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西忻州特产酒 忻州特色酒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西忻州特产酒 忻州特色酒排名更新时间:2022-04-16 11:53:23

一. 山西省 忻州 岢岚县 捏面鱼

捏面鱼

捏面鱼,就是用面粉捏成鱼的形状,然后放到蒸笼里蒸熟,再把蒸熟后的面鱼放冷,着色加彩,描线点睛。经过艺术处理的面鱼,自然是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了。

在着色加工的基础上,再用文火烘干,便可将面鱼当工艺品收藏了。经过加工的面鱼,或赠送亲朋,或赠送好友,或给家人外出时作干粮,尽管用途不一,但已经成为一种工艺品了。

二. 山西省 忻州 河曲 河曲醉果

醉果,当地人又称“海红”或“海棠”;产于河曲,为山西名果。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糖、磷、钙、钾等。味道酸甜甘美,据有关部门测定,海红果因含磷量高而导I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关注。本品还可代替山楂入药祛病。还能加工成果酱、果酒、果醋和罐头食品,很有开发价值。河曲群众说“海红海棠好,摇钱活财宝”。当地群众在“河曲要想富,种草种树迈大步”的思想指导下,种植海红树,发挥山区优势,要尽快富起来。责编:208( 河曲)

三. 山西省 忻州 代县 腌菜

代县由于地处边关要塞,守兵烽屯,官宦蚁杂,粮草远距征集、蔬菜就地调剂成为历史的需要,也形成了代县人讲究吃菜的民风民俗,故人称“菜代州”。如今切咸菜、擀豆面、剪窗花、绣花鞋仍是人们荼余饭后,街头巷尾评判的巧媳妇的几个起码条件。凡在代州乡下呆过一段时间的人,总会说起代州腌菜来。其花样齐全,制作考究,色香味美,刀工精细也真叫绝!一碟碟油露露、黄淋淋的腌菜往饭桌上一端,再加上一碗白生生、香喷喷的大米捞饭,或黄橙橙、软溜溜的黄米糕,甭端起来,就是看那颜色,闻那味道,也足馋得人大口大口地咽口水。一道道数给你听听那也足是一顿美美的精神会餐。

代县腌菜种类有大菜、小菜;腌制方式分单腌、混腌;腌制方法包括腌、拌、发、曝等。代州腌菜品种花样数以百计,但就腌制过程看,要么以盐、糖、蒜等为辅料,增加腌菜细胞浓度,要么加温消毒,闷缸密封。而更多的品种要进行发制。]进行生化处理,控制杂菌感染防止腌菜腐烂变质,提高腌菜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代县腌菜工序严密,制作精细,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菜代州”的美名将永久不衰。

四. 山西省 忻州 偏关县 偏关豆腐

豆腐据说是古代道家炼长生不老药时炼成的给神仙们吃的珍奇,它虽然没有使那些梦想得道成仙的人长生不老,却给中国人练出一道长盛不衰的美食。偏关豆腐,由于它的用料,制作,以及水土等原因,使得偏关豆腐嫩、白、软、坚,味正香纯,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稀有元素而更有营养价值,明显区别与其它地方的豆腐,它更地道,更好吃。民间相传,偏关豆腐好吃是由于它是何仙姑为王母娘娘做豆腐设宴亲传而来。现在偏关西部仍流传着用地名连起来的何仙姑请王母的民谣:“黑豆埝的黑豆碓臼坪遄,卧龙岗的圣水担水沟担;磨石摊的大磨维家村围,柴家岺的硬柴炭窑背的煤;火烧埝烧火风台梁吹,豆腐槽子的豆腐做出来;小蒜沟的小蒜闫家沟的盐,梨园的果子香又甜;何家堡的仙姑请王母,天峰坪上摆宴席。”上面划线的都是现在存在的村名和地名,据说这些村名和地名就是何仙姑宴请王母时做豆腐留下的。虽然这只是民间的神话传说,但偏关豆腐确实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究其原因有三:

第一,原料优。黑豆、黄豆都是双子叶植物,豆科。根部的根瘤菌可以把空气中的氮气固定,制造成氮肥,输送给枝叶,将氮变为蛋白质。因此黑豆、黄豆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被称为植物中的牛肉。豆腐中的主要成分就是来自黄豆、黑豆中的蛋白质。黄豆、黑豆中的蛋白质丰富,质量高,豆腐自然就好。偏关的土壤在地质上属第四纪陆上沉积物的“灰褐土”土质,占全县面积的97.45%,它具有土层厚,质地均匀,疏松多孔,透气性好,含有大量的磷、钾、硒、钙等矿物元素,正是豆类作物生长所需的最佳土壤。加之偏关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决定了偏关黄豆、黑豆的优质高产,造就了豆腐中的极品——偏关豆腐。

