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浠水县名优土特产展示 湖北黄冈浠水县土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浠水县名优土特产展示 湖北黄冈浠水县土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3-08-10 11:03:19

一. 四川省 阿坝 黑水县 黑水县核桃

黑水县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黑水县核桃

黑水县芦花林业工作站

黑水县以发展早实核桃产业为重要抓手,着力攻坚精准扶贫,促进农牧民增收。截止目前,全县核桃种植规模已达4.5万余亩,其中:连片栽植2.3万亩、零星栽植2.2万亩。该县已初步形成了以维多村早实核桃基地为支撑,以专合组织为纽带,开发核桃产业深加工,培育农牧民脱贫“摇钱树”的优质产业。

一是精心选育优良品种,加快良种繁育推广。着眼建设“精品、特色、优质”核桃产业,从良种壮苗入手,狠抓本地核桃良种的选育和扩繁。目前,已在色尔古镇建成核桃品种资源收集圃30亩,收集国内外优良品种21个,其中:本土良种3个、省内良种8个、国内良种8个、国外良种2个。建成“客龙早”“ 薄壳早”“ 珍珠核桃”3个本土良种采穗圃120亩,每年可采集良种接穗180万芽,可生产良种苗木100万株,完成高接换优5000亩,全面夯实了早实核桃产业发展基础。

二是促进核心示范引领,加快管理技术推广。结合黑水县“沟域经济”发展布局,在充分调研本地自然气候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考量“1+64”精准扶贫发展规划,高标准、规范化建立知木林乡维多村核桃产业核心示范园1200亩,完善生产便道、围栏、灌溉等配套设施。以示范园为培训平台,组建专家顾问团,分批组织贫困农户入驻基地,将理论授课和现场示范讲解相结合,年均培训林农12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全县核桃经营管理综合水平。

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业规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杠杆撬动作用,扶持建立知木林乡维多村、木苏乡大别窝村等5个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1200户农户参与核桃种植。目前,核桃种植已覆盖14个乡镇,核桃产业逐步由零星散状向带状分布、向沟域集聚,全县实现核桃年产量735吨、产值1647万元。同时,黑水县紧抓“网联网+”战略机遇,注重本土产品网店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早实核桃已实现多点挂网销售,黑水核桃正沿着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发展道路阔步向前。

二.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清水扁食

在地处天水市东北的清水县城,扁食作为当地居民早餐中最受青睐的小吃,其选料考究,烹饪过程复杂,入口滑爽,风味独特,在全国其他地方早餐中绝无仅有。

清-食又因清水居民中回族等少数民族居住较多,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有汉族的荤扁食和回族的素扁食两种。汉族荤扁食的烹制分炒、包、煮、调四个过程,炒指的是炒大肉(猪肉)臊子。取上好的五花肉,起一厘米薄厚的长条,一刀一刀切成肉丁,配以盐、醋、酱油、料酒等各种调料腌制片刻,再用慢火炒制,火候要掌握得不大不小,大则糊,小则无色;包扁食是先将机压或手擀的面切成大小合适的梯形面片(饭店中多是压面机压制的面片),放一沓面片在手掌上,抓少许韭菜末,一折、一挑、一弯、一捏,变魔术般包成了耳朵状的扁食;煮扁食也很讲究,要煮的恰到好处,一般滚过两水便可出锅;调指的是将盛在碗里的扁食浇上精心炒制的大肉臊子,放些许葱花,调上油泼辣子、醋、盐,一碗色、香、味俱佳的清水荤扁食便呈现在你的面前。与荤扁食相比,回族素扁食讲究清淡味鲜,其烹制是用芹菜、萝卜、豆腐、韭菜等为馅,捞在碗里配以豆芽、菠菜等,浇上一勺纯胡麻油,调上辣椒、醋、盐即可食用。清水县东部的山门、秦亭等乡镇盛产-,当地群众用麻籽仁和豆腐为馅所作的麻腐扁食尤为清-食中的珍品。

“扁食”与“遍食”谐音,是人们寄希望生活更加美好,遍食天水美食之意,因此,逢年过节吃扁食已成为清水人民的传统美食。

三. 甘肃省 庆阳 合水县 暖锅

暖锅

暖锅为旧时大家小户喜欢冬季吃的食品。先将做好的豆腐、粉条、萝卜片、丸子、肉片、木耳、黄花菜等,盛于砂锅或铜锅内,表面放一层肉片,倒入调料水,在锅芯内煨上炭火,炖熟后根据食者口味可加入所需调料,多在冬季和春节期间食用。新时代把这种暖锅称“土暖锅”,已成为人们向往的风味小吃。

