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吉林市保真特产 吉林市特产去哪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吉林市保真特产 吉林市特产去哪买更新时间:2022-08-28 14:41:35

一. 吉林省 白山 长白县 吉林鹿茸

鹿茸为东北三宝之一,主要有产于大兴安岭的马鹿茸和产于长白山的梅花鹿茸。鹿茸是没有骨化的公鹿角。鹿角每年生长一次,个别的鹿生有二茬茸,2月间脱落,4月份再长。鹿茸刚长出时又软又嫩,角外面包着一层皮,皮上长着茸毛,里面是软骨,布满了毛细血管。鹿茸的生长期一般从4月份到7月份,每天可长2—4毫米,80天内就可成茸。鹿茸分为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两种,规格有二杠锯茸、三岔锯茸、二杠砍头茸、三岔砍头茸等。鹿茸的药用价值很高,可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疗身体虚弱、耳聋目暗等症,对年老体弱的人是理想的稳效补品。此外,鹿角、鹿肾、鹿胎、鹿尾、鹿筋、鹿骨、鹿血、鹿皮及鹿肉都是珍贵的药材。可以说,鹿的全身都是宝,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将鹿茸列为上品。鹿皮可以制革、缝衣、制鞋,鹿肉细嫩,脂肪少,营养丰富,是较高级的食品。

吉林市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鹿场,龙潭山鹿场是其中较大的一个。它位于吉林市东南郊龙潭山的南麓。依山傍水,水草丰富,非常适合鹿的繁殖与生长,在那里驯养着上千头的梅花鹿和马鹿。梅花鹿身上带有斑点,身上有形如梅状的白色花纹非常清晰,整个鹿看上去很漂亮。马鹿比梅花鹿更高大些,马鹿的肩高约是1.5米,体重在250公斤左右,臀部有一个三角形的斑块。鹿是一种善于奔跑跳跃,胆小易惊的动物,温顺、喜欢群居。

二. 吉林省 延边 汪清县 吉林-茯苓

茯苓


(一)概述

别名云苓、松茯苓。

为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菌核,为低等植物,是寄生在松树上的真菌。药用部分为干燥菌核体。性味甘、淡平。有渗湿、健脾、宁心等功能。用于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心悸、眩晕。茯苓皮,利水消肿,用于水湿浮肿等症。各国各地均有分布。

(二)植物特性

茯苓多寄生于马尾松或段木上,其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丝(白色丝状物)阶段和菌核阶段。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丝从木材表面吸收水分和营养,同时分泌酶来分解和转化木材中的有机质(纤维素),使菌丝蔓延在木材中旺盛生长。第二阶段是菌丝至中后期聚结成团,逐渐形成菌核(亦称结等)。结苓大小与菌种的优劣、营养条件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不同品种的菌种,结苓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有的品种栽后3~4个月开始结苓,有些则较慢,需6~7个月。早熟种栽后9~10个月即可收获,晚熟的品种则需12~14个月。

(三)生长特性

茯苓喜温暖、干燥、向阳,忌北风吹刮,以海拔在700米左右的松林中分布最广。温度以10~35℃为宜。菌丝在15~30℃均能生长,但以20~28℃较适宜。当温度降到5℃或升到25℃以上,菌丝生长受到抑制,但尚能忍受-1--5℃的短期低温不致于冻死。

土壤以排水良好、疏松通气、沙多泥少的夹沙土(含沙60%~70%)为好,土层以50~80厘米深厚、上松下实、含水量25%、pH5~6的微酸性土壤最适宜菌丝生长。切忌碱性土壤。

(四)栽培技术

1.备料

茯苓生长的营养主要靠菌丝在松树的根和树干中蔓延生长,并分解和吸收其中养分和水分之特点,选用松树作为茯苓的生活原料。为了充分发挥松树的利用效率,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椴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方法。

(1)段木备料

每年10~12月松树砍伐后,立即修去树桠及削皮留筋,具体要留几条筋,要看树的大小而定,削皮要露出木质部,顺木将树皮相间纵削(不削不铲的一条称为筋),各宽4~6厘米,削皮留筋后全株放在山上干燥。经半个月以后,将木料锯成长约80厘米的小段,然后就地在向阳处难叠成“井”字形,待敲之发出清脆响声,两端无松脂分泌时即可供用。

