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三门峡市土特产都有哪些 三门峡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三门峡市土特产都有哪些 三门峡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3-08-10 11:34:04

一. 宁夏 吴忠 青铜峡市 青铜峡辣椒

青铜峡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青铜峡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 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β-胡萝卜素、叶酸、镁及钾;辣椒中的辣椒素还具有抗炎及抗氧化作用。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地域范围

青铜峡辣椒主要分布在青铜峡市叶盛镇、小坝镇区域,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青铜峡市地处宁夏平原引黄灌区中部,位于东经105°21′-106°21′,北纬37°36′-38°15′,平均海拔1121米,南北长29.6公里,东西平均宽3.2公里。南起青铜峡镇,北至邵岗镇与永宁县李俊镇接壤,叶盛镇与永宁仁存接壤。东至黄河中轴线,西至沿山公路109、110国道,包兰铁路贯穿南北,石中、青吴灵高速公路纵横东西。年总产量9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青铜峡市地处宁夏平原引黄灌区中部,地势平坦,土壤以黄河泥沙淤积土质、盐碱土质及红沙质土壤为主,其中:淤积土质29.6万亩、盐碱土质4.6万亩、红沙土质8.4万亩。土壤PH值平均为8.54,土壤有机质平均为14.9。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养分含量高。地形为贺兰山脉黄河冲积扇形成的宁夏平原上游,西南高,东北低,比降为2500:1。

(2)水文情况:种植区域内黄河穿越市境,辣椒生产灌溉用水为黄河水。1967年青铜峡水利枢纽建成,成为银川平原内西干渠、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秦渠、汉渠、东干渠等大干渠之首。七大干渠过境长260公里,年配水量9.59亿立方米。按照《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6-2000)的要求,对产地的灌溉用水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辣椒产地灌溉水所有

监测项目检测值均未见超标,判定灌溉水质合格。

(3)气候情况:辣椒种植区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冬冷夏热,灾害性天气少,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丰富,引黄灌溉农业旱涝保收。

年平均风速为3米/秒,以4月份最大,全年以西北风为主,最大风力7级,全年沙尘暴日数9天,扬沙日数14天。

年均气温9.5℃,极端低温-17.6℃,极端高温34℃。≥10℃的积温为3200-3400℃,无霜期140-160天。

全年日照时数为3102.5小时,平均每天为8.5小时,7月最长每天13.5小时,12月最短每天9小时。年平均辐射量为144.6千卡/平方厘米。

平均降水量为146.8毫米,主要降水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60%,年蒸发量平均为1940毫米,是降水量的9.1倍,平均日蒸发量5.3毫米。

(4)人文历史情况:青铜峡辣椒从20世纪开始种植,已有近10年的历史。青铜峡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全市土地面积244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80多万亩,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万人,占总人口的67%。。同时,青铜峡市位于宁夏中部平原,包兰、大古铁路、石中高速、109国道穿境而过,也是宁夏列入西部百强的唯一的县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种植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社会安定,民风淳朴,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投资环境。近年来,我市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采取政府引导、资金扶持、公司运作、大户带动的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截止目前,全市新建千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13个,建设日光温室2万亩。引进山东寿光种苗公司、中卫绿色田园蔬菜合作社等4家大型公司和设施蔬菜种植大户90户,投资4000多万元,参与全市日光温室、三座工厂化育苗中心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化发展氛围。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为青铜峡辣椒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达到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产地,才能作为辣椒种植基地。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划定区域范围内辣椒的品种主要选择抗病性强、抗逆性好、品质优、产量高、耐贮运的长剑等优良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对辣椒种子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消毒”的办法,以确保种子的质量;在辣椒生产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在辣椒生产中使用未依法登记的肥料、农药;禁止使用不符合农灌水标准的污水灌溉辣椒基地;在辣椒储藏、加工、包装、运输、销售过程中,禁止使用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催熟、防腐、增白、染色的药物或激素类物质;要有专人保管化肥、农药;定期对辣椒基地进行农药残留抽检,对在抽检过程中发现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及农药残留超标的,不得上市销售,并予以暴光。

(4)产品收获:完全成熟后采收,采摘前15天内严禁喷洒各种防病防虫农药。

(5)生产记录要求:要做好生产全过程的记录,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的购销、使用记录,辣椒销售记录等,记录要完整、真实,保存两年以上,投入品使用记录要真实反映原料生产全过程。凡无投入品记录的,蔬菜购销公司一律不予收购。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划定区域范围内的辣椒品种以长剑为主,其生育期

