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德阳特产香烟 四川特产烟名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德阳特产香烟 四川特产烟名单更新时间:2022-09-04 13:39:13

一.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四川小吃

四川小吃

二.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四川火锅

四川火锅是川共中的一咱独特风味,独树一帜,享誉海内外,火锅古已有之,近代其制作工艺逐渐发展,四川火锅用牛骨汤、固体牛油、豆瓣、辣椒、花椒等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汤汁。煮沸后,即可阄洗净的毛肚、鱼片、鳝鱼片、鸭血等放入锅中烫食。烫熟的共,入香油碟子,边蘸边吃,吃起来有麻、辣、烫、鲜、嫩、脆的特点。早期的火锅戏烫毛肚为主,后来发展为烫食各种荤、素菜。最初多在寒冬腊月吃,现在人们一年四季都爱吃。而且火锅品种繁多,有红锅、白锅、鸳鸯锅,有排骨火锅、肥肠火锅、酸菜火锅,有火锅鸡、火锅鸭、火锅兔等。四川人多爱吃火锅,并以此为待客佳肴。( 成都)

三. 四川省 阿坝 若尔盖县 四川河曲马

四川河曲马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若尔盖河曲马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河曲马与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河曲马史称“南番马”,据史料记载,这种马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以青、甘、川三省交界处的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玛曲县、四川若尔盖为主要产地。因其分布区处在黄河河曲地带,1954年由西北军政委员会正式定名为“河曲马”。

河曲马是我国一个古老而优良的地方品种。河曲马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古称吐谷浑马,因其分布区处在青、甘、川三省交界处的黄河河曲地带,该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四千米上下,纬度较南,自然条件特殊,水草肥美。因地处黄河盘曲,故名河曲马。

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农用挽马。

河曲马体形结构匀称,耳长敏捷,胸深广,背长腰短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毛色以黑、青为主,也有骝、栗等色。头长,颈长中等,胸肌发达,背平腰短,尻宽平,四肢粗壮。母马平均体尺(cm):体高132.5m,体长139.6m,胸围164.7m,管围17.8m。毛色以黑、青为主,也有骝、栗等色。河曲马繁殖性能好、遗传性稳定,性情温顺,气质稳静,对高寒多变的气候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骑乘,行走自如,长途骑乘可日行40~50km。特别以善走沼泽草地而著称。因其适应性强,具有挽乘驮载兼用的体形,役用性能颇佳而享誉骑兵与各地农牧民。适应高原气候。

在若尔盖大草原的藏族牧民心目中,马是一种神圣的动物,1也是一项神圣的大赛。来自草原各部的牧民们选出最好的马,选出最好的赛手,每年开春总要聚集,进行1000米、3000米、5000米和1万米的比赛。苍茫草原上,蓝天白云下,赛马奔驰在天地之间,呼喊加油声传播四方,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富有诗意。 只有在现场,才能亲身感受到比赛的神圣和牧民们的虔诚····

四川河曲马

若尔盖县牦牛草地型藏系绵羊养殖协会

9683392

马(活动物)

四. 四川省 德阳市 绵竹 绵竹大曲

绵竹大曲为剑南春酒的前身,早在 1922 年就获得四川劝业会一等奖, 1928 年获四川国货展览会奖状及奖章。 1963 年至 1988 年多次被评为中国商业部优质产品,荣获中商部“银爵奖”、“金爵奖”。 1991 年被评为四川省名酒; 1999 年获第四届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 绵竹)

五. 四川省 德阳市 绵竹 绵竹猕猴桃

绵竹猕猴桃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猕猴桃是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号称“水果之王”

六. 四川省 德阳市 旌阳区 德阳酱油

德阳酱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德阳市酱油酿造厂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有百年生产历史,主要产品有酱油、食醋、酱类、豆制品、盐渍菜等七大类,七十余种,年生产能力逾万吨。 工厂生产的精酿酱油、白窝油、红酱油、德阳酱油、德阳黄豆酱油、香菇酱油以及国标二级酱油、三级酱油等品种,配料考究,工艺独特,产品素以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久存不腐,色香味俱佳著称,对烧、卤、炒、凉菜无不适宜,长期受到海内外众多食客青睐。

