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浏阳市农特产品 浏阳优质农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浏阳市农特产品 浏阳优质农产品更新时间:2022-05-16 20:59:49

一. 河南省 信阳市 新县 新县茶叶

新县茶叶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新县种茶历史悠久,为茶叶生产基地县,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全县年产干茶200万公斤,有毛尖、炒青、龙井、花茶、红茶、蒸青茶等数十个品种。

新县,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新县,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人口36.5万人。别看县小,这里也是河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加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这里成为集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特色产茶县于一身的特色茶乡。

新县是全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区之一,所产毛尖其形紧圆细直、香气馥郁、汤色清澈、滋味醇厚,主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二.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苹果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良好,平均海拔高度800--1200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苹果生长,加之工业经济不发达,环境污染小,1986年被确定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县现有苹果面积20.5万亩,主要分布在上戈、罗岭、故县、城郊、东宋等乡(镇),品种主要有红富士、嘎啦、新红星、美国8号。2005年总产量达1亿公斤,其中绿色食品苹果2000万公斤,商品果率85%以上,实现总产值1亿元。上戈镇是“上戈牌”优质苹果的主产区,苹果栽植面积4.6万亩,年苹果总产5000万公斤,人均苹果收入2000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以上。目前,苹果生产在洛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发展县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洛宁苹果以个大、色艳、味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耐贮耐运等特点,1986年以来,在全省和省、市同类产品鉴评会中屡屡夺冠,共获得45项次优质产品奖。1998年“上戈牌”红富士苹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04年“上戈牌”苹果被河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04年引进了具有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等保健功能的SOD及富硒、富钙、富锌和多微营养苹果生产新技术,优质的品质引起了省内外专家的关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确睐,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县还有一定贮藏、加工能力,现有果品冷库3座、土窑洞2000余孔,年贮藏量440万公斤,果品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消耗残次苹果3000公斤,3个果品批发市场,年交易果品2000万公斤,还有2个果袋厂,几乎达到一年四季都有苹果供应满足市场消费和企业需求。

近几年,立足洛宁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据,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提高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加强新品种及新技术技术引进、推广、应用,严格按照绿色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广果实套袋,果园种草,四季修剪,配方施肥,铺反光膜,生物农药等先进生产技术,确保了绿色果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争取通过2--3年的努力扩大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规模,使全县苹果面积达到25万亩,年产量达到1.5亿公斤,商品果率达90%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其中年产绿色食品苹果4000万公斤,SOD苹果100万公斤,多微功能苹果500万公斤。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健全完善苹果销售体系,实现果品优质优价,真正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

洛宁苹果发展潜力很大,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现在在品牌、规模上均有长足的发展。由于缺少销售、加工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化难以形成,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人士都来关心、支持洛宁苹果的发展和开发。

信息来源:洛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三.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浏阳烟花

浏阳烟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浏阳烟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浏阳烟花“始于唐,盛于宋”,其工艺独特,品质优良,花色齐全,燃放安全而闻名遐迩,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浏阳花炮的年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60%和80%,素有“鞭炮之乡”誉称

( 张家界)

地域范围

浏阳市境内二十八个乡、镇

特定品质

浏阳烟花(又称花炮,鞭炮,焰火,花火)是驰名中外的湖南传统和主要出口商品之一,浏阳制作烟花鞭炮,久负盛名,素有"鞭炮之乡"誉称。浏阳花炮与中国古老的民俗一度结下不解之缘,每逢民间传统节日,或各种庆典晚会,人们便争放鞭炮烟花以示喜庆,烟花的结构新颖,装潢美观,燃放时,绚丽多彩,有声有色,能给人以清新舒畅,欢快旷达的感受。特别是夜间燃放,金花四溅,五彩缤纷,或旋转窜跃于地面,或飞腾闪耀于天空,令人目不暇接,因此被赋予"浏阳花炮震天下"的美名。

文化典故

浏阳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烟花之乡,浏阳烟花“始于唐,盛于宋”,源远流长,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悠久历史。十三大类三千余个品种,远销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为60%,国内市场占有率为40%,以花炮为龙头的外贸出口,连续十一年居全省县(市)之首,已形成了一个年销售额达20余亿元的现代化产业群和产业集团,成为了湖南、全国乃至全球花炮生产品种齐全、品质优良的产业基地,并已逐步建立了国际和国内庞大的市场营销网络。

