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茉莉高原特产 五大高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茉莉高原特产 五大高原特产更新时间:2022-04-08 22:23:39

一. 青海省 海南 同德县 青藏高原牦牛

青藏高原牦牛

产地(或分布):分布于青海省南、北部的高寒地区。

数量:1981年存栏346万头。

主要特性: 该牦牛由于混有野牦牛的遗传基因,因此带有野牦牛的特征,结构紧凑。黑褐色占72%,嘴唇、目框周围和背线处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头大,角粗,母牛头长,额宽,有角。鬐甲高长而宽,前躯发达,后躯较差。乳房小,呈碗碟状,0短小。成年公牛体高为129厘米,母牛为111厘米,体重分别为440千克和260千克。成年阉牛屠宰率为53%,净肉率为43%。泌乳期一般150天,年产奶为274千克,日产奶1.4~1.7千克,乳脂率为6.4~7.2%。成年牦牛年产毛为1.2~2.6千克,粗毛和绒毛各半,粗毛直径65~73微米,两型毛直径38~39微米,绒毛直径17~20微米。粗毛长18.3~34厘米,绒毛长4.7~5.5厘米。驮重为50~100千克,最大驮重为304千克。公牛2岁性成熟,母牛为2~2.5岁,繁殖成活率为60%,一年一胎占60%,双犊率为3%。

二. 福建省 南平 政和 政和茉莉花

茉莉花

政和县是茉莉花培育基地县,植株高1-1.5米,为直立丛生灌木,多分枝,茎枝较粗硬,茎基部表皮有灰褐色皱纹。幼茎绿色,健壮枝条有棱和短茸毛。叶对生,阔卵形,全缘,网状脉,叶色浓绿,叶质较厚且富有光泽。聚散花序,顶生或腋生,每个花序着生花蕾3~17朵,多的可达30朵以上。花蕾卵圆形,顶部较平或稍尖,也称平头茉莉。双瓣茉莉通常是带尖头的品质较好,花朵比单瓣茉莉肥硕,含水量也略低。花冠管比单瓣茉莉略短,长约1厘米。花冠裂片(即花瓣)较多,13-18片,基部呈覆瓦状联合排列成两层,内层4-8片,外层7-10片。

花瓣长约1.1厘米,宽约1厘米。雄蕊2枚,雌蕊1枚。花洁白油润,蜡质明显,花香较浓烈,吐香较迟而慢。花蕾开放时间较单瓣茉莉迟2小时左右,伏花一般在晚上8~9时左右开放,自然吐香可延缓十几小时。每百朵花重,春花约23克,伏花约30克,秋花约26克。用双瓣茉莉花窨制的花茶香气醇厚浓烈,虽不及单瓣茉莉花茶鲜灵、清纯,但双瓣茉莉枝干坚韧,抗逆性较强,较耐寒、耐湿,易于栽培,单位面积产量高,目前我国各地种植的主要是双瓣茉莉。

三. 青海省 西宁 城中区 高原丹参

 高原丹参,又称“甘肃丹参”、“甘青丹参”、“紫丹参”、“红秦艽”,藏语称“吉子那保”、“知羊哥青”、“阿鲁达鲁”等。系唇形科植物高原丹参,多年生草本,根肥大,红色。茎方形,表面有浅槽,高约60厘米,密被长柔毛,茎叶具长柄,茎生叶对生,具短柄,花序假总状,顶生。苞片卵菜或椭圆菜,花萼钟形,花冠紫红色,小坚果倒卵形。
高原丹参,主要分布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及乐都、同德、班玛等县,生长在海拔2100棗4500米的林缘灌丛、山坡、沟边。据普查,全省野生资源约400吨。

高原丹参以干燥的根部入药,含有较高有效的药用成分,具有祛痰止痛、活血调经的作用。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肝脾肿大、心纹痛等症。

