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藏族自治州特产 藏族特产小吃图片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藏族自治州特产 藏族特产小吃图片大全更新时间:2024-01-08 05:00:03

一. 四川省 甘孜州 九龙县 藏族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宇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它是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炒面,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

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拌时,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众吃饭——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这种吃饭方式和印度人相似,印度人吃米饭也用手抓,叫做抓饭。

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有时,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棵,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棵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二. 辽宁省 阜新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蒙族馅饼

蒙族馅饼
蒙族馅饼是阜新地区蒙古族的一种风味面食,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以当地的荞麦面制皮,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 明末清初,馅饼面食从民间传入王府,由干烙水烹改为用豆油、奶油煎制,并用白面做皮,成了王府中经常食用的佳品。它以面稀、皮薄、馅细为特点,烙制后形如铜锣,外焦里嫩,饼面上油珠闪亮,透过饼皮可见里面肉似玛瑙,菜如翡翠,红绿相间,煞是好看。用筷子破开饼皮,热气升腾,香味扑鼻,引发人们强烈食欲。 蒙族馅饼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们以馅饼这种面食,作为最好饭食招待来客。汉族有句俗语:“好吃不如饺子”,蒙族有句常话:“好吃不如馅饼”,看来饺子和馅饼是同等上乘佳品。

三. 新疆 哈密市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铁板肉

铁板肉

铁板肉是将巴里坤独有的绿色环保“力坤”牌羊肉、牛肉放在烧红的铁板上烧熟,要几成熟你作主。其特点:伴着吱吱作响的烧烤声,吃着被烤得口感适中,味美鲜嫩、嚼头十足的肉片,喝着清凉甘醇的啤酒,这会成为你盛夏首选的解暑黄金搭配的佳味。

四. 甘肃省 天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甘谷陈醋

甘肃省丝路陈醋厂生产的“康帝牌”甘谷陈醋,历史悠久,誉满陇原,通过多年对传统工 艺的继承挖掘,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博采众长,纯粮精酿,形成了独具风味的食醋佳品。甘谷陈醋,严格执行CB18187-2000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二年以来经省市质检连年合格,感观、理化、卫生等三大类十二项指标均符合国家一、二级标准。一九九三年元月,经国家商标局正式批准“康帝”图案为注册商标。一九九四年九月中国第六届西交会名特新产品评选中,荣获银奖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蒙古国俄罗斯精品中心通知“康帝”牌陈醋选销国际市场。“康帝”牌甘谷陈醋系列产品均加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为商业企业现代化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康帝”牌甘谷陈醋色正、味醇、总酸高,由于严格纯粮酿造,固态发酵,不挥发酸,还原糖、氨基酸态氮均高于国际指数,既保证了食醋调味的优良品味,又发挥了开胃健脾、消毒散淤的助疗功能。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饮食结构向精细脂异化发展,人寿明显增长,但 伴生的食疾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从而“康帝”牌甘谷陈醋更受用户青睐
“康帝”牌甘谷陈醋在省食品专家连续驻厂多年精心培育,已生产普醋、坛醋、保健醋及袋装醋五个品种十个规,是食醋行业中高品质的合格产品。当您选购了“康帝”牌甘谷陈醋,您得到的是调味佳品,当一家人品尝到“康帝”牌甘谷陈醋不同寻常的酸香味醇时,全家人的健康又得了多一份的保。( 天水)

五. 甘肃省 酒泉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酒丰一号

特征特性:中熟,有限生长型,适宜露地栽培,抗病力强,高抗病毒病、早疫病。植株生长抛强,属大型株,后期不早衰,座果率高,平均单果重200克左右,最大重500克以上,果实大红,果皮光滑果肉厚,味甜,果皮硬,耐贮运,是较理想的外销品种,成熟集中,亩产达7000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春秋均可栽培,春作更佳。重施底肥、座果肥,适时搭架,培育壮苗,密度3500株
种子质量:纯度:98%、净度:99%、发芽率:90%:水份:8%注意事项:(1)本品种为杂交种,不可再留作种用;(2)因地制宜栽培,以获最佳收益;(3)因气候、土壤和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减产,恕不负经济责任
( 酒泉)

