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呼玛县都有什么特产 呼玛县有什么好吃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呼玛县都有什么特产 呼玛县有什么好吃的更新时间:2022-06-11 00:39:02

一. 西藏 那曲 尼玛县 娘亚牦牛

娘亚牦牛

产地(或分布):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

数量:1996年存栏12万头。

主要特征:毛色较杂,纯黑约占60%。头粗重,额短宽,颜面稍凹。公牛鬐甲高、宽厚,母牛相对较低,腹大不下垂,尻斜。四肢强健。母牛一般3.5岁开始配种,两年产1犊。母牛繁殖利用年限为15岁。7、8月是配种旺季。犊牛成活率为90%,产乳高峰期为每年草质最好的7~8月份。公牛屠宰率为55%,母牛为49%~54%。

二. 福建省 泉州 永春 一都红酒

一都红酒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其制酒技术家喻户晓。人们把酒储藏在瓮中,再严严实实地盖上一袋“沙包”,年代越久,这酒便会越发醇香。

酿酒过程细又腻

酿造好的红酒先要有好的红粬。酿造红酒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红粬 和冷开水。好的红酒都是用糯米制作。人们将糯米饭、红粬和冷开水等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好,密封在大缸中。过一段日子,缸中的原料经发酵融化为一体,颜色由清红逐渐变成深红,最后变成暗红色。发酵时间一般是20天至30天,有经验的人靠眼观、口尝就可以判断出发酵的程度。然后在大缸中挤入一个酒盏,精红透亮、醇香甜美的红酒就会滤入其中,再将红酒一勺勺地舀起来,装入瓮中。

红酒功效说不尽,红酒是很好的滋补药品。人们劳碌一天后,晚上饮点温酒,能起到舒筋活络、强身健体的功效。红酒还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老中医常用它来做药,当地妇女“坐月子”要先喝几天红酒“散气”,再喝1个月的红酒“补气”。另外,红酒还是人们炒菜、熬汤等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民间酒业发展迅速

一都红酒、红粬成为一都的。附近县市的人常常自己来或委托亲朋好友到一都买红粬,都说一都的红粬发酵酿成的酒与众不同,甘醇透亮、韵味十足。全镇每年销售的红粬都在100吨以上。

一都红酒十分畅销。现在全镇有30多个制酒大户,主要集中在黄沙、仙友、仙阳、南阳等村。据初步统计,他们每年通过各种渠道销售的红酒在200吨以上,有几户供不应求。

三.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呼玛县 飞龙鸟

产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飞龙鸟,属于鸟纲松鸡科,体形很象鸽子,体重在六两到九两之间,肉质洁白细嫩,前胸肌脯硕大丰满。它的颈骨长而弯曲,犹如龙骨;腿短有羽毛,爪面有鳞,就象龙爪一般,故取名“飞龙鸟”。飞龙鸟多栖息于灌木丛或松桦树混交林中,雌雄成双成对,形影不离,有“林中鸳鸯”的美称。

“飞龙”常作为上等汤菜,肉雪白细嫩,味道鲜美异常,沁人心脾。

飞龙鸟,属于鸟纲松鸡科,体形很象鸽子,体重在六两到九两之间,肉质洁白细嫩, 前胸肌脯硕大丰满。它的颈骨长而弯曲,犹如龙骨;腿短有羽毛,爪面有鳞,就象 龙爪一般,故取名“飞龙鸟”。它身上的羽毛色泽光亮美丽,特别是雄鸟,头上有几 根主翎,如凤冠在头,毛色也比雌鸟好看。由于飞龙鸟飞行能力差,一般一次飞行 二三百米就要落下,所以,为了适应环境,以防天敌袭击伤害,飞龙鸟的局长毛颜 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春夏之时,呈红褐色,上有红、白、蓝、黑色小斑遍 布全身,与大兴安岭棕色森林的自然色彩相似;秋季,其毛色最漂亮,羽毛五彩缤 纷,七色斑点布满全身;到了冬季,羽毛全变成 了褐色,正好与松树、白桦树混交 一起的颜色差不多。这样,飞龙鸟在大自然界生存,就很难被发现。飞龙鸟多栖息 于灌木丛或松桦树混交林中。雌雄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如丧偶,另一只就会终身 独守,矢志不移,故有“林中鸳鸯”的美称。飞龙鸟被人们誉为“禽中珍品”。

