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顺贞丰有什么特产 贵州贞丰什么东西最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顺贞丰有什么特产 贵州贞丰什么东西最好吃更新时间:2024-04-17 11:31:14

一.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二官蔬菜

二官村位于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西北部,是个典型的屯堡大寨,全村有4830人。由于二官村人多地广,地理环境及土壤条件的原因,二官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2009年全村种植优质辣椒3500亩,大葱4500亩,西红柿400亩,其他蔬菜500亩,共计实现销售收入45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60元。2011该村种植蔬菜面积达到了1万多亩。

2012年,天龙镇二官村“无公害蔬菜”基地385.5公顷获省农业厅无公害产地认定。二官村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10460亩,其中:辣椒5000亩,大葱4000亩,西红柿400亩,白菜600亩,其他蔬菜460亩。产品远销两广、江浙、四川、重庆、江西、湖北等8个省、市、区,得到广大消费者一致好评和认可。

获国家农业部确认并授牌“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天龙镇二官村,目前已走出一条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道路,且正朝着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方向健康发展,为建设黔中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碗耳糕

原 料:大米1千克,果脯适量。

调 料:白砂糖100克,红糖100克,碱适量。

制作方法:蒸。先将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透心(中途换水泡),然后将水带米舀入石磨中磨成米浆,将少部分制成“熟芡”,其余的米浆滤干水后,用布口袋装起让其自然发酵。将融化的白糖与一半熟芡掺入部分米浆,表面上撒少许果脯;融化的红糖与另一半熟芡和匀后掺入剩下的米浆中呈金黄色,然后两种米浆分别舀入-的凹碗形模屉内,将屉放入沸水蒸笼吸和大火蒸,“开花”至熟后取出即成。

风味特色:色泽雪白或金黄、膨松柔软、富有弹性、甘甜清香、系贵州的传统风味小吃。

技术要领:需选用上等大米,米浆的发酵程度要恰到好处,否则发硬不泡,或发酵过度而无韧性、弹性。( 安顺)

三. 贵州省 安顺 西秀区 马泡

油炸粑是一种传统早点。又叫“马泡”。因其制作简单,携带方便,价格便宜,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原料是大米、糯米、黄豆。比例是3 :4 :3,制作过程是:先将三种原料分别浸泡半天,再和在一起磨成稠浆,然后将菜油烧开,舀一小勺浆放在特制的盒子里,放进油锅里,炸至焦黄后控干油即可食用。有人还喜欢在浆里放点葱丝、蒜苗丝和糟辣椒,味道也很可口

四.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板贵火龙果

板贵火龙果,又称红龙果,原产于中美洲热带地区。“板贵火龙果”是关岭自治县板贵乡引进培育出的具有优良品质的珍稀水果。由于板贵乡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全年无霜、光照充足的气候特点,加上地处“雄、奇、峻、秀”的花江大峡谷岸边,自然地理条件比较特殊,培育出的“板贵火龙果”具有独特的品质,得到有关专家的认可,同时受国家和省、市、县等各级领导、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板贵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纤维,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医药”为一体,称之为无价之宝。每100克火龙果果肉中,含水分83.75克、灰分0.34克、粗脂肪0.17克、粗蛋白0.62克、粗纤维1.21克、碳水化合物13.91克、维生素C5.22克、果糖2.83克、葡萄糖7.83克、钙6.3-8.8毫克、磷30.2-36.1毫克、铁0.55-0.65毫克和大量花青素(红肉果品种最丰≥14.3毫克)、水溶性膳食蛋白、植物白蛋白等,可溶性固性物含量12%-13%。

五.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鸡绒银杏

银杏常称白果,不仅可做成食品,还可入药治久咳气喘,小便自浊,白带;偎熟能治夜尿病。鸡绒银杏,为筵席中之佳。此菜肴,油壳清香,银杏软糯,油而不腻,热烫味浓。呈淡菜绿色,盛入蓝色花盘内,令人悦目爽心。是黔味名菜之一。( 安顺)

六. 贵州省 安顺 普定县 酸菜饵块粑

制作方法:煮。酸菜切成细节,饵块粑切成0.5厘米宽、5厘米长的条,锅内烧沸水,将酸菜放入水中煮2-3分钟,加入猪油、盐、味精、姜沫,然后放入饵块粑煮熟,加入熟火腿搅匀稍煮,撒上葱花即成, 风味特色:汤酸味鲜,清香绵软。 技术要领:最好选用兴仁饵块粑。( 安顺)

