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咸宁通山特产 通山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咸宁通山特产 通山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9 11:33:26

一. 湖北省 咸宁市 崇阳 雷竹

全国有名的万亩雷竹生产基地( 崇阳)

二. 湖北省 咸宁市 崇阳 铜钟柿子

铜钟柿子是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铜钟乡的。铜钟磨盘柿果色艳丽,果色为橘黄色,果味甘甜,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赞美,曾有“色胜金依,甘逾玉液”之美誉。

柿子是铜钟乡的传统优势品种,既得市场青睐,也深得老百姓喜爱。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形成了铜钟柿子独有品质和文化。

据当地老百姓介绍,相传铜钟柿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的舅舅在铜钟山开山建开元寺,李世民为表达自己对舅舅的孝心,保一方太平盛世、丰衣足食,特从北方移栽数棵磨盘柿到铜钟山脚下,发展至今。

该乡柿子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遗留下的老柿子树,主要分布在铜钟村、独石村,共有5000多棵,其中以铜钟村庙林沟最为集中,树龄100年以上的柿子树达3000多棵。树龄最大的一棵柿子树有300多年历史。

另外,2008年,乡政府从北京引进优质磨盘柿,在铜钟村沿东干渠新建磨盘柿基地3000多亩,分布在铜钟山、丫吉山周围,按照就近原则分配给了当地300多户村民认养,每户多的有200多棵,少的有100多棵。至此,全乡柿子树达到3万多棵。

三. 湖北省 咸宁市 崇阳 崇阳糯米甜酒

崇阳县糯米甜酒,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酿制,去糟取汁,即为糯米甜酒。酒汁柔和,软润香甜,别具风味,并含有大量葡萄糖、多种维生素、钙等营养成份。饮之能增强热量,振奋精神,舒筋活血。

崇阳民间都能酿制,仅为自饮或招待宾客,无可出售。

近年来,崇阳县酒厂,崇阳县副食品公司等单位,组织了专门班子,大量生产此酒,以供市场之需。

四.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通山茶叶

早在唐代陆羽所蕃的《茶经》中记载的“八之出”茶生鄂州,即包括通山等地。宋代,本县所产茶砖以商品形式在内蒙易马,1块茶砖抑止上等马1匹。后历代规定本县具有茶叶的贡献任务。至消代中叶,茶叶贸易已居重要地位。历经千余种植,茶叶已形成本地多属群体混杂品种。

五. 湖北省 咸宁市 嘉鱼县 三湖茗茶

嘉鱼县三湖茶麻专业合作社生产的三湖茗茶主要为福鼎大白和鄂茶一号两种品种的绿茶,两种茶多在清明前后采摘,其含有的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同时含有机化合物450多种、无机矿物质15种以上,这些成分大部分都具有保健、防病的功效,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嘉鱼三湖茶叶销售中心有售。

商铺名称:嘉鱼三湖茶叶销售中心

地址:嘉鱼县官桥镇政府对面

联系电话:0715-671856613807247629

六. 湖北省 咸宁市 咸安区 咸安桂花

八月桂花,芳香四溢,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桂花种植历史极其悠久,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诗人屈原途经咸宁写下了“奠桂酒兮椒浆”、“沛吾乘兮桂舟”的美妙诗句。由此可见,咸安桂花历史古老而悠远。

桂花属木樨科木樨属,为常绿乔木。桂花树枝婆娑,花开万点金黄,香气远溢,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爱。咸安区是全国最大的桂花集中产地。1985年11月4日,国家主席1视察咸安时说:“咸宁桂花很有名气,应扩大发展,要争取多开发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用桂花美化环境,美化生活”。咸安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桂花资源的开发利用,初步形成了桂花系列产品开发体系,主要产品有桂花酒、饮料、糕点、糖制桂花、桂花浸膏、浸酒、香料等,在市场上畅销。全区现有桂花苗圃基地6000亩,桂花加工及苗木年产值达1.5亿元。桂花不仅是名贵的园林观赏花木,而且是香料工业、食品工业、药材工业、轻工业的宝贵原料。特别是桂花天然香料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走俏,可谓有价无货,商品奇缺。发展桂花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咸宁桂花在载种面积、品种数量、古桂树量、桂花产量、桂花质量和桂花树苗等六方面均位居全国第一:全区现有桂花树120余万株,折合面积3.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桂花商品生产基地;二是品种数量第一。全区桂花品种达32个,其中金桂类23个,银桂类2个,丹桂类3个,四季桂类4个;三是桂花产量第一。现有产花和试花树42万株,年产鲜桂花50万公斤;四是桂花质量第一。1985年9月,全国香料专家在浙江杭州会议上认定:咸安桂花瓣大、肉厚、留香持久,质量位居全国第一;五是古树数量第一。据中国花协桂花分会统计,全国15个省市百年以上桂花古树有2200株,其中咸安就有2000株,最大树龄达615年;六是桂花树苗木第一。2004年生产桂花苗木800万株,销售桂花苗木400余万,并远销日本、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区,尤其是北京、上海、江浙、广东等省市区!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均作过专题报道,邮电部在这里发行过桂花邮票一套四枚。08年国家林业局又正式将咸安区命名为“中国桂花之乡”。同时咸安还是“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和“千桥之乡”。这里的楠竹以身高、节稀、茎粗、质厚的特点闻名华夏;这里的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名茶层出不穷;这里的苎麻向为“中国名产”,咸安因此而被誉为“中国麻乡”。

