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建水美食特产 建水小吃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建水美食特产 建水小吃推荐更新时间:2024-01-26 13:46:10

一. 香港 美食

香港又是世界风味美食菜点的荟集地,有香港快餐、粤菜、潮州菜、西方菜、日菜、越菜等
( 香港)

二.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紫陶

建水紫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水紫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水紫陶是云南省昆明市建水县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陶器色泽深紫,花纹雪白,叩声如磐。其中深黑嵌白者,尤为上品。建水紫陶品种繁多,有煮器具、茶具、花盆及案头陈列装饰用品等。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用作蒸具,可蒸鸡、鸽等肉食品,鲜美异常。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色土配制。色调为红底白花和黑底白花或白底红、黄、蓝花等。装饰上采用刻划雕填,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画面用笔潇洒,刀法流畅,无论刻划飞禽走兽,还是花草鱼虫,均栩栩如生,给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生产工艺上采用无釉磨光,即坯体不上釉,烧成后只需打磨、抛光、产品就可清新光洁。一旦敲击铿锵有声,真可谓“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镜、光照鉴人”,形成了有别于陶器的独特之处,实为“陶坛一秀”。

建水紫陶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制作工艺,与江苏的宜兴陶、广西的钦州陶、四川的荣昌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建水紫陶具有亮如镜、质如铁、音如磐、洁如玉的特点。据了解,此次世博会上,云南以"七彩云南和谐城乡"为主题来展现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城乡和谐发展的面貌,建水县13套件紫陶作品作为云南馆内主要展出部件参与组装布展。

建水紫陶产地范围为云南省建水县临安镇、曲江镇、南庄镇、西庄镇、官厅镇、面甸镇、青龙镇、岔科镇、普雄乡、坡头乡、李浩寨乡、盘江乡、利民乡、甸尾乡共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黄褐鸭

【种质原产地】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体型特征】 体躯呈长方形,羽毛紧密

【肌肉主要化学成分】 (%)水分:75.57±1.29/干物质:24.43±1.29/粗蛋白:21.01±0.92/粗脂肪:1.92±0.55/粗灰分:1.13±0.09

【品种优缺点】 产蛋量较高,蛋品质好,蛋大且均匀,肉质细嫩、鲜香,耐粗饲,觅食能力强等特点,能适应各种放牧环境,在坝区、半山区、山区都可以饲养。但该品种鸭生长速度相对较慢

四. 澳门 官也街—美食集中地

氹仔岛官也街是一条“食街”,官也街是昔日葡人聚居地,今日已成著名食街。在窄巷间放眼望去,栉比鳞次的招牌让人眼花缭乱。木偶,公鸡,小飞象等葡国餐厅装修各具性格.巷头的雪糕店,大菜糕、木糠布丁也是官也街的魅力之源。再加上鼎鼎有名的大利来猪扒包,咖喱鱿鱼,誠昌水蟹粥,澳门著名的牛肉干、杏仁饼等美食手信,官也街已成为了各位来澳的饕客们必去的场所。

五.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紫陶

紫陶:云南省建水民间传统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制作成型。经过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大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陶器色泽深紫,花纹雪白。其中深黑嵌白者,尤为上品。建水紫陶品种繁多,有煮器具、茶具、花盆及案头陈列装饰用品等。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用作蒸具,可蒸鸡、鸽等肉食品,鲜美异常。

六. 广东省 佛山 顺德 顺德美食

顺德民丰物阜,县人自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加以外出经商、作官人多,不断传入外地的制作经验,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饮食习俗。早在清代,就有“凤城食谱”的名目,菜式烹饪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人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梁介香《凤城梦游录》)。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说法,得到外界公认;广州、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标榜“凤城(大良)名厨”以广招徕。顺德厨师特别擅长清蒸河鲜(海鲜),小炒菜式也很到家,充分体现鲜、嫩、爽、滑、香的特色。招牌菜式如“水鱼(甲鱼)三味”:甲裙加杞子、桂圆、冬菇、瘦猪肉清炖,头、尾和爪红烧,肉切薄片配冬笋或菜胆生炒。一只甲鱼因应不同部位可制作出多样的风味。“炒水蛇片”:水蛇剥皮起去骨后切片。配鲜笋、碗豆等菜料生炒。极其鲜美爽滑。“野鸡卷”:肥、瘦猪肉分别切片,拌生粉及其他佐料,卷成圆筒形蒸熟后切成棋子状。再油炸成金黄色上碟,以汁淮盐蘸吃,甘香可口而无肥腻之感,是佐酒的上等菜式;“大良炒牛奶”将鲜牛奶混和鸡蛋清,加入蟹肉、虾仁、鸡肝粒之类炒制而成,鲜嫩软滑,浓郁可口。是中国烹饪技术中软炒法的典型菜例。其他如褪骨大鳝、六味烩长鱼、乐从鱼腐、均安鱼饼、龙江米沙肉、虾饼、大内田鸡、凤城酿节瓜、酥炸春花肉等,都制作精细,独具特色

