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赤峰特有的特产 赤峰特产有哪些图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赤峰特有的特产 赤峰特产有哪些图片更新时间:2022-08-22 10:29:41

一. 内蒙古 赤峰 红山区 内蒙古黄花菜

金针菜的一种,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开淡黄色,有香气。黄花菜中鲜嫩粗肥者,可用于制菜或做汤,亦为调味珍品,在副食品干菜中占有重要地位,年产量达100万公斤左右,是行销全国的土品 之一。

二. 内蒙古 赤峰 松山区 赤峰哈达饼

说起来哈达饼的问世,实出偶然。据传大约在一百五十年前,赤峰的面点师傅在做南沙饼、豆沙饼时,由于剂头无酥、油多、少馅成了余面,师傅们就想了一个法子,把剂头擀开,包上酥和糖烙饼,结果特别受欢迎。赤峰的各大饭庄相继制作,名噪一时。



哈达饼是近似于点心的饼,造价较高,用水油面和油酥擀成皮,包干果甜馅,烙制而成。制作过程是先制饼坯:将面粉加白油(粗制奶油)或奶油和成酥面。另用面粉和白油及水和成水油面团,然后用水油面包油酥面,擀成圆片成饼坯;再制馅:熟面粉加白油、瓜子仁、芝麻、核桃仁、白糖调成甜馅;最后烹制:饼皮上放馅料抹匀,从两头对卷,再盘成圆饼形,擀成荷叶饼状,放入铛内,用小火烙成虎皮色,烙熟后出铛,切两半或四瓣即成。制成的哈达饼具有掉在地下粉碎,放到嘴里不用嚼,酥脆香甜等特点。

三. 内蒙古 赤峰 巴林左旗 蒙古刀

蒙古刀刀身一般采用优质钢打制,长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刀柄和刀鞘有钢制、银制、木制、牛角制、骨头制等多种,表面有精美的花纹,有的还填烧珐琅,镶嵌宝石。近年研制生产的驼骨彩绘鞘蒙古刀成为工艺珍品,畅销海外。还有工艺精湛、实用的马头弯刀。

蒙古刀刀身一般采用优质钢打制,长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刀柄和刀鞘有钢制、银制、木制、牛角制、骨头制等多种,表面有精美的花纹,有的还填烧珐琅,镶嵌宝石。近年研制生产的驼骨彩绘鞘蒙古刀成为工艺珍品,畅销海外。还有工艺精湛、实用的马头弯刀。蒙古刀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大小不一。主要用来杀羊吃肉,也是男子汉的佩饰。不戴蒙古刀的男子汉,妇女们多看不起。但蒙古刀并不是械斗的工具,在牧区很少打架动刀子的。蒙古银匠最拿手的技术就是做刀。刃用好钢,柄用牛角、红木做成。从前的蒙古刀比现在复杂、实用而漂亮,鞘中有孔,可插象牙或驼骨筷子。鞘上有环,环上缀有丝线带子。丝线带子一头有环,可以挂在胯上;一头编有蝴蝶结,下面是穗子;一头有勃勒。勃勒是一种银子打的圆形饰件,上面有花纹,中间嵌有珊瑚大珠。蒙古刀的勃勒,也有用绸缎刺绣的。刀鞘用金、银、铜做成,上刻龙、虎、兽头、云纹图案,象牙筷的大头一端还套有银束子。民间传说饭菜下毒用它可以试出来。

四. 内蒙古 赤峰 红山区 哈达火烧

又名杠子火烧,也叫火烧,在赤峰已经有二百多年历史。其形状如上下合在一起的小圆盒子。制作方法特别,主要用盐和矾和面,加黄油和白糖反复揉搓后,用杠子压到结结实实,再装进模子放到烤炉中烤熟。特点是不怕挤压、冷冻和日晒,不易发霉变质,装在车上、驮在马上或者放在褡裢里都行。旧时当地人出行都要装上一口袋“火烧”,远途充饥或赠送亲友都即方便又实惠。

五. 内蒙古 赤峰 巴林右旗 巴林石

巴林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巴林石

据朱星白等《巴林石》所述,主要依据颜色、质地、纹理和结构,将巴林石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和图案石五大类。

鸡血石

巴林鸡血石指含有红色辰砂的巴林石,质地多为透明、半透明;血色有鲜红、朱红、暗红、橘红等。血形呈片状、块状、条带状、星点状等。各品种均以各种“红”命名,如夕阳红、彩霞红、牡丹红、金橘红。

福黄石

凡主体呈黄色且透明半透明者均属此类.还可按色调及纹理细分若干品种,如鸡油黄、密蜡黄、流沙黄等。其中金橘黄可与田黄媲美。

冻石

凡透明半透明、无血又以黄色为地的巴林石均为冻石,是巴林石品种最多的一类。按其主体特征因素命名,有水晶、芙蓉冻、羊脂冻等。

彩石

凡无血非黄非冻的巴林石均为此类,最明显的特征是质地不透明而色彩丰富,因而品种命名也就丰富多彩,如红花石、黄花石、咖啡石、木纹石等。

图案石

指巴林石中带有各种天然景物图案并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一类,可凭借主题而命名。

