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香港10大特产 香港十大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香港10大特产 香港十大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2-04-12 08:02:53

一. 香港 香港鸡仔饼

广州名饼鸡仔饼,原名“小凤饼”,据说是清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其成为名饼却在半个世纪之后,广州河南成珠茶楼因中秋月饼滞销,制饼师傅急中生智,把制月饼的原料按小凤饼的方法制作,并大胆地用搓烂的月饼和猪肉、菜心混合为馅料,再调以南乳、蒜茸、胡椒粉、五香粉和盐,制作出甜中带咸、甘香酥脆的新品种“成珠小凤饼”来,因其异味香脆而受到顾客青睐。小凤饼形状像雏鸡,故又称鸡仔饼。其后,又进一步改进,务求精制巧作,并改进包装,罐装或盒装,远销东南亚。

饮誉中外,并备受广州人欢迎的鸡仔饼,其创制完全出于偶然,是歪打正着。可见人类饮食文化的发展,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任何偶然的饮食文化现象中,都包含着饮食文化发展的某些必然趋向,岭南饮食也如此。把月饼料做成了鸡仔饼,在这偶发事件中体现的是饮食文化的发展以人们的创新精神为内在动力的必然性。

二. 香港 葱油脆皮鸡

若想尝尝地道的港式饮茶,那么翠亨村是不错的选择。它也是香港美食节得奖的常客,这里最出名的三大招牌菜是:沙锅鸡包翅、葱油脆皮鸡、冰花炖官燕。下午时分,有服务生推着点心车来回服务,建议你不妨拦下咸水饺试试看,据说,这儿的咸水饺是全香港最好吃的。



地址:九龙皇后大道中16-18号新世界大厦2楼



电话:+852 23762882

三. 香港 辣鱼蛋

辣鱼蛋

街边笃鱼蛋是五六十年代产物。当时街边面档价廉,为减成本,便用潮州白鱼蛋的下栏,或不太新鲜的鱼肉,沟匀再以油炸熟做不料大受欢迎,成为香港街头小食的台柱。

四. 香港 姜汁撞奶

姜汁撞奶主要是依靠姜汁和牛奶在一定温度范围(40度-100度)内发生化学作用,使牛奶凝固制作而成。传统的制作方法中“撞”的步骤是为了让牛奶的温度稍微降低,使成品口感更好。

五. 香港 法兰西多士

把方包切片,去皮,在中间搽上花生酱,做成花生酱三文治,用鸡蛋混和花奶制成蛋浆,将花生酱三文治两面均匀的沾上蛋浆,再放到油锅去轻炸至金黄色。把炸好的西多士略去油,然后在上面放一块厚切的牛油。

六. 香港 元朗盆菜

据说盆菜产生于南宋末期,当时元兵入侵,南宋皇帝无力招架,一行人逃到香港新界。当地居民殷勤招待,但匆忙间找不到大量容器,于是就地取材用木盆装盛菜肴,盆菜因此诞生。



盆菜的用料包括猪、牛、羊、鸡、鲍鱼、海参、鱼翅、鱼虾、香菇、鱼丸等,配料是鱿鱼、鳝鱼干、笋虾干、猪皮、腐竹、萝卜。上述各种材料由技艺高超的厨师烹煮后,便一层一层地叠放进大盆中,最下层放萝卜、腐竹、笋虾干等容易吸收肴汁的材料,中间放置焖烂的猪肉,最上几层分别放上鸡、鸭、鱼肉等。所以盆菜的奥妙就在食者一层一层吃下去,层层不同,层层美味。


盆菜看起来就招人爱,满满的一大盆油汁炖汤,层层递进埋了虾球、鸡翅、青菜,好像世上的山珍海味全在这里了,用慢火温着来吃,有滋有味。



七. 香港 奶油多

香港茶餐厅特色小吃之一,简单来说是烘面包(吐司/多士)先涂上奶油(牛油),再加上炼奶,食用时能够吃出的牛油的香味和炼奶的香甜,所以味道很好。与这种小吃同类的有:奶酱多(炼奶+花生酱多士)、油占多(鲜油+果酱多士)等。

八. 香港 鱼蛋粉

鱼蛋又叫鱼肉丸子,味道细腻鲜美。鱼蛋粉是以爽滑幼细的米粉为主料,以大地鱼干、猪骨熬汤作为汤底,再加上鱼蛋、牛丸、炸肉卷、鱼块等配料制成。米粉入口香滑,配料则各有风味。

九. 福建省 三明 大田 大明虾

大明虾

做虾是有许多方法的,本菜采用的是产自大田屏山上好茶叶精制而成,大田屏山茶叶清香浓郁,再加上主食上好的大明虾,能不是一道佳肴。

十. 香港 冰火菠萝油

冰火菠萝油由香港特色食品菠萝包发展而来的食品,是将菠萝包横向切开夹著一块厚切的牛油(或奶油)所组成。菠萝油最好的吃法是将新鲜出炉的菠萝包夹上冰冷的牛油,这样牛油就会被菠萝包的热力影响而溶化在包身的中间位置,包身会被溶化的牛油变成金黄色,而食用时菠萝油与菠萝包不同之处是能够吃出浓厚的牛油的香味。但由於加上了牛油,所以菠萝油比菠萝包的脂肪与胆固醇含量更要高一些。以香港茶餐厅而言,同样高脂、高胆固醇的,自然以鲜油多为最,其他各类食物比这两样的含量都较低。



香港很多茶餐厅都会供应这种食品,搭配咖啡、奶茶(丝袜奶茶)或鸳鸯作为下午茶餐或早餐。是普罗大众的至爱!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