(2)树蔸备料

即利用伐木后留下的树蔸作材料。在秋、冬季节伐松树时,选择直径12厘米以上的树桩,将周围地面杂草和灌木砍掉,深挖40~50厘米,让树桩和根部暴露在土外,然后在树桩上部分别铲皮4~6向,留下4-6条约3~6厘米宽未铲皮的筋(也叫引线)。树桩下的粗大树根也可用来栽茯苓,每条树根铲皮3向,留3条引线。根留1~1.5厘米长,过长即截断不要,使树蔸得到充分暴晒至干透。干后可用草将树蔸盖好,防止降雨淋湿。

2.选地挖窑

(1)选地

宜选排水良好的向阳缓坡地,土质深厚、疏松的砂质壤上(含沙量60%~70%)为好。黏土、透气性差的土壤不宜采用。最好选生荒土或放荒3年以上的庄稼地;栽过茯苓的地块即应放荒5~10年方可再种。

(2)挖窑

挖窑时间一般在12月下旬至1月底进行。先清除场地的草根、杂木蔸、石块等杂物,然后依备料段木的大小与长短挖窑。窑形为长方形(长度视段水长短而定),深挖20~30厘米,宽30~50厘米,窑地按坡度倾斜,清除窑内杂物。挖出的土也要保持清洁。场地沿山坡两侧开沟以利排水,如坡度较陡,可在被顶筑坝拦水。

(3)下窑与接种

下窑接种时间在春分至清明前后进行。下窑应选连续晴天土壤微润时,把干透心的段木按大小搭配下窑,一般每窑2至多段。细料应垫起与大料一样高,两节段木留皮处应紧靠,使铲(削)皮成“V”形,以便于接种。以重量计,每窑2节段木在15千克左右,最少不宜少于10千克。

栽培茯苓所用的苗种,历来沿用菌核组织,通称“肉引”;将其压碎成糊状作种用称为“浆引”;把“肉引”接种于段木,待菌丝充分生长后挖起,锯成小段作种的称“木引”。用“肉引”和“浆引”栽种一窑要耗费茯苓0.2~0.5千克,用种量大,不经济;“木引”操作繁琐,菌种质量难以稳定,稳产高产也难以保证。近年来采用纯菌种接引,即可获得高产,又可节约大量商品茯苓,是当前广泛应用的最好方法。菌种是用小松木块(长宽厚1.2厘米*O.2厘米*1.0厘米)装瓶消毒,加适量的培养基质,经接上茯苓原种培养在瓶内长满旺盛的乳白色菌丝,而作为大面积茯苓的接种菌种。

接种时在两段木的上半部分用利刀削成长15厘米*10厘米的新口,然后用消毒过的钳或镊子将瓶内的菌种(长有菌丝的松土块)取出,平摆在两段木间的新口处,并加盖松木片或松叶,上面可再放一条段木(若两段水重20千克以上,则不放第三段段木),覆土10~15厘米,整个窑面成龟背形。每窑需菌种1/3~1/2瓶。

利用树蔸栽培在茯苓则于根蔸上削2~3个新口,然后将菌种分别接种在新口处,盖上松片或松叶,覆土高出树蔸15~18厘米,每树蔸一般用菌种0.5~1瓶。

三. 吉林省 吉林市 蛟河市 清蒸白鱼

清蒸白鱼是吉林的名菜之一。松花江水甘甜可口,远近有名。自古以来,松花江上的渔户即以江水煮白鱼,款待来访的亲友,被人们传为美谈。后来,经过烹饪高手潜心制作,终于创出了清蒸松花江白鱼这道名菜,登上了圣宴之席。清朝,松花江白鱼曾被列为贡品。清蒸白鱼有二种做法,高级盛宴以食汤取其鲜汁为主,鱼肉细腻无咸淡味:另一种是以食鱼肉为主,清蒸时使汤汁入鱼体内,属于蒸之法。两种做法,均需鲜活鱼

四. 吉林省 白城 洮南 洮南绿豆

洮南绿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洮南市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地处半山区,无霜期短,十年九春旱。春雨落的比较晚,这样就扩大了生育期短的杂粮、杂豆的播种面积。这些杂粮杂豆中绿豆的面积占的比例是最大,接近50%。

