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驻马店正阳县油坊店乡特产 驻马店特产必买清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驻马店正阳县油坊店乡特产 驻马店特产必买清单更新时间:2023-01-11 16:26:58

一. 河南省 驻马店市 西平 生态红薯

红薯又名山芋、地瓜、甘薯等,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于是,红薯这一不起眼的食品身价陡增,令人刮目相看。旋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全国广为栽培。

二. 河南省 驻马店市 驿城区 烙馍

烙馍是用未发酵的面粉(死面)和成柔软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厚度约1毫米,直径约30厘米左右的圆形。在一块圆形中间凸出的铁板(特制鏊子)上烙熟的,一般管这种铁板叫做“鏊”,(这个字念ao去声),煎饼的锅是平的,煎饼的一般要大一点,而且大家都开始吃机械煎饼了。

原料:面粉(不需要发酵)

烙制方法:1、和面饧(醒)30分钟左右。2、饧好的面分成若干小剂,揉均匀、光滑、表面无气泡。3、为防止面坯和擀面杖粘连,擀时加稍多的面粉。4、有耐心的擀制,刚开始擀时一定要多加面粉。5、继续擀,擀得越薄越好。擀成稍大时,可以采取上图的办法,卷一半面坯在擀面杖上擀,直至变薄。6、鏊子烧热,什么都不需要放,大火反正面烙几秒钟,熟透即可。

注意事项:最好不要自己制作,费功夫,而且不一定能做成,不经常做这个的多数会烙的很干,口感很不好,烙制时火一定要大,太小的火烙出来的馍一定会非常干,不软和,烙时速度要迅速,反正面几秒钟就可以,烙好的成品需要保温保存。

关键环节:和、擀、烙

三. 河南省 驻马店市 平舆县 平舆白芝麻

平舆白芝麻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舆白芝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舆县白芝麻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是平舆县种植业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优势作物。平舆县白芝麻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生产基地县,

1980年平舆白芝麻获国家经贸部授予的“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平舆县被河南省命名为白芝麻外贸出口基地县,1997年平舆县被国家批准为商品油料基地县,1998年平舆县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白芝麻标准化种植试点县,2000、2001年连续实施了国家财政支持科技扶贫白芝麻标准化生产项目建设。目前,全县白芝麻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种植面积、总产、年出口量均居全国县级第一位,素有“中原百谷首,平舆芝麻王”之称。早在八十年代,平舆县培育出了优质高产白芝麻品种“豫芝二号”和“豫芝六号”,省农科院二十多年来在我县东皇庙乡张庙村开展白芝麻新品种的研究工作,相继培育出了芝麻新品种“豫芝五号”、“豫芝八号”、“豫芝十号”等。平舆白芝麻以个大籽饱、皮薄肉厚、色泽洁白、口味香醇等独特的优异品质而享誉国内外,是平舆县传统的出口商品,年出口量1500万公斤左右,在出口创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平舆白芝麻含油率高,生产加工成的“小磨香油”是食用油中的珍品,富含各种营养元素和维生素E、C,亚油酸等,被西方国家称为“营养女皇”,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健发润肤的功效。平舆县小磨香油,采用传统工艺,手工磨制,棕色透明,香味持久,1986年代表河南省在北京农展馆参加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览,被农业部部长原何康赞道“河南小磨油香,全国第一”。

平舆县双庙乡冯唐村小磨香油生产基地

香油按制作方法分为小磨香油和机榨香油,因香气扑鼻、香味浓郁诱人而得名。因以芝麻为原料,故称“芝麻油”“麻油”。古人把芝麻叫做“胡麻”“脂麻”,称芝麻油便是“胡麻油”“脂麻油”。香油堪称油类之上品,人们把芝麻尊称为“油料作物皇后”,把芝麻油尊称为“植物油脂国王”。

四. 河南省 驻马店市 确山 确山松花蛋

松花蛋的做法历史悠久,在制作过程中您也能感受到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松花蛋是很有特色的河南特色小吃,松花蛋以松花蛋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腌菜为主,口味属于五香味。

