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成都特产香烟及价格 成都特产烟外地买不到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成都特产香烟及价格 成都特产烟外地买不到的更新时间:2022-04-01 07:23:33

一. 四川省 成都 大邑 安仁葡萄

安仁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仁葡萄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夏黑、摩尔多瓦、金手指、美人指、红地球、紫地球等。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黄泥水稻土,土壤pH值为6.5至7.5,有机质含量≥1.2%,地下水位0.75m以下。

三、栽培管理

1. 苗木繁育:采用扦插或嫁接育苗方法。

2. 栽培方式:避雨栽培。

3. 定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定植,棚架定植密度≤3000株/公顷,篱架定植密度≤6000株/公顷。

4. 产量控制:每公顷产量≤20000kg。

5. 肥水:每年每667㎡(亩)施用腐熟有机肥基肥≥3000kg。采收前10天停止灌水。

6.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7.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四、采收

6月下旬至9月下旬,依据品种特性,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或有核品种种子变褐时,开始采收。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果穗完整,果粒大小、形状、颜色整齐,果粉完整,果实外观呈现本品种特色;果肉细腻,糖酸比合理,适口性好。

2. 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可滴定酸含量≤0.5%,固酸比≥30:1。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安仁葡萄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韩场镇、董场镇、蔡场镇、苏家镇、上安镇、三岔镇、王泗镇、新场镇共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大邑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安仁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大邑府函〔2013〕83号

大邑县地方标准:DB510129/T015-2009《安仁葡萄》

二. 吉林省 白城 大安 笤帚糜子及笤帚

全市每年种植笤帚糜子近3万亩,可生产笤帚糜子1000万斤,加工大笤帚350万把,产品质量优良,糜长壳少无粮,笤帚美观大方实用,价格低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出口东南亚等国。( 大安)

三. 四川省 成都 金牛 臊子豆花

黄豆500克,水5500克,猪肉末500克,内脂、豆瓣酱、盐、味精、糖酱油、胡萝卜丁、冬笋丁、葱和姜末各适量。

1.黄豆洗净后用水泡3小时。

2.把泡好的黄豆加入2500-3000克水麻成豆浆,再放入锅中加加入余下水,放火上煮开。在干净的盆内放入内脂,用清水化开,再放入煮开的豆浆,定形后成豆花。

3.炒锅加热放油,猪肉末煸炒,把猪肉末炒散后放入葱、姜末及豆瓣酱炒出香味;再加入盐、味精、糖、酱油、胡萝卜丁、冬笋丁即成酱。

4.豆花盛入碗中,放入酱后即可食用。

四.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家常海参

·原料:水发海参300克。 猪肥瘦肉50克、黄豆芽100克。青蒜苗20克、郸县豆瓣20克、猪油65克、料酒20克、盐卫克、鲜汤300克、红酱油10克、味精0。5克、麻油10克、豆粉10克。 ·制作过程海参片成上厚下薄的斧楞片,用好汤喂两次捞起。猪肉剁细。青蒜苗切成大粗花。黄豆芽去净根脚。豆瓣剁细 。炒锅置火上,下猪油烧至四成热时下猪肉,放料酒、盐肥散,盛盘。再将锅洗净入下猪油烧至六成热时,下 豆瓣炒出香味呈红色时,加入鲜汤烧沸,将豆瓣渣捞出,放入海参及肥好的猪肉、红酱油、料酒推转,将锅移 至小火上煨,待煨至亮油时,勾薄芡,下蒜苗、味精、麻油推转。另用一锅烧猪油,将黄豆芽炒熟,装入盘中 垫底,然后将海参连汁淋于豆芽上即成。 ·特点:汁色棕红,咸鲜微辣,海参火巴糯,肉馅软酥。( 成都)

五.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驿区 成都小吃

成都小吃

六. 四川省 成都 青白江 成都冷锅串串

成都的“串串香”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冷锅鱼同出一辙,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

“串串香”又叫“热锅麻辣烫”,是草根美食最大众化的体现,它实际上是火锅的前身或者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又往往称其为小火锅。随着时代的变迁,川菜、川酒包括川戏等都早以走出四川,进入全国各个地方,人们早以习惯和喜欢上了川菜川味,其中,麻辣烫更是以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色遍布于全国众多城市,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麻辣烫的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麻辣烫已成为四川味道的代表。

