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武汉武昌区十大特产 武汉的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武汉武昌区十大特产 武汉的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2-06-07 11:41:06

一.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瓦罐鸡汤

武汉小桃园的瓦罐鸡汤有着其独特的风味,其原料为产于黄陂、孝感一带的肥嫩母鸡。将鸡块投入油锅爆炒,再倒入盛有沸水的瓦罐内,用旺火煮熟,小火煨透。

鸡汤鸡肉软烂,汤浓味鲜,是老人、病者、产妇喜爱的滋补品,也是宴席上的佳菜肴。

二. 湖北省 武汉 江汉区 回鱼

回鱼肉质细嫩,味极鲜美,其膘肥厚,历来视为肴中珍品。“红烧回鱼”为鄂菜名肴,选料严格,宰杀讲究,烹调精细,成菜色泽金黄,肉质细嫩,汤汁纯净。此菜尤以老大兴园所烹为佳。“粉蒸回鱼”、“鸡茸回鱼”是该店创新名菜。( 武汉)

三. 湖北省 武汉 汉阳区 周黑鸭

湖北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鸭类、鹅类、鸭副产品和素食产品等熟卤制品生产的品牌企业,其前身为“武汉世纪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大道72号,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现有职工近300人,年加工生产鸭类产品5000吨以上。2008年5月经报请湖北省工商管理局批准,更名为“湖北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周黑鸭”系列产品,目前在武汉市区内拥有40家直营门店,基本遍布武汉三镇一类商圈,产品享誉全江城。目前公司正在致力于包装产品的上市和全国市场的开发。

四. 湖北省 武汉 黄陂区 黄陂芦笋

黄陂芦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陂芦笋还原糖、可溶性糖、维生素C、微量元素含量等均高于普通芦笋,是武汉十大名菜之一;

五. 吉林省 通化 东昌区 通化天麻

中草药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肉质,地上茎杏红色,叶子呈鳞片状,花黄红色。块茎入药,治眩晕、头痛等。

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的干燥块茎。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应用】

1. 用于头晕目眩。治肝阳上亢的眩晕,可与钩藤、石决明等配伍;如风痰为患引起之眩晕,又可以半夏、白术、茯苓等同用。

2. 用于热病动风、惊痫抽搐。对高热动风、惊痫抽搐、角弓反张者,常与钩藤、全蝎等配伍同用。

3. 用于头痛,痹痛,肢体麻木。配川芎等以治头痛,配全蝎、乳香等以治痹痛等。此外,对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常配当归、牛膝等,则为临床所常用。

六. 湖北省 武汉 江夏区 江夏藠头

藠头又名薤在我国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椐《农桑辑要》中记载,早在南宋时期,我省武汉市江夏区舒安乡等地已开始大面积种植藠头,八百多年来,薪火相传从未间断。江夏藠头具有色泽金黄透亮,味破甜微辣清香,质地软嫩脆糯之特点而久负盛名。食之能调和口味,解除油腻,健脾开胃,增进食欲。此外它既能当名菜独用,又能做配料,调制各种美味佳看。丰盛的宴席上以此作点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两句谚语:“久食佳看不知味,馋涎只为甜葛头”,“胃口不开不用愁,只要食颗甜葛头”。

东汉光武帝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扎营桃花源,将士水土不服,瘟疫盛行。后来喝了一老妪献上的擂茶秘方,佐以酸藠头,马援的军队才得以痊愈,举旗大捷。如今,桃花源人在接待远方最尊贵的客人时,仍然以擂茶加藠头相待。据《本经》记载:藠头“治金疮疮败,轻身者不饥耐老”、“治少阴病阙逆泄痢,及胸瘅刺痛,下气,散血,安胎。”如此既好吃又治病之物,世间实为难得。

