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辛集特产酥糖品牌 辛集酥糖最正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辛集特产酥糖品牌 辛集酥糖最正宗更新时间:2023-08-06 05:48:17

一. 河北省 石家庄 辛集市 辛集咸驴肉

产地: 中国河北辛集。

历史: 据传在清朝道光年间,辛集市(束鹿县)佃土营村有一家姓田的屠夫,搬至辛集附近的留双营经营咸驴肉。

做法和吃法: 每天下午先把要煮的驴肉放在冷水里浸泡,每小时换一次水,直至水清肉白后放入煮锅,浸煮十分钟左右,再换水加花椒、大料、小茴香三味调料大火烹煮,待肉熟后撤火,用石块儿压好锅盖,然后慢火闷煮一夜,第二天早晨将煮熟的咸驴肉捞出,食时顺肉切条,再切成片后即可食用。

特色: 选料精全,制作细致,色红味美,软而不烂,香而不腻,鲜而不腥。

营养价值: 每100克驴肉含蛋白质27克,脂肪的含量低,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驴肉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据本草纲目记载,驴肉性温,具有补气养血、益精壮阳、滋阴补肾、利肺作用。

二. 河北省 石家庄 辛集市 旧城香椿芽

旧城香椿芽:产于原旧址(今旧城乡),故名。椿树栽培始于明代,距今已500余年。所产椿芽鲜嫩,绿中透红。

在旧城一带栽培香椿树究竟有多少年多少代?谁也说不清楚。反正历史悠久,自古有之。这里流传着一个宝树芽的传说,非常美丽动人。

传说很早以前,旧城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医生。他突然得了一种病,见食而吐一连多日粒米未进,气息奄奄,生命垂危,口中喃喃地说道:“只有吃了宝树芽,才能治我的病。”什么宝树芽呢?人们谁也不知道,为了救老医生,乡亲们重金悬赏宝树芽。一日清晨,一位老叟手握拂尘,飘然而至,笑道:“我已找到宝树芽了。”人们齐声问道:“宝树芽在哪?”人们随老叟来到村外,果见河滩上有几簇紫红色得新树芽从沙土里拱出来。人们采了几只“宝树芽”献给老中医。谁知老中医见物苏醒,食而病愈。那以老叟留一榜文拂袖而去。人们揭掉榜文见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八个大字:“是柳无卯,三人同日。”大家经过猜想恍然大悟:此是一字迷,迷底是一个“椿”字。故此树得名椿树,又因其芽味道甚香,唤名香椿。

三.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 麻酥糖

麻酥糖
介绍: 徽州特色名细糕点。麻酥糖从南宋流传至今为传统名品。

它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质感松软。麻酥糖中的精品称为“顶市酥”。顶市酥采用脱壳的白芝麻、白糖,配以少量的面粉或米粉,拌以饴糖精制而成。成品白中显黄,抓起成块,提起成带,进嘴甜酥,满口喷香,不粘牙不粘纸,老幼皆宜。

徽州习俗,过年时家家都把小红纸包糖装在果子盒里招待客人,到亲戚家去拜年一定要送上麻酥糖。徽州民谚曰:“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

四. 河北省 衡水 深州 支恒良酥糖

支恒良酥糖是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王家井镇的。支恒良酥糖的创始人是清朝深州大徐家村支贵智。支恒良酥糖以分层多、纹理清晰、色鲜味美、松脆酥软、香甜可口而深受群众喜爱。

深州酥糖始于清文宗咸丰元年(1851年),距今已有157年的历史,其中“支恒良酥糖”以其层次分明、纹理清晰、香甜酥脆等特点最为出名。“支恒良酥糖”的创始人是深州市王家井镇大徐家村支恒良(1911—1986)的父亲支贵智(1891—1953)。支恒良十六岁开始帮父亲卖酥糖,并发扬光大。他挑着糖挑走街串巷,铜锣一响,人们听到锣声点来,就知道支恒良来了。他卖的酥糖,老人、孩子、乡里乡亲都爱吃,久而久之人们便把他卖的酥糖叫“支恒良酥糖”。

2006年,第四代传人支杰、支?将自家的酥糖作坊正式注册为“支恒良酥糖庄”。2010年,支恒良酥糖被列入深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 四川省 成都 温江 温江酥糖

温江酥糖问世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温江酥糖创始人是明末温江县寿安乡著名糕点工人马敬山。他开设的糖果作坊吉祥斋,就以生产中式糕点著名。他精通中式糕点的蒸、烘、炸、烤等工艺技术,首创独具风味的新品种——酥糖;并用后汉名将“马援”的爵号“伏波将军”为商标。定名“伏波牌酥糖”。据说,马敬山自誉为马援后代,而马援在后汉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马敬山借此宣扬酥糖声誉。