串串香的种类很多,从海里的海鲜,鱼呀,虾呀,蟹呀,贝类,到家禽,猪肉,牛肉,羊肉,鸭肉,鹅肉等,还有健康的蔬菜,白菜呀,豌豆尖,菠菜啊等很多种,巴蜀人喜欢吃辣椒,而串串香也是越辣越好,不但要辣,还要辣的香~所以锅底的佐料就十分重要了~锅底是味道的源泉,像普通的我们可以看得到的,就有辣椒,花椒,桂皮,豆瓣酱,葱姜蒜,八角,香叶,党参,白芷等,有些还是中药的锅底,吃了后可以滋补的。成都冷锅串串香色泽鲜美,口感清爽,男女老少都食之恋恋

七. 四川省 成都 成华 窝丝糖

窝丝糖是四川民间的传统产品,原名叫“素窝丝”,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产品配料廛窟,工艺精细,具有松酥和香甜可口的独特风味。原料配方:川白糖10公斤,饴糖粉17.5公斤,熟黄豆粉7.5公斤,熟花生1.5公斤,熟芝麻3.5公斤,香兰素7.5克,蒸腾面粉1.25公斤,熟清油50克(刷水锅和刷装糖盘具有)工艺流程:制心→熬糖→扯糖丝→成型→包装制作方法:1.制心:将配料中的白糖粉、熟黄豆粉、熟花生酱、熟芝麻酱和香兰素放在一起,拌合均匀,过筛备用。2.熬糖:将饴糖入锅加热至沸点,然后减小火力,用小火熬至115~120℃,即可倒入水锅。待稍冷后,再放盘具中分数次使用。3.扯糖丝;以盘里放适量糖团,叠成软硬一致的扁圆形,用拇指从正中穿孔,双手把糖坯捏成环状,平放于案板上,先由两人将环状糖坯成圆形旋转对拉(人的位置不变)到一定长度后,把糖圈折叠成双环又成圆形旋转对拉,照这样往复对拉,每拉长折双一次为一手。拉扯到第4手时,可增加到3人同时对拉(动作不变),拉至14~15手,糖丝呈发丝状时为止。在拉扯糖丝的同时,前5手每手沿糖丝一圈撒撒蒸熟面粉适量;6~10手时,每撒混合面粉(蒸面粉与烤成热粉混合)适量;到后5手时,每手撒面粉要灵活掌握。如糖丝断裂严重,可撒适量蒸熟面粉;如糖丝粘结,可撒适量烤熟面粉。4.成型包装:取糖丝12.5克平展于左手四指内侧平面上,取心子10克,放于糖丝上,将糖丝内端抄起,盖住心子。然后又取心子2.5克添加在上面,再卷动糖丝,将心子卷包在中间成腰鼓形。最后定额装盒,在窝丝糖面撒一层心子,封盒即在。质量标准:规格:形如丝窝,大小整齐。色泽:呈谷黄色。组织:糖呈发丝状,松酥细腻。口味:香甜可口,具有黄豆,芝麻香味。

八. 四川省 成都 成华 成华猪

【主产区及分布】 产于四川省成都市的金牛、双流、郫县、温江等区县。分布于新都、金堂、广汉、什邡、彭县、灌县、崇庆、大邑、新津以及德阳、绵竹、龙泉等县。

产区农业基础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产品和青绿饲料丰富,为养猪提供了良好的饲料条件。产区选种除注意母猪的繁殖性能外,还猪种体型外貌的选择。产区因市场需求因素,要求缩短猪的肥育期,多喜欢养体型较小的猪,并惯用大米、细糠、和豆科绿肥等饲料喂养。

成华猪品种形成历史

成华猪饲养历史悠久,据考古研究,成都平原多处东汉墓葬中发掘出陶猪、石猪。据扬雄《蜀都赋》“蜀人籴米肥猪”的记载推算,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产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条件好,粮食丰盛,又位于大中城市附近,商品猪需求量较大。当地群众为缩短肥育期、提高商品率,喜养体型较小的猪种。除注意母猪繁殖性能外,还十分注重体型外貌的选择,喜欢颜面皱纹少、耳较小(俗称“金钱耳”)、头部较轻的猪,多选择背腰宽、平直,腹圆而略下垂(俗称“船底肚”),全身被毛黑色的猪种。在养殖方法上,采取直线育肥的方式,习惯用大米、细糠等精料催肥,促进了成华猪品种的形成和发展。是成都平原地区的主要地方品种。

