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波美食特产介绍 宁波美食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波美食特产介绍 宁波美食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3-08-03 01:20:21

一. 浙江省 宁波 江北区 宁波金银绣

宁波刺绣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在宁波曾有“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习惯。与苏绣、湘绣、蜀绣竞相争辉,各具特色,现在宁波金银绣工艺品,品种繁多,畅销国内外市场。( 宁波)

二.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灰天鹅

大目山牌特种灰天鹅是宁波南方野生动物养殖有限公司养殖的主要品种,具有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口感细腻纯香,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灰天鹅蛋白质含量高达18.2%-20.9%,赖氨酸含量比鸡肉高30%,其脂肪含量仅11%左右,远低于猪羊瘦肉。灰天鹅抗病力较强,疾病较少,无需大量、长时间用药,蛋中抗生素和农药污染少,药物残留极低,产品风味好,价值高,2005年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

三. 江苏省 苏州市 吴江 苏派美食

苏派美食

四. 浙江省 宁波 镇海区 宁波年糕

宁波年糕是白色长条形,不加调味品,所以有人叫它“脚板年糕”,听起来十分有趣。宁波年糕的韧性很强,无论是煎、煮、炒或烤着吃,都有不同的风味。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宁波人吃年糕,主要是炒、汤二种。油菜蕻炒、荠菜炒、梭子蟹炒味道最佳。青菜肉丝年糕汤、雪菜肉丝年糕汤也较常见。

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七千多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就发现了颗粒饱满、保存完好水稻的种子,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

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早在辽代,据说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就有吃年糕的习俗。到明朝、清朝的时候,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吃,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年糕美味·香甜·醇香,具有浓重的历史气息。

五.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萝卜团

萝卜团:糯米粉和大米粉做成,馅子是咸的萝卜丝,与红头团的区别是它外面没有包裹一层糯米,也没有红点。被评为象山十大特色小吃之一。

不来宁波,不知道有象山;不到象山,不知有萝卜团;品着萝卜团,据说有象山的味道;窥过象山的味道,更知江浙的富饶和韵味。萝卜团贵为象山十大名吃之一,自然有它的道理。

去象山,不可不吃生猛海鲜和精致到骨子里的鱼面。之后呢,不妨再来份萝卜团尝尝,既可作主食垫饱肚子,又能一品这别具大海风味的象山乡土美食。

作为外乡人看来,萝卜团既是菜,又是饭,更是一道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点心。

象山人对萝卜团的感情,恐怕跟海鲜有得一拼。可以说,每一个象山人都是吃着萝卜团长大的。老底子象山人,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做几锅萝卜团备着,来客人了,随时可以拿出来,蒸热了即可上桌。据说在过去,象山的许多菜场、酒店、饭馆,都有萝卜团出售,可惜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萝卜团的味道,对我来说只存在互联网上,如果不是跟着象山人到本地人家,恐怕就没有机会品尝到有正宗象山味道的萝卜团了。

靠海吃海。象山濒海,水广山多地少,是著名鱼乡和渔港。象山人吃海鲜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就跟多吃肉会腻一样,天天生猛海鲜,也会味觉疲劳,慢慢便生发别的念想;可是又不愿彻底摒弃海味,于是乎,海味的象山萝卜团应运而生。

据传,萝卜团还有一段故事,它最早是象山一户人家的媳妇创制的。这户人家有兄弟五个,老大0买了只木帆船,专门做渔家打船最紧要的毛竹、苎麻生意,常年出门在外;下面三兄弟还小,在家由老大媳妇带着,忙时帮衬大嫂做些田间活,种点萝卜;闲时“下小海”,采蛎黄(即牡蛎)捡泥螺拈虾……这年冬日,出门近年的老大0哥俩回来了,一家子团圆了,兄弟几个抱作一团,开心之极。老大媳妇跑进灶间,想为一家子做顿好吃的。可是除了米缸里有新打的晚稻米外,就是几个萝卜和小叔子们从滩涂上捡来的一些小海鲜了。情急之下,她灵机一动,巧妙地把这几样东西做在一起,成一个个白圆的团子,蒸熟了热腾腾上桌。不想兄弟几个吃了这新奇的吃食,齐声叫好,都道又鲜又香又糯,既是菜又是饭,“怎么做的啊……”自此,海味萝卜团就慢慢在象山流传开了。

这当然是先人的遗传给我们的传说。萝卜团象征着幸福、团圆的,同红鱼、石榴一样,代表作我们的祖先朴素的愿望和无以伦比的创造力。

其实呢,萝卜做的点心(菜)很多,著名的有苏州的萝卜狮子头、九江的萝卜丝饼、西北的萝卜馍等,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象山的萝卜团当然是姓海的,这也是与别的地方萝卜点心最大的区别所在,做法上也有所不同。所以,你若觉得萝卜团无非是把萝卜加工一下,配些副料,制成团而已,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萝卜团的主料,是新上市象山白萝卜。它不同北方的萝卜,脆而多汁,甘甜生津,仿佛蕴含了海的丰富,又秉承了象山富饶。此外还有糯米粉和粳米粉。糯米粉和粳米粉最好是石磨一点一点磨出来的,这样才能最好诠释萝卜团的韵味;配料包括新采的牡蛎(或别的海鲜,如虾干)、香干,冬笋(或别的应时菜蔬)、葱、姜、猪油、盐和味精等。

