,香精少许。

制法:

1.和面、制馅同陕西水晶菊花酥。

2.白糖、黄桂花、玫瑰、青红丝、核桃仁、冰糖均剁碎,拌入豆沙内,即成豆沙馅。

3.豆沙包入皮面内,捏成扁圆形,用三角刀在圆楞边处横划五刀,每刀相隔约0.5厘米,刀深至馅,再用大拇指压住上口,向左一拧,使刀纹略开,形如绣球。

4.锅内加油烧至70℃,放入绣球饼,油花发声时改用小火,捞入漏勺,用热油浇炸,使刀纹裂开,再放入油内,炸至浮起油面时即熟。

特色:形如绣球,香甜酥脆。

五. 陕西省 咸阳 三原 笼笼肉

笼笼肉

系本县独创的风味小吃。晚清创制。经老市场生产的最佳。该品在吸取川菜荷叶蒸肉,米粉蒸肉、香炸蒸肉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创制而成。以生鲜肉佐以辅料蒸成,色泽红亮,咸辣兼备,肥而不腻,营养实惠。现已推广到西安及附近各县;本农村已普遍用于宴席就食。

笼笼肉的制作

原料加工

把猪肉漂洗干净,剔除排骨,将肉切成约6.6厘米长、0.6厘米厚的片,排骨剁成约1.6厘米长的块,一起放入盆中。大米用水浸泡4小时,碾成米糁。在辣子酱里掺入清水,和匀,用细竹筛过滤后,与精盐、五香粉、料酒、姜末、甜面酱、大米糁搅拌均匀,随后和肉片、排骨搅拌在一起备用。

蒸熟

取直径约10厘米的小笼若干,将拌好的肉片、排骨分匀装入笼内,排放整齐(每笼先放肉片四五片,再放排骨两三块)。然后,将小笼摆放在蒸锅上,用旺火蒸约50分钟即成。

六. 陕西省 咸阳 长武县 广杏

广杏为沿乾县漠谷河一带,据传明代乾州人宋钦在福建做佥事时回乡,路经广东,带回优良杏枝,嫁接而成,故名“广杏”。广杏个大如拳,色金黄,味如蜜,明、清两代,进献宫廷。这种杏树由于长期未能提纯复壮,逐渐老化,很少繁衍,而今所余无几。现今乾县境内北部尚存山杏1300多亩,年均产量200多吨。

七. 陕西省 咸阳 武功县 武功大蒜

武功大蒜

建国前,境内种有生产蒜苗或早蒜苔的当地豁蒜及蔡家坡紫皮豁蒜,以自食为主,零星种植,一年一料。建国后,由于坚持“以粮为纲”的政策,大蒜种植仍不多。主要产区有薛固、普集街、长宁、北营、大庄、小村等乡(镇),二道塬也趋于发展,上塬各乡(镇)亦有零星小块种植。1972年,全县种植130亩,1974年,蒜头出口以后,相继引进“上海嘉定蒜”、山东“苍蒜”和“改良蒜”、河南“宋城白蒜”。由于改进工作制度,实行套种,变歇茬地纯种一年收一料为一年收二料、三料,经济效益提高。1984年以来,大蒜生产发展较快,1989年种植25691亩,总产16500吨,平均亩产642公斤,总产值1731万元,亩均产值创673元的历史记录。1990年种植29980亩,总产23250吨,亩产平均776公斤。提供商品量2万多吨,其中蒜头1.2万吨,蒜苔8000吨,出口蒜头供货量4500吨,在欧美等国际市场备受欢迎。

八.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县扯面

彬县地方风味面食。彬县扯面相传兴于元代。1229年,元太宗窝阔台即位。蒙古兵由甘肃东进,占领邠州。所任邠州达鲁花赤惧怕邠人反抗,严禁民间使用铁器,菜刀也在所禁之列。老百姓不能使用菜刀切面,便撕扯面片吃。邠州城南大街一杨姓妇女,几经摸索,竟扯出了细如线丝的面条,味道胜过刀切面条。于是家家仿效,扯面随之风行。