四.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诸城茉莉

诸城茉莉因栽培历史悠久而久负盛名。茉莉属木犀科常绿灌木,小枝

细长有棱,披有短绒毛,单叶对生,椭圆形或广卵形,全绿,有光泽,花序聚伞

状,花白色,有浓香。花除熏制茶叶外,还可提炼香精,品质甚佳,根入药,做

1剂。古人有诗赞茉莉:“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浓香压九秋”。茉莉自古就

被誉为天下第一香。诸城茉莉有单瓣和重瓣两种,尤以单瓣种为名贵。单瓣种花

尖头,花瓣单层,有浓香;重瓣种花圆头,复瓣,香味浓,但不及单瓣种。金朝

章宗承安四年(1199),诸城创建“密州新茶坊”,因熏制茶叶之需,开始从南

方引进茉莉,进行人工栽培。后制茶业销歇,诸城茉莉渐由实用花变为观赏花。

因其花雅素清淡,香气袭人,枝叶长绿,适宜盆栽,是装点室内和庭院之佳品,

倍受人们喜爱。境内栽植茉莉比较普遍,尤以城南朱泮村最为盛行,仅此一村,

每年就有数千盆销往外地。

五. 浙江省 金华 武义 金华茉莉花茶

金华茉莉花茶 又称“金华花茶”,产于浙江省金华市,采选上好的绿茶作为茶坯,同头圆、粒大、饱满、洁白、光润、芳香的优质茉莉花经窨制而成,制作过程中必须抓珠鲜花吐香、茶坯吸香、复火葆香3个重要环节。其品种有茉莉毛峰茶、茉莉烘青花茶、茉莉炒青花茶等,其中以茉莉毛峰茶品质最佳,茉莉毛峰茶全身银毫显露,芽叶花朵卷紧;色泽黄绿透翠,汤色金黄清明;茶香浓郁清高,滋味鲜爽甘醇;旗枪交错杯中,形态优美自然。

六. 四川省 甘孜 稻城 高原无鳞雪鱼

高原无鳞雪鱼,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的特色水产品,此品生长在四川阿坝州与西藏接壤的长江源头,浑身无鳞,肉质鲜嫩、爽口、极具营养滋补攻效。

甘孜高原无鳞雪鱼肉质鲜嫩、爽口、极具营养滋补攻效。雪鱼浑身上没有鳞,是生长在高原河水里的野生鱼类,如果您要去稻城亚丁,请一定记得去品偿一了。

甘孜州的无量河谷位于理塘至稻城的路上,河谷风光幽雅,无量河的高原无鳞雪鱼味道鲜美,为来往游客必尝的佳肴。在无量河边小憩,品尝有小雅鱼之称的高原无鳞雪鱼,爱吃好吃的驴友们不能错过。yTC

七. 湖南省 长沙市 雨花区 长沙茉莉花茶

长沙毛尖茉莉花茶有独特的风味,其条索紧结,茶叶浓醇,花香鲜灵,纯正持久。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匀嫩,耐冲泡,饮后满口留香,为花茶类的佼佼者。长沙产茶叶和茉莉花有悠久的历史,明嘉靖《长沙府志》即有"杂货之品曰茶,(贡)岁进茶芽六十二斤"的记载;清嘉庆《长沙县志》也有"茉莉夏开白色,清丽而芳"的记载。长沙茶厂采用自己加工的毛尖茶配以洁白、肥壮的茉莉鲜花,以传统的手工窨制工艺,制成了猴王牌毛尖茉莉花茶,被指定为湖南省出国人员礼品和首都钓鱼台国宾馆招待外宾用茶。( 长沙)