在大兴安岭地区,“飞龙”常作为上等汤菜。其肉主要用于做汤。做时,将“飞龙” 肉切成丝或小片,待清水煮沸后,将肉下锅,加少许盐,再烧开即成。用一般动物 的肉做成的汤,都呈乳白色,而“飞龙”汤则是清汤。做一锅“飞龙”汤,无须加 任何佐料便满室飘香,打开锅盖,汤水清澈见底,“飞龙”肉雪白细嫩,味道鲜美异 常,沁人心脾。如将飞龙鸟肉与其它肉一起烹调,则它肉亦有“飞龙”肉之香。

四.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呼玛县 松子

松于为松科植物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tZucc. 白皮松

P.bungeanaZucc. 华山松P.armandiiFrancn. 等多种松的种子,又名海松子。

产地:有大兴安岭小松子,是我们平时吃的松仁玉米的主要原料;松子是红松树的果实,又称海松子。松子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松子既是重要的中药,久食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明朝李时珍对松子的药用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海松子,释名新罗松子,气味甘小无毒;主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逐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肥五脏,散诸风、湿肠胃,久服身轻,延年不老。”可食用,可做糖果、糕点辅料,还可代植物油食用。松子油,除可食用外,还是干漆、皮革工业的重要原料。松子皮可制造染料、活性炭等。总之,松子是林区经济价值很高的一宝。我国是出口松子仁的主要国家,伊春是红松子的主产区。

性味:松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滑肠通便、润肺止咳等作用 。

五.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呼玛县 呼悦牌豆瓣酱

呼悦牌豆瓣酱

呼悦牌豆瓣酱:以优质地产黄豆为原料,以独特制作工艺和科学方法精制而成,在制作过程中不加入任何化学成份和添加剂,保持了黄豆特有的芳香和营养。

六. 贵州省 铜仁 石阡县 泉都地热矿泉水

泉都地热矿泉水

石阡因其地下热泉众多,故有中国“泉都”之誉。泉都矿泉水便是从溪沟温泉地下400米深处引出,属含锶重碳酸钙镁型矿泉水。198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科学鉴定,各项指标均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的要求。迄后,全国每年两次定期统检产品均为合格。2006年3月顺利获国家质检总局核发的食品生产安全许可证(SQ522206019787)。

“泉都”牌优质天然矿泉水生产经营二十年来,曾获贵州省“98.8.28活动

”指定饮用水,中国梵净山国际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指定产品,全国质量月贵州系列活动推荐产品,贵州省第八次-会指定饮用水,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指定饮用水。是贵州省技术监督局、贵州省卫生厅、贵州省质量公证鉴定行、贵州省矿产品检验站、贵州省经贸委、州省公共卫生监督所、贵州省水利电力厅等单位联合推荐品牌。

“泉都”优质天然矿泉水,由贵州银桥水利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生产。0中央总书记-、原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同志曾到我公司视察,陈耀邦部长亲自为泉都矿泉水提词:“水之精品,来自天然,延年益寿,堪称一绝”。

七. 河南省 洛阳市 宜阳县 九都大蒜

“九都大蒜”主要产于宜阳三乡、韩城两地。其特点是:瓣大、皮白、味浓、产量高,易贮藏,抗病虫能力强,全县常年种植面积6000亩左右,年产量5000多吨。不仅在豫西驰名,而且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香港、澳门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宜阳种蒜历史悠久,公元前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大蒜已引入该地,到明朝,以宜阳大蒜已颇具盛名。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路过三乡水沟庙村时,就非常欣赏这里的大蒜,并亲自下地和农民一起种蒜。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宜阳县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栽培技术,引起选用新的优良品种,使该地大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宜阳大蒜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亩,年产量上升到2万~3万吨,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乡镇位于宜阳县城西45公里处,郑卢路东西贯穿全境,交通便利。有洛河、连昌河、杜阳河3条河流经三乡镇境内,土地肥沃。三乡镇的“九都大蒜”,因其个大、色白、辛辣、保鲜时间长而闻名豫西地区。位于三乡镇东部的南村是该镇大蒜种植面积最大的行政村,全村1800多口人,耕地面积2000亩。南村的大蒜种植历史可上溯到东汉时期。