四. 湖北省 黄冈市 浠水 生猪养殖

生猪养殖是浠水的传统产业,千家万户有饲养习惯和经验,且气候适宜、地理条件优越、资源丰富、草饲料充足,宜耕宜牧。近年来,生猪生产已发展成为我县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化。我县生猪生产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总量不断增长。1999年,全县生猪生产量达100万头,比生猪产业化前的1996年增长34%,肥猪出栏53.5万头,比1996年增长32%
二、效益不断提高。推进生猪产业化经营,促进了我县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1996年,全县生猪产业化系列产值达12亿元,比1996年增长48%,农民每年从生猪产业化经营中增加纯收入320元,生猪产业化经营每年提供税源2500万元,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
三、规模不断扩大。始终坚持一手抓大场大户,一手抓千家万户,大力构筑“万千百十”工程,即县抓万头场,乡镇抓千头场,村抓百头场(户),组抓10头以上大户。特别是在长流、散花两个“规模养殖示范场”的带动下,一批专业场、专业村、专业户应运而生,逐步形成了“数乡一业,乡村一品”的区域经济特色。1999年,全县有万头以上养猪基地(场)5个,千头规模的养猪场、户28个,百头以上的养猪场、户618个,1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6480个,规模生产占生产总量的30%以上。全县生猪人平出肥一头以上的乡镇有5个,人平出肥一头以上的村有236个。全县基本形成了以长流、散花畜牧场为龙头,以大场大户为重点,千家万户为基础的养殖格局
四、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全县共投入生猪“品改”资金800万元,以提高生猪品质,增加科技含量。已初步建成了“三群一站”良种繁育体系。全县核心群良种母猪达68头,太湖、通城母猪繁殖群17个,百头以上生产群良种母猪基地21个,全县优质二元杂交及良种母猪生产群达2.53万头,占母猪总数的92%。全县种公猪已全部实现外来良种化。优质杂交肥猪占67%,其中外三元猪步22.3%,生猪瘦肉率平均达到50%以上
五、特色基本形成。新组建了生猪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县肉联集团公司。近两年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开发出系列低温肉制品,并畅销省内外。该集团年经营生猪40万头,年总产值达4.6亿元
以粮食万吨饲料加工厂为龙头,建有中型饲料加工厂46座,年加工优质饲料25万吨,能保证全县生猪饲料供应
全县以五沿(沿公路、铁路、长江、城镇、周边县市)为重点,筹资800多万元,建成19个生猪交易市场,年成交仔猪30多万头,生猪年交易额7000万元
全县北部山区基本形成了以玉米种植、饲料加工、养猪一条龙的模式。大灵乡实现玉米产量过亿元,人平出肥1头猪。中部丘陵基本地带基本形成种植业结构与农副产品加工和养猪配套的模式。( 浠水)

五. 河北省 保定 涞水县 涞水木雕

涞水县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自明朝开始,涞水县就是木雕、景泰蓝生产之乡,用料讲究、做工精细、饱含古老东方艺术,远销欧美、东南亚二十几个国家,享誉中外。

六.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蜂蜜

泗水蜂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蜂蜜是山东济宁泗水县的。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时,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收的单糖葡萄糖、果糖,水分含量少于23%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七. 山西省 晋城 沁水县 沁水蜂蜜

沁水蜂蜜

沁水蜂蜜,保健食品。沁水蜜源丰富,有荆条80多万亩,黑刺30多万亩,刺槐10万多亩,还有各类农作物及果树数十万亩。瓶装净化蜂蜜市场畅销,闻名全国。

八. 西藏 拉萨 曲水县 麝香

【麝香】是雄性麝鹿脐部与阴部之间的腺囊分泌物,有特殊香味,系世界名贵药材之一。麝鹿又名香獐子,分布于藏区海拔5000米以上气候寒冷和天然草种繁多的地区,以西藏那曲东部、昌都地区北部的怒江、澜沧江上游为最多。麝香性温和,有强心、醒脑、通窍、开经络之功效,主治热病、中毒、精神不振、不省人事及各种急症,也是制造香精的原料。( 拉萨)

九. 甘肃省 天水 清水县 天水丝毯

天水丝毯采用绢丝和昌丝,经过精心加工处理而成。产品精良,图案新颖。富含寓意,色泽鲜艳,立体感强。产品共有近二百种,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十. 江西省 吉安 吉水县 白水蜜柚

白水蜜柚是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白水镇的。白水镇蜜柚果形美观漂亮、成熟时鲜黄晶亮,果实幽香肉脆、酸甜适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白水蜜柚始产于白水镇白水垦殖场基地,以“树美、花香、果亮”而著称,从金沙柚中优选而来。该品种果形美观漂亮、成熟时鲜黄晶亮,果实幽香肉脆、酸甜适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VC含量55.82㎎/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02%)、保健功能突出、品质极优、深受市场青睐;成熟早、耐贮藏、被誉为“天然灌头”,适合供应中秋、国庆、元旦节日市场;其适应性强、抗寒抗病、丰产稳产。是吉安井冈蜜柚特色产业主栽品种;是当地农民致富的“金果”;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秀美的好树种。

目前全县栽植面积已达到5.8万亩,其中挂果面积为3200亩,每亩产值1.5万元以上。从2013年开始,县委、县政府通过积极实施“百千万”和“千村万户老乡”两大工程,到2020年面积可达18万亩,全部投产后,白水蜜柚产值可达20亿元以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