六. 西藏 拉萨 尼木县 藏族酥油茶

日不可缺少的食品。牛、羊是西1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制作酥油茶的酥油就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

牧民们传统的提炼酥油方法是:先将从牛、羊身上挤出来的奶汁加热,倒入特制的大木桶中(这种桶当地叫“雪董”,是专用来提炼酥油的,高约4尺、直径在l尺左右),然后用专用的酥油用具用力上下抽打奶汁,来回数百次,搅得奶汁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这时就可以将这层脂肪质舀起来,灌进皮口袋中,冷却了便成酥油。现在,许多地方逐渐使用奶油分离机来取代人工提炼酥油。一般来说,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在稽耙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炸果子,也用酥油。 藏族群众平日喜欢喝酥油茶

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拉萨)

七. 四川省 凉山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木里皱皮柑

木里皱皮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木里邹皮柑历史悠久,相传由云南土司木懿(“木天王”)占据木里时带入种植,据今400余年。据《木里县志》记载:“传统特色水果-木里邹皮柑,建基地0.22万亩”。木里邹皮柑品质独特,具有特有的藏木香味,当地藏民称之为“藏香果”。因其果大、果皮金黄、药食同缘等特点,又称为“藏柑、黄果”。经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中心检测,木里邹皮柑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具有独特的香精油谱,对人体抗氧化、防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作用显著。木里邹皮柑11月~12月成熟上市,正赶上-新年和农历春节,是市民应节馈赠亲友的礼品佳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木里皱皮柑果实为扁圆型,高50~80mm,横径60~95mm; 表面轮皱明显、条状,橙红、淡黄或黄红色,富有光泽;果瓣短肾型,果肉汁多脆鲜,酸甜可口,维生素C含量≥23.7mg/100g,同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类黄酮、类柠檬苦素、类萝卜素、香精油等。它略带酸苦的特性,是所有柑桔类水果中唯一“不上火而清火” 的药食两用品,其独特个性呈现了它特有的价值。而“甜中带酸、酸甜可口、汁多清爽”的适口性让高原山地的人们把它作为解渴的“甘露”待客的“佳品”。

木里皱皮柑产区位于“一江三河”( 雅砻江、木里河、鸭嘴河、冲天河)沿岸亚热带气候区,土地肥沃,气候温热,物产丰富,农业耕作历史悠久,是全国高原特色水果皱皮柑种植最多的地区。近年来,木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木里皱皮柑的发展,明确了以"抓示点、重培训、牵红线、建基地、搞创收、做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完善了以合作社为纽带把各自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走集约化规模生产与经营的组织形式,利用资源优势,申办国家农产品(木里皱皮柑)地理保护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依吉乡、水洛乡、白碉乡、芽租乡、裸波乡共21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0°3′~101°40′,北纬27°40′~29°10′)保护面积1.15万公顷,年产量12万吨。

自2008年来,为创品牌提升知名度,通过打特色牌、做精品果、走礼品路、敲超市门、向内地和海外推销等方式。木里皱皮柑实行统一包装、销售并在木里有线电视台、康巴卫视新闻及相邻地区开展宣传,特别是2011年中国第八届农业食品博览会上受到 四方宾客和省内外专家的亲睐和关注。

所在地域:

四川

申请人:

木里藏族自治县经济作物管理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木里邹皮柑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凉山州木里县境内的依吉乡、水洛乡、宁朗乡、白碉乡、项脚乡、卡拉乡、麦地龙乡、麦日乡、沙湾乡、固争乡、克尔乡、博科乡、西秋乡、后所乡、列瓦乡、李子坪乡、裸波乡、俄桠乡、茶布朗镇、乔瓦镇、瓦厂镇等21个乡(镇)、45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0°3′-101°40′,北纬27°40′-29°10′。保护面积11500公顷,年产量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品质:木里皱皮柑果形大,扁圆形;果顶微凹,有印圈;果皮橙色,果面疣状突起明显、皱皮,有放射状肋沟8-10条,易剥皮,有藏木香味;果肉深橙色,果瓣肾形,果心中空;肉质细嫩柔软,味酸甜、微苦,多汁,有核。 (2)内在品质指标:木里皱皮柑可溶性固形物≥10%,总糖≥7%。 (3)安全要求:木里皱皮柑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八. 甘肃省 甘南州 临潭县 临潭藏族奶茶