温江酥糖香、甜、酥、脆、细腻、化渣,香不腻人、甜不见糖、酥不顶口、脆不觉硬,食后有芳人心田、心情舒畅之感。

清光绪二十四年,县人马敬山,精通小糖技术,在吴家场经营“吉祥斋”京果铺,创制酥糖。因与后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同姓,故取名“伏波牌”酥糖。嗣后,吴家场李土奇开“魁成号”京果铺进行仿造,取名“老君牌”酥糖。这两个产品,分别与民国23年、32年的四川省劝业会上赢得“酥糖创始第一家”锦旗和地方名产品金质奖,从此酥糖驰名,销路扩大。其后,鱼凫镇的“凤池轩”京果铺雇请马敬山之子为技师,生产酥糖。再后又有“寿康村”等京果铺相继仿造。全县年产酥糖约一万盒。

温江酥糖采取传统配方,用料考究,工艺独特,以白芝麻、精白糖、糕粉、熟面、诒糖、熟化猪油为配料,经过制面、制糖坯等工序,然后取锅两口,用暗火分别将面、糖反复迭制成薄片,以不见筋络为佳,再卷成筒状,切片包装。温江酥糖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

六. 北京市 大兴区 群酥之冠——北京酥糖

北京酥糖是中国三大名糖(上海奶糖、广州水果糖和北京酥糖)之一,其中尤以红虾酥糖为上乘佳品。有外商称赞说:“红虾酥,不仅美国的王牌——金丝酥比不了,其他国家的酥糖也比不了。”红虾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酥、脆、香、甜”四个字。在制作上集中了传统工艺的精华,用料考究。一律选用优质榴花砂糖,高浓度葡萄糖浆和“二八麻酱”,经多次熬炼拔拉折包而成。这种糖皮薄酥脆、糖馅层次清晰,吃起来香甜可口,不粘牙不腻口,吃后不留残渣。因酥糖表面光亮、外形饱满,还镶有白褐相间的条纹,宛若一只虾的中断,故名“红虾”
( 北京)

七. 河北省 石家庄 辛集市 辛集鸭梨

辛集鸭梨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的。辛集鸭梨种植历史悠久,享有“甘若蜜、脆若凌”之美誉,果面洁白、干净、品相好。比较有名的是“天华牌”鸭梨。

辛集地处滹河故道,土白水软,气温适宜,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辛集鸭梨已有2000年的栽培历史,属古优品种;秦汉时代已成园林,形成商品,行销外埠,果农赖以为生。2005年底梨树面积达25万亩,其中鸭梨10万亩,是全国著名的梨树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梨果主产区。

辛集鸭梨不仅是历代人民习惯食用的新鲜水果,以其色、香、味、形惹人喜爱,而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它含果糖、葡萄糖、苹果酸等多种有机酸和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

鸭梨目前是辛集市水果出口的主要产品,以其品质优良、价格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已逐步创出国际品牌,年均出口2.5-3万吨。

八. 江西省 九江 浔阳区 九江酥糖

九江桂花酥糖”: 是九江副食的传统名产。它选用富强粉,白麻仁,白砂糖,饴糖及糖桂花为原料,精制而成。其色乳白,质地细嫩,具有骨脆、麻香、油润、甜爽、香醇等特点;并且有润肺、健胃、止咳的功效。是一种深受游客,尤其为妇孺老幼所喜欢的风味食品。 1962年在广州交易会上“桂花酥糖”倍受中外客商好评。七十年代,该厂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桂花酥糖”进行了一些创新,使其质量达到“香不见花,甜不见糖,酥不顶口,脆不觉硬”的境界。1980年至1986年先后三次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奖。

九. 浙江省 湖州 吴兴区 震远同酥糖

清咸丰年间( 1851-1861 ),归安县菱湖人沈震远开办震远茶食作坊,后迁入湖州。震远同所制酥糖,品种多,有玫瑰酥糖、芝麻酥糖、椒盐酥糖、豆沙酥糖、荤油酥糖等。以香气浓郁、食不粘牙等特色,名列湖州“四大名点”之冠而驰名海内外。

震远同酥糖为历史传统食品。玫瑰酥糖制作精细,由屑子、馅心、始糖三部分组成,屑用面粉、糖、熟芝麻、玫瑰酱、食色合制,馅心由绵白糖、始糖用糯米或麦芽酿制。经过18道工序精制,香气扑鼻、入口细腻,甜而不厌,松而不散,故名噪江南,并出口日本及港澳地区”

十. 河北省 石家庄 辛集市 辛集扒鸡

辛集扒鸡

辛集市回民鹿春楼扒鸡店生产的"辛集扒鸡",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在石家庄、天津、北京等大中城市享有盛誉。1986年被评为河北省优质产品。

"辛集扒鸡"选料精良,制作考究。一般选用生长两年以内的鸡为原料,先经人工宰杀成白条鸡,用水冲泡干净,然后进行整型,并用糖稀均匀地涂抹外体,放入滚沸的油锅内炸至鸡破呈金黄色捞出,再按鸡之老嫩、大小分层下锅进行焖煨。锅中有白芷、桂皮、沙仁、豆蔻、丁香等多种辅料的陈年老汤,用文火焖煨到一定火候捞出控干即为成品。

鹿春楼"辛集扒鸡"日产量为260只至300只;大部分畅销到石家庄、天津、北京等大中城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