成华猪外貌特征

成华猪体型中等偏小,头方正,额面皱纹少而浅,耳较小、下垂,嘴筒长短适中。颈粗短,背腰较宽、微凹,腹圆、稍下垂,臀部较丰满。四肢较短,结实、直立。被毛黑色。06~7对,排列均匀。

成华猪品种特点

成华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48.9公斤,体长138.0厘米,胸围127.1厘米,体高74.3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28.9公斤,135.4厘米,121.1厘米,66.0厘米;母猪平均产仔猪10.74头,个体重0.87公斤;仔猪20日龄窝重33.9公斤,成华猪还具有早熟易肥、屠宰率较高和肉质细嫩的特点。

成华猪生产性能

生长发育:在中等营养水平下,成华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44.4公斤,母猪6月龄体重47.0公斤。据国营农牧场测定,成年公猪(22头)体重148.9公斤,体长138.0厘米,胸围127.1厘米;成年母猪(209头)相应为:128.9公斤,135.4厘米,121.1厘米。

繁殖性能:性成熟较早。小公猪59日龄能产生正常精子,农村饲养的公猪多在3~4月龄、体重25公斤开始配种,国营农牧场饲养的公猪多在8月龄、体重60公斤左右时配种。小母猪初次发情期为88日龄。农村饲养的母猪一般于6~8月龄、体重70公斤左右初配。经产母猪(398窝)平均产仔数10.74头,初生个体重0.87公斤,60日龄断乳成活数9.13头、窝重104.1公斤。

肥育性能:在混合精料不限量条件,饲养14l天,7.5月龄体重达93.1公斤,日增重535克,每公斤增重耗消化能11.3兆卡、可消化粗蛋白质525克。体重65.8~87.0公斤的肥猪,屠宰率70%左右,胴体瘦肉率41.2~46.1%。

九. 四川省 成都 邛崃 成都竹丝瓷胎

成都竹丝瓷胎是以“景德镇”名瓷作内胎,用丝细如发,轻薄如绸的竹丝,精巧编织,依胎成型,紧扣瓷胎。编好的成品不论是竹丝本色,还是增饰的别色花纹,或者是编 织上的蛟龙戏珠,色泽雅致,清新自然。成都竹丝瓷胎选择成都平原西部邛崃山一带 盛产的慈竹为原料,选竹有严格要求;专门择取生长2至3年、节距2尺左右,无划伤斑迹的壮竹,要经过几道工序处理,每100斤原竹只能抽丝8两,其价值同银子相当。编制技艺采用疏密相间,疏中有细,细中有粗的密编;其图案花色既有丰富多彩的几 何图案,又有千姿百态的自然图样。竹丝瓷胎工艺品不松不裂,不受虫蛀,只要注意 防潮,经久耐用。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工艺品一直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商品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展品,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老艺人张国正编制的饭碗、餐具、竹丝帐子曾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赛会,荣获银质奖章;1979年,被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

十. 四川省 成都 金牛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又称宫爆鸡丁,川菜传统名菜,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广受大众欢迎。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宫保鸡丁“泛滥成灾”,几成中国菜代名词,情形类似于意大利菜中的意大利面条。

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一般认为由清朝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丁宝桢是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人。他小时不慎落水,巧被桥边一户人家救起,后来他为官后记起此事,遂前去感谢,那户人家就做了这道菜招待,他吃后觉得味道很好,就加以推广,这就是这道菜的真实来历(织金县志有相关的记载)。

其它的三种传说:

一说: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及类似菜肴,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由于他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二说:丁宝桢来到四川,大兴水利,百姓感其德,献其喜食的炒鸡丁,名曰“宫保鸡丁”。

三说:丁宝桢在四川时,常微服私访。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用花生米炒的辣子鸡丁,叫家厨仿制,家厨以“宫保鸡丁”名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