12个月,平均株高2.5米,单果重100-150克,每株结果25个左右,单株产3.5-4千克,果色黄绿,厚皮,辛辣。

(2)内在品质指标:青铜峡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

克辣椒产品中,含有维生素A0.05毫克,维生素C20.2毫克,蛋白质2.4克,脂肪0.3克,总糖8.6克,碳水化合物9.8克,钙4.6毫克,磷39毫克,铁0.1毫克,多种氨基酸0.0298毫克。青铜峡辣椒具有抗病性强、抗逆性好、品质优、产量高、耐贮存等特,适宜长途运销。在反季节蔬菜供应中占重要地位。温棚辣椒每年10月定植,年产量9万吨左右,90%向外销售,主销区域主要在西北地区,鲜销产品价格行情好,“青铜峡辣椒”产品知名度高。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产品安全卫生指标优于国家标准。整个生产过程均按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和我市制定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地域范围内的生产经营企业要按照《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使用规范》的要求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共标识授权规定,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正确使用全国统一的公共标识。应建立标识使用管理制度,对标识的使用情况如实记录,登记造册并存档,存期三年。辣椒在运输的过程中要遵守有关规定,车辆要有保暖设施,运输要合理。

二. 河南省 三门峡市 陕州区 中草药材

灵宝中药材资源比较丰富,中药资源共有1000多种,其中植物药材860多种,动物药材120多种,矿物药材10种,其他药物7种。产量大的主要品种有丹参、连壳、苍术、酸枣仁、穿山龙、黄芩等16种。全市年产穿山龙43.8万公斤,苍术22.9万公斤,丹参2.4万公斤,酸枣核16.8万公斤,连壳13.65万公斤。全市正常年景收购中药材50多万公斤。

三.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三门望潮

三门望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门望潮是浙江省台州三门的。

在浙东一带,它被叫做望潮,名字很美,甚至有人把它与一个叫“望海潮”的词牌名联系起来。据说潮汛来临时,它的触手会上下摇动,渔民可因此判断潮水的涨落,大概这就是望潮得名的由来。可是,在其它地方,它一概被叫做章鱼或者八爪鱼,听起来就有点张牙舞爪的味道。

除了望潮,章鱼类的海产品还有很多,比如鱿鱼、墨鱼、蜞蛄等。它们虽然均与望潮沾亲带故,模样也有几分相似,其实区别很大。望潮的个头适中,不及墨鱼与鱿鱼,但比蜞蛄大得多,那个圆乎乎的脑袋,鹌鹑蛋一般。望潮的触手最为粗长有力,爪子上布满吸盘,一旦吸住就牢不可脱,只有放入水中,才会自动松开。论起味道,也以望潮为上,鱿鱼次之,墨鱼第三,蜞蛄居后,价格也因此大为不同。如果去菜场买菜,望潮往往是论个卖,高的时候需要二十几块钱一个,而鱿鱼与墨鱼是论斤卖,蜞蛄往往是估个价看着给。

望潮的烹调方法比较多。有清汤烧煮的,味道最为原始,肉质稍显白皙,熟透的望潮好像一朵盛开的花,八个爪子变成了八个大小一致的花瓣。有用来烧烤的,剁头去脚,用竹签串起来,尤其是那个头部,咬出来是黑乎乎的,但是香气特别足。据说还有生吞活吃的,先蘸点芥末什么的,然后让它往喉咙里爬,这种吃法有点吓人,我没见过。

我见过最好吃的一道菜,叫做“三套龙”,是三门乡下最常见的做法,以望潮为主料,也有用墨鱼的,还有两种是猪肉和鸡肉,据说是一种大补之物,有益气养颜只功效。但是,这种烧法比较复杂,先是水氽,再是油炒,然后烹入料酒,佐之姜、葱、蒜,长时间红焖。如此一来,肉虽老但韧劲更足,味虽重但香气扑鼻。这样的好菜,乡人一般不轻易烧,一些档次高的大酒店是不会烧,因此很少有机会吃到。我原先在中心花坛边上的一条小巷子里吃到过,后来这个大排档不知搬到哪里去了,那种独特的味道也就成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其实,望潮味美,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烧的,要想烧出那种松脆鲜嫩的感觉,必须了解其中的窍门。烧望潮之前,一定要把它使劲地往地下摔,而且摔得越狠,肉质就越松脆,味道就越好,虽然这样有点残忍,但据说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

四. 河南省 三门峡市 卢氏 卢氏猴头

猴头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因其形似猴头,体外绒毛的形状和颜色又极象猴头而得名。猴头常在7、8月份寄生在麻栎、栓皮栎、青刚栎等栎类树木的干枯树桩或活树的干枯部分,卢氏栎类林木资源丰富,适合猴头和生长繁衍。

