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荔波甲良特产 黎平必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荔波甲良特产 黎平必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4-16 21:33:33

一.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拉岜蜜柚

荔波县玉屏镇拉岜村以“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争创蜜柚特色产业示范村”为活动主题,以“三强三突破”为实践载体,充分发挥传帮带富作用,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产业,并成立了“拉岜蜜柚专业合作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成荔波柚子集散中心。目前,全村果树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其中,蜜柚近4000亩,今年产量800余吨,直接经济收入160余万元,实现人均增收200多元。

二.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布依族土花布

布依族土花布——土花布是布依族传统的工艺制品,据说已有千年历史。自种、自纺、自浆、自染、自织、自用,是荔波布依族土花布的六大特点。布依农家里,男女老少身上穿的衣裳、床上的铺盖、头上的帕子、脚下的鞋、上学的书包、姑娘的花袋等,无一不是土花布制成。走亲送礼的馈赠,也多半是土花布,新屋落成或娶亲嫁女时,从房梁垂挂到地面的土花布越多,主人越有脸面。

1984年,荔波土花布首次在春季广交会上展销,立即受到外商欢迎。并与日本、法国等外商签订了五批合同,试销了二千匹。1986年出口37000米。

三.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鱼包韭菜

鱼包韭菜是水族的传统佳肴,是水族过节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做法是先把鲤鱼沿背脊剖开,除去内杂,洒进少量米酒、香葱、大蒜、生姜和食盐等佐料,再将韭菜、广菜填满鱼腹,用米草捆扎好,置大锅中清炖或清蒸,一般要蒸五至十小时之久。“鱼包韭菜”骨酥脆,肉肥细腻,鲜香可口,独具风味。其中,樟江大厦所做的鱼包韭菜堪称一绝。

四.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淇江烤鱼

野生烤鱼是用纯正的淇江野生鱼和一些佐料经过精心烤制而成,不但有鱼肉的鲜美的特点,而且还有一种独特的焦香味和浓郁的料香味,回味无穷。

外地游客到此地旅游,淇江烤鱼是不得不尝的特色美食,离开了该地再也尝不到这种美味了。

五.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凉席

产于贵州荔波。

荔波凉席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荔波县的洞塘、九安、永康、尧所等乡盛产绵竹,是编织凉席的优质原料。凉席的编制,首先将竹削成薄如纸的竹篾(既竹的外表面),然后利用竹青的自然花纹和天然光泽精心编制成席,它最大特点是精致、光滑、透汗、凉爽。

和一般的竹篾编的凉席不同,荔波凉席韧性极佳,一床双人凉席,能折叠卷缩成直径五公分、长五十公分的小筒,用一张报纸就可包裹。荔波凉席经久耐用,由于采用独特的绵竹及独特的工艺(未采取任何蒸煮手段,更未用防腐剂处理),制成的凉席保持竹子原有的青色,而且在自然条件下不会生虫,一张凉席使用得当可以用10至20年。

荔波凉席现在仍然援用清朝道光年间来的原始手工艺制作,制作一床凉席,须花费一个熟练工的五天时间,包括一天砍竹、两天削篾、三天编织。一床1.5×2.0米的凉席用约1240条约4mm的竹篾编织而成,凉席的经、纬线都是一棵完整的竹篾,没有接头。一床凉席既是一件生活用品,又是一件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

相传很早以前,当地有一个叫姚焕奎的人,他上山砍柴,忘记了带绳子,正在发愁无法捆柴 的时候,看到对面山上有一片绵竹林,于是他去砍了一根绵竹,破成若干细蔑丝,扭成绳用 以捆柴,这时他发现细篾丝柔软如麻,坚韧不断。从此,姚焕奎经常用绵竹捆柴或-别的 东西。后来,当地不少人知道了绵竹的这种用途,也去砍竹破篾扭绳使用。经过逐渐发展, 人们又用它编织草鞋,竹篮等。

荔波凉席利用竹青和竹簧的自然花纹和天然光泽精心编制而成,它最大特点是精致美观,朴素大方, 光滑柔软,能够折迭,便于随身携带。

六.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酸汤芝麻剑

“芝麻剑”,极其珍贵的淡水鱼,仅产于荔波境内河流及红水河流经荔波几十公里的河段内,为何仅产于荔波,此谜至今未解。此鱼无鳞,形似剑鳍锋利,因身上有芝麻状斑点而得名。

荔波境内名鱼多,如大名鼎鼎的鳜鱼,美味可口的猪嘴鱼(学名铜鱼),赫赫有名的中华侧制鲤鱼,肉多刺少的扁嘴鱼(学名云斑鱼),水中游动可见内脏的银鱼,生 活在山洞暗河里终年不见天日的岩鲤鱼等。这些鱼虽有名气,但却没有芝麻剑名气大,何故,这是因为芝麻剑不仅肉质鲜嫩,肉多刺少,营养丰富,它含有多种人类生存必须之微量无素,常食可美容、壮体、延年益寿,更因其有别于其它鱼类,烹饪特点而大受美食家青睐――名煎不散、久煮弥嫩,吃进嘴里,有淡淡的神奇的香味溢出,令食者心旷神怡,过口难忘。俗言世上美食当数“天上的斑鸠,地上的竹溜(一种似鼠的小动物),水中的芝麻剑”,的确不假。

芝麻剑产量少,难捕(它生活于深水中),故愈发珍贵(在两广餐桌上其价格令人咋舌),它是当地人招待贵客的最佳菜肴。

配方:芝麻剑500克,西红柿50克,盐、味精5克,料酒3克,湖椒3克,葱、姜各5克。

工艺:

