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黄冈浠水县特产 湖北黄冈浠水县城有什么特色饮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黄冈浠水县特产 湖北黄冈浠水县城有什么特色饮食更新时间:2022-06-21 03:57:47

一. 湖北省 黄冈市 浠水 蟹黄豆腐

蟹黄豆腐为当地名菜。其制法为:选用茅山活螃蟹两只,将活螃蟹洗净,放入蒸茏,在旺火上蒸熟取出,用竹片剔出蟹肉。碗中盛猪肉汤二两,将蟹壳翻身放入汤内淘洗出蟹黄。鸡蛋黄在碗内搅散,水豆腐切片,放在旺火上沸水锅里烫一下捞出,盛碗加猪肉汤。将炒锅置旺火上,下猪肉汤、蟹肉,加精盐、姜末、辣椒油、豆腐、味精、葱白、湿淀粉烧沸成蟹羹,淋入搅散的鸡蛋黄,边淋边勺推勺,再下熟猪油,起锅盛盘,撒上葱花、胡椒粉,即成。( 浠水)

二. 湖北省 黄冈市 蕲春 蕲春酸米粉

蕲春酸米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蕲春酸米粉是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的。酸米粉是蕲春县的土品,选用优质早籼米经过自然发酵等15道民间传统工序精制而成,晶莹剔透、酸爽可口、风味独特。蕲春酸米粉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蕲春酸米粉是蕲春名优土品。起始于清代嘉庆年间,曾作皇宫御食,史上久负盛名。传承200多年的传统工艺是其长盛不衰的“秘诀”,这种米粉先后经过窖米、窖浆(二次发酵)、滤浆、打粑、焐粑等15道工序精制而成,无需添加食品添加剂,晶莹剔透,酸爽入口,筋道感足,质地柔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可作主食,可充菜肴;风味独特,易于消化,老少皆宜,是人们日常食用、宴请佳肴和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作为一种绿色、营养、环保的传统食品,蕲春酸米粉备受消费者青睐,供不应求,远销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蕲春酸米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蕲春酸米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起实施保护。

蕲春酸米粉

蕲春县蕲州镇、八里湖办事处、赤东镇、漕河镇、横车镇、彭思镇、管窑镇、株林镇、刘河镇、狮子镇、青石镇、向桥乡、张塝镇、檀林镇、大同镇15个乡镇办现辖行政区域

三. 湖北省 黄冈市 黄梅 黄梅禅茶

黄梅禅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梅禅茶,产于四祖寺、五祖寺北面雾海云瀑的紫云山中。黄梅是初唐以来中国和东亚佛教徒朝礼参学的“小天竺”,是古印度千岁宝掌和尚卓锡开建的老祖寺所在地。这里群峰兀立,松竹苍翠,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其茶园全部分布在海拔800至1200余米的云雾深处,是历代贡茶和禅茶的重要产地。中唐茶圣陆羽于公元747年实地察访了黄梅禅茶产地,对当地的茶事茶俗进行考察,并载入了他的名著《茶经·八之出》中:“蕲州茶生黄梅山谷。”。黄梅茶质优胜,汁浓香醇,是历代禅师坐禅、待客必备之饮品,因此茶源于古代老祖、四祖、五祖寺中禅人所采煮的山茶,故而名曰“黄梅禅茶”。而今,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黄梅四祖寺方丈净慧大和尚的关心支持下,黄梅县大别山紫云松针茶公司在詹如松总经理的带领下,采用现代高科技制作工艺,经茶叶专家、名师精工巧技采制“珍品名茶——紫云松针——黄梅禅茶”。此茶具有条索紧细匀秀、锋苗白毫显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醇浓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明亮、叶底柔软、多汁耐泡等特征,饮之回味无穷。产品畅销中外各地,是深受客户喜爱和盛赞的绿茶品牌。相信随着老祖寺的古迹重辉,黄梅禅茶将更加具有长足发展的无限远景。

