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龙泉特产美食图片 成都龙泉特产美食可带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龙泉特产美食图片 成都龙泉特产美食可带走的更新时间:2023-01-11 11:21:42

一.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四川回锅肉

锅肉是中国川菜中一种烹调猪肉的传统菜式,川西地区还称之为熬锅肉。四川家家户户都能制作。回锅肉的特点是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回锅肉作为一道传统川菜,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川菜考级经常用回锅肉作为首选菜肴。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

回锅肉: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川人家祭,多在初 一、十五,煮熟的二刀肉乃是祭品的主角,俗称“刀头”。家祭事毕,正当“刀头”温度适中,老成都俗话说:“好刀敌不过热刀头”是历代川厨对厨艺知识的精妙总结。
回锅肉还有两个评判标准:1.肉片下锅暴炒,俗称“熬”,必须熬至肉片呈茶船状,成都人说:“熬起灯盏窝儿了”;2.肉片的大小是筷子

特写(20张)夹起时会不断抖动。儿时的记忆,老辈子发话说:“吔。。。今天又拈闪闪嗦!”,达不到上述两个标准,必是失败的回锅肉。老成都煮刀头,必以小块老姜拍散、正宗南路花椒数粒共同下锅,家户人家为了节省燃料,提高效率,绝大多数会将刀头与萝卜同煮(煮时需要不断打去浮沫)。吃过这种肉汤萝卜,然后再夹起“回锅肉”入口,此刻你方可领略老成都“原汤化原食”乃是何等美妙!本菜的主要辅料包括:产地出自犀浦和唐昌的郫县豆瓣,甜酱,德阳酱油或者中坝酱油,缺一不可。蒜苗必须是成都周边郊县土产的本地香蒜苗。
本菜出锅装盘,可见肉片肥瘦相连,金黄亮油,蒜苗清白分明,虽熟仍秀。右侧图片的菜品,就是一盘失败的回锅肉。其他所谓“连山回锅肉,青椒回锅肉、锅盔回锅肉”等,均系派生出来的新派川菜,相比正宗老派的回锅肉,虽是枝枝独秀,却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川菜之王

随便在四川搞个调查,选举“川菜之王”,绝对是回锅肉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要把这个结果告诉外省人,也绝对会把他们给弄得一楞一楞地:“什么?最好吃的川菜不是水煮鱼和香辣蟹吗?!”
也难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川菜堪称“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有数十个味系, 回锅肉

上千道名菜。目前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遍布神州的众多川菜馆更是推陈出新百花齐放,连自视甚高的粤菜也未必能当其锋芒。这样的一个名门大系,怎么就把一个简单的回锅肉弄到王位上供起来呢?
回锅肉是川人喉咙里永远的一只小爪子。在游子远走他乡,旅思难消的时候给你轻轻地挠几下。于是乎泪水与口水齐滴,双眼共红油一色。这滋味才下心头,又上舌头。
回锅肉是川人的九转仙丹。哪怕一天辛劳后饿得偏偏倒倒来撒不起,只要来上一盘回锅肉加两斗碗白米干饭,肉片与油汤汤一并洗白,顿时神清气爽,元气恢复。又可以大声武气地展言子,冲壳子:你娃娃,虾虾!
回锅肉之于川人,颇似老火汤之于粤人。
它们同样意味着温暖、女人和家。0犒劳远方归来的幺儿,炒盘回锅肉;妻子心疼劳累的夫君,来盘回锅肉;全家“打牙祭”解馋,还是回锅肉。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回锅肉依然是川人难以割舍的情结。一个不会煲汤的四川主妇还可以当一个贤妻良母,但要是回锅肉都不会炒的话,那想当个泼妇也很难保住饭碗。小小一盘肉,竟关乎终身大事,想来也不可以等闲视之。
由此可见一斑,回锅肉的王位并非篡得。其一,川菜以麻辣著称,也不乏清凉境界。回锅肉行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中正仁和,颇有王者之风。其二,大妈小妹、老爸老哥衷心拥戴。没有群众基础的皇帝只能是草头王。其三,回锅肉取材简单,然颇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妙处。帝王多起于草莽,类也。其四,回锅作为 回锅肉

