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招远的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烟台招远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招远的特产有哪些可带走 烟台招远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1-09 12:57:58

一. 山东省 烟台 招远 官地洼西瓜

官地洼西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尝遍天下瓜,最爱地低洼”。西瓜是招远市毕郭镇官地洼村的特色产业之一,该村种植西瓜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同时西瓜也是该村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记者在吃了几块西瓜后,发现果然每块西瓜都是又脆又甜。当记者问及西瓜为何如此畅销时该村支部-、村委主任王丰君掩饰不住脸上的得意,他告诉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采用大棚全覆盖种植,将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液全部回收作为肥料运用到大棚西瓜生产上,施用沼渣、沼液、农家肥及有机生物菌肥,同时大力推广防虫网、诱虫板防虫及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不光如此,在水源上,全村村民筹集80多万元打了6眼40米深的井,且井水经有关部门检验全部达到国标标准。想一下,用地下40米深岩石井优质矿泉水浇灌出来的西瓜能不甜吗?”交谈中我们还得知,2009年,他们注册了“官地洼”牌商标,同年取得西瓜、甜瓜无公害质量认证和产地认证。去年, “官地洼”西瓜、甜瓜分别荣获“烟台市十大名瓜”荣誉称号,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为确保西瓜销售畅通,官地洼村牵头注册成立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512名。合作社向社员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统一购买农药、肥料、地膜、油纸等生产资料,统一销售瓜菜产品。目前,这里生产的西瓜并远销大连、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且产品供不应求。

招远市“官地洼”牌西瓜

皮薄特甜、含糖量高

“官地洼”牌西瓜瓜圆型、皮薄、有蛇纹、瓜瓤红色、口感特甜,单瓜重3.5—5公斤,上市早,效益高。经化验检测,折光糖含量达到12

%。含可溶性固形物11%,瓜皮厚度0.6cm。

“官地洼”牌西瓜的特殊品质是由其产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决定的。该产区是典型的丘陵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冬春季空气干燥,蒸发量大,降雨少,这一特定的自然小气候条件,使西瓜的糖分积累相对较多,铸就了官地洼西瓜品质优、口感甜的鲜明特点。

为提高“官地洼”牌西瓜的安全质量,生产中全面实施了无公害技术规程,对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品的使用,严格把关,由指定专营服务店统一供应,并由招远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化验室进行分批检测,对不合格的产品,杜绝进入无公害西瓜基地。使用农药时,严格控制用药标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致畸的农药,在化肥的施用上,增施有机肥,努力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同时,全面实施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大大提高了官地洼西瓜的内在质量。其产品达到国家规定的NY5109-2005质量标准,2009年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远销青岛、济南、大连、沈阳、上海等城市。

二. 山东省 烟台 招远 招远苹果

招远苹果是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的。招远红富士苹果色艳形正、口感清爽、汁多脆甜、久贮不绵、营养丰富。1995年4月,招远市被中国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

招远1967年引入富士苹果接穗进行嫁接,1981年采用高倍繁殖新技术快速育苗,到1988年全市发展红富士苹果10万亩,成为当时全国红富士苹果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县市。主要品种有烟富1-3号、滕牧一号、新嘎啦、千秋、新乔纳金等。90年代后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广果园覆膜、盖草套袋、壁蜂授粉、铺反光膜等新技术,努力提高果品品质。得益于招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产的红富士苹果色艳形正、口感清爽、汁多脆甜、久贮不绵、营养丰富。1994年后,在全国第一、二、三届农业博览会上,招远产鲁冠、招元、富冠牌红富士苹果先后荣获金奖。1995年该镇被首批百家中国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1999年又在全国第三届名优果品展示评审会上名列榜首,并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

三.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大可枇杷

大可枇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可枇杷

石林彝族自治县大可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大可枇杷色泽金黄、甜如蜜糖、口感较好,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比本地市场上的外地枇杷在品相、口味上略胜一筹。

四. 山东省 烟台 招远 黄金

招远以盛产黄金著称,黄金资源遍布全市,且矿体厚、储量大,被誉为“金城天府”。全国最大的国营、县办、镇办、村办金矿和冶炼厂均在这里,黄金产量历年居全国县级市之首。1996年,全市黄金产量达到36万两,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目前,全市已形成了探矿、开采到选矿、精炼、矿山机械、特艺品加工一整套完整的生产体系。白银储量也极为丰富,全国第二大银矿位于招远中部。此外,石英、石墨、氟石、花岗岩、大理石等也具有相当储量和开发价值
( 招远)

五. 山东省 烟台 招远 招远蒸丸

招远蒸丸

原料:

瘦猪肉300克,海米8克,水发冬菇8克,白菜心150克,香菜75克,鸡蛋3个。

配料:

香油10克,胡椒面1克,精盐13克,味精3克,醋4克,葱60克,姜20克,鸡汤450克。

制作方法:

①将瘦肉剁碎成泥,放入小盆内,加入鸡蛋搅匀。

②肥膘肉切成厚0.3厘米见方的丁。

③海米、白菜心、水发冬菇、姜均切成碎末。葱30克切末、30克切丝,香菜一半切段、一半切末。

④将肥肉丁与配料末、葱姜末、味精,精盐、胡椒面放入瘦肉泥盆内搅匀,做成直径1.5厘米大小的丸子,分别装入10个小汤盘内,上笼蒸熟取出。

⑤将鸡汤倒入锅内,加精盐、醋、烧开撇去浮沫,淋上香油,撒葱丝、香菜段,倒入盛丸子的盘内即成。

特点:

丸子喧软鲜嫩,别有风味。

制作关键:

丸子上笼蒸时,注意不要蒸老,以保持丸子的鲜嫩特点。丸子上笼蒸时,注意不要蒸老,以保持丸子的鲜嫩特点。

六. 山东省 烟台 招远 欧家夼板栗

欧家夼板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欧家夼板栗

招远市瓜菜协会

欧家夼村位于山东省招远市区东北11公里的罗山脚下,藏马涧之水出于罗山、毛公山(马山)之间,汇流村后形成大山夼,属低山丘陵。东与大蒋家相接,北与罗山林场、龙口市大圆村、张星镇上院村交界,西面隔山与后花园、王家、盛家村为邻,南与潘家集、前花园接壤,村辖区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南北略长于东西。该村自然环境优美,处在罗山、毛公山(马山)、金山、东山、麒麟山、玉皇顶等山的环抱之中,三面环山一面坡,山清水秀,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闻名国内外;物产丰富,黄金、苹果、大柿子、板栗、中草药等享有盛名,有“山区小平原”美称,是全国小康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七. 山东省 烟台 招远 臧家草莓

臧家草莓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农民增收致富的门路越来越多。这不,夏甸镇臧家的草莓大棚就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夏甸镇臧家村是个人多地少、远离城区、交通不便的小村庄,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在市里和镇上农业部门的支持引导下,他们又开始种植投资低、见效快、容易管理的反季大棚草莓,并且很快由几十个发展到五百多个大棚,成了远近闻名的草莓专业村。

名声在外的臧家草莓,在隆冬季节成为市场上的-货。村民们虽然从早忙到晚,但人人心里却是甜蜜蜜的,他们说,“冬闲”变“冬忙”累是累了点,但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信心也更足了。

为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近几年,他们又在种植模式上进行了创新,由冬春季的一茬草莓,改为“草莓——甜瓜”两茬作物,经济效益得到显著地提高,平均亩收入达到1.2万元,比一茬草莓,亩增加4000元以上。现在全村大棚总面积近500亩,仅此一项,全年瓜菜收入达到6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9400元。

八. 山东省 烟台 招远 招远花岗岩工艺品

【招远花岗岩工艺品】招远县宋家乡是名闻遐迩的“石头之乡”,全乡4万亩山冈皆系花岗岩构

成。目前探明可利用石料资源15亿立方米。这里的花岗岩硬度摩氏6~7度,耐腐蚀、抗老化、韧性合

理、易于加工。料石70%系白色石英,其间掺杂星星点点的黑云母,切割磨光便形成均匀而不规则的

斑点状花纹及一些小镜面,被雨水一淋清新晶莹,当地群众称其为“万年新”。近年来全乡48个村中

有36个村办起采石加工厂,从事花岗岩工艺品生产。他们利用花岗岩的天然色泽花纹,巧雕成狮、马、

凳、桌、塔、灯、碑座等艺术观赏品和实用品。作工精细,形象逼真,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气势奔放,

粗犷剽悍,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宋家乡花岗岩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当地古墓的一些石碑座、石桌、石香炉、石狮、石虎等,据

考证最早的系明朝洪武二年的制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在丛家村西花岗岩石背上仍留有古

代开采石料的揳槽,楔口大如猪槽。现代破石料的钢钎揳口仅寸许,古人用何物作揳破石,至今仍为

石乡之谜。这里还有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大岚村的石庙涧,立壁千仞,无路可攀,相传山顶有神仙台,

台上有石井,水甘甜,饮之可长生不老。有一石匠历尽艰辛,终于登上了神仙台,发现神仙台上的屋、

床、桌、凳、盆及其他器物皆为石制。取井水饮之竟飘然成仙,他的技艺随之化作神术,经常作法指

点石乡艺匠,使石乡的雕品,技艺高超,非同寻常,人有“鬼斧神工”之赞叹!

宋家乡石料公司生产的花岗岩工艺品,远销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家。1987年总产值600万元,

年创汇30万美元。

九. 山东省 烟台 招远 粉丝

招远以生产粉丝闻名于世,是“龙口粉丝”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加工历史长达300多年,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80%,素有“银丝之乡”的美称。招远生产的“龙口粉丝”以丝条匀细、光洁度高、透明度强、口感好、耐煮而驰名中外,其中塔牌“龙口粉丝”获得国家金质奖和国际食品博览会“金桂奖”,被誉为粉丝之王
( 招远)

十. 陕西省 咸阳 武功县 贞元镇南可手织布

贞元镇南可手织布

南可村地处武功县贞元镇东南方,现该村人口1986人,376户,有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400亩。2007年,全村经济收入890万元,人均纯收入3500元。村中劳务输出。一村一品等特色经济呈现出多轮驱动、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

该村依托南可手织布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手织布产业,目前该村己发展织机420台,吸纳农村闲散劳动力600多人,生产的4筝24色线手织布产品,色泽鲜艳,环保实用,供不应求,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受到各大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

在南可的带动下,周边十二个村手织布产业也蓬勃兴起,累计发展织机1500余台,1200余户群众已经加入南可手织布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贞元镇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手织布专业镇,形成了年产南可牌手织布(蚕丝)床单及其他手织布产品3万多条(件)的生产能力,可生产床单、被罩、衬衣、坐垫等二十多个品种,仅此一项年创收1500多万元,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南可村已经成为陕西省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