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三门峡最有名的特产 三门峡市渑池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三门峡最有名的特产 三门峡市渑池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30 22:52:26

一. 河南省 三门峡市 灵宝 灵宝大枣

灵宝大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灵宝大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枣是灵宝的之一,早在唐代已有栽植。1914年曾作为河南省名产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展出。1998年,全市大枣栽植面积4.5万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灵宝大枣品质极佳,具有色艳果大,肉厚核小,味鲜香甜的优良特性。鲜果最大的个重30克左右,平均个重18-20克,制成干枣后富有弹性,适于长途运输。灵宝大枣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营养价值很高;其味甘性温,益肝补脾,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二.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台州三门青蟹

台州三门青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台州三门青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名称:三门青蟹

产品产地:台州三门

产品特性:壳薄、膏黄、肉嫩、味美。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维生素。

产品功效:清热、滋补、消肿等功效。

产品简介:三门锯缘青蟹就产自美丽富饶的三门湾畔,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大型名贵水产品,所产青蟹以“壳薄、膏黄、肉嫩、味美”而驰名闽浙沪。清朝诗人鲍谦有诗为证“何物可供郎下酒,糖颓青蟹砺江蚝。”浙江省副省长章猛进先生曾赞为“精品蟹”。2000年以来,我县多次在上海、杭州等地举办青蟹推介会,三门青蟹逐渐为人们所熟悉。2002年三门举办了首届青蟹节,在青蟹节上单个三门锯缘青蟹拍出40万元的天价,《人民日报》、《文汇报》、《浙江日报》、《中国海洋报》相继作了报道,三门青蟹从此蜚声海内外,好评如潮。2001年三门锯缘青蟹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命名为名牌产品,2001-2003年连续三年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2001年获浙江省渔博会金奖,2002年获浙江省名牌产品。2003年12月“三门湾”牌锯缘青蟹还通过了无公害食品认证,产品远销大江南北,2003年实现出口新加坡、日本等国际市场,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三门锯缘青蟹独特品质和品牌的形成源自于: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三门县地处浙东沿海三门湾畔,地理坐标为东径121°12′00″-121°56′36″,北纬28°50′18″-29°11′48″,三门湾为半封闭型港湾,岸线曲折,全长227公里,湾口岛屿星罗棋布,有力地阻挡和减缓风浪、潮流的动力作用,湾内风平浪静,滩涂广阔,沿岸群山环抱,溪流众多,港内水体处于不断更新之中,雨季夹带大量养分入海,水质肥沃,据全国海水普查,三门湾每升水体含硝酸盐15.8微克,磷酸盐1.0微克,硝酸盐25.7微克,每立方米海水有浮游生物668克,为全国之最。同时,港湾退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泥沙很少沉积,使港湾稳定,盐度适中,饵料生物丰富,近海无工业污染,水质清晰。据监测表明湾内海水符合一、二类海水标准,使青蟹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产品历史:三门青蟹,产自浙江省三门湾畔三门县境内。三门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西枕天台山,东濒三门湾,北接宁海县,南邻临海市,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六敖镇尖坑山和亭旁镇上坟墩一带已有人类居住。县以三门湾而得名,湾以条件优越,资源丰富而享誉,素有“陆有林矿之饶,水有鱼盐之利”的美称。早在民国5年(1916年),孙中山先生称三门湾为实业之要港,列入《建国方略》。1949年2月17日,三门成为浙江省第一个人民政权县域,改革开放以后,在勤劳勇敢的三门人民的共同建设下,我县日益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滨海新城。

三. 河南省 三门峡市 灵宝 灵宝香菇

灵宝香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灵宝香菇”以苹果剪枝木屑为主要生产原料,采取仿野生状态栽培模式,所产菇品质量上乘,菇形圆整美观,菇肉致密瓷实,菇香纯正浓郁,菇色浅褐自然龟裂成花,食之鲜嫩口感好,深受市场青睐。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灵宝香菇”已实现了栽植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管理集约化、技术标准化、经营一体化,年生产规模达到3000万袋以上,年产优质香菇3750万公斤以上,产品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并成为郑州、西安、洛阳等城市香菇市场价格主导产品。“灵宝香菇”作为灵宝地方,以其品质优良、比较效益高著称,是灵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新亮点,为灵宝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突出贡献,也正在为灵宝名优特色农产品