黄梅禅茶

湖北省黄梅县五祖镇、大河镇、停前镇、柳林乡、杉木乡、苦竹乡、挪步园管理处等7个乡镇管理处现辖行政区域

湖北省黄梅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黄梅禅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梅政函〔2012〕28号黄梅县地方标准:DB421127/T002-2012《黄梅禅茶》

四. 湖北省 黄冈市 罗田 罗田苍术

罗田苍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田苍术(罗苍)

苍术,又名霜树,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六十厘米,茎直立,叶互生,管状花,瘦果有柔毛。其根茎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长三至十厘米,直径一至二厘米。表面灰棕色,有皱纹及横曲纹。苍术性温和,味辛苦,具有燥湿健脾的功能,可治疗寒湿吐泻,心腹胀痛、水肿胀满,脾虚带下,足膝瘘软等病。也可用于驱蝇。将苍术干燥的根茎点燃,则清香盈室,使人神清气爽,而蝇蠓闻之即逃。

苍术,是湖北省黄冈市罗田著名的之一,素有“英桔罗苍”之说。罗田苍术的特征是:香味浓郁,横断面有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俗称“珠砂点”。罗田苍术,多产于县北山区一带,大部分为野生,亦有少量人工种植。

最近,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胜利(滕家堡)山中又发现有少量的白皮苍术,其药用性能比一般苍术更好。

罗田县胜利镇、河铺镇、九资河镇、白庙河乡、大崎乡、平湖乡、三里畈镇、匡河乡、凤山镇、大河岸镇10个乡镇,天堂寨、薄刀锋、青苔关、黄狮寨4个国营林场现辖行政区域

五. 湖北省 黄冈市 浠水 茅山螃蟹

茅山螃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策湖出产的茅山螃蟹(湖在浠水,山在蕲春)、学名“中华绒鳌蟹”,以个大体肥、黄多味美闻名遐迩。据清光绪《蕲州志》载:“蟹出茅山下者,黄多而味甘,较它处为胜。”茅山螃蟹体重每只达半斤,黄多使它爬行时腹贴地,不象它处蟹肉钳,螯支撑悬空。茅山螃蟹,最肥的季节在立秋前后,有“七月的尖,八月的圆”和“九月重阳,蟹子满黄”之说。蟹肉气寒味咸,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凡蟹生烹,盐藏糟收,酒浸酱汁浸,皆为佳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尤其是蟹黄(卵巢和消化腺)味更鲜,而且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蟹肉蟹膏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每百克含蛋白质十四点五克)、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核黄素,还含有钙、磷、钾、铁等成分。烹饪方法有醉、糟、酱、炒、清蒸等。蒸蟹先用清水将蟹壳外面的污物洗净,放进盐水浸泡一小时左右,让蟹将肠里的细菌及脏物吐出,再换清水洗刷干净。蒸蟹要熟透,熟透的标志是壳色变红。如将蟹蒸熟,蘸以姜末、醋,同时喷点热酒,既能杀菌,又能去寒,其味更鲜。据《本草经疏》记载,醋蘸熟蟹,食之能补骨髓,滋肝阴,舒筋活血。茅山蟹还有散瘀血、抗结核的功能,对杀莨菪毒,解鳝鱼毒,漆素养,治疟及黄疸,或将其捣成膏涂疥疮、癣疮,捣汁滴耳聋,均有较好疗效。浠水策湖一带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朱元璋的大臣康茂才(蕲春人,官至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进阶荣禄大夫,死后明封为蕲国公)回家省亲,返京时,特将策湖的茅蟹带到京城,送到御厨房做成蟹黄面,敬献皇上,朱元璋吃后,称赞:“这蟹黄色、味都好,妙极,妙极!”。