具体做法是,萝卜切丝,水焯一下,捞出,在清水中浸泡一小时后捞出,控干水分,待用。香干、冬笋、葱、姜切末。锅放猪油,将葱、姜末放入锅里炒出香味,放入萝卜丝和其它配料稍炒,调味,然后盛盆里。粳米、糯米粉(必须按一定比例)拌匀,用九十度以上的开水,把粉调成面团,挤成一个个适当大的小面饼,然后把炒制的菜馅包入面饼中。当然这边还有桃木做的很古老的模子,很有意思。记得我家过年蒸大馍枣花,上面各式的花纹都得用筷子或刀背压上去的,然而却没有这样的模子,象山人真有福气啊!成型后,上蒸茏蒸十五分钟左右,就可上桌待客了。

这当然是很大致的说法了,其实制作过程相当的讲究。拌馅,揉粉,包馅,成型,笼蒸。我当然只图个新鲜好奇,做的慢而拙劣;老师傅手法娴熟,却每一步都显得庄重,他更是用心去做好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手艺。

热腾腾的出锅了,老师傅虔诚的搬起一笼,顿时腾起了团团水雾。那团团水雾,和老家面缸里塌下的那堆面腾起的面雾一样,都代表这祖先给与的恩赐,牵扯他们的后代太多太多......

色泽光亮细腻,入口味道鲜香可口,这就是萝卜团。它既有萝卜脆嫩,冬笋的清甜,又有牡蛎等海鲜的浓鲜,手工米面皮糯香韧滑,口感奇特,吃着踏实、养胃,别具一格。然而,这个味道,好多象山人都久未尝到了。

红头团和萝卜团一样,同为象山十大名吃。红头团也是糯米粉和粳米粉做成,馅子却是甜的,就是红豆沙,还加了一点桂花干;外面裹着一层糯米,,头上还有一点红,实在诱人。红头团入口嫩滑,甜而不腻,既有豆沙的沙软,又有淡淡的桂花香,百吃不厌。同萝卜团一样,红头团也承载了老底子象山人太多的记忆。

当然了,萝卜团和红头团也可以造成点心拼盘,那就更有特色了。红头团,萝卜团,这一甜一咸,让人各取所需,似乎应了一句老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家谁也别抢,总有你的一份。天气冷了,工作了一天肚子也饿了,吃个萝卜团吧!哈哈

在这个喧嚷的时代,更作为一个外乡人,我还能品到萝卜团和红头团这样浙东本土的味道,实在是极大的福气。萝卜团像很多古老又传统的东西,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已很少再见,可是它们却像酒窖里沉淀了千百年的窖泥,一直默默的在我们记忆深处发酵、酝酿,有朝一日,开坛,便熏得我们热泪盈眶……

六.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荷藕

余姚荷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余姚荷藕

余姚市河姆渡水生动植物研究所

10933578

荷藕

七. 浙江省 宁波 镇海区 宁波粽子

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代表品种碱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若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八. 浙江省 宁波 余姚 余姚咸蛋

余姚咸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余姚咸蛋

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牟山镇、梁弄镇、河姆渡镇、鹿亭乡、黄家埠镇、小曹娥镇、三七市镇、陆埠镇、大岚镇、临山镇、丈亭镇、大隐镇、马渚镇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申报“余姚咸蛋”和“余姚皮蛋”原产地地理标志的批复》,余政发﹝2011﹞104号

宁波金銮禽蛋食品有限公司《余姚咸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宁金办﹝2012﹞05号

余姚咸蛋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及辅料要求。

1.鸭蛋:

(1)品种:带圈白翼梢羽的本地麻鸭。

(2)饲养要求:

①饲养环境:饲养场地位于余姚境内湖区,每100只鸭设置鸭滩和水围面积均不小于50㎡。水围水深大于1m。

②饲养管理:饲料由本地产酒糟、贝壳粉、玉米粉、面粉、鱼粉等自配料混合而成,日粮中不得添加任何人工色素。

③鸭子的饲养环境、饲养过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兽药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原料蛋要求:不超过7天的本地产新鲜鸭蛋。蛋壳清洁、打开后蛋黄凸起,有韧性、蛋白澄清透明、无杂质、无异味、蛋内无血块及其他异物组织。

2.辅料:

(1)加工用水:应选自余姚四明山区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活饮用水的标准规定。

(2)黄泥:应选自浙东四明山区的山黄泥,泥土无异味、无污染、无杂质、黏性好,干燥。

(3)食用盐:应符合国家关于食盐的标准规定。

二、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选蛋→配料→腌制→清洗→称重分级→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冷却。

2.关键工艺:

(1)选蛋:通过旋转轻照、灯光1,剔除无毛孔、通透性差、沙壳蛋等不合格蛋。

(2)配料:

①腌制液制备:将食用盐和水按照一定配方混合搅拌均匀后,至浓度为28%至32%的盐水作为腌制液备用。

②料泥制备:将配制好的腌制液与山黄泥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料泥。

(3)腌制:

①盐水腌制:将挑选完后的新鲜鸭蛋逐层放入腌制液中腌制,当温度≥28℃时,腌制时间为25至30天;当温度20℃至28℃时,腌制时间为35至40天;当温度10℃至20℃时,腌制时间为60至70天;当温度≤10℃时,腌制时间为80天以上。

②料泥腌制:将新鲜鸭蛋均匀粘满料泥,表面撒一层草木灰或稻壳等进行腌制,腌制过程时间约同盐水腌制。

(4)清洗:清洁蛋壳表面,晾干。

(5)高温杀菌:咸蛋真空包装后进行高温灭菌,灭菌中心温度120℃至126℃,时间20至30分钟。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形态:剥壳后蛋白完整、不粘壳,蛋白无“蜂窝状”现象,蛋黄较结实,蛋黄与蛋白间具有一层灰黑色膜。

(2)色泽:蛋白清白,蛋黄红润或黄润。

(3)香气滋味:有余姚咸蛋特有的香气,咸淡适中,香味浓郁,蛋黄松沙可口,蛋白细腻、无异味。

2.理化指标:食盐(以氯化钠计)2%至6%;水分60%至68%;脂肪≥12%;挥发性盐基氮≤10mg/100g,铁≥3?g/100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九.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宁波猪油汤圆

宁波猪油汤圆

猪油主要被融入了馅料中,最常见且最经典的则是黑芝麻馅,将质纯、新产的黑芝麻淘洗干净,沥干炒熟,再筛尽壳皮,与切碎的猪板油一起,搓成馅心。而这种汤圆的做法较为特别,需要先放入沸水中,轻轻推动,等第一次浮出水面再加入少量水,通过这样的“水漂”,再乘出来食用,传统的做法则再放入一些桂花,增添其香味,要开皮后,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滑糯而香甜。

十.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蜜蜂

产品名称:蜜蜂

产品产地:浙江宁波慈溪

产品成分:蜂蜜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其它成分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酵素、芳香物、色素、激素、有机酸、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

产品功效:蜂蜜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引起人类疾病的没有形成芽孢细菌不能在蜂蜜里生存。蜂蜜对肝炎、胃病、心脏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便秘、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褥疮性溃疡有一定的疗效,将蜂蜜涂抹于烫伤皮肤处,可减轻疼痛,并有助于伤口愈合。

产品简介:慈溪现代养蜂业的发达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慈溪从外地引入了意大利蜂,并开始采用活框蜂箱养蜂。至1967年,慈溪已有蜂1.5万群。进入80年代后,慈溪的养蜂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1987年,全市的养蜂户达到3580户,从业人员1万余人,养蜂近20万群,蜂产品产值达6000万元。其中建塘牛角尖村为全国闻名的“养蜂村”,全村养蜂7700群,产值150万元,超过农业生产总值1.3倍。蜜蜂的饲养方法以大转地饲养为主,所谓大转地饲养,是指流动于全国各地,追花夺蜜的放蜂法,它可广泛利用全国各地的蜜源,生产周期较长,产量较高。慈溪农民为夺得蜂蜜生产的好收成,常常举家终年在外,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足迹远至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外春繁、生产、越冬。蜜蜂的大量养殖,使得蜂蜜、皇浆、蜂蜡、花粉等蜂产品产量逐年提高,慈溪年产蜂蜜1万多吨,皇浆100多吨。为就地消化蜂蜜资源,慈溪还创办了蜂蜜加工企业,制成的皇浆蜜、花粉蜜、皇浆酒、“中国蜂宝”等销往上海、杭州等地和东南亚国家。1980--1991年,慈溪蜂业产值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之冠,国家农业部把慈溪定点为全国优质蜂产品基地。

产品历史:我国人工养蜂开始很早,晋皇甫谧《高士传》载,东汉延熹年间(158--167),有个叫姜岐的隐士,汉阳太守桥玄邀他去做官,他不从,伪托生病。后来,姜岐母亲病死,他干脆把田产让给了兄弟姜岑,自己隐居深山,以养猪和养蜂为生。好多人跑来向他请教养蜂的技术,一时间经营养蜂者竟多达300余人,可见,养蜂在汉代已很发达。养蜂是慈溪农民的传统副业。清康熙《余姚县志》中记载道:“蚕、蜂二者,民利存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