巴林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 《关于给予“巴林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右政发[2006]6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现辖行政区域内矿区,即东经110°21′30″至118°24′30″,北纬43°46′00″至43°47′30″。

六. 内蒙古 赤峰 喀喇沁旗 牛家营子桔梗

牛家营子桔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牛家营子镇中药材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此地就建有“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闻药香醉人,赏药花悦目,遂赐名“药王村”。至此,农户家家种药,延续至今,地产桔梗质量属全国一流,除药用外,年产鲜桔梗15000吨以上,全部销往韩国、日本。1999年牛家营子中药材基地被科技部列为中药材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专项研究基地之一,拟命名为“中国北方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桔梗之乡”。

地域范围

牛家营子镇是北京通往塞外草原的咽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西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接地带,属七老图山脉东北麓,东经118°08′-119°02′,北纬41°53′-42°14′,具有明显的华北、东北向内蒙古草原过渡的特点。牛家营子桔梗年均种植面积3万亩,采挖期为2年,年均采挖面积1.5万亩,年产鲜桔梗15000吨以上。具体地域范围是:东至南荒村与红山区文中镇柳条沟村、大营子村交界处,南至水泉村与锦山镇全太村接壤,西与松山区城子镇相邻,北到赤峰市新城区交界处。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牛家营子桔梗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长30-40cm,直径0.7-2cm。表面白色至淡黄白色,不去外皮者表面白色或黄白色。质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白色。 2、内在品质指标:牛家营子桔梗总皂甙含量为3–4g/100g,总黄酮含量为0.02–0.03g/100g,蛋白质含量为7–8g/100g,还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类物质、多糖等。具有祛痰止咳,宣肺、排脓的作用。 3、安全要求:牛家营子桔梗,由于生产区域内无工业污染,2004年被内蒙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水质土壤均达到安全标准,因此生长的桔梗无农药残留,是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牛家营子桔梗种植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标识包装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4、分级:根据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分为特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统装品。5、包装:所用包装材料为瓦轮纸盒,纸盒大小可据出口或购货商要求而定,卫生标准应达到食品级。 6、运输:运输工具或容器应具有较好的通气性,以保持干燥,并应有防潮措施,并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间。不应与其它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质混装。 7、贮藏:干燥后的桔梗如不马上出售,包装后应置于室内干燥的地方贮藏,同时应防止老鼠等动物的危害。为保持色泽,还可将干燥的桔梗放在密封的聚乙烯塑料袋中贮藏,并定期检查。但进入夏天后,由于气温升高,应转入具低温条件的地方贮藏,一般在10℃以下的贮藏条件下安全越夏。

七. 内蒙古 赤峰 林西县 豆包

根据原料的不同,分为粘豆包和笨豆包两种。用黄米和芸豆制成的叫粘豆包;用糜子或小米加进芸豆或小豆制的叫笨豆包。每当春节来临,一进腊入,家家户户都忙着轧面,把一个正月吃的都准备下。

蒙古人吃豆包,是从汉人那里学来的,但做法不同。蒙古人做豆包不论粘的或笨的,都要把面炒过再发酵,这样做起来的豆包酸甜适度,而汉人一般不炒面,因此吃起来也不甜。在每年正月十五前,蒙古人还有互相馈赠礼品的习惯,这礼品都以豆包为主,少则十个,多则二十几个,里面付上一纸包“博勒格”(吉祥的意思)。

八. 内蒙古 赤峰 敖汉旗 敖汉苜蓿

敖汉苜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敖汉旗属于中温带半干旱草原区,主要气候特点是无霜期较长、光照丰富、降水适中、水热同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非常适合豆科牧草种子生产。敖汉旗培育出具有产量高,籽实饱满、抗旱能力强、越冬率高、抗逆性、适应性能力强、品质优良、营养成分含量达标、抗病虫害等多方面品质优越的苜蓿品种,并于1984年通过国家验收,被国家牧草育种委员会命名为“敖汉苜蓿。”

敖汉苜蓿还获得了由国家牧草品种委员会颁发的“敖汉苜蓿”资格证书,1999年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出版的《中国牧草登记品种集》中,“敖汉苜蓿载入其内。

九. 内蒙古 赤峰 红山区 内蒙古松茸

学名叫松口菇。松茸菌呈淡黄褐色,其上有栗褐色纤细鳞片,中央部位稍凸,菌柄粗壮,菌肉洁白如雪,厚实细腻,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多种维生素,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健胃、驱虫、理气化痰等功能,并参糖尿病有独特疗效,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十. 内蒙古 赤峰 翁牛特旗 八珍肴

即八样山珍海味:一曰醍醐,系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炼乳酪时,上层凝结的为酥,酥上如油的为醍醐,味道极为甘美,是旧时蒙古人供佛的佳品。二曰獐羔。獐肉在蒙古族食谱中列为高级食品,其幼羔肉尤为鲜美。三曰野驼蹄。富有营养,与熊掌齐名。四曰鹿唇。五曰驼乳,其中尤以白驼乳更为珍贵,不仅为营养补品,而且是治疗病病的良药。六曰麋鹿肉,其肉香美,曾为蒙古大汗赐给臣下的赏品。七曰天鹅炙,即烤天鹅,类似北京烤鸭。八曰元玉浆,即马0的雅称,用马奶酿制的酒。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