在吃法上,地方特色鲜明又大众化的,为淡水鱼的烹饪,方式主要有全食、块食、片食、拆食、剁食、酿食、生食和腌食八种

全食是制作时去除内脏、鳞、腮而保留鱼的全形,制法又可分蒸、煎、炸三种。加姜丝、葱丝、料酒、食盐蒸熟再淋豉油熟油(经煮沸的花生油),名“清蒸”,以鲩(草)、鲮、鲫鱼为主。煎炸则各种家鱼均可,一般在煎、炸后加酒、豉油及少许调料再蒸或炆,可免燥热上火,又别具滋味。先炸后炆称“红烧”,与“清蒸”并为两种常见的制法。如将抹盐蒸熟的鱼(以鲩鱼和鳙鱼为主)配上酸荞头丝、酸姜丝及酸甜芡法汁,则为“五柳鱼”,也很常见块食是将鱼带骨切成骨牌大小,调味后以生粉拌匀,放进沸汤锅内浸熟,蘸豉油熟油和姜丝、葱丝吃,香滑可口,俗称“浸滑鱼”

片食是将鲩鱼或大头鱼(鳙鱼)的脊肉起出,切片,以筷子夹持在沸汤锅内灼片刻,再蘸豉、熟油和姜丝、葱丝吃,俗名“鱼片打边炉”,是最方便的一种吃法。若拌蛋清等配料猛火炒之,名“炒鱼片”;若将鱼片拌少许姜丝、葱丝加入白粥稍烫片刻,名“鱼片粥”

拆食是将大头鱼的鱼头稍煎之后,放进沸汤中浸熟,取出去骨,放汤加配料制成羹,名“鱼云羹”。将整条大鱼浸熟后去骨拆肉煮粥,名“鱼蓉粥”。

剁食是将鲮鱼(鲩鱼、大头鱼亦可)的脊肉剁至糜状,加配料和挞至起胶,再捏成丸状,名“鱼球”,蒸熟或沸汤浸熟均可,又可配其他佐料煎、炆、炒、炸、皆成美食

酿食是将整条鲮鱼连头带皮完整剥出,取其肉剁糜,掺上猪肉料、冬菇粒、虾米等配料,调味后酿回皮囊内,回复原型,煎或炸熟后略炆即成

生食俗称"食鱼生",取鲩鱼(鲤鱼亦可)脊肉去皮及皮下红肉,抹干后以快刀切成蝉翼般薄片,再加入姜丝、葱丝、炸榄仁(或炸花生、炸粉丝)、酸荞头丝、蔬果(雪梨、莲藕之类)丝、熟盐末、花生油和芝麻油,拌匀生吃,味道鲜美爽滑。但由于容易感染寄生虫病,近年已不如过去盛行

腌食实为制作鱼干,将扁鱼(鲢鱼)、鲮鱼去除内脏和鳃、鳞,以适量食盐腌一夜后吊起吹至半干,里外再匀涂一层乌酱晒干,蒸熟佐膳。味道甘香,耐嚼醒胃,比之鲜食,别具风味

此外,有几种传统点心小食也名闻遐迩:一是金榜牛乳,为雪白圆状薄片的咸乳酪,以水牛奶制成,创始于明代,味略咸而甘香,佐粥下饭有坠火功效;二是大良双皮奶,始制于清代,为甜炖水牛奶,碗面覆盖一层鲜奶煮制时形成的薄膜,食味清甜嫩滑,乳香浓郁;三是大良的嘣炒,为面粉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油炸而成的食品,始制于清代,形似金黄色的蝴蝶,过去广东人称蝴蝶为嘣炒,故名;四是凤城鱼皮角,始制于清代,鲜鲮肉刮青加入精面粉搓匀擀薄作皮,鲜瘦肉松、虾仁、韭黄等作馅,包成小巧玲珑的饺子状,宜汤煮、宜干蒸;五是伦教糕,始制于明代,糕体雪白晶莹,爽软滑润而有弹性,食味清甜透凉;六是龙江煎堆,始制于明代,为糯米粉掺和大米粉作皮、爆谷花与炸花生仁加糖浆作馅的球状油炸年宵食品。( 顺德)