猴头味道鲜美可口,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滋补品,每百克猴头中含蛋白质26.3克,脂肪4.2克,还含有多糖。所含蛋白质水解后可得16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猴头中含有七种。此外,还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

猴头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能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中还有抗癌物质。

卢氏野生猴头主要产区在县西南部的狮子坪、官坡、瓦窑沟、汤河、徐家湾等乡。为扩大猴头生产,县土产公司厂进行人工点菌培育试验,初获成功。1985年县科技开发公司厂人工点菌培育的猴头已有少量生产。

五.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三门蛏子

产品名称:三门蛏子

产品产地:浙江三门

产品特性:体大肉厚,味道鲜美,素负盛名

产品季节:每年四、五月间拣拾

产品简介:三门蛏子体大肉厚,味道鲜美,素负盛名。沿海各地分布广泛。现在全县养蛏46249亩,年产16388吨,远销台州、宁波、绍兴、杭州、上海等地,健跳冷冻厂小包装车间已精制小包装鲜蛏,打入国际市场。黄泥螺每年四、五月间,沿海农民挑灯下涂拣拾。这些颗大、壳薄、味鲜的黄泥螺,经过水产和外贸部门的精细加工,具有独特风味。近几年来三门黄泥螺畅销港澳、日本等地。

六. 河南省 三门峡市 渑池 仰韶酒

仰韶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仰韶酒是中州佳酿中的古香新秀,因厂址在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南侧而得名。

仰韶酿酒,历史久远。从仰韶村和附近的二里头文化遗址0土的大量酒具看,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酿酒了。以后,酿酒业又得到很大的发展。据《渑池县志》记载,"治县东里许,玉皇庙沟,有水极甘美,能助酒味,酿酒家多取之,故名醴泉。"仰韶酒继承和发展了古代"醴泉春"的传统工艺,以优质高梁为原料,加以精心勾兑,具有无色透明,入口芳香,窖香浓郁,甜绵爽净,回味悠长的特点,并略带苹果味,是馈赠亲友,佐餐饮宴的佳品。

仰韶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南省渑池县城关镇、仰韶乡、张村镇、英豪镇、陈村乡、洪阳镇、仁村乡、果园乡、天池乡、坡头乡、段村乡、南村乡等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河南省 三门峡 卢氏 卢氏连翘

卢氏连翘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卢氏连翘,中药材品种,指河南省卢氏县所产的连翘,为河南省。卢氏连翘品质优良,有效成分高于中国国内其它同类品种。销售范围遍及中国各省市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域产品)。

卢氏连翘,中药材品种,指河南省卢氏县所产的连翘,为河南省。与其他地区品种相比较,卢氏连翘连翘苷含量和醇浸出物含量高,且富含维生素P,品质优于其他产地的连翘。2004年,卢氏连翘获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卢氏连翘行销中国国内20多个省市,外贸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中国港澳特区等。卢氏连翘每年产量占中国连翘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卢氏连翘是卢氏县大宗药材名产。又名空壳,俗称黄花条。为落叶灌木图2 卢氏连翘生物性状

.,高2—4米。枝开展或伸长,稍带蔓性,常着地生根,小枝稍呈四棱形,节间中空,仅在节部具有实髓。花先叶开放,腋生,长约2.5厘米;花萼4深裂,椭圆形;花冠基部管状,上部4裂,裂片卵圆形,金黄色,通常具橘红色条纹;雄蕊2,着生于花冠基部;雌蕊,子房卵圆形,花柱细长,柱头2裂,蒴果狭卵形略扁,长约1.5厘米,先端有短喙,成熟时2瓣裂。种子多数,棕色,狭椭圆形扁平,一侧有薄翅。花期2—3月,果期9—10月。卢氏连翘果壳厚,色泽鲜艳,享有盛誉,为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一种常用药材。它主产在海拔650—2000米的山坡丛林中。.

连翘在卢氏县的生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卢氏县山区自古以来有采集、炮制、使用连翘的传统。卢氏连翘多年来一直作为道地药材为医宗、药家所钟爱。.
卢氏中药材基地建设时间久、规模大、影响广。天麻、连翘基地遍及全县。连翘是主要的道地特色中药材,2010年全县总基地面积50万亩,年产量500万公斤,产值5000万元,市场占有量达53%以上。
1993年组建了中药材集团总公司,下设10余家分公司,形成强大的指导服务体系,把中药材作为县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另外为解决药材交易场所,县投入2500万元建起了占地100亩的卢氏药城,形成了辐射周边地区的中药材交易市场。
由于药材量大质优,所以外地中药企业落户卢氏,参与基地建设和产品加工。如众生植物研发有限公司与县0签订了全县30万亩连翘基地建设合同,在产区进行投资并收购地产药材予以加工;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延伸了产业链条,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服务,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2004年卢氏连翘被国家定为唯一野生保护基地和地理性标志产品,2005年又被国家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通过了对卢氏连翘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4年12月13日起对卢氏连翘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4年第183号)。.