策湖产的螃蟹为什么这么好呢?主要是有个好的生态条件。策湖多眼子菜,苦草,其根脆多甜汁,湖内鱼虾多,是蟹的佳饵;加上湖底土质松软,湖水清澈,日照时间长。这对茅蟹的生长均有利。清初年产两、三万斤;光绪二十九年建茅山闸后,产量降到两万斤左右;一九0年茅山闸再次改建,堵死了江湖通道,幼蟹不能溯江入湖,加上围湖开田,缩小了湖面,茅蟹濒于绝迹。

茅山螃蟹(茅蟹)产地范围为湖北省浠水县散花镇策湖水域,涉及策湖村、蒿墩村、仙女庙村、山洲坪村、茅山闸村、四壕村6个行政村现辖行政区域,总面积30.23平方公里。

六.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武穴豆泡

武穴豆泡是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的。武穴豆泡外观光滑,内面被食用油炸成发泡筋络状,所以炖肉、烧肉佐以豆泡的菜肴在武穴城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群众将此菜名呼为“豆泡炖肉”或“豆泡烧肉”。

武穴豆泡是用豆腐干切成长条形状或团方形状,进行加工处理后,用食用油油炸而成。长条状如手指精细的名曰鸡脚爪豆泡,团方形状的名曰团豆泡。豆泡也有叫豆腐果的,即长豆腐果或团豆腐果。武穴市场上多出售长条状的鸡脚爪豆泡。武穴豆泡外观光滑,内面被食用油炸成发泡筋络状,所以炖肉、烧肉佐以豆泡的菜肴在武穴城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群众将此菜名呼为“豆泡炖肉”或“豆泡烧肉”。豆泡炖肉或烧肉经肉汤炖煮,红烧软和后,豆泡外观柔软,内面发泡豆筋网络含有汤汁,如果用土火锅炖煮,越煮味道酥嫩越加鲜美,与一般豆腐制作的菜肴风味大大不同。因此,武穴城乡人民逢年过节或招待亲友客人,豆泡炖肉或豆泡烧肉为必备的一道菜肴。近年来,武穴豆泡“养在深闺被人识”,梅川、余川和刊江、武穴办事处的豆泡在市场声誉雀起,被誉为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七. 湖北省 黄冈市 浠水 散花藜蒿

散花藜蒿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藜蒿,又名芦蒿、水蒿、香艾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荒滩等潮湿处,因其抗逆性强、病虫为害少,经人工栽培后,成为一种营养丰富、无污染的绿色蔬菜食品。

散花藜蒿是野生大叶藜蒿经保护栽培而得到的反季节野生蔬菜,可食部分为地上幼嫩茎,嫩茎长16~22cm,粗0.4~0.6cm,具特殊清香气味。商品散花藜蒿嫩茎新鲜,颜色白绿,具特殊清香气味,手折易断,较自然生长得到的粗壮,香气更浓,颜色更明亮,节间更短,粗纤维更少或无。具有祛风湿、健脾胃、平抑肝火、预防便秘、促进消化,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等功效。据《浠水县志》记载,散花藜蒿至今已有千年的种植历史,是鄂东名产,三国时期,周瑜在“策湖”(以孙策在湖北浠水散花练兵而得名)训练水师,经常取藜蒿、菱角、茭白等野生蔬菜以作军用,给士兵强身健体。散花藜蒿产区毗邻长江,三面环水,远离工业区,周边无污染源,种植区耕作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墒保肥。2010年以来,浠水县人民政府制订了多项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藜蒿生产,现种植面积已达8000多亩,产量超过1.2万吨。

2000年,浠水县从外地引进藜蒿在散花镇禹山村进行大棚栽培试验,经过10多年的探索、试验、示范推广,现已扩大种植面积210hm2,产量6000T/ hm2,年产值达3000万元,每年销往北京、天津、武汉、上海、黄石等大中城市,并且供不应求。散花藜蒿最佳播种期是7月底8月初,一般每隔一个月收割一次,一年可收3—4茬。