咸安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湖北东南,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工贸城市。交通条件便捷,有完善的供水系统,充足的电力能源,配套的服务设施,较强的工业基础。咸宁市咸安区森林覆盖率高达54%。近几年来,咸宁市委、市政府在建设四乡六业特色农业进程中,明确了“两手抓”的思路,坚持一手抓资源发展,一手抓资源保护,促进了桂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咸安境内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洞奇、泉温,是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人称绿色咸安、生态咸安,被誉为武汉的后花园。

“玫瑰香、茉莉香,比不过江南桂花香”、“八月桂花遍地开”,浓郁的桂乡风情孕育出具有鄂南特色的桂乡文化。辖区内有桂花树100多万株,鲜花产量40余万斤。100年树龄以上桂花有20万株以上,并有树龄约604年,咸宁目前幸存最古老的“桂花王”,树高平均29米,树冠占地154平方米,最大分枝直径48.7厘米,目前仍枝繁叶茂,一般年份可产鲜花150余公斤。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栽培技术日趋成熟,桂花加工形成传统。桂花苗木主产区大力推广桂花密封扦插等现代育苗技术,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群众积极性普遍高涨。2001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每年有600余专业户育苗200多亩,当年产苗2000万株,每年新发展桂花基地近1万亩。

面对来自其它地区“中国桂花之乡”称号的挑战,咸安区正在积极谋求桂花产业新的发展方向,以捍卫来之不易的荣誉。目前,该区策划的《湖北咸安桂花产业招商宣传册》已基本定稿,将面向国内外,重点是上海、浙江等地进行大力宣传,招商引资,进一步做大做强桂花产业,让“中国桂花之乡”的美名享誉国内外。

七.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横石豆腐

横石的沙垅河与横石河分别发源于九宫山北麓与西北麓,九宫山山高林密,水质好,经过几十里冲刷和矿化,再通过深沙层过滤后由水厂净化,水无碱性,打的豆腐既白又软;横石人讲究用退壳的纯净黄豆作原料,除掉了涩味,豆腐就爽口,横石打豆腐的人严格按祖传工艺操作,尤其是把好“点浆”关,不掺杂使假,做出的豆腐就鲜嫩,因而深受消费者青睐。

八.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大路土巴爷

大路土巴爷

九.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杨芳酱油

杨芳酱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杨芳乡是鄂东南黑豆的主要产地,年产量60万公斤,以地产黑豆生产的酱油、豆豉具有原汁原味的天然食品风味,早在康乾年间就被称列为贡品闻名于世,绵延300多年。杨芳酱油、豆豉以其香浓味醇,汤色厚爽,开胃健脾,滋补健身而誉湘、鄂、赣的周边地区,堪称调料之精品。1987年9月经省农科院农业测试中心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杨芳酱油含人体需氨基酸17种,含氨基酸总和达10.76%。且保鲜期达12个月以上。

杨芳酱油为湖北省通山县。杨芳酱油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清乾隆年间还曾作为宫廷贡品。1995年,经省农科院测试,杨芳酱油的氨基酸浓度达到26.1%,不但有食用价值,还具有健胃等功能。2010年,杨芳酱油手工制作技术被列为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芳酱油为什么味道如此醇厚浓郁呢?追其原因,除了独特的祖传秘方外,与杨芳林当地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因为杨芳酱油使用的主料,即是当地——牛肝豆,因其形状颜色与牛肝近似而得名。据了解,这种豆子质地饱满,营养价值高,只能在杨芳林一带种植成功,即使在杨芳林邻近的地方栽种都会变异。

一直以来,杨芳酱油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虽然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文革1,制作酱油的家庭作坊相继歇业。直到改革开放,杨芳酱油家庭作坊再次推到新高峰,在1981年左右,杨芳林乡集体和个体共兴办了35家酱油作坊,年产酱油十余万公斤。

虽然杨芳酱油拥有数百年的制作传统,在当地是响当当的品牌。然而,限于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加上地处偏僻,杨芳豆制品的名声仅限于咸宁与周边地区的小范围内。通山文化馆工作人员称,只有整合各项资源、打造龙头品牌、加大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才能让杨芳酱油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让这项传统民间技术源远流长。

十.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山 唐老农山茶油

唐老农山茶油,精选野山茶籽自于国家4A原始森林景区湖北九宫山;及其周边余脉!甄选原始生态林中、有30年树龄的野山茶树结果的珍稀山茶籽。采用原生态物理压榨技术,不调和、无添加、不勾兑,充分保留山茶油的原色原味,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角鲨烯、茶多酚、黄酮等天热物质。低脂肪、高烟点,成就非常健康生活。天赐九宫山,稀世自然纯!唐老农山茶油荣获咸宁市“知名商标”、“龙头企业”;获省市“重信用守合同”等荣誉称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