七. 贵州省 安顺 关岭县 坡贡小黄姜

坡贡小黄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关岭自治县“坡贡小黄姜”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核通过,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关岭小黄姜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畅销国内外市场,并多次在国内外展销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目前,年产量达1.5万吨。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坡贡镇位于东经105°51′43″—105°62′05″、北纬25°99′22″—26°05′92″,地处关岭县城东北面,距镇城39公里,东与黄果树管委会毗邻,北与镇宁县、六枝特区接壤,地势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全镇土地总面积59.1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1个村民组,53个自然村寨。2009年末,全镇总户数为4535户,总人口20553,其中:农业人口为20215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日照1622.5小时,年积温4630~5700℃,年降雨量12050.1—1656.8mm,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占全年雨量的87%,最适宜小黄姜的生长发育。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是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栽培植物,既是民间最普遍使用的调味香料,又是一种传统中药。味辛,性温,入肺、胃、脾。“坡贡小黄姜”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细分品种,共有一百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化学组成可归属为挥发油、姜辣素和二-庚烷三大类。生姜具有提高消化酶活性、保护胃粘膜细胞、抑制血小板凝聚、降血脂、抗肿瘤、抗运动病、消除自由基、抗氧化、防腐抑菌等多方面生物活性。“坡贡小黄姜”质细纤小,姜油含量高,色泽鲜美,芳香浓郁,数以色泽、质细、纤少、油富、丰满、昧美、汁丰、色鲜著称。生姜按用途和收获季节不同而有嫩姜和老姜之分。嫩姜多在八月份挖掘,一股含水多,纤维少,辛辣味淡,除做调味品外,还可炒食,做姜糖等;老姜多在十一月份挖掘,水分少,辛辣味浓,主要用作调味和药材。

与其他产区生姜相比,“坡贡小黄姜’’主要具备以下优点:

l、单产高,增产幅度大。单株产量1.5 kg,亩产高达3000kg以上,产量稳定,质量较好。

2、商品性状好,市场竞争力强。“坡贡小黄姜”质细纤小,肉细而脆,辛辣味适中,姜油含量高,色泽鲜美,芳香浓郁,数以纤少、油富、丰满、味美、汁丰、色鲜著称。

3、姜苗少且壮。相同栽培条件下,地上茎分枝只有10~15个,而其他大姜一般有15~20个。

4、叶片开展,色深,抗逆性强。叶片平展、开张,叶色浓绿。上部叶片集中,有效光合面积大。抗寒性强,进入10月份后,姜上部叶片明显变黄,而该品种仍维持绿色。

5、姜根少而壮。在同等栽培条件下,地下肉质根较其他种类的姜数量少,但根粗壮,姜块大小适中,商品性状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对发展对外贸易具有重要价值。另外,“坡贡小黄姜”耐寒性强,可提早种植和延迟收获,利于产量的提高和营养成分的积累,利于品质的改善。

6、达到药用标准。纤维细小,硫含量低,姜油酮姜油萜、水茴香、樟脑萜、姜酚、桉叶油精等药物成分较高,完全达到药用标准,价值高。

7、生长环境无污染,种植、生长、采收过程中无需使用任何农药。生姜只需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即可保鲜,当地采用土窖储藏方法保存生姜及姜种,不使用任何化学保鲜剂,产品和姜种都未受到化学污染危害,加上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原生态有机农产品。

“坡贡小黄姜”原产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坡贡镇,是坡贡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产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为“坡贡小黄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加之长期的传统培植,使小黄姜成了众多优良品种中的佼佼者。很早以前坡贡人民就开始种植小黄姜,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姜农在生产管理上一直沿袭传统习惯,产量稳定,但受限于多种因素制约,尚未形成大规模商品化经营,仅以初级农产品形式作为原材料销往外地。目前“坡贡小黄姜”种植区域已扩大到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远离农业发达地区,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保持原生态,农作物种植方法基本上沿袭传统习惯。由于种植区域内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年平均气温不高,因而当地原生农作物极少发病,加上“坡贡小黄姜”本身是当地原生植物,种植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栽培种植,已经适应了当地环境,因此“坡贡小黄姜”的种植、生长、采收过程中无需使用任何农药。生姜只需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即可保鲜,当地采用土窖储藏方法保存生姜及姜种,不使用任何化学保鲜剂,产品和姜种都未受到化学污染危害,加上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原生态有机农产品。