另悉,我省列入本批保护目录的共有3个农产品,另外两个分别为随县洪山鸡、秭归屈乡丝绵茶。

地域范围

散花藜蒿产区位于湖北省浠水县散花镇西南部,分布在策湖周围,东为仙女庙村,西为仄船地村,南为禹山村,北为红莲巢村的范围内,产区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0o15′46〞~ 30o17′35〞,东经115o06′40〞~ 115o10′46〞之间;产区东西宽8公里,南北长3公里,适宜种植藜蒿面积85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散花藜蒿是将野生大叶藜蒿经大棚保护栽培而得到的、12月至次年3月间上市的反季节野生蔬菜,可食部分为地上幼嫩茎,嫩茎长16~22cm,粗0.4~0.6cm,没有侧生枝,无粗纤维,木质化程度低,颜色白绿,具特殊清香气味。商品散花藜蒿为去叶后只留尚未展开心叶、经捆把包装后的幼嫩茎。嫩茎新鲜,颜色白绿,具特殊清香气味,手折易断,较自然生长得到的粗壮,香气更浓,颜色更明亮,节间更短,粗纤维更少或无。食用方法是切成寸断清炒或佐以其它肉类烹饪,炒制后颜色脆绿,口感脆而不烂,香气扑鼻,化渣易嚼,爽口。 2、内在品质指标:散花藜蒿的内在品质跟普通藜蒿一样,具有祛风湿、健脾胃、平抑肝火、预防便秘、促进消化的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等作用。 3、质量安全规定:散花藜蒿的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T5010-2002)的要求,品质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绿叶类蔬菜》NY5089-2005的标准;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T/T5017-2001)和《无公害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5018-2001)。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产品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

八. 湖北省 黄冈市 浠水 蟹黄鮰鱼肚

蟹黄鮰鱼肚为当地名菜。其制法为:精选茅山大母蟹两只,将蟹脚用线扎紧,以免蟹黄流出,上笼蒸二十分钟,取出,刮出蟹黄,剥出蟹肉,将鮰鱼肚灰尘抹去。将砂锅放在火上,下猪油一斤二两,随着放下鱼肚,等鮰鱼肚松软起泡,将锅拿起,待热油浸泡十分钟,捞出鱼肚片破两边,再入油锅,用温水使油渗透鱼肚,起锅后放入冷水中发透,切成薄片。再将少许炖碱用热水烫一下,以便松软,再用热水将碱水洗清备用。将炒锅锅旺火上,下猪油八钱,姜末少许,连同笋丝、冬茹丝,蟹黄、蟹肉同时锅爆炒,下高汤三勺,再下鱼肚,再加味精、酱油、盐、猪油七钱,用湿淀粉勾芡,加醋,用铁勺推动几下,起锅盛盘,撒上葱花、胡椒即成。( 浠水)

九. 湖北省 黄冈市 罗田 楚乡酒

罗田“楚香牌楚香酒”系湖北楚香酒厂生产。它色清透明、清香纯正、醇甜适口、窑香浓郁、回味悠长,为湖北品酒。自1982年以来一直蝉联湖北同类产品第一名,1984年以来一直荣获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1991年以来连续五届荣获湖北省消费者满意杯金奖。并曾获得1997年湖北省工业精品名牌产品展销会金奖、第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名牌酿造品称号等荣誉。

湖北楚香酒厂位于罗田县凤山镇义水河畔,始建于1952年,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现已建成曲酒、酒精、包装、食品饮料、矿泉水5个分厂,拥有白酒、酒精、大曲、滋补酒、果露酒、汽水、纸箱、矿泉水等8条生产线。白酒、矿泉水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

十. 湖北省 黄冈市 武穴 春燕皮蛋

春燕皮蛋创牌于二十世纪初期,至今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有“鄂东第一蛋”之称。它以其配方独特、个大味美、营养丰富,饮誉千家万户。蛋体形似琥珀,富有弹性,晶莹如珠而半透明,蛋黄五彩如虹,清香扑鼻,食之不腻,容易消化,是佐酒、佐餐、馈赠之佳品,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因而因内久俏不衰,并出口日本、香港等地。( 武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