德阳酱油始于清朝同治年间,有百年生产历史,其配料考究,工艺独特,产品素以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久存不腐,色香味俱佳著称,对烧、卤、炒、凉菜无不适宜,长期受到海内外众多食客青睐。zB5

德阳酱油既有生抽鲜甜美味的口感,又有老抽色泽浓厚的体态,实为一款优质的大众调味品 鱼蒸熟后,倒去汁液,洒上姜丝、葱丝淋上沸油后,再淋上适量蒸鱼酱油,色香味俱全,鲜嫩无比 。突破传统概念,鲜和辣合二为一,尤其适合烹制川菜等辣味菜肴以及点蘸菜肴 ,色泽红润,鲜甜适口,为红烧鱼、红烧肉等红烧菜肴增色添香 。zB5

德阳酱油的发展历史:zB5

清朝时期,德阳城内就有几家酱油铺,其中以江兆于光绪年间开办的“同庆丰”号酱园由为有名,其制作过程具有传统生产工艺特色。“同庆丰”号酱园在民国时期曾三次改革创新酿造工艺,配料精选考究,酿造技艺精湛。酱油色泽晶亮、味型香醇、口感美味、营养丰富、是独创一格的调味佳品。其中白窝油、红酱油、特油、甲油畅销省内外,素享社会各界盛誉。zB5

1956年在倡导公私合营制度下,由“合庆东”号酱园、“庆丰园” 号酱园、“如意” 号酱园,三家老号酱园组织起来,成立最早的德阳县酱油厂。当时生产用房一千五百平方米,共有资金七万余元,工人六十多人。主要生产工具有瓦缸三千二百口,坛子一千五百多口。采用纯粹的传统酿造手工艺操作,生产品种有白窝油、红酱油、特油、甲油、醋和豆瓣酱。年产值三十余万元,产酱油一千零一十八余吨,红酱八吨,醋九十六吨。zB5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德阳牌”酱油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均是逐年上升,声誉历久不衰。因国家市场经济的需要,“德阳县酱油厂”更名为“四川省德阳市酱油酿造厂”。产品不仅销往成都、绵阳、广汉、中江、安县等市、地、县,甚至远销陕西、甘肃、贵州等省。逢年过节,厂内购买酱油的人群更是络绎不绝,尤显供不应求。zB5

1961年,经长期钻研、反复试验,综合红酱油、白窝油精湛的传统酿造工艺,将发酵八个多月的晒缸母子、稀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压榨,所得原油注入酵存达半年以上,经晒干的豆豉中,依次翻缸,又研发生产出更高品质的酱油——“精酿酱油”。 精酿酱油酱油产品特点是:色泽红褐发亮、汁液浓稠、脂香浓郁、醇厚柔和、余味绵长、久存不腐、氨基酸含量极高,是色、香、味、形俱佳的酱油类调味品,旗下所生产的“德阳牌”酱油系列产品对川菜的烹饪和罐头加工更能提味增色。zB5

1975年全国酱油评比鉴定,“德阳牌”酱油系列产品精酿酱油名列第二。zB5

2009年12月21日,在德阳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德阳市酱油酿造厂”正式变更为“德阳市德阳牌酱油酿造有限公司”。
在此之后,德阳市德阳牌酱油酿造有限公司计划在德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征用土地五十至一百亩,用于建设生产新的办公楼、厂房、库房等厂区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发扬传统手工艺酿造技术;以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强化管理制度,打造高质量、高信誉的一流品牌产品。
zB5

2010年3月,德阳酱油参加“第82届全国春季糖酒商品交易会”,众多川内、其他省份及业内人士在品尝了德阳酱油的味道、香型、色泽后,对“德阳牌”酱油系列产品作了极高的评价。zB5

2010年,“德阳牌”酱油系列产品先后获“德阳市知名商标”;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德阳市农业博览会组委会“消费者喜爱产品”、“名优农产品”。zB5