“坡贡小黄姜”平均株高60 cm,分枝数11个,单株经济产量1.5kg,亩产3000 kg以上,春季种植,秋、冬季采收。“坡贡小黄姜”采用传统种植方法,采用未受到外来基因污染的当地原生姜种,施肥用的是农户饲养牲畜产生的农家肥及少量复合肥,不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硬化、费力下降、影响生姜质量的尿素等化肥,更不使用农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坡贡小黄姜”品种。

“坡贡小黄姜”全株有芳香味和辛辣味,姜块个体适中,表皮淡黄,肉质细腻,纤维含量少而细,皮薄肉嫩、辣味浓香,色泽鲜润,重金属含量极低,品质独特,完全达到药用标准(质量高于食品标准)。“坡贡小黄姜”的独特品质是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水质、土壤成分、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和种植方法而形成的。“坡贡小黄姜”种植区域没有工业污染,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农药,不使用保鲜剂,是真正的原生态有机农产品。

近年来,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委镇政府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本镇的实际情况,经多方考察,全镇土地、气候均适宜种植小黄姜,决定在全镇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小黄姜种植产业,积极引导群众种植小黄姜,通过为群众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寻求销售市场等服务,争取尽快让“坡贡小黄姜”形成产业化,走向国内外市场,增加附加值,为农户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坡贡小黄姜”在本地已具有一定市场,且种植小黄姜是种植玉米和水稻收入的5倍以上,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越来越富裕,激发了群众种姜的积极性,小黄姜种植在当地己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达10000多亩。

八. 贵州省 安顺 镇宁县 安顺金刺梨

安顺金刺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安顺金刺梨:安顺金刺梨少刺无籽,脆甜化渣,还有人说它是中药“蜂糖罐”。金刺梨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钙、铁、锌、氨基酸等多种人体所需元素。被誉为对人体有益的“肠道清道夫”、“血管清道夫”,是一种不可多得、防病养生的“营养珍果”。

安顺金刺梨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规划以西秀区为核心区,重点在镇胜高速、贵黄公路沿线15个乡镇,黄果树、龙宫风景区内,各县区适宜种植区域,形成点、线、面主体布局的产业带和以镇胜高速、贵黄公路沿线,黄果树、龙宫风景区等旅游景区沿线的安顺金刺梨观光带。

从经济效益初步测算,推进大规模发展后,仅按照安顺金刺梨每斤产地价格5元/斤的最-格测算,20万亩全部进入盛果期后创产值18亿余元,为农户创收10亿元左右。

地域范围

安顺金刺梨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安顺经济开发区、黄果树管委会等8个县、区(管委会)现辖行政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25°21’至26°38’,东经105°13’至106°34’。种植面积16.5万亩,产量4万吨,产值4亿元。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立体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明显,森林覆盖率达36%。全市东邻省会贵阳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靠六盘水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接毕节地区,总面积9267平方公里。

九.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精辣脆皮鱼

贵州槽辣椒,是黔味菜肴的调味品之一。糟辣椒清香脆嫩,其味鲜咸,经久不易变味,能促进食欲开胃,生熟荤菜都可食用,颇具独特的地方风味。糟辣脆皮鱼,是贵州传统名菜之一,大小宴会及居家请客,均常把这道菜作为款待客人的佳肴。此鱼的风味是壳脆肉细,色红油亮,鲜香可口,味略酸、甜、咸而微辣,是下饭佐酒之佳肴,食后使人余味无穷。( 安顺)

十.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炝炒剪刀菜

□原料

剪刀菜400克。

□调料

烹调油、干辣椒、花椒、盐、白糖、酱油、味 精、醋、姜、大蒜、蒜苗等适量。

□刀工成型

剪刀菜洗净,干辣椒去籽切成1厘米长的筒 状,姜、大蒜切成指甲片,蒜苗切成1厘米长的节。

□烹调方法

炝、炒。取一小碗放入白糖、酱油、醋、味 精兑成汁;锅洗净盛入少许油烧热,下入干辣椒、花椒炒至脆香,随即放姜、蒜片、剪刀菜、盐炒 几下,烹入兑好的味汁快速翻炒起锅装盘。

□风味特色

脆嫩爽口,香辣味浓。

□技术要领

炒时火要大,动作要快,才能保持菜质脆嫩。

□演变

用此法可制作炝炒莴笋叶、筒筒菜等菜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