现在,彬县扯面花样较多,不仅有细如线丝的扯面,还有韭叶扯面,棍棍扯面、宽片扯面、片片扯面等。彬县面色、香、味俱佳,外观油光黄亮,出锅香气扑鼻,入口光筋爽利,十分诱人食欲,不失为大众化的地方风味面食。

九.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县荞麦凉粉

彬县荞麦凉粉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小吃。用荞麦加水制作而成。家庭制作其主要工序有:①脱皮。先将荞麦脱皮、簸净,筛掉细面留下糁子。②酥糁。用饭碗按14碗荞麦糁,拌入微量水潮湿15分钟,使其变软。③搓揉。把潮湿后的荞麦糁反复搓揉,拌匀后搁置9小时左右。④做熟。准备七脸盘水,倒入锅内烧开,加入适量碱面,将沉淀好的荞麦糁倒入锅内加热一小时后,出锅到脸盘中晾凉,即成凉粉。⑤凉调。将晾好的凉粉用凉粉专用搂子搂成丝,加入盐、醋、蒜末、味精、辣椒油、酱油等调料即成清凉爽口的风味小吃。凉粉也可切成条状食用,冬季还可以用平底锅热炒食用,平时可晾晒凉粉干。凉粉干可以凉调,也可以热炒、做汤。食后清凉爽口,增进食欲,醒脑提神,同时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2003年4月,彬县城关镇东关村一组农民纪银虎制作的荞麦凉粉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十. 陕西省 咸阳 乾县 乾县锅盔

乾县锅盔公元六二四年至七零五年,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修筑合葬墓乾陵时,因工程浩大,民工甚众,烹食困难,监工士卒便用头盔烙馍,因而得名。兹后多经改进,形成独具风味的食品。锅盔直径八寸,厚六分,形似菊花,内瓤起层,美味可口

( 咸阳)
传说,乾陵修筑时,成千上万的民工参加筑陵工程,民工为解决生活问题,就用自己头盔烙制面饼。这样的作法,大家都感到烙制起来方便,一传十,十传百,普遍传开了。大多数民工就是这样制作锅盔,烙出来的馍好吃耐放,香味扑鼻,这就是锅盔的前身。后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在实践中技术不断的改进,用具不断的革新,锅盔的质量越来越好,成为民间的传统食品,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锅盔特点:形如菊花火色匀,皮薄如纸馍膘多,用手掰开是层层,用刀切开如板油。入口越嚼越多,下咽回香无穷。吃起酥、闻起香、耐存放、寿命长。如果带有乾州锅盔,同车异座,未见其馍,即闻其味。
制作方法: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制作乾州锅盔不 断总结,不断改进。把原来柴禾烧在小锅内烙制改成了用煤烘烤在鏊内烙制,把原来用手揉面改成了用木杠压面。 这样以来上下烘烤,温高气保,火色均匀,熟的足到,达到耐存放的目的。用木杠压面,面排揉的到,能使馍色增白, 香气浓郁,味美可口。具体作法是:面粉十斤,水四斤(水 温要按季节掌握),酵面夏季五两,春季七两.冬季一斤, 碱面按季节零点五至一两,面水酵面,搭上碱面,和成面 团,放在案上用木杠边折边压,压的过程中,再加面粉二 斤左右,直压到面光色润,酵面均匀时,分成一斤三两重 的小块,再分别逐个用木杠边压、边转,制成圆直径八寸, 厚六分的菊花式圆形饼,上鏊烙制。第一鏊是上下火,火 候要小而稳,主要是给馍被木杠压后产生的波浪上面上 火色,让酵面进一步发酵和最后定型,然后进第二鏊。二鏊是一面火,火候较旺,因火旺鏊内可放一个铁圈,将馍 置于空中,主要是起烘烤作用,两个鏊一共要达到三翻六转,大约十分钟可烙制而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