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永州新田特产大全简介 新田土特产有哪些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永州新田特产大全简介 新田土特产有哪些图片更新时间:2023-02-11 21:11:56

一. 湖南省 永州市 江永 苦瓜酿肉

苦瓜酿肉

原料:

鲜苦瓜750克,去皮猪肉300克,金钩虾、酱油各15克,水发香菇、面粉各25克,鸡蛋1个,湿淀粉100克,蒜瓣50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精盐、香油各2克,熟猪油1000克。

制作过程:

1、豆腐去皮切成6厘米长,2厘米见方条,共30条,冬笋切成片;

2、苦瓜切4厘米段去瓤,冷水煮熟去苦味后攥干水;

3、猪肉剁成,香菇、虾切碎放入碗中,加鸡蛋、面粉、湿淀粉25克、精盐调匀成馅,塞入黄瓜段,用湿淀粉50克封两端;

4、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放蒜瓣炸一下捞出,苦瓜入锅,待苦瓜表面炸至淡黄色捞出,竖放碗内,撤上蒜瓣,加酱油入笼蒸熟;

5、熟猪油50克烧至七成熟,将蒸苦瓜的原汁入锅中烧开,加味精、湿淀粉25克勾芡,苦瓜翻扣盘中浇汁,撤胡椒粉,淋香油即可。

二. 湖南省 永州市 新田 瑶族绣花鞋

瑶族的绣花鞋通常为“大脚鞋”,但由于受到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生活习俗仿效汉族,妇女裹小脚就是突出的一例。

现在看到的这双“三寸金莲”是清末民初瑶族贵族妇女家居时穿用的小脚鞋,其造型、花纹与汉族的“三寸金莲”不同。鞋面为黄缎布,上绣太阳、凤凰、花草等图案,色彩斑斓,极具变化。此鞋开口较阔,黑布镶边,蓝布为底,用麻线纳成后又在前后各加一块羊皮,既防滑,又耐磨。该鞋无论是刺绣工艺、色彩搭配,还是材料的选择都是典型的瑶族风格。

瑶族是一个分布十分广泛的南方民族,支系复杂,以服饰来划分就有“花裤瑶”、“花篮瑶”等不同称谓。鞋的式样也很多,湘桂交界处的瑶族绣花鞋有两种:一是节日喜庆时穿的“镶边鞋”,一是姑娘出嫁时穿的“乘海鞋”,也称“登云绣鞋”。“乘海鞋”鞋尖上翻,形如龙头彩船,鞋面图案犹如波涛汹涌,又似彩云翻滚。传说,瑶族先民在飘洋过海时,遇上风暴,只有一艘龙船化险为夷。于是,有了龙船形状的“乘海鞋”。这里展示的这双绣花鞋,是典型的“缠绣”,青色绸布面上绣有抽象的云头纹、鱼纹、鸟纹等图案,以彩线为主,间有金属亮片修饰,鞋口作螺旋纹装饰。整个鞋子美观大方,是瑶族传统手工鞋的代表作。

三. 湖南省 永州市 道县 道州榨肉

道州榨肉食品,继承了道州民间近千年传统、特色工艺,结合现代科学配方,精工制作而成。该产品选料考究精良,口味独特,纯正,具有色泽鲜、香、脆、辣等浓郁的地方和风味,实为居家、旅行,宴请宾朋,馈赠亲友之佳品。

四. 湖南省 永州市 道县 道州喝螺

道州喝螺

道州喝螺是选用本地所产铁螺加工烹调而成,具有哺香脆嫩、汤鲜味美等特点,带有浓厚的地方风味。道州喝螺营养价值极高,能哺火开胄益元气,和五脏。道州喝螺的制作特别讲究。首先选用大小相等的活铁螺,放入水中并滴几滴茶油,过两天后,使之吐出污泥杂质再用清水洗净,把剁成泥的瘦肉掺入水拌匀,倒入盆内,使螺饱食。然后剁掉螺尾,加少许食盐搓洗干净,放到烧红的铁锅里,稍炒干水气后,加适量茶油再炒,直至铁螺脱掉掩皮为止。这时,再用勺铲出掩皮加食盐和小小量米酒复炒,然后将生姜、大葱、辣椒、酱油等佐料,匀撒在铁螺表面,到入肉沁,加盖煮滚身长分钏即可。但久煮则不甜不香,不嫩不脆。食喝螺还要得法,喝时嘴要紧贴螺头,喝气要适当,用力过大会呛住,用力不足则喝不出肉来。故新不定期乍到的外地客人,常常望望“螺”兴叹,难以领略到道州喝螺特有的趣味。