20世纪90年代初,南村的大蒜外销量达到高峰,有数千吨的大蒜被出口到日本、欧洲等地。2003年7月,当时的三乡乡被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命名为“无公害大蒜生产基地”。也是在那年,“九都大蒜”商标被正式注册,南村的大蒜种植和销售开始走向规范化和市场化。2007年,南村的大蒜开始包装销售,年销量达1万盒,包装后的大蒜价格比包装前的价格翻了一番。

如今,南村的大蒜全部进行了异地调种品种改良,推广了无公害种植技术,全部蒜地实施地膜覆盖,品质、产量有了更大提高。每逢大蒜收获季节,各地客商云集于此,南村大蒜远销河北、福建、新疆等地。

八. 福建省 宁德 古田 凤都茭白

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属禾本科,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际有白色匍匐茎,春天萌发产生新株。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我国和越南。古人称茭白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它的种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后来人们发现,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无病象,茎部不断膨大,逐渐形成纺锤形的肉质茎,这就是我们现在食用的茭白。这样,人们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开花结果,繁殖这种有病在身的畸型植株作为蔬菜。现在,人们反而把那些健康的、会抽穗结果的茭白看作是退化、野生种了。初夏或秋季抽生花茎,顶生大圆锥花序,雌雄同株,雌花在上,雄花在下。结狭圆柱形颖果,这就是“菰米”。茭白性喜温湿的气候,适于粘壤土生长。古代的茭白为秋季一熟茭,到明朝时选育出了夏秋两熟茭。茭白在我国从东北至华南都有栽培,以太湖流域最多,著名品种均出于无锡、苏州和杭州一带。它味道鲜美,有一定营养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茭白具有“解烦热,调肠胃”的药效,还有解毒利尿之功能。茭白的营养丰富。每100克茭白含粗蛋白21.75-23.35克,脂肪0.63-0.66克,维生素c685-720毫克,还原糖9.16-9.44克,氨其酸11.26-12.69克。茭白含赖氨酸等17种氨基酸。其中,苏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为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1000多年前,茭白、莼菜、鲈鱼被列为江南三大名菜。

凤都镇茭白依托传统在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下生长,以其嫩、白、脆、净、味美为特点,并富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等22种营养成分,品种有双季茭和单季茭。双季茭在每年的古历四月初和九月初开始采收;单季茭分为早熟、中熟、晚熟,均为新技术改良新品系。如果采用大棚栽培的早熟茭可赶在五一节日期间上市,因此凤都茭白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信誉。

凤都茭白按熟性和生态类型,栽培茭白可分以下种类:

(一)一熟茭

1.田茭 栽培于浅水田中。春季移栽,当年秋季收秋茭。

2.塘茭 栽培于池塘、水沟边。春季移栽,当年收秋茭。

(二)二熟茭

1.夏秋兼用型 春季移栽当年秋季收秋茭,翌年夏季收夏茭。秋茭、夏茭的产量相差不大。一般为每亩每季1200-1500公斤。

2.夏茭为主型 春季(或夏末)移栽,当年秋季收获秋茭,翌年夏季收夏茭。秋茭产量较低,一般每亩400-600公斤;夏茭产量较高,一般每亩2000公斤左右。

九.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呼玛县 鄂伦春族斜仁柱

斜仁柱是鄂伦春族游猎生活的居所(又称撮罗子)。斜仁柱建筑的整体外观呈圆锥形体,是用直径约10厘米,长约4到5米左右的细木杆(多为桦木、柳木或是落叶松细杆)20到30根,最多有用40根搭建的。