临潭藏族奶茶:藏族地区有句俗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由于藏族人民常年食用肉类、糌粑等酸性食物,缺少蔬菜、水果,人体缺乏碱性。常喝奶茶可以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奶茶在藏区制作方法很多,最普遍常用的是将松州(今四川松潘地区)茶(以大叶枝梢为主,也叫大茶)文火熬制,滤掉茶渣后加入新鲜牛奶,佐以盐巴、核桃、花椒、曲拉(干奶酪),滚沸三遍即可饮用。能溶解脂肪、消食解腻,清脑提神、止渴生津。

临潭藏族奶茶极具代表性,风味浓郁。

九. 甘肃省 天水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醋粉

醋粉

张家川饮食别具一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风味小吃,更是种类繁多,味道独特。

张家川醋粉属于张家川小吃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因此,每年冬天,当地群众制作好食用醋以后,各家各户就用所剩的醋糟开始过滤醋粉原料,然后存放好这些醋粉原料,等到天热的时候蒸食醋粉,既解暑又开胃。

醋粉在张家川的小吃摊上比较常见,吃起来清凉爽口、滑嫩光软、醋香流味,虽入口口感胃酸,但香馥浓郁,与香葱、蒜泥、香油、辣椒等混合在一起,吃了以后胃口必然大开,帮助消化。与凉皮相比,醋粉没有那么劲道,风格更偏软绵一点,无论是色彩还是口感,醋粉都显得非常特别,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尝。

把醋粉列为张家川的名小吃,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因为它本身有着很深的文化背景,可以上溯到商周时代。那时侯,酿醋的工艺已经深入民间,醋粉是酿醋工艺的副产品也就由此而产生了。说到醋粉,就不能不说到酿醋工艺,在张家川,农家多有自己酿醋的风俗。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向阳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荆棘,这是做醋曲的必要原料,把它采摘来用水烫过,和五谷的糟粕搅拌在一起,就成了做醋的醋曲了,这五谷有大麦、小麦、豌豆、高粱等等,把这些原料用石碾压得粉碎,加入麦麸、玉米面饭团糅合均匀后放进大蒲篮里,就可以开始酿醋了。在当地汉族的民间传统里,酿醋也有供奉的神明,这负责酿醋的神,不是别人就是封神榜里的姜子牙,当年分封神位的时候,所有的天地神位都分给其他有功的大臣了,最后姜子牙主动向周武王讨了一个“醋坛神”。这是因为他知道自已功高盖主,也早就知道周武王对自己的猜疑,这样也算是功成身退了。再有那个时候,经济还不是十分发达,醋在当时也是一种利润很大的商品,所以他这样做也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醋酿好了,醋槽还有很大的用处,首先把醋槽进行过滤,剩下有淀粉的部分,再掺入麦面,和成很稀的面糊待蒸。然后在凉皮箩底均匀涂一层植物油,舀两三勺面糊倒入铝制品的箩里摊平,把盛有面糊的箩放入沸水锅里盖严蒸3分钟,出锅晾凉(最好放在凉水盆里),揭离蒸熟的凉皮,用刀细细地切成条状,蒜捣成泥放辣椒粉用热油泼一下,拌入盐、醋、蒜泥、香油、味精、辣椒油等调料,就成了具有特色的一道小吃,醋粉是淡棕色,口感微酸,很有嚼劲,让人吃了以后胃口大开。

十. 四川省 凉山州 木里藏族自治县 茶泡饭

俗话说,“好吃不过茶泡饭,好喝不过青稞酒”。酥油茶泡大米饭的香、奇、美的可口滋味,独特风味令人垂涎三尺。没有吃过酥油茶泡饭的人,是无法想象和理解它的美味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