灵宝香菇

地域范围

灵宝香菇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灵宝市10个镇(大王镇、阳店镇、尹庄镇、城关镇、函谷关镇、焦村镇、朱阳镇、阳平镇、故县镇、豫灵镇)、5个乡(川口乡、寺河乡、苏村乡、五亩乡、西阎乡)、2个管委会(涧东区、涧西区);43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10°21ˊ-111°11ˊ,北纬34°44ˊ-34°71ˊ,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69公里,国土总面积30.11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47万公顷,林地(含果园)面积16.07万公顷,滩涂和荒山荒坡面积7.3万公顷,年总产量达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灵宝香菇菇形圆整、美观,菇肉厚,自然花菇率高。保鲜菇呈扁半球形稍平展或伞形,伞柄长度小于或等于菌盖直径,颜色分别为菌盖淡褐色至褐色。菌褶乳白略带淡黄色,菌肉致密、韧性好、润爽,具有香菇特有香味、无异味。花菇、厚菇、薄菇呈菌柄长度小于或等于菌盖直径,菌肉致密、韧性好、润爽,具有香菇特有香味、无异味。 2、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对灵宝香菇的检测显示内在品质指标:以干重计,水分≤12%、蛋白质≥20%、粗纤维≤11%、灰分≤8%、总糖≥40%。 3、卫生安全要求:原辅材料应符合农业部发布的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卫生指标按GB7096执行。灵宝香菇生产使用生物和生化制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科学用药,禁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菇品采收期,禁用一切农药。

四.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五. 河南省 三门峡 卢氏 烙花筷子

卢氏冬青木烙花筷子,质地优良,工艺精湛,是卢氏传统的名牌工艺品,烙花筷子系选用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四季长青的冬青木为原料精制而成。其木质坚硬、细腻、性寒凉,色洁白,用香油浸泡后,似牙骨粹黄,气味清香。制成后又在长10厘米、宽5毫米的方头筷面上,用手工烙绘出画面,栩栩如生,各具神态,浓淡相宜,层次清晰,既可做餐具,也可供欣赏,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相传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末,祖居卢氏县朱阳关的工艺名师杜平子善诗画,无意中在烟管上烙出了花鸟、文字、山水人物等 ,继之以冬青木烙花筷子,并在很小的筷面上烙出"八仙过海"、"唐僧取经"、"松鹤延年"等复杂的画图,悦目增色,广为人们喜爱1914年,"老义军"头目方某曾亲自到朱阳关,以一块银元买一把烙花筷子赠送友人。外地商贾游客离卢时多成批带走,以此赠送亲友或长途贩运于全国各地
烙花筷子有30厘米、26厘 、24厘米和20厘米的方形、扁圆形和圆形铁头等规格,筷子大头上方齿轮状双线花边以下,则是烙花题诗的有限之处,欲在这不足方寸之处出佳作,非名师而不能为。卢氏朱阳关素有"小洛阳"之称,民间工艺发达,抗日战争时期,从事手工艺的就有50余家,全为私人作坊。建国后,乡、县先后兴办朱阳关筷子厂,后又在城关镇高村建立卢氏县工艺美术筷子厂,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日产量不断增长
卢氏冬青子驰名中外,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 各大城市。1964年以来,出口日本、东南亚、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卢氏县)

六. 河南省 三门峡 灵宝 石子馍

石子馍,又称石子烧饼。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垫底烙熟而得名,其历史源远流长,兼有的制作方法,是灵宝的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小油(植物油)、食盐、大料、花椒、葱等。石子烧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
( 灵宝)

七. 河南省 三门峡 卢氏 卢氏蜂蜜

卢氏蜂蜜有杂花蜜、槐花蜜两种。杂花蜜又名土蜂蜜,为土蜂(中国蜂)所酿,蜜较稠,味甜浓。因蜜源不同又有白蜜、红蜜之分。
蜂蜜甜味醇厚而芳香,内含丰富的葡萄糖、果糖和钙、磷、铁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制作糕点、饼干、保键饮料和蜜饯果品的优质原料。它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药用价值高。《本草》记述:"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环老延年。"历代中医都认为有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明目、明目、止咳、通便的功能。现代医学把它作为治疗肝炎、肝硬化、神经衰弱、胃溃疡、高血压、心脏病及胆囊炎的辅助药物。

八.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九. 浙江省 台州 三门 脊尾白虾

脊尾白虾

脊尾白虾又名水白虾、白虾,分布于沿海及大河口的咸淡水处,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干品,是上等的菜肴。

脊尾白虾也是三门县传统养殖拳头产品,特殊的水域环境,使三门县产出的白虾晶莹剔透、味道特别鲜美。随着围塘养殖发展,通过纳苗或亲体自然繁殖获取白虾苗种进行混养,单产可达30公斤,亩效益达1500元。目前全县养殖面积65000亩,年产量1690吨,主要销往沪、杭、甬、台、温等水产批发市场。

十. 河南省 三门峡 灵宝 厥山葱

厥山葱,又名"鞭杆葱",产于灵宝尹庄镇厥山村一带,茎长杠粗,杆一般长26厘米以上,最长达40厘米。葱白质细,葱香强烈,入口辣中带甜。厥山葱不但是鲜美的调味品,而且可人药治病,效力较其它葱要好。该葱曾供应香港市场,受到好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