地域范围

地域范围包括洮南市行政区内各乡镇。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市南部,东经121°38′20″-123°20′10″,北纬45°2′20″-46°1′20″,平均海拔250-350米。东与大安市为邻,西部及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突泉县、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交界,南部与通榆县接壤,北部及东北部与白城市洮北区、镇赉县毗邻。总生产面积1000公顷,年总产量6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洮南市土壤大部分为风沙土、黑钙土、淡黑钙土、栗钙土,少部分为盐碱土和草甸土,土壤pH值为7-8.2,肥力中等。地势呈现西部和北部偏高,东部和南部偏低的特征,有洮儿河与蛟流河贯穿全境。

(2)水文情况:洮南市共有大小河流8条,2个水资源流域,主要河流为洮蛟两河。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受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地质环境的制约,呈现三个水文地质单元。中部冲积扇区是水质好、水量丰富的富水区,南部是水质好、水量中等区。

(3)气候情况:洮南市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季节性强,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冬季漫长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4.8℃,年平均日照为3005小时,全年无霜期136天,最长为149天,最短118

天。年平均降雨量377.9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

(4)人文历史情况:洮南素有百年府城的美名,当地农民长期以来靠种植绿豆为生,熟悉掌握绿豆生长特性和种植技术。2003年,中国乡推荐暨宣传组委员会3次实地考察后认为,洮南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优势地域资源,为洮南绿豆种植提供了特有的条件。洮南“大鹦哥”牌绿豆种植历史悠久,1999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吉林名牌农产品”,并荣获“中国北京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洮南绿豆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并荣获“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金奖。绿豆已成为洮南市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3。2002年,洮南市场绿豆交易总量超过12万吨,交易额3.8亿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美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洮南市已成为东北最大的绿豆交易中心。据此,中国乡推荐暨宣传组织委员会授予洮南市“中国绿豆之乡”称号。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的含量不超过国家标准,水利设施完备,远离公路、医院、矿山、垃圾场的农田作产地。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大鹦哥绿522、公绿1、吉绿9346、白绿8号等。

(3)生产过程管理:洮南绿豆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绿豆生产技术规程NY/T5204-2004。在生产过程中要求种子、肥料、农药肥等投入品来源可靠。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后适时采收,采收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5)生产记录要求:使用农业投入品要建立档案,记录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次数、用量、使用方法,收获日期等。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洮南绿豆粒大、饱满,平均百粒重6.6-6.8克,短圆柱型,呈鲜绿色,有光泽。

(2)内在品质指标:洮南绿豆品质好,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为22%-25%,人体必需的氨基酸0.24-2.0%,碳水化合物为58%-60%,脂肪1%以下,纤维素5%。可以制作绿豆汤及面条、绿豆沙、绿豆糕、绿豆丸子、绿豆点心等各种风味小吃,绿豆芽营养丰富,美味可口。

(3)安全要求:洮南绿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粮用豆》(NY520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洮南绿豆按照规定应当包装销售。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洮南绿豆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其它:洮南绿豆的分级、贮藏、运输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五. 吉林省 辽源 西安区 吉林特产黑木耳

吉林黑木耳

六. 吉林省 吉林市 龙潭区 福茂牌干椒

福茂牌干椒产于塞北平原的吉林省洮南市福顺乡。福顺乡位于洮蛟河中间地带。这里土质肥沃,年积温较高,日照强,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偏少,种植辣椒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同时良好的水利设施又为辣椒产业提供了优越发展条件。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具有驰名中外“四辣之乡”的美誉(“四辣”指辣椒、大葱、大蒜、黄烟)。福顺乡龟顶红等干椒作为商品已有近百年的生产加工历史。早在1971年10月福顺干椒就以“洮南”参加过广交会。同年12月,由周总理签批免检直接出口坦桑尼亚、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福顺干椒在国际、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福顺辣椒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合同加服务的生产链,走出一条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合作化道路。福顺辣椒也以“福茂”命名成为吉林省名牌。“福茂牌”干椒具有果形美、个头均匀、皮质厚、味道秀、色素和维生素含量高等特点。1999年初,该系列产品申报了国家农副产品专利注册商标权,被国家主管部门正式命名为“福茂牌”干椒,并继续生产系列加工产品。同年6月,经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查测试中心检测,14项数据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9月份将以吉林名牌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农产品展销会。福茂牌干椒生产基地是东北最大干椒生产基地,现有育苗大棚120栋,面积3.6万平方米,辣椒种植达3000公顷,总产量1200万公斤。福茂牌干椒是在本地龟顶红等辣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已形成多个系列。其中国际优良品种早光、富强、宜都红、天升、天宇3号等都已在这里安家落户。福茂牌干椒加工业已蓬勃兴起,全乡现有大小加工企业25户,日加工干椒1.25万公斤,年加工量为500万公斤。福茂牌干椒有广泛的销售市场,公司现已与部分国家和国内21个省市300多家客商建立了贸易合作,间接出口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洮南)