四.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浏阳油饼

油饼是浏阳的传统产品,已有数千年历史,中外驰名,其制作始于唐朝,唐大宗李世民品尝后,历朝历代成为贡品。浏阳油饼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给合现代技术,其制作更加严格,选料更加考究,由本地山茶油、精而粉、白糖、桂花、、百合粉、芝麻、八角等十余种香料精制而成。

浏阳油饼具有酥、脆、香、甜的特点,多吃不腻,回味无穷,在我国食品行业中绝无仅有,独领1。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产品畅销国内外。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耀邦总书记曾多次品尝并给予高度评价。

五. 湖南省 岳阳市 汨罗 龙舟毛尖

龙舟毛尖是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的。龙舟毛尖曾多次获省部级金奖,已编入<中国名茶大词典>,远销欧盟、美国,产品供不应求。

湖南龙舟茶业有限公司位于蓝墨水的上游——汨罗江畔、文化人的圣地——屈子祠风景区。公司由原汨罗市龙舟茶厂改制而成,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7年,是一个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叶加工企业,具有自营出口权,年加工能力5000吨。主要产品有龙舟毛尖、绿茶、红碎茶、功夫条茶、花茶、绿碎茶、千两茶等。

近年来,公司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实施“茶园良种化、生产机械化、产品名优化、市场国际化、管理科学化” 战略。大力推进企业现代化建设,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公司注册资金560万元,自有茶园3000亩,从业人员23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5人,2006年完成产值1820万元,实现利润328万元,上交国家各类税收55万元,为当地农民创收1300多万元。同年被定为岳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产品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

“龙舟毛尖”是国家注册商标,是湖南名茶,曾荣获湖南省名优特新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和首届中国湖南星沙国际茶文化节金奖。产品远销欧美、俄罗斯等国际市场。

六. 湖南省 邵阳市 城步 腊菜

腊菜

腊菜将禽肉、畜肉、兽肉及鱼、泥鳅、黄泥蛙等用盐渍透滤干后,挂于火炕上,用柴火火烟慢慢熏干,然后储藏备食,其味特香。

七.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浏阳黑山羊

    浏阳黑山羊是全国少有的纯黑山羊品种,原名湘东黑山羊。1985年正式定名为浏阳黑山羊并编入《中国山羊》一书。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将黑山羊称作“补羊”,深受消费者喜爱。 浏阳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在22.6%以上,脂肪含量低于3%,胆固醇含量低,比猪肉低75%,比牛肉和绵羊肉低6 2%,含人体必需氨基酸15种以上,尤以谷氨酸含量高,达11.03%。具有滋阴壮阳、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特别对年老体弱、多病患者有明显的滋补作用,老幼皆宜。( 长沙)

浏阳黑山羊体型中等偏小,结构匀称,体质结实,皮肤紧凑、弹性强,绒毛纲短。头小而清秀,眼大有神,耳斜竖,鼻粱稍弓,公、母羊均有角、稍扁、呈灰黑色,公羊角向后两侧曲伸,呈镰刀状;母羊角短小,呈倒八字形。颈较细长,肩胸结合良好,胸部较窄,腹部稍垂,后躯发达,十字部高于体高,体躯呈楔形,公羊背腰平直,母羊腰部微凹,四肢短直、刚健,蹄壳坚实,尾短上翘,乳房呈半球形,0整齐。

浏阳黑山羊生长发育较快,1周岁时体重可达成年羊的75%以上,秋季最肥时期,成年公羊体重可超过45千克,成年母千体重可超过40千克。

浏阳黑山羊肉质细嫩,肌纤维细,硬度小,味道鲜美,无膻味。

浏阳黑山羊屠宰率高,羔羊屠宰牛一般为50%,育肥山羊为51.2%~55.6%。

浏阳黑山羊性成熟早,繁殖率高,公羔羊生后50日龄开始配种,种公羊利用年限一般为3年,优良个体、饲养水平高的可达5年。母羊3.5月龄左右开始发情,初配年龄4~5月龄,成年母羊一年四季都可发情,但多数集中在舂、秋两季配种。种母羊利用年限6~8年。

