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威宁最有特色土特产是什么 贵州威宁土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威宁最有特色土特产是什么 贵州威宁土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12-30 23:16:07

一. 云南省 昆明 安宁市 玉婷特色烧烤

玉婷烧烤是众所周知昆明周边安宁特色烧烤品种最多的烧烤店,成立于1998年4月份,位置在昆明市近郊安宁市武庙坡昆钢汽管处生活区三岔路口(现名为安宁市珍泉路,连然街280号)

有包间20多个,桌子30余张,能容纳200多人同时进餐。

公认的特色好吃的烧烤有碳烤生蚝,扇贝、傣味勐海烤鸡,香辣田螺、傣味冲干巴、香草烤鱼、海鲜粥、玉婷烤鱼、蒜香鸡脚、另外包烧系列,卤菜系列,凉菜系列及自制无任何添加剂的杨梅汁,腌制生烤系列共计100余个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玉婷卤面更是吃货们的最爱,其味香辣鲜美,回味无穷。

订餐联系电话:0871-68717799

微信点餐平台:ytsk01

二.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炒荞饭

原 料 :威宁荞面250克,白米饭250克,熟威宁火腿50克,青、红辣椒100克。 调 料:猪油、食盐、味精、胡椒粉、葱花等适量。 制作方法:炒。先将荞面用水调和匀,拌搓成麦粒般大的细颗粒,上笼蒸熟待用,再将青红辣椒、熟火腿切成细粒。锅中烧猪油,下入青红辣椒稍煸炒后,再下荞粒、白米饭炒香。然后下入火腿粒,加入盐、胡椒粉、味精、葱花炒匀起锅装盘即成。 风味特色:四色相映,味咸鲜香,风味独特
技术要领:米饭要稍硬,选用苦荞面。( 贵阳)

三. 贵州省 黔东南州 施秉县 贵州民族织锦

贵州民族织锦,当地群众叫做“织花”。她是祖国兄弟民族民间染织工艺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山花,播馥传俏于贵州高原清水江两岸;在苗族、侗族和布依族人民中世代相传,是贵州各族妇女朝暮接触的有着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

贵州民族织锦的织造,是用土机进行手工数纱挑织,即挑经织纬和纬线起花。它分素锦和彩锦两大类。素锦多以黑白为基调,属通经通纬织造,如黔东南从江一带的侗锦和丹寨的苗锦。彩锦则多以通经断纬或通纬断纬相结合,其织造工艺较素锦要复杂得多,如黔西南的兴义市依锦和黔东南台江一带的苗锦。贵州民族织锦多属几何图案,其取材主要来源于各族人民劳动生活中所熟悉的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和花鸟虫鱼之类。在织锦图案的造型上,少数民族妇女在挑、编、织、绣方面,一个个无不都是巧夺天工的能手,在图案造型上独具匠心。根据织物经纬结构的规律和本民族的审美习惯,她们凭借自己对于自然物象的直观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所需饰物进行了高度的提炼概括、变形夸张,从而产生了自己独特的古朴优美的民族纹样。其用色多以暖调而不受自然色的制约。着重强调对比、鲜艳和明快,以达到五彩绚烂、艳而不俗的效果。

苗锦中的彩锦,流行于清水江一带,其代表作莫过于苗家妇女着盛装时围在百褶裙前面的“红围腰”了。它是古老苗锦中的明珠,可谓“彩锦之王”。苗家姑娘七、八岁就学织花,到十二三岁始学挑织,待十五六岁才基本学会红围腰的织造。它是聪慧的苗家姑娘心血的结晶,是她们借以显示手艺、寻偶择配、寄托终身和憧憬未来的珍贵织物。苗族妇女的盛装,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全身的银饰,这是珍贵富有的表示;再就是交织着姑娘们挑、编、织、绣才华的锦装而服。这主要是上装的衣袖花和下装的围腰花。围腰花,远看色彩斑斓醒目,近看龙盘鸟舞,花团锦簇。其比起衣袖花来,分外耀人眼目。所以,它是姑娘们“游方”、“踩鼓”和“吃姊妹饭”对比巧斗艳的奇珍佳品。

四. 贵州省 毕节 七星关区 毕节柑桔

毕节市七星关区赤水河流域低海拔富热区是优质柑桔生产的适宜区,其自然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柑桔品种的生长发育, 1981年在全国柑桔区划会上,血橙、锦橙、椪柑通过鉴评,品质名列前茅。在农业部柑桔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2-2007)明确将赤水河流域低海拔富热区规划为优质早熟鲜食柑桔生产基地。

目前七星关区柑桔基地主要布局于清水铺镇、田坎乡、普宜镇、龙场镇、生机镇具有发展柑橘生产的良好生态条件的赤水河河谷区域。现有柑桔品种50多个,其中优良品种有10多个,现已有投产果园1.5万亩。品种主要有椪柑、脐橙、锦橙、夏橙等、血橙等。

橙满园现有果园7500亩,其中柑桔3500亩,年产7500吨,上规模的品种有9个,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供应。10月份上市温州蜜桔;11月至下年1 月可供椪柑、脐橙,2月至5月上市血橙、锦橙;6月至9月有夏橙供应市场。柑桔生产的发展已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运用无公害生产技术所生产的椪柑、脐橙、锦橙、夏橙、血橙等果品,在6省柑桔评比中含糖量最高,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深受广大浪费者赞誉。