七. 吉林省 白山 临江 秋实

松子别名、海松子、新罗松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种仁可入药性微甘温,具有润肺、润肠通便之功效,据《本经逢原》记载:“甘润益肺之效,松子营养价值也很高,含脂肪、蛋白质、糖类、钙、磷、铁等,在食用价值上可为菜肴起到增香提味作用,称之果中仙品。

特点:用豆沙滚上松仁,经油炸后香甜可口。

工艺:用山药泥子做成12个葫芦,把豆沙搓成球沾面蛋液,松仁成球,把葫芦、松子球经油炸后捞出码在装饰好的盘内即成。

八. 吉林省 延边 图们 泡菜

泡菜也叫辣白菜,朝鲜语叫“吉木其”,是朝鲜族饮食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和大酱汤一样,朝鲜族人民顿顿餐餐几乎离不了它。另外,萝卜、辣椒、黄瓜、豆芽等也都可以腌成美味可口的泡菜

九. 吉林省 延边 珲春 珲春大米

中国最好的大米是东北大米,东北大米中最有名的是延边大米,而延边大米中首推珲春大米。

珲春大米好,取决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珲春位于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东麓,素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的美誉。 与中、俄、朝三国陆路相连,与中、俄、朝、日、韩五国水路相通,是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地,是世界级野生东北虎保护区。境内湍流着珲春河、海兰江等大小江河水系,湖泊湿地星罗棋布,无论巨流细溪,水质均清澄甘冽。江河两岸分布着河谷盆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加之处在北半球中纬度中温带,属近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日照2366小时,无霜期126—156天,昼夜温差在10℃以上。故所产水稻干物质积累多,营养丰富,品质天然上乘。

珲春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上溯到唐代,那时珲春号称“亚洲第二大国际商埠—海东盛国”,所产的“栅城之豉”、“卢城之稻”,就已经作为著名粮食品牌声播中原和日本了,它们不仅是敬奉帝王的贡品,礼赠友邦的珍品,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名品,这在《新唐书·渤海传》中有明确记载。

珲春大米富含人体必需的稀有微量元素——硒。珲春天然含硒米被评为“中国金奖大米”和“中国优质品牌粳米”。珲春大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珲春处在北半球中纬度中温带,属近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所产水稻干物质积累多,营养丰富。

珲春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唐代渤海国时期,珲春号称“亚洲第二大国际商埠—海东盛国”,历经建都敦化、移都和龙、再迁宁安,又定珲春的历程,并在珲春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极尽繁荣。与唐王朝同兴同衰。那时所产的“卢城之稻”、“栅城之米”闻名世界。清朝时期,延边被朝廷封为水稻专垦区,指定延边大米为宫廷御米,作为延边大米的精品,珲春大米又成为极品贡米。

绿色有机的珲春大米,富含人体必需的稀有微量元素硒。尤其是“珲春河”高硒大米,经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审查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农产品安全与环境质量检测中心权威检测后,被确认为含硒量高的绿色大米,成为人体补硒、防治疾病的上乘健康营养品。

“珲春河”大米凭借口感好、含硒量高,迅速打开市场,并香飘中南海。2009年,“珲春河”大米又在长春第三届粳米产业大会上,获得了“中国优质食用粳米品牌”称号,成为中国16个粳米品牌之一。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珲春大米”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十. 吉林省 延边 珲春 鹿茸

鹿茸主要有产于大兴安岭的马鹿鹿茸和产于长白山的梅花鹿鹿茸。鹿茸的药用价值很高,可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疗身体虚弱、耳聋目暗等症。除外,鹿角、鹿肾、鹿胎、鹿尾、鹿筋、鹿骨、鹿血、鹿皮及鹿肉都是珍贵的药材。可以说,鹿的全身都是宝。( 珲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