一种烹饪方式,有诸多演绎菜品,王道大行也。其五,回锅肉香味浓烈,一家炒肉,全村过瘾,有与民同乐之风也。
填档案要交代0三代,议论回锅肉不得不追本溯源。比较公认的说*是来自于民间祭祀。古时天子以太牢告庙,诸侯以少牢告庙。老百姓不敢僭越,猪肉当是首选。晋人常璩《华阳国志》里记载商周时期的蜀国是“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而巴国是“土植五谷,牲具六畜”。
猪是当仁不让的“六畜”之一,那么川人食用猪肉至少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祭祀的猪肉讲究用“刀头”。也就是连皮带肉的一方肉,以肥为美,部位不拘。用滚水紧一下即可。祖先不得空现身来吃后人半生不熟的冷猪肉。这已被先人心领的供品,还有待于后人“散福”,用齿舌肠胃从物质上消灭它。
这滚过一水的肥大块,要再拿去烧煮的话显然肥腻不堪,难以克化。可这难不倒我们聪明的先民。他们在实践中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切为薄片,以香蒜苗或青椒或莲白加上土产豆瓣酱爆炒;本来臃肿如肥0肉片顿时脱胎换骨为少女的婀娜曲线---所谓“灯盏窝”是也 回锅肉

;本来苍白的肉色变得如青春红颜,粉面含春。火烫的肉油激发出来的蒜苗香味四处弥漫,骄傲地宣告着主人的富足与滋润。经过这番烹制,肥肉变得鲜香爽口。夹一块裹着两段蒜苗的肉片,闪嘟嘟地泛着红油,一口咬下,闭嘴大嚼,任那肉汁在唇齿间恣肆,凭那奇香在肺腑间畅游。嚼到好处,扒两口干饭,顿觉志得意满,夫复何求!
肥而不腻,酒饭皆宜的回锅肉,“尚辛香,好滋味”的后人自然是把它发扬光大,推而广之。选料更为精细,技*更为纯熟。后来又出现“旱蒸”的技*和“连山回锅肉”、“香辣回锅肉”、“菜根香回锅肉”等精品。
随着川菜在全国的流行,包括回锅肉在内的四川名菜也为各地的人们所熟知和接受。不同菜系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促进祖国烹饪事业的发展壮大,这是一件大好事。
我们不应该做狭隘的保守的“正宗”派,要摈弃门户之见走出去请进来。事实上几大菜系自古至今都处在互相交融、彼此渗透的过程中,没有所谓绝对“纯正”的菜系。有技巧地移植和借用是值得赞许的。然而令我们遗憾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谬种流传以讹传讹的事例屡见不鲜。
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上曾登过这样一篇东西:《我学会了烧回锅肉》。作者是一个自称“不会烧菜”的文人,在重庆采风呆了五天,“看了几回,心领神会”就“成功”地学会了做回锅肉。我们来 回锅肉

看一看他的做*:“先把鲜肉烧熟烧透,去汤把肉放在盆里备用,再放一汤匙精制油在热锅里,待油滚,即把肉倒下,炒了一会,就放适量的红油(红油一定要选用川湘食品店的,较正宗)和切碎的新鲜蒜叶,待红油渗入肉里,放些味精,就可盛起。这时满室洋溢香辣味道。.....用它下饭,真是味道上佳,打耳光也不肯放呢。”

二.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四川凉糍粑

糍粑是用熟糯米搅拌成泥制作而成,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人们习惯于在春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过年必备之品。四川凉糍粑色香味俱佳,糯软醇甜,入口凉爽,沁人心脾。



四川打糍粑一般都是中秋节。剩下的多余糍粑可以留到日后加鸡蛋或者醪糟煮来吃,比较甜。

三.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龙泉驿水蜜桃

龙泉驿水蜜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龙泉驿区境内的龙泉兴龙山泉茶店柏合平安同安洛带文安金龙万兴清水十陵大面洪河西平西河黄土义和等乡镇

特定品质

成熟的龙泉驿水蜜桃略呈球形,表面裹着一层短短的绒毛,青里泛白,白里透红。一个桃子一般重一二百克,大的重三百多克。水蜜桃皮很薄,果肉丰富,宜于生食,入口滑润不留渣子。刚熟的桃子硬而甜,熟透的桃子软而多汁,吃时宜轻轻拿起,小心地把皮撕下去;其滋味恐怕可以和王母娘娘的蟠桃互相比较了。这样的果品,对于老年人和牙齿不好的人来说,是难得的夏令珍品。吃剩下的核就是水蜜桃的种子,外壳呈长扁形,两端稍尖,表面疙疙瘩瘩的,比较硬。核由两片合成,敲开便可看到桃仁。桃仁可以吃,也可以入药。将桃核种入泥土,它先长出胚芽,将壳胀裂,逐渐长成一株树苗。