河南省确山县生产的松花蛋别具一格,除保持传统松花蛋的色、香、味外,具有独特的五香味,而且成熟期短,故称快速松花蛋。

一、浸泡法:

原料配方:

(鲜鸭蛋150枚)碱面5公斤、桂南100克、小茴100克、石灰15公斤、山楂100克、丁香100克、黄土0.75公斤、茶叶0.5公斤、玉果50克、广丹250克、食盐4公斤、荜拨100克、花椒300克、草木灰0.75公斤、良姜100克、陈丹100克、柏枝250克、清水78公斤、砂仁50克、大茴0.5公斤

制作方法:

把碱面、食盐、石灰、黄土、广丹置于缸内,其它原料放入锅里熬煮,待各种原料下齐后退火,将煮好的料水转入碱面、石灰缸内,搅拌均匀,过滤后冷却泡蛋。浸泡期约5—6天。冷天需要7—10天,比一般皮蛋成熟期快30天左右。

残料利用:

配一次料可使用四次,第二次制做时把第一次用过的料水加上面碱2公斤,盐1公斤,方法同上。泡制时间11—12天。第三次利用时,把第二次用过的料水加碱面2.5公斤,盐1公斤,方法同上,浸泡时间16—17天。第四次制作时,把第三次用过的残料加入和第三次等量的面碱和盐,浸泡时间为18—20天。

二、生包法(灰包法):

原料配方(鲜鸡蛋1000枚):

碱面3.5—4公斤、草木灰0.5公斤、桂南50克、石灰10公斤、丁香50克、山楂50克、食盐2公斤、豆蔻50克、良姜50克、茶叶2公斤、桂子50克、大茴0.5公斤、荜拨50克、花椒0.5公斤、砂仁5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

除石灰以外,全部原料放入锅里熬煮,熬好后取出料汁,再慢慢加入石灰,搅拌成糊状。若糊稀可以加草木灰调整,以能适应鲜鸭蛋滚涂为止。

将经过检验的合格的鲜鸭蛋,在冷却好的料糊中滚粘后捞出,放入稻壳或锯末中滚干后装缸,密封6—7天,即可开缸检查。

五.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新蔡 沈岗油馍

沈岗油馍始于明初,明清两代曾为朝廷贡品,有“北有道口烧鸡,南有沈岗油馍”之称。

新蔡县顿岗乡沈岗村有一种著名的面食——沈岗油馍(也称顿岗油馍)。古往今来凡来到沈岗的人,必享其口福,赞为幸事。相传,沈岗在春秋时代是楚国令尹沈诸梁的别墅,东魏时,曾在这里设置过蔡州。后来,几经废置,沈岗成了村庄,但因为当时有一条从山东、安徽通往湖北、湖南的交通要道通过这里,不知从何时起,沈岗就成了这条道上一个著名的过路店,经常有许多商人在这里驿宿。有一张姓农民,就开了一座客店,除安排客人住宿外,还经营许多食品,其中,最拿手最著名的就是油馍。

沈岗油馍采用麦面和芝麻油为主要原料,经严格配料,精心加工而成。馍层多而薄,黄透亮,质地敬碎,稍加翻动,块如铜钱,香酥可口,多食不腻,并具有消食导滞,健脾养胄之功能。凡品尝者,皆赞不绝口。

近年,沈岗农民继承发展其传统工艺,质量进一步提高,并在县城开设有沈岗油馍店。配方和制作有专人负责

六. 河南省 驻马店市 确山 确山风味芋头糕

原料:芋头600g(去皮后)、粘米粉200g、水300g、腊肉、培根、虾仁、香菇、洋葱。(或者自己喜欢的材料适量,大约以芋头的1/3为好。)