作为蔬菜的薤菜,清香鲜美,在古代深为人们喜爱。清人黎庶蕃《春菜》云:“前胡落釜甘胜肉,野晶登盘贱于薮。一春烟雨大巢生,十日燠晴香菌簇。马驹骈齿苋初剪,幼雅擎拳蕨犹秃。棕鱼蕺蕺子满苞,野鹊毵毵花聚粟。”不过宋诗人陆游《咸薤》诗说:“九月十月霜满屋,家人共畏畦蔬黄。小罂大瓮盛涤溜,青菘绿韭谨蓄藏。”只是“冻薤此际价千金,不数狐泉槐叶面。”价格似乎太贵。至于薤菜到底长得什么样?在诗人杜甫笔下,我们看到的是玉润珠圆,青翠欲滴:“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衰年关鬲冷,味暖并无忧。”

在吃法上,古今和地区之间皆不同。《后汉书 庞参传》:“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一大本,说明这东西古来就是吃根的。藠头的球茎不能生吃,后来有人用盐水将其腌制,发现腌制后的藠头酸甜可口,于是就弃根而食球茎。每年的9月-10月间,当地农民每户种上数百兜,次年的芒种至夏至间开始采挖腌制,下半年食用。

而如今的江夏藠头已经形成了规模生产,武汉小蜜蜂公司引进国内最先进的藠头加工设备,现建成一次腌制容量1800吨的藠窑,原来只有的咸藠头,变成了根据个人不同喜好不同口味的藠头系列产品。如今其藠头产品源源不断地行销省内外,还出口美国,日本等国家。把湖北传统的六大名菜藠头推向了国际市场。

七. 湖北省 武汉 新洲区 旧街白茶

武汉腾云山生态白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公司,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带动旧街周边村和凤凰等地的农民种植旧街白茶,面积达一万多亩。在民间传统茶的基础上,公司于2008年投入大量资金研究开发白茶,开创武汉地区白茶种植先河。

八. 湖北省 武汉 蔡甸区 蔡甸藜蒿

蔡甸藜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蔡甸藜蒿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蔡甸藜蒿具有“清香、鲜美、脆嫩爽口”等独特品质,深受消费者欢迎。蔡甸黎蒿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蔡甸区藜蒿种植面积达4万亩,年产值近4亿元,是武汉市藜蒿的主要产地。从野生藜蒿到大规模人工种植,蔡甸藜蒿经过4次品种改良,不仅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还延长了采收时间。目前, 武汉市场上的藜蒿九成来自蔡甸,该区的金鸡村还有着“楚天藜蒿第一村”的美誉。

“蔡甸黎蒿”主要分布在侏儒、永安、消泗等地。“蔡甸黎蒿”作为我区特色农产品, 具有清香、鲜美、脆嫩爽口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在2013年的武汉市年货会上,蔡甸的藜蒿新品种——香藜一号,一经面世便一路俏销。香藜一号是武汉荷香源公司历时3年,将沉湖野藜蒿根和南京藜蒿、昆明藜蒿三个品种嫁接而成。由于品相好、气味好、口感好,香藜在年货展示会上卖出了每斤28元高价。

由于藜蒿抗逆性强,很少发生病虫灾,所以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由于其脆嫩、辛香的风味,藜蒿日益受到广大人民喜爱。一般的吃法是先将藜蒿在开水中稍加烫煮,滤出水分,然后以腊肉或香肠爆炒,具有一股特别新鲜的泥土芳香味,素有“登盘香脆,风味冠蔬”的美誉。藜蒿常以鲜嫩茎杆供食用,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嫩茎含有蛋白质3.6克,灰分1.5克,钙730毫克,磷10.2毫克,铁2.9毫克,胡萝卜素1.4毫克,维生素C49毫克,天门冬氨酸20.4毫克,谷氨酸34.3毫克,赖氨酸0.97毫克,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酸性洗涤纤维等。藜蒿除具有食用价值外,还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列举了藜蒿的多种治病和保健功能,有“采其根茎”,食之可清火败毒之说。据研究,藜蒿根性凉,味甘,叶性平,平抑肝火,可治胃气虚弱、浮肿等症,以及预防牙病、喉病、便秘等。根茎含淀粉量高,可为肌肤提供热量能源,也可作为神经结构、成分和酶、激素的组成成份。同时也可起到保护头脑的作用和充当肝脏贮备肝糖,起解毒作用。