五. 贵州省 毕节 贵州马

【主产区与分布】 以贵州的毕节地区、六盘水市为主要产地,除黔东北和铜仁地区数量较少外,其余全省各地均有分布。

【形成历史】

贵州省的开发较晚,是多民族的地区,久与外界闭塞,以致对境内的古代养马历史,知之极少。按该省从春秋时期起分属夜郎、牂牁和糜莫三国,秦代始在境东北部置黔中郡,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在边远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如《史记·西南夷列传》指出:“随畜迁徙,毋常处”。到宋代以后,黔西马始见出名。如大观初年(1107年)准播州(今贵州遵义县)夷界巡检杨荣之靖,每年买马五十匹于南平军(今贵州桐梓县),厚给马值,以示优恤。南宋时在罗殿(今贵州省南部)买马,更推行茶马制度到该地,规定每年买马750匹,于今桐梓县一带。元代在一亦奚卜薜(今黔西地区)养马,并定于每月寅日给盐喂马,与西南行省一并为全国十四道牧区之一。在明、清时代并以贡马出名。

近世马市交易在黔西部、南部已很繁盛,如安顺县、关岭县的花江、贵阳市的花溪、黔西县的钟山,黔南的独山县等均是牲畜集散市场,并以出售牛马为主,这对贵州马的扩大分布起着促进作用。

在1939年以后,原句容种马牧场迁到贵州省,改为清镇牧马牧场,曾在桐梓、惠水、罗甸、安顺等县,举办十处马匹配种站,采用阿拉伯马和蒙古马的0公马改良当地马种。到五十年代末期,采用卡巴金、古粗马作种公马,继续办过配种站,亦时间不长,影响面不大,并分别于1960年前后结束。所以贵州马仍属本地品种。

贵州高原山峦起伏,道路崎岖,交通不便,自古以来省内和省际的人民生活物资交流均靠马匹驮载运输,随同公路建设马车运输亦与日俱增。

苗、回、彝、水族人民喜欢“耍马”,选购外形优美、体格较大的马,配以美观的头络、鞍具,在一年一度的端阳节“耍花山”、九月重阳前后的“过端”,均要举行骑乘赛马,分别有平地赛跑、冲坡、赛走马、比走法、比速度及比耐力等多种形式,从而加强了马的心肺功能、肌腱的锻炼。所以黔西马是在贵州高原的山区自然条件和人民养马技能选育下,培育出了短小精悍、行动敏捷、役力特强等特点的山地古老品种。

六.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威宁党参

威宁党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治气血不足的党参是专门出口东南亚的“贵州枝党”。威宁党参含糖量和含蛋白质较高,年产量在15万公斤左右。

威宁党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么站镇、金钟镇、新发乡、黑石镇、麻乍乡、哲觉镇、海拉乡、岔河乡、观风海镇、哈喇河乡、秀水乡、牛棚镇、迤那镇、斗古乡、龙街镇、雪山镇、石门乡、羊街镇、小海镇、盐仓镇、双龙乡、板底乡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七. 浙江省 杭州 拱墅区 特色大蛇王

特色大蛇王是浙江杭州的一道特色美食。蛇肉因其特殊的口味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广泛的欢迎。同样的炸蛇段,除了掌握火候外,却有不同的风味,这是由于炸蛇段浸制调料的配制不同。这道特色大王蛇浸制的调料是用三十多种香料特制而成的,所以才敢自称特色大王蛇。特色大蛇王色泽酱红,酥嫩肉滑,香味扑鼻。

原料:大王蛇,茴香、桂皮、香叶、香茅、干椒等香料,鸡精、味精、美极酱油、精盐、芝麻油、生粉等调料。

制作:1、蛇剖杀、洗净、切;

2、锅烧热,放入油至四成热时,将腌渍后的蛇段下入油锅炸至香脆,捞出装盘,撒上五香粉,加以装饰点缀即可。

八. 浙江省 衢州 衢江区 特色养殖

特色养殖是近年新兴的产业,水产、家禽、和食用观赏兼备并用的珍稀动物,经过不断引进改良试养,已走向区域化、格局化,深受市场欢迎,“不老神鸡”还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 衢州)

九. 贵州省 毕节 威宁 草海细鱼

威宁草海细鱼又称“虾子鱼”、“黄辣丁”、“小黄鱼”,长约寸许,不会长大,肉厚味佳,久已闻名于省内外,系将草海鲜鱼捕起后经风干或微火烘焙而成。草海细鱼兼有虾味,原来条条鱼肚内或口内都有完整的红虾。这是因为草海的细鱼很贪吃,往往肚子里虾子还未消化,嘴上又含上另一只,故任何时候捕的鱼,不是肚里有虾就是嘴里有虾,草海细鱼便有了此特色。草海细鱼年产量达10—15万公斤,又便于贮藏、携带,故成为待客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十.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晴隆县 贵州小腊肉

原料配方:五花肉坯100千克川盐6.4千克白糖800克硝200克酱油2千克

制作方法:1.先将五花肉切成条块,然后进行腌制。

2.腌制时,将盐炒热,晾凉后同硝拌均匀,然后在肉坯上搓盐,搓完盐后放入缸中腌3天,气温较低时要适当延长腌制时间,腌制的第二天要倒一次缸。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用酱油和糖再腌1~2天,用针或刀尖在肉块上穿眼,用麻绳结套拴扣,挂在竹竿上晾干,准备烘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