择地建斜仁柱时,首先用三根细木杆(最好是木杆顶部有杈的木杆)交叉相互咬合成呈三角形的基础骨架,后依次将细木杆搭在三角形基础立架的顶端外围,然后将顶部用湿柳木条捆扎好,这叫做“乌鲁包腾”。斜仁柱的外围,是特制的桦树皮围卷,鄂伦春人叫“铁克沙”。这种桦树皮围子,柔软不易折断,而又有弹性,透风性能好,又可以将桦树皮围子卷起来搬迁游猎。

鄂伦春猎人游猎迁移时,只把桦树皮围子“铁克沙”拆下来打成卷包好运走,木杆构架就不要了。夏季鄂伦春人的斜仁柱用白布围盖,效果不论是采光、抗冰雹、透风性能都很好。斜仁柱的门高约1米左右,宽约80厘米左右。夏季门上多用柳木或苇子编织成帘子覆盖,冬季则用绒毛厚的狍皮鞣软后覆盖。冬季斜仁柱则用厚绒的狍皮鞣制后拼成大片后覆盖,这种以狍皮做成围子覆盖的斜仁柱叫做“额勒敦”。

狍子皮做的围子,一般由三大块组合而成。两块较大的狍皮围子各用狍皮25张,一块较小的用狍皮约在10张左右。狍皮做的“额勒敦”呈扇面形。两块大的扇面形围子用来覆盖斜仁柱主体支架的两侧,一块小的狍皮围子覆盖在后面。用皮条绳(呈扇面形的狍皮围子的四个角上,都系有比较长的皮条)系在斜仁柱支架杆上。顶部以狍皮做成锥形套,夜晚套在斜仁柱外顶上,白天拿下来。最后在狍皮围子上面有间隔地用细木杆压牢,防止冬天的强风把狍皮围子掀起或刮走。又在斜仁柱的周底外层用干草加厚堵严实,有的在干草层外又加一层土,使斜仁柱周底密封不透凉风。

夏季用的斜仁柱面积较大,冬天用的斜仁柱面积较小。斜仁柱内高约3到4米,底圆直径为4米左右。最大的斜仁柱内高可达7米左右,底径为8米左右,但这么大的斜仁柱一般并不多见。斜仁柱的顶部开口为通风和室内篝火的烟道。斜仁柱室内地面中央设有篝火,其上有三角形支架,支架上吊有双耳铁锅,可以随时煮食。斜仁柱内部除了门口外都是铺位,先用干草铺上厚厚的一层,然后在上面铺上狍、犴或是鹿皮(多半是鞣制的软兽皮)缝成的褥子。这种兽皮褥子叫做“师克图恩”。也有的人在干草上铺上搭建的高约15厘米左右的木板平床,或是铺上一层木板条。门的两侧有桦树皮制的水桶、炊具等物品。

在斜仁柱支架上悬挂有野兽肉条。斜仁柱正面位被称作客座,也称之为“玛路”。因为正好在客座头顶的支架上悬挂有“玛路”神桦皮盒,一般是由4到5个桦树皮盒组成的,里面装有祖先盒及辅神的偶像及画像等物。在“玛路”神盒左侧靠下处挂有“昭鲁博如坎”(即饲马神)神像。其下有祭品、木雕马及一个小皮口袋。若有客人进入斜仁柱内,必须要看清有“饲马神”前有无马奶酒和肉食等祭品。不然坐在前面就会失礼。斜仁柱左右两铺位为家族席,左为老年夫妇铺位,右边为青年夫妇铺位。其四周(即斜仁柱内底边缘处)摆放着桦树皮箱、篓、皮被、皮口袋、-等必备的物品。

十. 青海省 果洛 班玛县 烧羊肝

取鲜羊肝,洗净血水,撒上一点食盐,用润湿的纸包裹两三层,丢进

通红的牛粪火中,约近半小时,纸由湿变干,由于变成焦灰,扒出剥尽表层沾染的杂屑 ,热香阵阵。此时,用刀割块、削片,蘸以姜末、盐、胡椒粉等佐料食用,质嫩味鲜, 余味无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