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泗水特产专卖店地址 泗水最大的批发市场在哪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泗水特产专卖店地址 泗水最大的批发市场在哪更新时间:2023-01-17 18:21:47

一.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虹鳟鱼片

泉林虹鳟鱼生鱼片选用新鲜的泉林虹鳟鱼,以绿芥末、醋、酱油等为蘸料,其做法是把新鲜的虹鳟鱼杀掉后去骨,切成薄薄的鱼片,摆放盘中。然后把绿芥末、醋、酱油、味精?等放在一起拌匀,做成蘸料,把生鱼片放入蘸料中一蘸即可食用,此道菜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清新爽口、营养丰富,为泗水独特美食,倍受食客赞誉,有“游泉林不食虹鳟鱼片诚为一大遗憾”之说法。

二.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核桃

泗水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核桃是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的。泗水核桃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泗水县现有核桃种植面积2.2万亩,并形成“元丰”、“鲁光”等品牌,在周边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泗水县泉林镇北贺庄村核桃基地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成为首批28个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之一。该基地始建于2007年,目前拥有“清香“、“辽核一号”、“元丰”等优质品种核桃6万多株,其产品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果品展评会上多次获奖。

2013年,泗水县金庄镇核桃协会申报的“泗水核桃”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765803。

泗水县金庄镇核桃协会

12765803

核桃(新鲜水果)

三.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粉皮

泗水粉皮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粉皮是山东济宁泗水县的。

泗水粉皮

泗水县地瓜制品产业协会

13564885

粉皮

四.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柘沟土陶

柘沟土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柘沟土陶

柘沟土陶的柘沟陶土属非金属矿物。该矿以柘沟为中心,东起洛里村,西至董庄,北起郭家岭,南到朱家村,面积26平方公里,储量12.2亿立方米。距地面一般0—6米,易于开采,年耗量约2万立方米。

柘沟陶土系单一五色(白、红、黄、灰、绿)陶土,化学元素齐全,比例适当,耐高温(1582℃)不仅适宜制陶,也可做翻砂用;膨胀系数小,又是井喷封口的最佳材料。该土含有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氧化镁等成分。

泗水县柘沟镇陶土资源储量相当丰富,陶土储量在13亿立方,都是裸露矿床,表层20厘米以下是连片陶土,深度达6000多米,储量大,质量好,易于开采。系单一的白、红、黄、灰、绿五色陶土,化学元素齐全,比例适当,膨胀系数小,能耐1582℃的高温。

泗水县柘沟镇以鲁柘砚、儒陶、鲁陶、泥香阁等企业为龙头,抓好陶文化遗迹保护,积极争取鲁柘砚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未来将规划建设陶文化产业园,打造“北方陶都”品牌

五.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大葱

泗水大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大葱

泗水县金庄镇瓜菜协会

泗水有悠久的大葱种植历史。水土适宜。经验丰富,所种大葱菜白长,50公分以上,深受全国各地客户青睐。

六.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星村风味豆腐皮

星村风味豆腐皮产自于泗水县星村镇,其由精选本地黄豆为主料,配以石膏、碘盐、卤水精心酿制而成。星村风味豆腐皮具有上百年制作历史,为家族祖传秘方制作工艺,纯手工制作,无任何添加剂,卫生安全,其口感好,营养丰富,在当地及鲁西南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

星村风味豆腐皮加工考究、制作精细、其产品质白细嫩、软硬适度、具有弹性、入口劲道、味道纯正,煮炖不烂,煎炒不碎,特点鲜明,深得客户青睐。

星村豆腐皮富含蛋白质,高营养、低脂肪、低糖分,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之功效,对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有重要作用,不仅餐桌的美味菜肴,更是是家庭营养保健之佳品。

七.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泗水地瓜

泗水地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泗水地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泗水县地瓜种植有悠久的历史,为广大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加之泗水县独特的土壤、水质、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推广,所生产的地瓜不仅具有口感香、甜、面、李子味浓等特点,而且富含淀粉,含有大量可溶性糖、多种纤维素和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营养元素。我县地瓜种植面积约7-10万亩。2004年被国家评为“中国优质地瓜原产地”,2009年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今年万亩,主要品种为徐薯18,济薯15等。重点分布在南北两山的泗张镇、圣水峪镇、金庄镇、柘沟镇、高峪镇、中册镇、星村镇等乡镇。其中,以泗张镇、圣水峪镇种植面积最大,分别为1.2万亩、1.3万亩。

地域范围

泗水地瓜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泗水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5′-117°35′,北纬35°28′-35°48′。总面积1091.79平方公里,产地面积16666.7公顷,涉及11个乡镇、2个办事处、593个行政村。具体地域范围是:东至泉林镇两泉村,西至杨柳镇西张家村,南至泗张镇石龙村,北至高峪乡莲花峪村,海拔高度在160米以下。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泗水县属泰沂余脉低山丘陵区,土壤类型为棕壤、褐土、潮土,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作层20-40cm,耕层有机质含量1.2%以上,全氧0.08-0.09%以上,水解氮70mg/kg以上,速效磷20-30mg/kg,速效钾110mg/kg,土壤pH值7.2左右,富含磷、硒微量元素,具有良好的保肥、保水能力。