七.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洋葱

建水洋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水洋葱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建水县洋葱主要有红葱和黄葱两大类型,是建水外销量最大的大宗蔬菜,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和华北各地,近年更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

建水县是蔬菜之乡,特别是冬春早熟蔬菜在省内外小有名气,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品种资源,使得全县的蔬菜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是县内产值上亿元的支柱产业之一。洋葱是全县冬春蔬菜中的拳头品种,种植面积大,总产高,规模连片,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5—3万亩之间。2010年在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下,全县的种植面积仍然达到1.83万亩,总产量3.66万吨,总产值6588万元。2011年预计全县种植面积2万余亩,预计总产5万吨,预计总产值7500万元。主要分布在县内的面甸、临安、西庄、南庄、青龙等乡镇。其中主产区面甸镇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万亩以上,是省内仅次于元谋的主产地,种植洋葱给当地的广大群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其成为面甸镇的一大支柱产业。全县95%以上的洋葱产品均为外销,主要销往东北、华北、华东、港、澳、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其内在品质和商品外观均得到中外客商的普遍赞赏。

建水洋葱种植始于八十年代初,应用地膜复盖栽培始于1982年。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洋葱已成为建水县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更是加大了洋葱产业的发展。加之农业技术部门制定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综合标准来规范洋葱生产,使全县的种植规模和品质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进一步稳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我县加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力度以来, 2001年在主产区面甸镇率先实施无公害洋葱基地150亩,较好地打造和提升了洋葱的品牌和品质。使之成为该县冬春蔬菜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强,种植面积较稳定的一大品种。

建水洋葱具有较好的市场信誉和“品牌效应”,国内外市场潜力很大。县内和源公司注册的“和源”牌、天第公司注册的“天第牌”洋葱已获无公害蔬菜认证。全县无公害洋葱生产基地面积16150亩,总产量40375吨。县内种植的洋葱主要有红葱和黄葱两大类型,(其中本地自育的红皮葱占65-70%),主栽品种为本地红葱、美国金太阳、哥比、红罗、日本的超级502、503、504等。近年来由种子部门先后引入美太阳806、509、美太阳一号、高华703等新品种进行试验试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是适宜该县栽培和推广的优良品种。目前的主栽品种生育期较短,产量高,味甜,此类品种的销售地是东三省和韩国、日本、俄罗斯。本地红皮葱生育期长,产量低、但品质好、葱味浓,该品种主要销往上海、杭州等地。

八.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白桔

建水白桔是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建水白桔1989年获云南省优质水果称号。

建水县自然资源条件较好,立体气候明显,适宜种植多种水果,县内温带、亚热带、热带水果均有,是云南省有名的水果之乡和水果生产大县。

白桔是建水特有柑桔品种。属椪柑类,晚熟品种。已有三百多年栽培历史。果实硕大,色泽金黄瑰丽,皮薄软,肉细核小,汁多甜蜜。被评为云南省优质水果。现全县已连片种植20余处,建成柑桔保鲜库5个。产品销往北京、天津等地。

九. 云南省 红河 建水县 建水狮子糕

建水狮子糕是云南省建水县的传统名食。相传是清代后期,由建水县“荣香斋”糕点铺一吴姓所创制,因糕状似雄狮颈毛而得名。狮子糕的主要原料为上等糯米、米制饴糖和少量蔗糖。制作时,先将糯米用清水浸泡10-15天,然后将糯米蒸熟,合团压片,切条,凉干,再放入菜油锅里炸至炮酥,冷却后,用80%的米糖和20%的蔗糖包裹,压扁,切块,即为成品。这种糕点,酥脆甜香,美味可口。( 红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