八. 云南省 红河 泸西县 泸西高原梨

泸西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国土面积1674平方公里。泸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广西府志》记载,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至清乾隆35年(公元1370年)设广西府期间,是泸西的兴盛时期,“商旅络绎,车马辐辏”就是当时的写照。 泸西县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雨适中,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署”的高原季风气候,自然条件适宜果树生长,境内果木繁多,资源丰富。泸西梨种植历史悠久,据清乾隆《广西府志》 物产 果之属记载:“桃 李 梅 杏 榴 梨 柿 栗 榛 松 核桃 羊枣 花红 木瓜 杨梅 橙 山楂 橘 橄榄 ”。按此推算,泸西县种植梨的历史有250年以上。 据《泸西县志》记载:1978年,全县已种植面积5000余亩,约20万株,产量约200吨。 1977年引进碭山酥、雪花、金花、早酥等品种试种成功,至1989年发展新品种2000余亩。1991年泸西县被列为云南省优质梨生产基地县,泸西高原梨的发展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经过“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优质梨基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年产量达12万吨。 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品种较适宜当地独特气候和环境条件,表现优良,一直为泸西梨种植的主栽品种。具有成熟早(同一品种成熟期比云南省梨产区早5-8天,比北方早25-30天),高产、稳产,果形端正,果面平滑,皮薄,果心小,肉质细嫩,石细胞少,多汁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1.00%)的共同特性。1990年参加云南省首次组织优质水果鉴品会,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获得云南省优质水果产品证书;1997年,泸西县果树站《万亩优质梨综合技术开发》获云南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三等奖,泸西高原梨早酥品种1997年参加在江西举办的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南方优质早熟梨评比获全国第一名; 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1999年在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室内蔬菜、水果评比获金奖;泸西高原梨早白蜜品种2004年在全国早熟梨等级标准研讨暨优质产品擂台赛上获优质早熟梨奖;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2005年获首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2008年泸西云露牌高原梨被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 在长期生产中,当地群众把以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四个品种为主的泸西梨统称为泸西高原梨。

所在地域:云南

申请人: 泸西县果树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泸西高原梨生产区域位于云南省泸西县境内,包括中枢镇、舞街镇、白水镇、金马镇、旧城镇、永宁乡、向阳乡、三塘乡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0′~104°03′,北纬24°15′~24°46′,南北长54.75 ㎞,东西宽 54 ㎞,种植面积10000公顷,年产量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观品质:泸西高原梨四个品种虽然大小、果形、颜色有一定差异,但均表现出果形端正、果面光滑等共同特性。红色梨系列两个品种早白蜜、美人酥颜色独特,果皮均覆红色彩晕,外观艳丽。而每个品种又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具体为:雪花品种果形椭圆端正,果皮绿黄色,贮后变黄色,蜡质薄有光泽,果点大而明显;早酥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绿黄色,果面平滑,有光泽,果点小或不明显;早白蜜品种果实倒卵形,果皮黄白色,阳面间具红色晕,蜡质薄有光泽;美人酥品种果实近倒卵园形,果肉淡白色,果皮黄绿色,果面覆。 (2)内在品质:泸西高原梨四个品种果肉均为白色,雪花、早白蜜味道蜜甜,早酥、美人酥味甜微酸。都具有皮薄,肉质脆、细嫩、 多汁无渣,果心小,营养丰富的共同特性。其中,硬度≥2.50kgf/平方厘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0%,总糖≥7.00%,维生素C≥2.5mg/100g,水分≥80%。 (3)安全要求: 泸西高原梨产地环境按照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 梨产地环境条件》执行;生产严格按照GB/T10650-2008《鲜梨》的有关规定 执行。

九. 广西 南宁 横县 横县茉莉花茶

横县茉莉花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横县茉莉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横县是中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横县茉莉花世界闻名,茉莉花茶融茶叶之味,鲜花之香于一体,饮茉莉花茶,犹如品赏一件茶的艺术品。2006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横县茉莉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横县茉莉花世界闻名,茉莉花茶融茶叶之味,鲜花之香于一体,饮茉莉花茶,犹如品赏一件茶的艺术品。

横县茉莉花生产占全国花茶产量份额70%以上,全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花茶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花茶批发、交易集散地。基地配有的茉莉花茶检测中心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技术含量较高的茉莉花茶检测中心。可以明显提高茉莉花茶产品质量为中国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优质产品,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平台和支撑;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改进横县茉莉花茶传统的制作工艺。

【茉莉花茶的介绍】

茉莉花茶,窨花茶中之名品。茶中加入茉莉花朵熏制而成,故名。茉莉花茶是众多花茶品种中的一种,所谓茉莉花茶就是用含苞欲放的茉莉鲜花加入绿茶中窨制而成的。用不同的绿茶品种去做茶胚,例如用龙井茶,用茉莉花去窨制就叫龙井茉莉花茶,如用玖瑰花朵去窨制的,就叫龙井玖瑰花茶,以此类推。 茉莉花茶,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