(2)水文情况:境内属淮河水系,多东西流向。泗河是县境内唯一大河,其干支流32条,总长412.4公里,流域面积1015.54平方公里,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为1.5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为16249.2万立方米,夏季雨量充沛,春秋降水量偏少,有灌溉条件。

(3)气候情况:泗水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干燥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相对湿度65%,全年平均降水量为755.2mm,无霜期235天,年日照时数2549小时,适宜地瓜栽植。

(4)人文历史情况:泗水地瓜栽培历史悠久。据《泗水县地方志丛书之八》记载,清乾隆年间境内就有栽植,有春、夏地瓜之分,春地瓜占70%,尤其南北两山区丘陵栽之甚多。

1936年全县栽地瓜83000亩,亩产254斤,总产2114万斤。1949年栽种面积为192500亩,单产180斤,总产3464万斤,建国后一直大面积种植,到1988年栽种23.77万亩,单产249公斤,总产5921.1万公斤,单产为1949年的3.56倍,总产为1949年的4倍。品种已由徐薯18取代了胜利百号等产量低、品质差的品种,因而促进了当地产量的大幅度增长。

悠久的种植习惯为广大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加之泗水县独特的土壤、水质、气候等自然环境以及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推广,所生产的地瓜不仅具有口感香、甜、面、李子味浓等特点,而且富含淀粉,含有大量可溶性糖、多种纤维素和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营养元素。据农业部质检中心检测泗水地瓜淀粉、蛋白质、总糖、维生素C等含量明显高于异地产同一品种地瓜含量。

据传,泗水地瓜源于泗水县杨柳镇北白沟村。不知哪朝哪代该村打出一眼冒水花的水井,当地人取名为“水花井”。清朝时孔氏族自曲阜磨庄迁入该村,并取名孔家村。磨庄原是孔府面粉和粉制品的加工供户(村),孔氏族人利用当地“水花井”井水、种植地瓜,并发挥传统的小作坊操作技术,生产淀粉、细粉(粉条、粉皮)供孔府食用,而由此带动起泗水地瓜种植及泗水粉条、粉皮加工业的发展。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应选择空气清新、有良好植被的优良生态环境,外界隔离条件好,水源充足、水资纯净,沟系配套,土壤质地和养分适宜、无污染、历年病虫害发生少的地块,同时生产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主要选用徐薯18、济薯15等高淀粉型春薯

为原料。

(3)生产过程管理:为加强泗水地瓜农产品地理标志各项工作,使地瓜产品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高标准高质量的泗水地瓜,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进行生产过程管理。一是生产管理制度。二是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三是技术指导和推广制度。四是培训制度。

(4)产品收获:在寒露前后收获,随收获随交售随加工.收获质量标准为瓜块重量2两以上,自然杂质小于5%,色泽鲜亮,无病斑霉块等。

(5)生产记录要求:泗水地瓜种植地溯源编号。种植编号以乡镇为单位,用其邮政编码作为种植地编号。每块种植地全程记录生产过程,包括施肥、浇水、施药等生产过程,以备日后查询。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泗水地瓜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其品种以徐薯18为主,生产出的地瓜呈纺锤形,皮色为红色,肉色白色,口感香、甜、面、李子味浓。

(2)内在品质指标:泗水地瓜营养丰富,富含淀粉,含有大量可溶性糖、多种纤维素和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其淀粉含量﹥20%、蛋白质接近3%、总糖﹥13%、维生素C,mg/100g达36.5,明显高于异地同一品种含量。

(3)安全要求:大气、土壤、灌溉水、地面水、药防、质量安全执行标准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3838——198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同一品种块根大小均匀为合格品,畸形或有霉变、病虫伤的不合格品另行处理。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包装前进行去杂、去

土处理。运输过程中,注意严防雨淋,严禁用含残毒污染的仓库和车厢,不允许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装,做到安全贮藏,以防霉烂。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标注“泗水地瓜”及农产品地理标志图案。

八.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鲁柘澄泥砚

又称柘砚、鲁柘砚、柘沟陶砚等,为四大名砚之一,产于有五千多年制陶历史的古镇——柘沟。始于唐代,盛于北宋,为历代名家所喜爱和收藏。清乾隆皇帝曾为其收藏的钟式东鲁柘砚赋诗一首:“模削谁成几上宾,洪钟作式出陶均。设如洞理文流响,七召畴为待扣人。”鲁柘砚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地区也享有盛誉。目前,鲁柘砚已经生产以墨、酱红、灰、花等十多个花色、品种,具有沉静坚韧、温润如玉、含津益墨、声若金石、手触生晕、发墨如油、不渍水、不损笔等特点。其质地、造型、色泽、使用等方面,既可与唐宋名砚媲美,又优于国内同类产品,实属艺苑瑰宝。

地 址: 山东省泗水县柘沟镇

电 话: 0537-4371069

手 机: 13505370481 13235373268

九. 山东省 济宁 泗水县 甜味双拼

主料:红薯俗称地瓜、银杏。



其中银杏采自安山景区寺庙内拥有2000年的树龄的银杏树。



特点:采用银杏树之果为原料,并结合孔府“诗礼堂”一个古老的典故延变加之商超的烹调技术,使之色泽枣红发亮,甜爽可口,食之并有养颜美容抗血管老化之功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