七. 四川省 德阳 什邡 亭江细甲鱼

“五月亭江散绿波,瀑口潜穴细鳞多,纷飞溯浪龙门跃,栉比随群出十河,紫姜佐料调银匙,红椒合脍讶馐罗,杨村酬客无兼味,且听当垆献酒歌”。这是县中山涧一种细甲鱼的赞美。什邡旧志记叙:“山产细鳞鱼,不亚于丙穴、黄河味,背鳞黑,肤理似玉,身脂腴厚,肉极鲜美”。



调查了解,此鱼群一般产于红白、三河至高景关口一带石亭江上源的河道中,春秋散子,繁殖于岩穴深水中,细鳞呈黑色,肉质厚,食无泥土味,其形态均与产于羌江、大渡河的名品“丙穴鱼”相似,一般重1.5至3斤者,间亦有5斤的。过去入山峡谷幽深,凡澄潭汇流的岩壑下,鱼群潆洄,当时只有崎岖小径,可通来往,从今红白乡的观音岩起,到高景关外,原大安王庙前,凡深水区,均可见此类鱼群,产量颇丰,而山中梅子林瀑水落差处,每适桃花水发汛期,当阳光灿烂日,银涛飞溅,可见鱼群溯水上游,乘水上跃,构成奇观,故土人有“小龙门”的称谓,盖当时山内人烟稀少,鱼群生活在怡然无害的自然环境中,遨游欢畅,繁殖也顺乎自然。今则因开山筑路,厂矿大兴,江水污染,加之强行捕捞或施以钉伐性手段,细甲鱼的繁殖已越来越少。原先以售细甲鱼鱼具乡土风情的古杨村镇,也衰落了。



这古杨村镇,即今日朱家桥村,为汉代古村落,处李冰开瀑口的高景关外,后因水患频仍,乃迁移至猴子桥,燕子林等处,逐步下移,最后移至街子场、永兴场,即今天洛水镇这一片地区,一直到1949年,高景雄关仍踞于入山口,而江中的游鱼尚繁盛,亭江细甲鱼这个,也为人津津乐道。

八. 四川省 德阳 旌阳区 孝泉果汁牛肉

孝泉果汁牛肉,是四川省德阳市孝泉镇的著名,是孝泉地方名特回民食品,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该食品具有麻、辣、香、酥及带有果味等特点,故名"果汁牛肉"。它是佐酒、助餐、品茗、零食的美肴,馈赠亲友的佳品。

孝泉“果汁牛肉”是孝泉地方名特回民食品,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该食品具有麻、辣、香、酥及带有果味等特点,故名“果汁牛肉”。它是佐酒、助餐、品茗、零食的美肴,馈赠亲友的佳品。

孝泉“果汁牛肉”始创于民国10年,以“马昌恒果汁牛肉”为最佳。“马昌恒果汁牛肉”选料精良,制作精细:

一是购回肉牛,雇工放牧,投喂精料,待肉肥膘满,由“阿訇”(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下刀宰杀,取其精肉,剔去筋杂,切成拳头大块状,下缸盐渍,待盐透心,起缸滤去盐水,入锅“武火”沸煮去尽肉中血水,起锅凉冷,再剔筋杂。

二是入卤进味,初用“武火”沸煮,再用"文火"酣,肉粑味入,沸卤出锅,待自然冷却后,再次剔除筋杂,将纯净肌肉横着肉纹切成长约一寸左右的小条块,形似粗筷头状,即为坯料。

三是取纯净菜油烧至一定温度,投坯料入锅油炸,严格掌握火候,既要保持牛肉的特鲜味,又要酥脆而不顶牙,入口咀嚼以化渣为度。

四是起锅滤尽余油,拌以数十种名贵中药加工面成的香料和花椒粉、辣椒油、熟芝麻及少许饴糖等配料而成。1950年原德阳县赴朝慰问团代表,曾把"果汁牛肉"带到朝鲜,作为慰误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珍贵礼品。其后又先后参加省、市食品展览、评比,均受好评。

近年来,孝泉“果汁牛肉”在质量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包装上也有了改进,被列入《中国土特名产词典》和载入杜福祥著《中国名食指南》一书。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深受广大顾客喜爱。为适应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口味,现在又开始生产“文味”和“北味”等新产品,以满足各方群众需求。