湖北

蔡甸藜蒿

武汉市蔡甸区蔬菜科技推广站

12073200

藜蒿(新鲜蔬菜)

蔡甸藜蒿

所在地域: 湖北

申请人: 武汉市蔡甸区蔬菜科技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蔡甸区位于武汉市西郊,地处汉江与长江汇流的三角地带,江汉平原东缘,地域总面积1094平方公里。“蔡甸藜蒿”保护地域范围:地跨东经113°41′00″-114°13 ′00″,北纬30°15′00″-30°41′00″之间,保护区面积10万亩,“蔡甸藜蒿”现产于蔡甸区所辖的侏儒街、永安街、奓山街、桐湖农场、消泗、洪北农业示范区、玉贤等街(场)乡镇。生产面积4万亩,辖143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蔡甸藜蒿根状茎发达,节上有潜伏芽,能抽生地上茎,茎直立,成株高1~1.5m,茎粗1~2cm。叶掌状裂叶互生、深裂、大叶、绿色,叶背面浅绿色无茸毛。以嫩绿茎杆及地下根状茎供食用,嫩茎表皮淡绿色,长25~30cm,粗0.5cm左右,肉质脆嫩、白色,具细微鱼腥草一般的特殊清香味。蔡甸藜蒿炒食时味道鲜美、口感脆嫩爽口,入口后有丝丝的甜味,并有一股特别新鲜的泥土芳香味。 2、内在品质指标:蔡甸藜蒿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钙:500~720mg/kg,铁:10.6~12.7mg/kg,钾:200~320mg/kg,锌:7.5~8.2mg/kg,磷:350~500mg/kg,粗纤维:1.5%,黄酮:0.5%。 3、安全要求:蔡甸藜蒿标准应符合《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要求。

九. 吉林省 通化 东昌区 偃松

亦称矮松,长白山又称爬地松。松科,灌木状小乔木。枝干偃伏丛生,新枝密生短毛,叶五针一束,长3~7厘米,有三棱,树脂管边生,叶鞘脱落。大枝伏卧地面,树皮灰褐色至暗褐色。球果卵形,长3~5厘米。种子无翅。偃松在长白山区海拔1800米以上区域有少量分布,生长于阴湿山坡。偃松是观赏价值很高的树种,可做盆景,很是名贵。

十. 湖北省 武汉 武昌区 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最著名的食物之一,是武汉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为他们心目中在全国的小吃代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武汉食物代表。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麻酱、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小吃,所以武汉人对它的感情,我们就不必再费言语。单讲从外地来过武汉的人,他们再次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热干面对武汉人或者在武汉呆过一段时间的朋友来说,它不再仅是一种小吃,而是一种情怀,未食而乡情浓浓,食之则香气喷喷。  

  

热干面的来历其实很简单:大概是30年代,一个为卖凉粉和汤面为生的的武汉人怕没卖完的面发馊变质,便把面条煮熟了捞起来摊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壶,将麻油洒在其上。第二天,他将这些大致已熟的面条在开水里烫几下,放在碗里,加上葱花等佐料后,结果味道十分鲜美。就这样,他无意中就制作了闻名全国热干面。

吃热干面是有讲究的。首选做武汉热干面的店铺要规范,厨子 要正宗;原料要地道;调料要上等;配菜要天然。此外,还可以根据各人的喜好,喜欢辣的可以加入辣椒红油,另外还有咸菜,萝卜干,酸豆角等供选用,加香菜也可以。在食用之前要乘热把面拌匀,芝麻酱全都糊在面上,似蚂蚁上树。这时再吃,就格外的香气扑鼻,味道好极了。吃热干面时最好是冲一碗蛋酒或者来一袋牛奶或者一杯豆浆,一边吃一边喝。只吃不喝,就觉得嘴巴干干的,也就吃不出热干面的极品味道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