1、芝麻剑宰杀,洗净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

2、泡椒切成2厘米长的段。

锅内盛酸汤上火,汤开下芝麻剑,取锅前撒葱、味精、盐等配料后即食。

特色:鱼肉细嫩、汤汁鲜美。

备注:酸汤的制作:香茄5千克,老姜500克,蒜米250克,小米椒1千克,盐500克,米酒250克,甜酒250克,放入坛子中盖上盖子,坛沿上水,15天后即可用,食用时用刀剁碎即可。

七.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苦丁茶

苦丁茶是一种灌木,摘其叶蒸透,晒干即成。制成的苦丁茶呈油黄色或褐色,以油黄色为最佳。苦丁茶味微苦,饮后回味甘甜,口有余香,是荔波布依、水、苗、汉族都喜爱的饮料。

苦丁茶性凉,不仅生津止渴,还具有清火解毒、平肝健胃等功用。因此,荔波人还习惯用苦丁茶治火牙、火眼、火伤、口腔糜烂、白痢等十多种疾病。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荔波县境内还有罕见的野生五棱苦丁茶。五棱苦丁茶俗称“大粘桃”或“牛粘桃”,全国仅分布在广东、广西、贵州、海南等地。全国存量仅439株,而荔波就有210株。其中,大七孔景区内的那株,树龄已达220年。

八.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臭酸

臭酸又名丑酸,是荔波县最具特色的菜肴。北方有“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荔波的臭酸则不仅闻起来臭,看起来也不新鲜,名儿也不雅,但吃起来却具有使人“一尝即喜,爱不释筷”的魅力。臭酸菜微酸奇香,十分开胃,因而很受食客欢迎。臭酸的做法是先制“酵母”,即将荤腥鱼肉煮熟后冷却,然后盛入坛里,密封,大约一个多月以后即成,越陈越香。煮臭酸菜时,舀一小碗臭酸“酵母”,配一小菜锅荤同煮,便成。随着火力的升旺,臭酸菜味四溢,外人闻起来说“不敢恭维”,吃过臭酸的人闻之,却口水都淌出来,为了保持臭酸“酵母”的数量,舀出一定数量“酵母”后,要将掺入新菜煮熟的臭酸菜在吃前舀出一小碗,冷却后复倒入臭酸坛内。要想臭酸“酵母”质量高、煮的臭酸菜味正而香,须注意0:一是制“酵母”的肉荤要多一些;二是每一个月将“酵母”全部倒出来,放锅内重煮一次,冷却后再装入坛内;三是注意密封和卫生,时时加坛盘水,不能使其干涸,并经常换坛盘水,保持卫生。荔波臭酸历史失考,但荔波县现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臭酸“酵母”。

九.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血桃

荔波血桃是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的。荔波血桃品质好,色泽鲜艳、口感爽脆、果肉呈鲜红色,深受消费者青睐。

荔波海拔较低,尤其是樟江沿岸的玉屏、朝阳、瑶山、捞村等乡镇,平均海拔只有300多米,并且土壤肥沃,很适合血桃生长。荔波血桃品质好,色泽鲜艳、口感爽脆、果肉呈鲜红色,深受消费者青睐。血桃已成为该县农业的一个品牌,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该县樟江沿岸种植的1.1万亩血桃今年挂果4200亩,产量达1万吨以上。5月中旬以来,进入盛产期,来自广西、云南、广东、贵阳、凯里、都匀等地的客商到荔波,每天可收购优质血桃20万至30万公斤。

荔波血桃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可用于大病之后,气血亏虚,面黄肌瘦,心悸气短者;血桃的含铁量较高,是缺铁性贫血病人的幻想帮助食物;血桃含钾多,含钠少,合适水肿病人食用;血桃仁有活血化淤,润肠通便作用,可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等帮助治疗;血桃仁提取物有抗凝血作用,并能克制咳嗽中枢而止咳,同时能使血压降落,可用于高血压病人的帮助治疗。

荔波血桃历史悠久,品种优良,花朵艳丽,汁多味美,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是夏天最佳精品水果。随着乡村生态观光旅游的发展,驼背树万亩桃园景观已成为荔波县乡村旅游的主要基地。每年3至4月桃花盛开的季节,万亩桃园漫山红遍,蔚为壮观,游人纷至沓来,踏青赏花、采风创作,热闹非凡;时至5至6月,万树果实累累,令人垂涎欲滴,游人纷纷前来参加采桃、品桃等生态体验活动。

十.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 荔波杨梅汤

荔波杨梅汤在夏日,只要到了荔波的人都会喝上一碗,冰津上口,酸味纯正稍带微甜,汤汁浓郁红润,有生津开胃,清凉解渴的特点。多为6元一碗,樟江夜食一条街上随处可见,最有名的杨梅汤店要算是街上的“喀斯特杨梅汤”和“爽口杨梅汤”。杨梅汤先是将鲜杨梅拣去杂物,用水轻轻洗净(防止弄破果实,损失果汁);放入洁净锅加糖腌渍,待腌出水后,置小火上煮,随煮随搅(时间不宜太长,否则色泽变暗),煮汤3~5分钟离火,装入清洁消过毒的玻璃瓶内,封好,晾凉,入冰箱冰镇。食时,取出杨梅5~6个,放入玻璃杯中,再倒入一些杨梅汁,加适量冰块或冰水饮用(加冰水量为杨梅汁的3~4倍,即500克杨梅制的汁,加冰水1500~2000克)。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