五. 湖南省 永州市 江华 天鹅菇鲜汤

天鹅菇鲜汤

天鹅菇,又称松树菇,在松树林中生长盛产期为农历三月及十月刚长出地面的菇子,肉厚鲜嫩。用料:鲜鱼或鲜肉、松树菇及佐料。

制作:将菇子洗净后放入锅内略炒一炒,加盐后再炒出汁,即可放水,煮沸后再加肉丝滚两滚即可上席,汤清甜芳香。

六. 湖南省 永州市 道县 道县鱼肉丸

道县鱼肉丸

道县鱼肉丸制作独特,吃法多样,别具风味,令人饱食不厌。加工此菜,先将重1000克左右的活草鱼(鲤鱼、青鱼也可)剥皮开膛,除去刺、,把,鱼肉和少许肥猪肉切碎,放入洗净的小石堆里,用木棍舂成肉泥,撒进适旦胡椒粉和精盐,加入少许蛋清拌匀,做成一个个小丸团,或汤煮,或油炸,或作油泡豆腐和大青椒的馅心等,均肉嫩味美,清香爽口。

七. 湖南省 永州市 宁远 野产异竹

永州的竹,风姿绰约,别有情趣。那高大挺拔的便是毛竹,又称楠竹,它无所畏惧,直刺蓝天,其称竹林中的伟丈夫。最大的毛竹,截取一节,可以做只水桶。过去,山里人建房,全用毛竹。引水也有竹,修路也用竹。特别是家里的用具,也朋部分是竹:竹床、竹席、竹椅、竹凳、竹碗、竹杯、竹壶、竹筷、竹瓢、竹笠、竹筛等。更有奇者,连床上的蚊帐也有用细如丝发的竹丝编织的,叫竹帐;还可用竹筒煮饭。竹文化的辉煌在这里发扬得淋漓尽致!
在舜皇山,有一种变异的毛竹——金玉竹,当地人叫它“黄金嵌碧玉”或“碧玉嵌黄金”。这种竹高大如毛竹,但竹节间都有排列非常整齐规范的黄绿两种颜色,黄的如金,绿的如玉。有时,以黄色为主,嵌着黄色,那便是“碧玉嵌黄金”。这种竹,往往有一个固定的生长区,从不与其他竹为伍,显得清高得意,一排排,一片片,黄绿相间,披金戴玉婀那多姿,招揽游人,它们是竹林中的美皇后。
斑竹。它的别名很多,如泪竹、湘妃竹等。它是一种瑰丽的观赏竹,竹杆闪亮发光,上面天然洒满了密密麻麻的泪痕,有紫黑色的,有雪白色的,有血红色的,朱点班苍,迎风袅娜,象征着传说中的娥皇、女英与舜帝真挚而高尚的爱情,并以透明耀的光泽角质外皮闻名于世。班竹,主要分布在九嶷山和舜皇山。相传舜帝南巡,崩于苍梧,葬在九嶷;虞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前来寻夫,沿潇水而上,凶信后悲痛欲绝,泪尽泣血,滴在竹上就成斑竹,于是就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点点滴滴都是情”的佳句。

奇观稀有的的是淡竹的变种——紫竹。紫竹叶呈针形,每两三片生于小枝上,表面绿色背后微白,杆高三五米。新竹初时呈绿色,后渐渐变成紫黑,老竹竹杆乌黑发亮似涂了一层油漆,所以又称油竹、乌竹、墨竹。“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寒,昭并万物东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革命老前辈董必武在这首诗里把紫竹生长的特点,坚忍不拔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坚韧、紫黑的竹杆是箫笛、烟管、手杖、伞柄及工业品的珍贵材料。有人说,手执一根紫竹,千里行路,毒蛇不敢见,狂犬不敢近。紫竹主要分布在东安、双牌、宁远。由于竹杆颜色特殊,可栽植于庭院,以供绿化、美化和观赏。杆材可用于特种编织,竹笋可食用。