做法:1、芋头去皮切1cm见方的小丁。虾仁提前一夜浸泡,蒸熟的腊肉,培根,香菇,洋葱,分别切丁;2、粘米粉加水彻底和匀;3、所有辅料炒过,趁热加入黏米浆中,拌匀;4、加入芋头丁,根据口味加适量盐,拌匀。盛入铺有屉布的容器中。蒸锅放足量水,大火烧开后,放入容器,大火20分钟,转中火1个小时;(蒸制时间要根据容器大小调节)5、取出放凉后切片。过油煎过,配以番茄酱味道最好。

七. 安徽省 淮南 凤台县 朱马店羊肉汤

朱马店羊肉汤是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朱马店镇的特色美食。朱马店羊肉汤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以其香辣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驰名。

朱马店镇烫羊肉汤被评为淮南市著名小吃,在周边县市到处都有挂正宗朱马店镇羊肉汤牌子的羊肉汤馆,在北京、上海也有我镇羊肉汤馆的踪迹。据统计,在安徽省内合肥、淮南等地开羊肉汤馆已达百余家,外省如上海、江苏南京、湖南长沙、浙江义乌等大中城市都有正宗“马店羊肉汤”馆。

近年来,朱马店镇紧紧围绕马店羊肉汤做文章,建成了十万只良种山羊养殖繁育基地,建立了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皖北畜禽交易大市场及4家肉制品冷冻加工厂,山羊年屠宰量达15万只。

八.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新蔡 新蔡县棉花

近年来,新蔡县把发展棉花生产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全县种植最大面积达到50万亩,被定为国家优质棉基地县。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县从压缩面积、主攻单产、提高质量、搞活流通入手,多方并举,推动全县棉花生产和流通的健康发展。重点在那些具有植棉经验、掌握植棉高科技的专业村搞好花棉生产,现在常年种植面积在25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县东南部练村、宋岗、关津等乡镇。

为提高单产,县棉麻公司设立了科技服务中心,各棉花加工厂、基层社也都设立了科技服务站。县里建立了个科技兴棉示范点,着重做好棉花良种推广,落实育苗移栽面积85%,地膜覆盖面积15%,平均单产突破55公斤。在销售方面,扎实稳妥地推进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利用“121”棉花加工生产线、利信纺织有限公司、豫针织棉有限公司等7个棉花加工企业就地消费一批棉花,实现就地加工增值,此外,还和其他省市棉花企业建立长期供应关系,使棉花市场有序流通。

九.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泌阳 泌阳县烟叶

泌阳是全国注册的烟叶生产基地县,所生产的“金铜山”牌优质烤烟可与津巴布韦烟叶相媲美,泌阳烟叶价格可上浮出15%,目前生产规模3万亩,开发前景广阔。

十. 河南省 驻马店市 泌阳 张湾萝卜

羊册的白菜、春水的葱,张湾的萝卜脆凌凌”。这句顺口溜在泌阳已流传了一百多年,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尽知。

张湾,隶属于赊湾镇闫庄行政村。湍急的泌阳河水自偏东南方向而来,在张湾村东北头形成一个大回弯,河面变宽,然后从村东、南、西绕村而过流出县境。独特的地形使这里形成一个河流冲积1原,俗话说“紧沙慢淤,不紧不慢两合土”,张湾村地势低洼平坦,土壤为沙壤土,土质肥厚,夜间上潮,土壤水分充足,农民称之为夜潮地,最适宜萝卜生长。张湾村出产的萝卜个大、青长、形美、水灵、汁多、味正、生吃脆甜、熟食面香,无公害,无污染,素有“水果萝卜”、“中原人参”之称,是泌阳县的著名之一。

近年来,赊湾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张湾萝卜”生产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渠灌、井灌、提灌水利设施,努力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广应用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积极引导农民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聘请省、市农业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技术;同时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原产地认证,致力于打造“张湾萝卜”这一优势品牌。2004年以张湾村为中心的“张湾萝卜”生产基地,顺利通过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并注册了“张湾萝卜”商标,使张湾萝卜真正形成了品牌,种植规模及其效益得到很大提升。

目前,“张湾萝卜”的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年产量达1500万公斤以上,产品远销到北京、山东、广东及本省大中小城市。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