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腊肉是贵州特产 贵州腊肉很出名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腊肉是贵州特产 贵州腊肉很出名吗更新时间:2022-11-25 20:35:50

一. 贵州省 黔西南州 晴隆县 贵州小腊肉

原料配方:五花肉坯100千克川盐6.4千克白糖800克硝200克酱油2千克

制作方法:1.先将五花肉切成条块,然后进行腌制。

2.腌制时,将盐炒热,晾凉后同硝拌均匀,然后在肉坯上搓盐,搓完盐后放入缸中腌3天,气温较低时要适当延长腌制时间,腌制的第二天要倒一次缸。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用酱油和糖再腌1~2天,用针或刀尖在肉块上穿眼,用麻绳结套拴扣,挂在竹竿上晾干,准备烘烤。

二. 甘肃省 定西 陇西县 陇西腊肉

陇西腊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腊肉其实是腌肉,因为在农历腊月腌制就叫了腊肉。独占陇西小吃鳌头,享誉省城兰州等地。陇西因此而获得 “中国腊肉之乡”美称。

牵了肥猪,白刀进去红刀出来,肥肥的大活猪就成了俎上肉,净了毛垢,去了头及后腿,以背脊为界,劈为两半,在肋骨十三和十四条间开刀,取出胛骨和前蹄骨,砸开脊椎髓道,砍断肋骨中部,肉胚造就。后用盐、花椒、小茴香、姜皮、大香、筚拨、良姜、砂仁、豆蔻混合研成粉末调料,盐占九成,均匀抹于欲腌之肉的周身遍体,然后放入专门的腌肉老池,腌泡四十天左右出池,置阳光下晾晒数日,肉腌成。

陇西腊肉历史悠久,约始于清朝乾隆年间。相传用岷县蕨麻猪,漳县青盐,黄河活水,陇西秘方制作的腊肉最为纯粹正宗。

瘦肉灿艳似红霞,瘦而不柴;肥肉晶莹若玛瑙,肥而不腻,微带透明。热吃,口感最好。吃法很多,最经典的是肉夹馍,其实是馍夹肉,不知怎么偏叫肉夹馍,把陇西的高高馒头,拦腰两刀,将热腾腾的肉片夹进去,吃起来满嘴生津,味道上好,味觉虽咸,但吃后不渴,滑爽不腻。司机远行多有携带,一口气跑上千里,肉夹馍一个,抿茶两口,解渴充饥,消散疲劳。

三. 四川省 成都 武侯 四川腊肠腊肉

腊肠,腊肉是四川地区农家婚贺,过节,待客等宴席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其颜色红白相间,色泽明亮,非常诱人,吃到嘴里有点麻,咀嚼的过程中有一种直抒经典古辞,朗朗上口[个人感觉,嘻嘻!],但最浓郁的应该是香,让人回味悠久.

四川腊肠,腊肉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独特的制作方法,时节的选定,风干的效果,使其味道独特,独具魅力.四川腊肠的特点:麻辣口味,外表红油油的色泽感,切开后红白相间,只看着就能想象到那一阵“辣香扑鼻”。

四. 陕西省 安康 旬阳县 腊肉干

腊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腊肉并非因为在腊月所制,而为腊肉,腊月的腊与腊肉的腊在古文里并非同一个字,亦即,腊月的腊是繁体的腊,而腊肉的腊本来就是腊月的腊的简化字。所以,腊肉之所以称为腊肉,至于为什么现在人们都读,而不读,除了简化字的原因使两个字没有了区别以外,可能确实跟腊肉一般都在腊月里制作以待年夜饭之用有关。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富硒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五. 陕西省 安康 岚皋县 岚皋腊肉

岚皋腊肉是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的。岚皋腊肉干色鲜味美,营养丰富、携带方便、老少皆宜,是陕西久负盛名的传统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岚皋县腊肉制品有限公司位于秦巴山区南部,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富锌富硒环境特征明显。公司产品原材料取自当地农户以富含锌、硒微量元素的杂草和山泉水喂养而成的本地土猪,加工流程秉承传统烘炕工艺,配以天然香料及多种调料、辅料精心熏制而成,并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包装。

岚皋县的腊肉制作并不复杂,但也讲究方法。腊月杀猪以后,将猪肉砍成10公分左右宽的肉条,以棕叶、稻草之类串好,待鲜肉余温未尽时,便要将在锅里炒好的盐、花椒、桂皮、八角等香料,涂抹在肉条上,抹盐和香料时肥淡瘦浓,将抹好盐的肉条放在陶缸或木制器皿里面中,肉皮朝下,层层叠压,最好用盖子盖上。两三天后把器皿里的肉上下翻一下,一个星期以后,见缸底盐水渗出,便可上吊熏炕。

熏炕的方法各不相同,现在的人讲效率,图快也怕麻烦,所以常常是一就两便,就将肉挂在灶上方,肉条离火炕要距离适当,否则冷热不均会生臭肉。这样升火做饭时一便就把肉也熏了,做完饭,将余火退下来,随便放点锯沫,包谷芯,或树根只要有点火不熄就行了。而讲究的人家总要想方设法弄些柏树枝条、核桃壳、花生壳,包谷芯并随时保持烟火的均匀,这样一直延续上个月,让柏树枝核桃花生的香味浸进肉里,再改用别的火继续熏炕,在熏制时经常会有油滴下,要注意不要起火,不然肉就全部焦了;早些年,因为炕腊肉引起火灾的事,可不少,结果就把一年辛辛苦苦喂养的猪肉全烧坏了,所以炕腊肉谁也不敢马虎。取下时也不能用水浇火,要提前30分停止加料,让它自然熄灭。熏好后的腊肉还要风干15天,直接放在室外的廊檐下面,还得当心老鼠和小鸟偷食,为此,老家的人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有的在肉上面围些带尖刺的植物,有的在每一块肉上面穿一块中间打孔的石扳,以防止老鼠偷食。经过了这些程序,最后出来的腊肉颜色金黄,色泽更深沉,香味浓郁。