九. 四川省 德阳市 中江县 中江白芍

中江白芍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江白芍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四川省中江县瓦店乡、富兴镇、集凤镇、古店乡、石泉乡、合兴乡、南华镇、辑庆镇、兴隆镇、南山镇、清河乡、悦来镇、玉兴镇、永安镇、回龙镇、冯店镇、广福镇、万福镇十八个乡(镇)

特定品质

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根(多为栽培品)供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载,白芍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功效。是我国中医传统常用要药。研究表明,根以含芍药甙(Paeoniflorin)为主要的有效活性成份(3.3~5.7%),还含有少量羟基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芍药内酯甙、芍药新甙等等,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心肌SG的摄取和心营养性血流量,能抑制血小板凝聚及降低血压、引起睡眠、反射消失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因血虚肝旺引起的头痛、头晕、胸肋疼痛、耳鸣、烦躁、泻痢腹痛、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血汗盗汗及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的治疗。近年来,对白芍与人参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白芍与人参均有抗应激、抗疲劳、镇静,增进学习和记忆能力,调节神经内分泌活动,抗辐射,抗肝毒性,抗炎等作用;而白芍却在镇静,治疗乙肝、改善睡眠等方面优于人参。

文化典故

中江白芍栽培历史悠久。四川中江县自然气侯和土壤生态条件优越,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发育,栽植历史悠久、发展快、在国内外影响很大,一直是中江县出口创汇的道地药材。中江白芍栽培,源于清乾隆时期,始载于公元1812年《中江县志》(嘉庆版)。清宣统二年,县内输出药材岁收白银25504两,1912年,岁产干芍100余吨,1926年种植白芍1000亩,总产近200吨,远销国外,1933年,种1133亩,总产400余吨,亩产250kg,外销150余吨,1949年,种247亩,总产52.75吨,亩产214kg。1956年夏,苏联、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植物专家三人到中江辑庆二村考察白芍生产,1959年原石垭公社建立白芍生产队,又称“白芍农场”,1977年种1472亩,总产804.8吨,亩产547kg,为解放后亩产最高年,1985年减为530亩,总产150吨,亩产283kg。八十年代中后期,日本专家和客商又多次来中江考察并签订贸易协议,中江白芍85%出口日本,从此,中江白芍优质商品饮誉东南亚,并成为中江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类型。中江药农世代种芍,经验丰富,四川省计委、医药局、经贸委以(1986)第54号文件批准中江为白芍出口基地。常年种植面积3000亩左右,1999年达到5000余亩,总产量达1500吨以上,2007年达11210余亩,总产近3000吨。

十. 四川省 德阳市 什邡 马井挂面

马井挂面

民国时期,马井乡有专营手工挂面作坊六、七家。面质柔软、洁白,纯净无杂,根头细如银丝,匀称光滑,开水一烫即熟,久煮变不糊不腻,誉为“银丝挂面”。著名的挂面作坊有“清泰和”、“云升号”、“洪顺和”等。每年运销成都约十万斤。

民国二十七年,“清泰和”挂面参加成都展销,颇受好评。因此更加注意质量,并推出朱砂、香油、蛋青等特制新产品。同行的“云升号”、“洪顺和”等与之相互竞争,精益求精,马井挂面更为人们所赞赏。

民国三十年,“中国实业协会”专函什邡县政府,征集“马井挂面”样品送重庆展览。马井乡所征得“清泰和”的朱砂面、香油面各一公斤,匣装送展,得到好评。

民国三十三年,驻广汉飞机场“盟军”飞行人员,多携带马井挂面回国馈赠亲龙。广汉城关经营干菜的张照祥、经营猪肉的张诚恩,大批定购马井挂面,赚取外国人的厚利;成都总府街的“大可楼”、春熙路的“味虞轩”、东大街的“华美”等商号,也纷纷订货经销,马井挂面更是名噪一时。

民国三十五年,川康绥靖公署主任邓锡侯,派专人持名片来马井订购特制蛋青面二百斤,因要求工艺严格,赶制不及,来人竟座候半月之久,才提货而去。马井挂面每年七月开工,次年三月停产,产量小,需求大,不能满足供应。解放后,偶尔生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