【花茶的讲究】

花茶的窨制是很讲究的,有三窨一提,五窨一提,七窨一提之说,就是说做花茶,用一批的绿茶做原料,但鲜花却要用3-7批,才能让绿茶充分吸收花的香味,绿茶吸收完鲜花的香味后,就筛出废花渣,所以高档的花茶冲泡多次都有香味。还有高档的花茶是不见有什么花朵的,最多只是用少量来做点缀,而低档的花茶是不经鲜花窨制或窨制的次数较少,然后买来人家吸收过香味后的废花渣拌入绿茶中,让人误认为是好的花茶,看上去花特多,但一两冲就没有香味了。

【选购中的窍门】

选购茉莉花茶时,先看其外观。一般特种茉莉花茶所用原料嫩度好,常为一芽一叶、二叶或嫩芽多,芽毫显露;特级、一级茶所用原料嫩度较好,条形细紧,芽毫稍显露;二级、三级茶所用原料嫩度稍差,基本无芽毫;四级、五级茶属于低档茶,原料嫩度较差,条形松、大,常带茎梗。

选购时有条件的话,应尽量冲泡一下,通过冲泡能使茉莉花茶的品质得以充分展示。冲泡方法采用杯泡法,一般分两次冲泡。即取茶3克,冲入约150毫升开水,浸泡3分钟后滤出茶汤,闻嗅香气、察看汤色、品尝滋味;第二次冲入开水,浸泡5分钟后滤出茶汤,依次嗅香、观色、尝味。

【茉莉花茶的作用功效】

《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茉莉花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并对痢疾、腹痛、结膜炎及疮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常饮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疗瘘、坚齿、益气力、降血压、强心、防龋防辐射损伤、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寿、身心健康。

茉莉花茶,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是用特种工艺造型茶或经过精制后的绿茶茶坯与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分类中,茉莉花茶仍属于绿茶。茉莉花茶在绿茶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特别是高级茉莉花在加工的过程中其内质发生一定的理化作用,如: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茶单宁在水湿条件下的分解,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能减弱喝绿茶时的涩感,功能有所变化,其滋味鲜浓醇厚、更易上口,这也是北方喜爱喝茉莉花茶的原因的之一。各类茶叶其保健本质大同小异,各有特色,茉莉花茶除了具备绿茶的某些性能外,还具有很多绿茶所没有的保健作用。茉莉花茶有“去寒邪、助理郁”是春季饮茶之上品。

根据我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茶叶苦、甘,性凉,人心、肝、脾、肺、肾、五经。茶苦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表。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如: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叶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种化合物。根据茶叶独特的吸附性能和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加工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绿茶浓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饱含茉莉花的鲜灵芳香,因此它是我国乃至全球现代最佳天然保健饮品。

地域范围

广西横县横州、那阳、云表、马岭、校椅、莲塘、百合等七个乡镇。

特定品质

横县的茉莉花具有花期早、花期长、花蕾大、产量高、质量好、香味浓等特点。 横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十分适宜茉莉花生长。

文化典故

横县种植茉莉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多年。公元1566年,横州州判王济在《君子堂日询手镜》中记述,横县“茉莉甚广,有以之编篱者,四时常花。”明版《横州志·物产》也有类似记载,明朝诗人陈奎咏花作诗云:“异域移来种可夸,爱馨何独鬓云斜,幽斋数朵香时泌,文思诗怀妙变花。”说的就是茉莉花。

横县茉莉花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原料茶:来自于产地范围内的初、精制绿茶;在本地茶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外购的方式补充。

2.茉莉花: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横县茉莉花。

二、原料茶种植

1.品种:横县群体种、水凌1号、福云6号、福云595、云南大叶种、南山白毛茶、福鼎大白毫等适宜制横县茉莉花茶茶坯的树种。

2.立地条件:产地范围内土壤质地疏松、含沙砾,土壤为壤土或沙壤土,部分为郁江冲积土,土层厚度≥39cm,pH值4.0至6.5之间,有机质含量≥1.5%,海拔≥100m,排灌条件良好。

3.栽培管理:

(1)繁殖:采用无性繁殖,品种纯正的优质扦插苗或实生苗。

(2)种植时间:每年春季或秋季。

(3)栽植密度:每667㎡(亩)3800株至5000株。

(4)肥培管理:有机肥≥1500kg/667㎡(亩),化肥≤50kg/667㎡(亩)。

(5)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

(6)修剪:茶树修剪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

(7)采摘: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成品茶对加工原料的要求,按标准适时采摘,采用提手采,采摘规格要求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及同等嫩度的鲜叶,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茶果与老枝叶。

(8)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茶坯初、精制

1.烘青毛茶初制:

(1)鲜叶:根据产品标准要求,分别采摘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及同等嫩度的鲜叶,避免鲜叶损伤及烧青现象。

(2)杀青:锅温“先高后低”,要求达到150至200℃。炒制方式以闷炒和扬炒为主。杀青程度杀熟、杀透、杀匀,“老叶嫩杀、嫩叶老杀”。杀青叶含水量约为60至70%。

(3)揉捻:“老叶热揉、嫩叶冷揉”,根据揉捻 “轻、重、轻”加压时段的时间分配为2:3:1。揉捻后鲜叶成条率达90%以上,细胞破碎率达45至55%。

(4)干燥:采用烘干机干燥和手工焙笼干燥两种烘干方法。工序为毛火→摊凉→足干。毛火要高温薄摊,足火要低温厚摊,干燥后毛茶含水量≤7.0%。

2.烘青毛茶精制:

(1)选配毛茶原料:步骤为选取毛茶→开汤审评→试制小样。

(2)筛分:通过各种不同规格筛网分清茶坯规格。

(3)切断:使茶叶形体符合一定的规格标准要求。

(4)风选:通过风力风选,分离不同规格的号茶。

(5)拣剔:去除茶叶中的梗、筋、朴等以及杂物。

(6)干燥:使精制产品符合含水量标准,并增进品质。

(7)拼堆:结合外形、品质等要求将各号茶拼配匀堆。

四、外购原料茶质量要求

应根据产品等级要求,以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的鲜叶经初、精制后适合加工横县茉莉花茶的绿茶,水份控制在7%以下。

五、加工工艺要求

1.采摘后的“横县茉莉花”鲜花必须于5至10小时内进行窨制。

2.工艺流程:茶坯处理→鲜花维护→茶花拼合→堆置窨花→通花续窨→起花→烘干→提花→过筛→匀堆装箱。

3.工艺要求:

(1)茶坯处理:窨花前的茶坯要经过干燥处理,烘干温度在100至110℃、水分控制在5%以下,烘干后应及时进行摊凉冷却。

(2)鲜花维护:当日采摘后的横县茉莉花鲜花用通气的箩筐或通气的网状袋盛装,当天进厂养护。用抖筛机去除青蕾、花蒂及花仔。气温低于30℃须把花堆高增温,堆高要求在20至30cm;花堆温达到38至43℃时(不超过45℃),把鲜花耙开、摊薄降温,以便鲜花散热和吸收新鲜空气,当鲜花开放率达80%以上即可付窨。

(3)茶花拌和:将待窨制绿茶均匀平铺在窨茶场地上,茶花拌和按照相应的配花量:鲜花/茶叶(35~80kg /100kg)、堆温:38至48℃、窨堆厚度:35至55cm、时间≤1.5小时。

(4)堆置窨花:窨堆的高低视气候、气温、场地及下花量而定,堆厚度在35至55cm,堆温达45至48℃(头窨)时通花、窨制时间9至14小时即行起花。根据成品茶的品质要求来具体控制,可一窨一提,最高可以达到九窨一提。

(5)通花续窨:当堆温达到38至48℃(视不同窨次和配花量而定),时间达5至6小时进行通花。当通花摊凉堆温达到室温时,即可收堆复窨,堆高在25至35cm,再窨制5至6小时、茶堆温度达到36℃左右即可起花。