第二,水质优。偏关人都知道,“矾水”是做不成豆腐的,这里的矾水指的就是从煤矿、铁矿、黄铁矿等矿山里流出来的水。其中溶解有大量的氯化钙、硫酸镁、亚硫酸铁、硫酸铝等复杂的盐类。做豆腐的原理就是将过到锅里的豆浆加热发生电离,电离后的正负离子相互吸引形成乳浊液体,然后将酸或盐的溶液加入锅里进行离子反应,形成新的物质,改变原来的电离体,使豆浆内的蛋白凝结成豆腐。如果用矾水做豆腐,当豆浆一过到锅内时,就与锅里水内溶解的大量盐类发生离子反应,难以形成豆腐块。即使勉强做成豆腐,也由于其中含有有害的矿物盐类,味道口感都很差。人们为什么吃卤水点的豆腐不如浆水点的豆腐好吃,就是由于熬过盐的卤水里含有非常复杂的矿物盐类成分。而偏关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间低,矿区集中于西部不到五十平方公里的黄河边上,流过偏关全境的饮用水,都是由东向西流来,不受矿山污染的优质水,水的硬度只有4.3毫克当量/升,所以偏关是忻州以至周边区县水质最好的县,加之偏关全县都是浆水点豆腐,不用卤水、石膏点豆腐,做出的豆腐自然好吃无污染。

第三,加工优。做豆腐要做到磨得好,过得好,点得好。首先要将豆子去皮即豆黄用水泡了,同水一起磨成豆糊糊。磨豆子要磨的越细越好,只有磨的细才能使豆子中的蛋白微粒全部进入水中,豆腐才能做的出。由于蛋白的微粒更细,在锅里与浆水反应得也更好,所以做出的豆腐更白、更嫩、更软、更坚。所谓过得好,就是要用细箩过。过完一遍,从锅里舀水掺稀再过一遍,这样才能过得净。有的人为豆腐做的多,用粗箩过,就将部分豆腐渣过到锅里,做出的豆腐粗、砂,口感必然差。同时在过豆腐时,要把火加旺,让锅滚开,这样过下去的豆汁才不会沉淀在锅底被烧糊。有的人认为过豆腐时间长,加火让锅里的水闲滚,温度高了过豆腐的人也很热,为了省炭,人舒服,就在过豆腐时将底火拉小,结果下去的豆汁沉淀在锅底被烧糊,不仅影响豆腐的出槽率,更重要的是做出的豆腐总有一股焦糊味,不好吃。而且常吃这种糊味豆腐有损人的健康。点得好,是做好豆腐的另一个关键,偏关点豆腐是用浆水点,就是在捞出豆腐后将锅内的浆水,舀到小瓮里,置于热的地方,让其发酵,由于捞了豆腐的浆水内,仍溶解有大量的有机物,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乳酸内带正电荷的氢离子与锅里的豆浆发生中和反应,使豆浆凝结成豆腐块。这种做豆腐的方法不同于加卤水、加石膏的方法,它经济,方便,无污染,避免了卤水和石膏中那些复杂物质的加入,改变豆腐的味道和成分,更有益于人体的健康,这是偏关豆腐的最大优点。在用浆水点豆腐时不可点的过快,要将浆水掺水调到一定酸度,随着锅内豆浆在火上的翻动,慢慢加入锅内,每加一次尽量要让满锅的豆浆都受到反应,如果加的太急,就会“抢浆”,做出来的豆腐砂、干、硬、无弹性不好吃,出槽率也会大大降低。当慢慢地点到锅内出现了一种类似鸡蛋清似的絮状物时,再加些酸浆,用慢火煮,絮状物会在锅里自己翻动,整个锅里的絮状物在不断滚动中会结成一个整体,然后将其划成四块,再煮一会,便可捞在豆腐槽内加压,控去浮水,便可出槽。揭去汤布,晾一会,黄璨璨一层油皮会在整槽的豆腐表面劭出来。一刀割下去,一股浆水会顺刀而下。偏关人有一句话,叫作“没有神,没有鬼,一斤豆腐四两水。”只有能包住水的豆腐才是好豆腐。打开来看,白、嫩、软、细、坚的豆腐香气诱人,煎、炒、呛、炸、烩、溜、调,怎做怎好吃,既可做菜又可当主食。偏关人天天离不开豆腐,也常把这神仙会餐的美食作为家乡送给那些远在他乡的亲人,他们会像宝贝一样稀罕,吃后更加思念故乡。送给他乡的朋友,也常回引起他乡人对偏关豆腐的赞美,偏关豆腐确实是偏关餐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信息来源:偏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五. 山西省 忻州 神池 神池三八席