吃时需要把腊肉浸泡在淘米水中,用稻草搓洗净后才可下锅。腊肉的作法法多,可蒸可炒,一般的方法是先在锅里用水煮,煮好后捞起晾干,切成片、条、块,或炒或蒸或沌,都别有一番风味。还有的把洗净的腊肉在蒸笼里蒸,出笼后连皮带瘦肉切成薄片,一时香味四溢,沾点“霉豆腐”直接食用,叫“案板肉”,那瘦肉白里透红,而肥肉却晶莹剔透,容光焕发,红白相间,辣香扑鼻,,吃到嘴里,丝毫不觉得腻人,独特烟熏味道更是令人难忘。

六. 江西省 宜春 铜鼓县 冬笋腊肉

冬笋腊肉是铜鼓县人民极为喜爱的时令菜。隆冬时节,冬笋上市,取其肥嫩者与腊肉合烹,别有风味,此菜腊肉香软,冬笋鲜脆。



原料:



主料:腊肉500克。



配料:青蒜100克,净冬笋150克。



调料:味精0.5克,熟猪油50克,肉清汤50克。



制法:



(1)  将腊肉洗净,上笼蒸熟取出,切成4厘米长、3厘米宽、0.3厘米厚的片。冬笋先切梳子背形条,再切成约0.3厘米厚的片,青蒜洗净切3厘米的段。



(2) 炒锅内放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熟,下入腊肉、冬笋煸炒,加肉清汤稍焖收干水,放入青蒜、味精,再翻炒几下,装盘即成。

七. 湖南省 岳阳市 湘阴 腊鱼、腊肉

湘阴县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家常菜除四季蔬菜外,爱腌腊鱼、腊肉,他们都是用传统的方法来腌制,制出来的腊味经久存放,美味可口。来到湘阴县,不可不偿的也是这些腊鱼跟腊肉。

八. 河南省 信阳 商城县 莴笋焖腊肉

莴笋又称莴苣,地上嫩茎可供食用,其肉质脆嫩,富含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钾、钠、钙、镁、铁、锌、磷等营养元素,特别在叶中含量更高。去皮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焖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以鲜莴笋嫩茎、腊肉为主要原料,经过焖制而成的莴笋焖腊肉,腊香爽脆,营养丰富,是一款难得的美味佳肴。

具体做法:

1.选取鲜莴笋地上嫩茎三根(毛重约700克),腊肉600克。

2.选取食盐6克及调和油、生抽、料酒、生姜、蒜苗各适量。

3.将莴笋去皮洗净,切滚刀块;腊肉用温水浸泡10小时,洗净、控水,切成4×3×1厘米的片状待用;生姜切片,蒜苗去叶留杆,切3厘米长段。

4.将炒锅放置到旺火上烧热,加入调和油,放入姜片,炝出香味后,再将腊肉片下入锅中,加入料酒,翻炒至出油、微黄,改用中火,淋入生抽,下入莴笋块、食盐、适量汤汁(汤汁以淹没主、辅料为宜),再改用小火焖40分钟,撒上蒜段,即可出锅。

5.将菜肴盛入砂锅或品盆,调摆成型。

信息来源:商城县特色菜研究会

九. 四川省 雅安 芦山县 生态腊肉

芦山县生态腊肉系芦山县村民全生态喂养,哺养期分别为1年、2年或3年,喂养食物主要为自产玉米、萝卜菜等生态菜苗。其肉质红润、鲜嫩、口感细软、纯香,肥而不腻。堪称全生态猪,系芦山县之一绝。

十. 重庆市 綦江 蕨巴老腊肉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这是《诗经》中的蕨菜;“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这是李白笔下的蕨菜;到了饥荒年,蕨菜是老百姓的救命草;如今,蕨菜已经是人们餐桌上精致健康的美味。



蕨菜的品种众多,可食的就有十几种,但是从口味来说,仅有苦和甜两种,在北京的餐馆里可以吃到的大多是甜味的。蕨菜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菜品,最简单的是凉拌蕨菜。取蕨菜的根茎,用热水焯一遍,在其中撒上一些辣椒、盐、醋等调味即可,简单方便。蕨菜有一种山生的野味,脆生生、香喷喷,有点天然的滑舌感,微微的苦,稍稍带黏,很是爽口。



蕨菜要是做不好,会有一点苦涩,其实就算做得很好,也会有一点点涩,这种涩或许就是蕨菜的宿命,无法逃离。但是正是这一点点涩,保持了野菜的朴素品质,在众多调料的融合下,舌头的尖部可以挑逗一丝丝的苦涩,苦涩到淡处,几乎没有。但是这稍微的苦涩是可以接受的,如同很多人钟爱苦瓜一样。



蕨菜的根里有淀粉,所以蕨菜的根可以做成蕨巴,蕨巴老腊肉是非常好吃的一道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