(6)起花:在窨时间达9至14小时,应立即进行起花,筛除花渣将茶和花分开。

(7)烘干:烘干温度在100至130℃,水分按转窨、提花或装箱要求掌握。为保持横县茉莉花茶香气鲜浓度,烘干后茶叶应进行摊凉,摊凉后茶堆最高温度≤40℃。

(8)提花:操作同堆置窨花工序,提花要求用朵大饱满、充分成熟、香气清高幽雅的横县茉莉花鲜花,配花量在8至12%,时间6至8小时。

(9)过筛:横县茉莉花茶在提花后一般进行过筛,筛网5至7目,目的是将茶与花干分离,弃花留茶,以免影响茶味。

(10)匀堆装箱、装袋:起花后应及时抽样检测,达到质量技术标准要求后,应及时匀堆装箱、装袋。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目

特 征

外 形

尚紧结、有锋苗、尚匀整、有嫩茎

香 气

尚鲜浓、纯正

汤 色

黄绿亮

滋 味

鲜、醇、正

叶 底

柔软、黄绿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水 分(%) ≤

8.5

茶多酚(%) ≥

19.0

水浸出物(%) ≥

36.0

粗纤维(%) ≤

16.0

含 花(%) ≤

1.0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十. 甘肃省 兰州 西固区 高原夏菜

当七月的高温高湿笼罩南国大地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分享兰州高

原夏菜带来的清凉福祉。兰州高原夏菜是利用西北高原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近年来,在产销两地政府的倾心扶持和批发市场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经销商的艰苦推介与科学经营下,每年80万吨的兰州高原夏菜通过东南沿海53个大中型蔬菜批发市场成功走上南国22个城市的大众餐桌,也以其绿色、健康、安全的品质深深地植入了广大消费者的心中……

兰州市共有农村人口131.37万人,农业劳动力资源81.28万人,农业从业人员70.69万人,农业科技人员4323人;全市共有耕地面积314.79万亩,其中水浇地117.06万亩。200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产量186万吨,外销各类蔬菜81万吨;全市50.43亿元的农业总产值中蔬菜产业占了50%、达到25.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达到21.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001元,其中蔬菜产业贡献率为23.2%、929.4元。
(一) 兰州生态优势明显,高原夏菜品质优异。
兰州海拔在1500-3300米之间,年无霜期18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5-9℃,日照达1627-2769小时、≥10℃的有效积温2700-3300℃,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是降水量5倍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和蔬菜的有机物含量很高,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外地蔬菜31%和28%,造就了优异的先天品质;二阴产区夏季气温较低,使冷凉型蔬菜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干燥少雨,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次极低,又成为质量安全的先天保障。营养丰富,色泽鲜亮,菜香浓郁,口味纯正,口感甜脆,使兰州高原夏菜色、形、味俱佳,深受全国消费者喜爱。
(二)兰州博采众长,高原夏菜品种繁多。
兰州海拔差异大、地形及气候多样的特点造就了蔬菜种类的多样性,外销品种有306种之多。每年5-10月份,兰州高原夏菜能够提供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其中以白菜花“巴黎雪”、“雪洁”,青花菜 “绿洲”、“绿奇”,菜用豌豆“台中13号”、“台中11号”,甘蓝“中甘17号”、“中甘21号”,辣椒“民欣早椒”、“陇椒2号”,“春玉黄”娃娃菜等品种备受市场欢迎。近两年,兰州紧紧盯住南方市场需求,大量引进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大面积示范和种植,今年又增加了苦苣、紫菜花、紫苤蓝、宝塔花菜、乌塌菜、鸡毛菜、大芥菜和抱子甘蓝等20多个特菜新品种,基本实现了蔬菜生产在区域、时间、品种等多个层次的合理优化配置,从数量、质量、品种上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使兰州高原夏菜备受消费者欢迎。
(三)兰南合作优势互补,高原夏菜力补南方市场空缺。
兰州依据海拔高度,梯次安排蔬菜播种,努力形成梯次上市,具有较长的采收上市期,可从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续供应,很好地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具有良好的上市档期,在全国有较好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尤其是百合、菜花、甘蓝、甜脆豆、娃娃菜等主要品种,已被各地消费者认可,具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09年外销广州、厦门、上海、杭州、北京、成都等89个城市及青海等周边地区80万吨,对东南沿海地区蔬菜市场淡季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还出口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等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