浏阳黑山羊板皮为肉面蜡黄色,油润光亮,厚薄均匀,弹力大,韧性强,面积0.15~0.26米2,厚度0.56~0.15毫米,重量0.25~0.12千克,优质皮率6l%~65%。

浏阳黑山羊皮革强度为1.0千克/毫米2,伸长率30%,油脂含量10%,水分含量20%,pH4~6。

八. 河南省 安阳市 内黄 内黄花生

内黄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花生,俗称“落花生”,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主产于河南、山东、河北、广东、四川等地,其中尤以河南内黄“内黄花生”的品质最富盛名。内黄花生果远销于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内黄花生产区是河南省出口花生质量安全示范区。具《内黄县志》记载,花生是内黄传统作物,在民间被誉为“长生果”,有“常吃花生能养生,吃了花生不想荤”之说。清光绪末年,引入普通大型拖秧花生,逐渐取代了小花生。 在内黄流传着很多有关花生的传说,其中有个传说是这样讲述的:很久很久以前,花生的果实是长在枝杈上的,说是有一家母子俩,儿子叫石滚儿,靠种花生为生,可是那些馋嘴的大鸟、小鸟天天来叨花生,折腾得这娘儿俩不能安生。有一天中午,该做饭了,石滚儿娘叫石滚儿到地里看花生,石滚儿到了地里,那些大鸟、小鸟又在地里叨花生吃,害的石滚儿顾东顾不了西,顾西顾不了东。正在地里来回跑的时候,猛一下听见“哎哟!”一声,石滚儿扭头一看,一位白胡子老头倒在地上,他赶快跑过去,看到老人的嘴片干巴巴的,急忙拿来自己的水壶给老人喂水,又拿来干粮让老人吃,不一会儿,老人醒了过来,对石滚儿说:“好孩子,你救了我一命,我得报答你。”说着从身上摸出一个白玉球递给石滚儿,说:“孩子啊,你用自己的手在地上挖一个坑,把它埋进去,以后你就不用再撵鸟了,千万记住别用其它东西去挖。”石滚儿赶紧跪地磕头,等他抬起头一看,那老人已经没影了,石滚儿就用手在地里开始挖,挖着挖着觉得一阵钻心的疼,他抬起手一看,十个指头都出血了,正要拿铲子去挖时,又想起了那位老人的话,“千万别用别的东西挖”。他咬着牙,忍着疼又用手挖了起来,挖到两尺来深时,把白玉球埋了进去。忽然花生不见了,眼前只剩一片绿叶儿,他急忙跑过去,拔起一棵秧一瞧,嗨,花生都在秧底下呢!石滚儿这才明白,老人说的以后不用再撵鸟的意思啦。从那以后,花生就一直在土里长了。 在内黄县民间至今还流传着结婚以红枣,花生、栗子相陪而寓早生贵子之意的习俗。结婚时在新棉被的每个角上都包一包红枣,花生、栗子,并用细线大针角缝住,在新娘到来进屋后,总会有一群小孩子去翻抢被角里的红枣、花生、栗子。在婚宴席或初一串门拜年时,主人也会热情地端出一盘花生、红枣之类的果品来招待客人,以示喜庆吉祥。 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些与花生有关的谜语,如: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等。 据1987年整理出版的民国《内黄县志》第109页记载“落花生(分大小二种,大者自清末光绪间始传入本境,亦名洋花生,或云来自美国也。)。1993年出版的《内黄县志》第264页记载“花生是内黄传统作物,原为珍珠型小花生,收获时易落果,需将20厘米深的表土全部过筛子,筛出花生果来。清光绪末年,引入普通型大拖秧花生,大秧大果,果实不易脱落,逐渐取代了小花生”。

内黄花生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的。内黄县花生素以果大饱满、色泽亮丽白净,口感好,出米率高、油质佳而著称于国内外市场,深受广大客商的青睐。内黄花生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内黄县地处豫北黄河故道,是全国花生主产区、河南省出口花生质量安全示范区。花生是该县的主导产业,有白沙171、豫花七号等品种,主要分布在城关、后河等乡镇。花生在该县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据《内黄县志》记载,花生在该县民间被誉为“长生果”,有“常吃花生能养生,吃了花生不想荤”之说。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花生品质,该县在稳定花生种植面积的同时,大力推广花生无公害生产技术,积极开展无公害基地、产品的认证工作,制定了花生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组织农户按照标准进行生产、收获、储藏和运输。目前该县经农业部认证的花生无公害基地有3个,面积21.3万亩,占该县花生种植面积的52%。