地域保护范围

卢氏连翘原产地域范围以河南省卢氏县人民0《关于界定卢氏连翘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卢政文[2004]22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河南省卢氏县所辖行政区域。.

八. 河南省 三门峡市 灵宝 朱阳核桃

朱阳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朱阳核桃因产于灵宝市朱阳镇而得名。相传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将核桃引进中原在此试栽,从此成为当地群众主要食品来源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镇境内百年树龄核桃树有3000余株。朱阳地处秦岭、伏牛山脉交汇处,海拔600~1100米之间,土壤呈弱碱性,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核桃种植。截止2015年底,全镇栽植核桃40万亩,其中挂果17万亩,年产量4250万公斤,核桃成为当地老百姓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07年被全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全国优质核桃基地乡镇”称号;2010年,朱阳“珍珠核桃”在我国第二届核桃大会上获得金奖项目;2011年,“陕核5号”在中国首届核桃节上获得“金奖”。朱阳核桃核桃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和锌、锰、铬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有促进葡萄糖利用、胆固醇代谢和保护心血管的功能。镇咳平喘作用也十分明显,冬季,对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病患者疗效极佳。

灵宝市朱阳镇将用三年时间新发展核桃20万亩,建成中国核桃生产第一镇。朱阳镇是我国优质核桃最佳适生区之一,2007年被全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全国优质核桃基地乡镇”称号。目前,朱阳镇核桃种植面积突破11万亩,产量450万公斤,产值4800万元。 “朱阳核桃”品牌遍及全国各地,不仅实现了千家万户小农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而且加速了核桃科研成果的转化。

地域范围

朱阳核桃的地域保护范围在灵宝市朱阳镇境内,西与陕西省交界;东与灵宝市五亩乡交界;南与卢氏县交界;北与灵宝市阳平镇交界;保护范围包括灵宝市朱阳镇境内,区域总面积783平方公里。栽培总面积20万亩,现年产量2250吨。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9′00″~110°48′00″,北纬34°07′00″~34°24′00″。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果面洁净,个头均匀,坚果呈圆形、长椭圆形,无病虫果、黑斑果,缝合线紧密,坚果碰敲声音脆响,平均单果重大于10克,壳厚1.1mm,壳面光滑美观。2. 内在品质:种仁呈淡黄褐色,含水量不超过8%,含蛋白质15-20g/100g、脂肪58-65g/100g、单宁4.5×103-5.2×103mg/kg、钾3900-3980mg/kg、硒0.01-0.02mg/kg,种仁饱满,风味香甜,出仁率58%以上,无空壳果和破损果。3. 安全要求:核桃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的安全指标,在包装、标识上需符合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入市场遵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九. 河南省 三门峡市 渑池 仰韶黄杏

仰韶黄杏因产于绳池县仰韶文化发源地而得名,又因其果形似鸡蛋,俗称鸡蛋杏。果实成熟后,核肉分离,摇晃有响声,又称"响铃杏"。其特点是:个大、味鲜、营养丰富,果皮和果肉橙黄色,阳面有红晕,单果平:均重70克,最大果重126克。肉细汁多,无纤维,酸甜:可口,芳香浓郁,适宜鲜食,加工后制成的糖水杏、杏浆等也都是上品。仰韶黄杏历史上曾作为贡品。1986年6月,在河南省大杏鉴评会上,获得冠军。

十. 河南省 三门峡市 灵宝 灵宝杜仲

灵宝杜仲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灵宝杜仲栽植历史悠久,于2006年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灵宝杜仲基地已发展5万余亩,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种植良种杜仲生态园基地。

杜仲是我国的独无树类,杜仲做为外药,正在我国的利用历史也很是长久。《神农本草经》称杜仲“味辛平。从腰脊痛,补外,害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阳下痒湿,小便缺沥。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思仙。生山谷。”《本草纲目》记实杜仲“皮色紫,味甘微辛,其性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本草汇言》更是称“凡下焦之虑,非杜仲不补;下焦之湿,非杜仲晦气;脚胫之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腰椎间盘,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外华人平易近国药典》(简称《外国药典》)2005年版将杜仲叶反式收录其外,并确定绿本酸为杜仲叶药材的次要药用无效成分及其含量标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