文化典故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蜜桃的国家,早在西元10世纪时候,在当时的一些文学有记载着有关水蜜桃的文字。西方国家最早被发现有关于水蜜桃,那是大约在纪元前300年的时候,希腊的一位哲学家认为水蜜桃是来自波斯,因此就把水蜜桃称之为波斯苹果。在第一世纪,有罗马人提到他们从波斯进口水蜜桃,就假设水蜜桃到达欧洲是在公元0年。至于英国一直到西元1650年前都没有关于水蜜桃的记载。在1779年,水蜜桃在在美国东北部的Niagara流域的山区收获成为美国最早的水蜜桃消费商品。

四.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龙泉黑木耳

龙泉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龙泉黑木耳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古时龙泉人就认识了黑木耳,在1209年嘉定《龙泉县志》就有记载"大木以十数,几年所蔽覆,此柱其耳(黑木耳)乎",可见黑木耳早已成为龙泉百姓生计来源之一。

近日,中国食用菌协会发文授予浙江龙泉市“中国黑木耳之乡”荣誉称号。

龙泉市栽培黑木耳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开始人工栽培黑木耳的地区之一。几千年来,经历了野生——原木砍花——椴木接种——袋料栽培四个阶段。上世纪三十年代,龙泉人李师颐利用黑木耳孢子液喷洒接种的方法,为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研发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该市“仿生黑木耳”栽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使产业的发展速度达到空前水平。同时,自然资源和生态气候条件为栽培出品质优良的黑木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泉市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良好,环境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达Ⅰ、Ⅱ类水质标准,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非常适宜发展黑木耳。

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出“优化结构、优化技术、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的产业发展思路,出台扶持政策,安排发展资金,做好“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文章,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了龙泉黑木耳的知名度。目前,已经在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上百个销售窗口,并出口欧美、东南亚各国,深受消费者青睐。

2009年,该市发展无公害黑木耳生产面积13750亩,栽培袋料黑木耳1.1亿袋,产出干木耳约8250吨。全市19个乡镇(街道)42828人从事黑木耳栽培,另外还有3000多人从事黑木耳的加工、运输和销售,并且拥有一家以黑木耳交易为主的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如今,黑木耳已经成为龙泉市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对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岩樟黑木耳

依托山林资源,龙泉岩樟乡山民一直生产椴木黑木耳。黑木耳原系野生食用菌,俗称“木耳”、黑菜等,生在椴木上,形态如耳朵,分为“软木耳”和“硬木耳”两种。岩樟山林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山高林密,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光照少,得天独厚,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最佳地带,所产黑木耳由厚耳丛大,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是山珍佳品。同时龙泉安仁镇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黑木耳菌种生产基地。

六. 江苏省 常州市 钟楼区 常州龙泉印泥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龙泉印泥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始创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的常州龙泉印泥,与杭州西泠印泥、福建漳州八宝印泥,鼎足而立,历史上被称为中国三大印泥瑰宝,享誉华夏书画界。据常州地方文献记载,龙泉印泥在清乾隆年间屡屡被选为贡品,受到乾隆皇帝及一大批宫廷大画师的青睐和喜爱。在乾隆钦定龙泉印泥为御用品的数十年中,其玉玺配用的印泥就一直是常州龙泉朱砂印泥。

制作龙泉印泥的中国昌印社,坐落在江南名城常州千年古街篦箕巷。著名红学家冯其庸亲笔题写了牌匾。常州龙泉印泥为刘氏先人刘文高所创制。

常州龙泉印泥制作工艺、技艺,历经300余年,严格采用刘氏祖传传统秘方,经过20多道工艺精细配制而成。常州龙泉印泥色泽朱红发亮,鲜艳夺目。遇冬不凝固,逢夏不渗油,芳香四溢,永不褪色,盖在书画作品上则渗透性、粘着性皆佳;置于水中三日捞起使用依然丹红如新。

常州龙泉印泥的制作工艺独特,主要原料是由朱砂、艾绒、犀黄、珍珠粉、麝香、蓖麻油等调和而成。常州龙泉印泥的品种主要有朱砂印泥和朱印泥,朱砂印泥色泽鲜红带紫,细腻厚重;朱印泥则红中显黄,清丽发亮。常州龙泉印泥生成数百年来,制作精细而讲究,因之,质地优良,受到众多书画家的青睐和喜爱。常州龙泉印泥选用原料的要求讲究而严谨。其对原料的品种、产地、收获季节等因素和环节都有明确的约定和规囿。龙泉印泥质地优良亦与其严密恪守、坚持精细的配制、调料工艺、技艺有关。小小一盒印泥,不过几十克,但是制作工艺复杂而规范,一丝不苟。如熬制三油:茶油、菜籽油、蓖麻油,既要掌握各占的比例含量,又要把握火候,严控时间,稍一疏忽,便影响后道工序印浆的质量。再如搅拌也很有讲究,在艾绒放入膏状印浆时,一要持续搅拌,二要注意搅棒搅拌的方向,防止“逆向”搅拌。