在神池三八席因三八二十四道菜而得名,但最后席面上不仅仅是二十四个盘子。“三八席”整个席面用八命名,象征成双成对,喜事逢双。以四为基数,取“事事如意,四平八稳”之意。食材绝不用“下水”之类,菜名绝不用炒字(与吵同音)。开席前要上八碟干鲜果品,这并不算在正式的“三八席”菜品之内,是为客人未齐或刚到入座预备的。四干果:糖花生、桂圆、瓜子、葡萄干,取早生贵子、多子多孙之意。四鲜果:苹果、橙子、香蕉、哈密瓜,取平平安安、吉祥如意之意。表示岳父家对女婿的热忱和美好祝福。

六. 山西省 忻州 偏关县 偏关小米

偏关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偏关小米产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具有悠久的原始农垦文化底蕴,据《偏关县志》记载,谷子种植面积1951年为152704亩、1963年为130774亩,2012年为143000亩。据历史文献记载,谷子为偏关县缴纳公粮主要品种,且每年保持在15万斤左右。而且当地还有用小米做酸粥吃的习俗。《偏关县志》记载:相传战乱年间,主人淘米准备入锅,发生战乱,待战后归来舍不得弃之而熬粥吃来,结果发现适口性更好一直延续至今。过去在“十年九旱”的困难时期,偏关人靠小米度过了饥荒年代;现在,偏关成为山西省推广张杂谷子最早、种植面积最大、农民得实惠最多的县, 产量和效益也成倍增长。

偏关县地处黄土丘陵区,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小杂粮生产区,所产小米色泽金黄,口感光滑,熬稀粥时液面会形成一层米油皮,营养价值颇高。经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检测,含粗蛋白11.20%,粗脂肪4.84%,直链淀粉17.28%,胶稠度80mm,碱消指数3.4,具有和胃、安眠、健身、养颜等功效,是老人、病人、产妇宜用的滋补品。

地域范围

偏关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黄土丘陵区,为黄河从内蒙入晋南流的交汇处,境内山地属管埁山脉。东与神池、朔州市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河相望,南与河曲、五寨两县相连,北靠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毗邻。地理坐标:东经111°21′—112°00′,北纬39°12′—39°39′,县域面积1685.4平方公里。偏关小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包括偏关县境内的老营镇、天峰坪镇、新关镇、万家寨镇、水泉乡、陈家营乡、窑头乡、楼沟乡、尚峪乡、南堡子乡10个乡镇224个村。东至老营镇贾堡村,西至天峰坪镇寺沟村,北至万家寨镇滑石村,南至楼沟乡杨家窑村。近几年谷子年种植面积保持在6667公顷以上,年总产40000吨。

七. 山西省 忻州 宁武县 黍子

黍子

黍子,单子叶禾本科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北方,耐干旱,叶子细长而尖,叶片有平行叶脉。籽实也叫黍子,淡黄色,去皮后俗称黄米,黄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性黏,常用来做年糕、酿酒,在张家口的阳原、蔚县及山西、内蒙部分县还用来做黄糕及油炸糕,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黍米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经过水解能产生大量还原糖,可制造糖浆、麦芽糖;黍子籽粒外层皮壳有褐(黑)红、白、黄、灰等多种颜色,经过化学处理可提取各种色素是食品工业中天然的色素添加剂;黍子还是酿酒的好原料,用黍子酿酒,出酒多且酒味香醇。宁夏固原县杨郎乡生产的杨郎白酒就是以黍子原料酿制而成的。

黍子可制作饮料。我国中药中常用的黄酒就是用黍子制成的,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和药用价值很高。据测定:黄酒中含有14种氨基酸,总酸量为1.24-1.5g/100ml,总糖量为21.5-124ug/100ml。如果对传统的黄酒生产技术加以科学改进,可以制成黄酒系列营养保健饮料。

八. 山西省 忻州 神池 神池小杂粮

特色小杂粮食品

神池小杂粮以海拔高、温差大、无污染、品质高而闻名,用小杂粮做成的传统小吃吸引了天南海北的客人。特别是久居城市的人,更为这地地道道的农家土饭所折服。主要有莜面夹夹、莜面窝窝、豆面河捞、豆面抿面、糜子面窝窝、谷子面折饼、烧山药、荞面圪坨等。

九. 山西省 忻州 神池 神池炖羊肉

炖羊肉

神池境内天然牧坡广阔,饲草丰富,神池羔羊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很受北京等高档消费市场的欢迎。将羊肉切成块状,放大葱、大蒜、鲜姜、精盐、花椒和整体红辣椒等佐料,大火烧开文火炖熟。其特点是:色泽红润、气味纯正、香而不腻,鲜嫩适口,无丝毫羊膻气,独具神池地方风味。长期食用,有补中气、健脾胃之效。神池炖羊肉远近闻名,成为神池人餐桌上招待外来宾客的压轴菜。

十. 山西省 忻州 原平 原平黄豆

王家庄乡:黄豆、韭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