2012年,内黄县花生种植面积达到41万亩,总产达到15万吨,花生出口达到4182.3吨,创汇663.8万美元,占河南省花生出口总量的87.6%以上。该县从事花生购销的农民经纪人达1000余人,安阳市德润粮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安阳市海达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等花生加工出口企业年出口花生果3000余吨,占河南省花生果出口总量的90%以上。该县2013年被中国协会正式授予“中国花生之乡”荣誉称号。

2013年,内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内黄花生”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地域范围

内黄花生产于河南省内黄县城关镇、后河镇、马上乡、中召乡、梁庄镇、六村乡、卜城乡等7个乡镇。地理坐标为居东经114°44ˊ16.8″-114°58ˊ13.0″,北纬35°42ˊ18.4″-35°42ˊ18.4″。北毗河北省,东邻河南省濮阳市,西依河南省浚县,南与河南省滑县相连,面积2万公顷,总产量9.9万吨。

九.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 浏阳菊花石雕

浏阳菊花石雕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地:中国湖南浏阳。

历史:浏阳菊花石雕已有悠久历史。据传说,在200多年以前,当地人们在浏阳河上游碧波潭附近采石砌堤时,无意中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岩石,于是当作珍物取回家中供奉厅堂,或者陈设于书案,也有的将它雕刻成砚台、笔筒、花瓶之类工艺品。从此,浏阳菊花石和菊花石雕,名噪一时。

品种:石雕工艺由仅有的浮雕和半浮雕,发展到现在的圆雕、镂空雕、透雕;石雕作品由原来的平面苗叶发创立体花卉,由山水花草发展到古今人物、飞禽走兽。

特点:菊花石雕是用菊花石雕刻而成的。菊花石是浏阳河上游,浏阳县永和镇附近的碧波潭中特有的产物。这种岩石与众石不同,它色泽呈灰色或灰黑色,上面显现着一朵朵天然生成的菊花状白色花纹,其花纹洁白晶莹,花纹奇趣天成。据地质学家考察,浏阳菊花石是一种以燧石结构为核心的碳酸钙集合体。其花萼部分是坚硬的硅质燧石,花瓣部分是碳酸钙沿石灰岩裂缝充填而成的放射晶体状集合体。

工艺:菊花石的开采取石并不容易。过去,采掘方法相当落后,采石匠人们只能在每年秋季,当潭水下落时,结筏咿咿呀呀地驶进碧波潭,然后由识水性又懂得开掘菊花石的匠人,潜入六至七米深的潭水中,挥锤凿眼,从巨大的岩石上撬下有花的石料。匠人们把水淋淋的菊花石堆放在岸边,让它与自然界的菊花共相比美。

十.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烟叶

洛宁有着生产优质烟叶的良好的生态条件,1978年开始种烟,1981年就被国务院区划为烟叶最适宜区。全县130万亩耕地中,有60万亩为优质烟适宜区,海拔均在600--800米,土壤富含钾、少氯。年均降水量606mm,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数2258.5小时,历年平均气温为13.7℃,有利于烟叶光合作用和品质的提高。全县共有种烟乡(镇)18个,种烟村218个,种烟户17648户,其中300亩以上种烟村114个。2002年种烟面积7.7万亩,2004年8.1万亩,2005年种烟面积为9.1万亩,种烟面各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全县收购烟叶16.8万担,2005年收购烟叶206.6万担,投放资金突破亿元,税突破2000万元,是河南省烟叶生产第二大县、洛阳洛阳市第一大县。

全县现有普通炕房15716座,下排湿炕房6432座,半密集炕房13座,烤霸1组,烤皇1座。2006年计划新建密集炕房300座,下排湿炕房800座。近几年,在烟叶生产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概括为:政策调动、行政推动、科技牵动、示范带动、投入拉动、利益驱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