1996年,常州龙泉印泥参加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经吴作人、启功等20多位书画大师、书画家的鉴定认可,授予龙泉朱砂印泥为精品奖。1999年,常州龙泉印泥在北京国际博览会展出时,一直喜用龙泉印泥的书画大师徐悲鸿夫人廖静文欣然为之题词:“国之精粹”。而书法大师沈鹏、书画家姚治华、书画大师刘海粟的夫人夏伊乔、齐白石的弟子娄师白等名人名家的书画作品也都钟情于使用常州龙泉印泥。

常州龙泉印泥迄今已传至第六代。目前国内,坚持传统手工制作印泥的仅剩昌印社,这让常州龙泉印泥的品质和质量更受名家的推崇。近年来,为满足国内书画家和客户群及日本、韩国书画友人的需求,昌印社正加大生产规模。由于制作龙泉印泥技艺、工艺过程复杂、精细,且清苦寂寞,故而龙泉印泥制作工艺面临着严重的后继无人的窘境。好在近年来对常州龙泉印泥制作技艺、工艺的保护工作已全面展开,在期待中,常州龙泉印泥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美好、更令人振奋。

七. 河南省 新乡市 新乡县 龙泉黄金梨

龙泉园区绿色食品黄金梨生产基地位于新乡县的南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0℃,高于0℃气温的时间30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有效积温为4700℃。全年无霜期为200~210天。年平均降水量550~640mm。全年日照时数2600小时。

龙泉黄金梨果实近圆形或稍扁,平均单果重250克,大果重500克。不套袋果果皮黄绿色,贮藏后变为金黄色。套袋果果皮淡黄色,果面洁净,果点小而稀。果肉白色,肉质脆嫩,多汁,石细胞少,果心极小,可食率达95%以上,不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6%,套袋果12%~15%,风味甜。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29天左右。较耐贮藏。

八. 四川省 成都 龙泉驿 龙泉桃片

成都龙泉龙东桃片厂建于1989年3月,自厂成立以来一直以“质量第一,诚信发展”为宗旨,先后获得“天府食品博览会”银奖、“成都首届名优农副产品展”银奖、“全国菜篮子工程成果展”金奖、“全国民优企业成果博览会”金奖、“国际高新技术成果展”金奖等荣誉称号。龙泉桃片采用古永宁(今泸州叙永)一百多年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具有营养丰富、香脆可口、入口化渣、不脱桃仁、回味清香,风味独特之特点,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区“消费者喜爱商品”,是成都市龙泉驿区的拳头土。

九. 山东省 聊城 莘县 伊尹治国美食养生宴

伊尹,商初大臣。出任前,曾在我县莘亭一带躬耕。《孟子》中记载:“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伊尹是商朝五朝元老,历佐商汤、外丙、仲壬、汤孙太甲和沃丁,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为商朝600年基业奠定了基础。伊尹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宰相、第一位帝师,被孟子称为“圣之任者”。同时,伊尹还被中国烹饪界尊为“烹饪鼻祖”和“厨圣”。

伊尹治国美食养生宴,把握了伊尹治国、养生、美食三个理念。伊尹以鼎烹说汤,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注重尊贤、用贤。“治大国若烹小鲜”是对他的高度评价。《汤液经》为后世食疗、养生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伊尹五味调和等烹饪理论,被历代宫廷食典延续使用。本套宴席既体现了伊尹时期的美食养生文化,亦体现了伊尹的治国理政思想,是上古治国美食养生的生动再现。

十. 浙江省 丽水 龙泉 蟹汁鳜鱼

蟹汁鳜鱼

蟹汁鳜鱼

特色:鱼肉色白,浇汁奶黄,鲜嫩滑润,美味无比。

原料:鳜鱼、蟹粉、牛奶、姜汁、蛋清、火腿末、精盐、绍酒,味精等。

制作:1、鳜鱼剞花刀,加绍酒、精盐、姜腌渍约20分钟。用沸水烫后,放入三成左右热的油锅内浸熟装盘。2、锅内留底油,投入蟹粉、姜汁、牛奶、蛋清、精盐、绍酒、味精、水,调好味勾芡,盛入沙拉壶,撒上火腿末,食时将芡汁浇在鱼上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