竹林里还有一位最惹人喜爱的马戏团小丑——龟甲竹。它的竹节没有一个是正儿马经的,都是东倒西歪,竹节肿胀而又圆纹,表面凸凸凹凹,远望去活像一只小龟引颈上竹。它正应了“正而不足斜有余”的谚语。
罗汉竹也令人发笑,它的每一节间都膨胀如大肚,所以也叫佛肚竹。
还有一种伞竹。其实它不是竹,而是竹的副产品——竹孙。竹孙是一种极其名贵的山珍,它是寄生在竹子根部和腐叶上的一种菌类,也有杆、茎和伞顶,伞顶特别漂亮,像用白色的丝绸精细编辑的罗网,因此,也叫“仙人伞”,是待客的上等珍品,其味特别鲜美。目前,在我市部分地方已开始人工种植。
永州的竹,是美的化身。它,在生当美各,死后为美魂。永州透气竹凉席、通气竹筷、冬笋罐头、竹刻书法书画、竹制家具等竹制工艺品,造形优美,从潇湘美到大江南北,从东方美到西方。难怪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八. 湖南省 永州市 新田 新田花生

新田花生是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的。新田县的土壤和气候适宜种植花生,种植花生历史悠久。培育出来的花生颗粒饱满,色泽鲜艳,成为传统经济作物。

花生是经济效益相对较高且易种易管的一类旱土经济作物。新田的土壤和气候适宜种植花生,培育出来的花生颗粒饱满,色泽鲜艳,品质上乘。新田种植花生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千百年来,花生一直是新田种植面积较大的传统经济作物,盛时年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年产花生超过1万吨。

花生是一类大众化消费农产品,以花生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的各种产品历来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广阔。新田花生富硒、风味佳、口感好,特别是始创于明末清初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的新田水籽花生,肉质香、酥、脆,以“色、香、味”俱佳,在湘南一带久负盛名。

九. 湖南省 永州市 道县 道州脐橙

道州脐橙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道县脐橙

道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享有“天然温室”之美誉,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湖南省柑桔生产的最适宜地带,种植柑桔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代就有“金桔出营道者,为天下冠”之说。上个世纪70年代被列为国家100个、湖南省12个柑桔生产基地县之一。

80年代初,道县柑桔种植面积达到了11万亩,年产量近10万吨,柑桔成为当时全县农村经济的最大支柱产业。2003年被列为国家农业部“赣南—湘南—桂北”柑桔优势产业带项目县后,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明确了以脐橙作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的思想,邀请省、市柑桔专家帮助制定了道县10万亩脐橙产业发展规划,在潇水河、永明河、濂溪河、伏水河、泡水河、宁远河流域规划了8个“万字号”脐橙基地。采取政府引导、公司运作、大户经营的经营机制,鼓励、支持种果能人投资发展脐橙生产,并推行“猪—沼—果”生态种养模式,积极打造无公害脐橙品牌。

目前,道县已发展脐橙面积4.2万亩,其中挂果1.2万亩,年产量6000吨,发展种植户2000多户,建立了2个万字号基地和7个千亩基地。今冬1万亩脐橙扩园已完成撩壕3000亩,明春全部完成定植。

进入丰产期后,年可产果15万吨以上,产值过亿元,可带动全县3万余人增收致富。

十. 湖南省 永州市 双牌 双牌虎爪姜

双牌虎爪姜是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的。双牌县生产的姜形似虎爪,肥圆饱满,因而得名“虎爪姜”,具备肉质脆嫩、无渣多汁、气味芬香等诸多优点。

双牌县本地生姜,俗称“虎爪姜”,无公害种植、产地无污染,双牌县上梧江乡、江村镇为主要生产基地。双牌县现有生姜种植面积2万亩,主要位于该县东南部的江村镇、上梧江、塘底乡所辖的25个行政村。基地范围内富硒土壤,独特山区小气候,空气清新,远离城市,且没有工厂企业污染,是生产无公害生姜的好地方。当地姜农靠传统生产方式,选择在山区肥沃、疏松的土地上种植,不使用农药,肥料一般以农家肥为主,生产的姜形似虎爪,肥圆饱满,因而得名“虎爪姜”,具备肉质脆嫩、无渣多汁、气味芬香等诸多优点,在省内外生姜市场上是抢手的“香脖脖”,上述三个乡镇的生姜基地于2004年获得“湖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