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大兴机场有特产商店吗 大兴机场附近有什么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大兴机场有特产商店吗 大兴机场附近有什么特产店更新时间:2022-03-30 14:22:32

一.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呼玛县 飞龙鸟

产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飞龙鸟,属于鸟纲松鸡科,体形很象鸽子,体重在六两到九两之间,肉质洁白细嫩,前胸肌脯硕大丰满。它的颈骨长而弯曲,犹如龙骨;腿短有羽毛,爪面有鳞,就象龙爪一般,故取名“飞龙鸟”。飞龙鸟多栖息于灌木丛或松桦树混交林中,雌雄成双成对,形影不离,有“林中鸳鸯”的美称。

“飞龙”常作为上等汤菜,肉雪白细嫩,味道鲜美异常,沁人心脾。

飞龙鸟,属于鸟纲松鸡科,体形很象鸽子,体重在六两到九两之间,肉质洁白细嫩, 前胸肌脯硕大丰满。它的颈骨长而弯曲,犹如龙骨;腿短有羽毛,爪面有鳞,就象 龙爪一般,故取名“飞龙鸟”。它身上的羽毛色泽光亮美丽,特别是雄鸟,头上有几 根主翎,如凤冠在头,毛色也比雌鸟好看。由于飞龙鸟飞行能力差,一般一次飞行 二三百米就要落下,所以,为了适应环境,以防天敌袭击伤害,飞龙鸟的局长毛颜 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春夏之时,呈红褐色,上有红、白、蓝、黑色小斑遍 布全身,与大兴安岭棕色森林的自然色彩相似;秋季,其毛色最漂亮,羽毛五彩缤 纷,七色斑点布满全身;到了冬季,羽毛全变成 了褐色,正好与松树、白桦树混交 一起的颜色差不多。这样,飞龙鸟在大自然界生存,就很难被发现。飞龙鸟多栖息 于灌木丛或松桦树混交林中。雌雄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如丧偶,另一只就会终身 独守,矢志不移,故有“林中鸳鸯”的美称。飞龙鸟被人们誉为“禽中珍品”。

在大兴安岭地区,“飞龙”常作为上等汤菜。其肉主要用于做汤。做时,将“飞龙” 肉切成丝或小片,待清水煮沸后,将肉下锅,加少许盐,再烧开即成。用一般动物 的肉做成的汤,都呈乳白色,而“飞龙”汤则是清汤。做一锅“飞龙”汤,无须加 任何佐料便满室飘香,打开锅盖,汤水清澈见底,“飞龙”肉雪白细嫩,味道鲜美异 常,沁人心脾。如将飞龙鸟肉与其它肉一起烹调,则它肉亦有“飞龙”肉之香。

二. 北京市 大兴区 炸灌肠

灌肠是一种北京特有的风味小吃,早在明刘若愚所著《明宫史》中就有记载。清光绪年间福兴居的灌肠在京城小有名气,福兴居的掌柜被称为为"灌肠普",传说其制作的灌肠为慈禧所喜。老北京的灌肠以长安街聚仙居的最好。



最初的灌肠是用猪大肠灌制进淀粉、碎肉制成的,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灌肠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化,改用淀粉加上红曲和香料灌在猪小肠中成型,而现在超市中能够买到的灌肠则把红曲和小肠都省去了,仅仅是用绿豆淀粉加香料灌制成型的一个长长的淀粉肠。



灌肠讲究用猪大肠中练出的油炸制,因此正宗的炸灌肠闻起来总有一股猪大肠的特殊味道,但现在人们出于健康的考虑已经很少用猪大肠油来炸灌肠。炸灌肠的时候须先将成型的灌肠切片,在饼铛中炸至两面冒泡变脆,即取出浇上拌好的盐水蒜汁趁烫吃。

三.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漠河县 芟刀

芟刀外形似一把特大号的镰刀,刀头根部宽10厘米左右,平直自中部起形成内扣的漫圆,越向刀尖越窄,长约一米以上,片薄,刃锋,刀背上有一弧隆起。安装刀杆处为两个带有螺丝的铁箍,刀杆置于铁箍内,由螺丝拧紧固定。刀杆的中上部固定有一“v”型手柄,为柳木制成,手柄不是凿铆固定在刀杆上的,而是用新砍下的柳木,经水煮刀削,揻扣于刀杆之上,并于“V”型手柄上部以绳捆牢。

芟刀主要用于打草、收割庄稼等。为芟刀开刃自有一种独特的方法,不用磨石磨,而是采用掂锤的方式使刀锋利。掂锤芟刀时,将芟刀刃口置于一小铁砧子,用掂锤沿刀锋细密掂锤。这样掂出来的芟刀锋利无比,且刃口呈微圆齿状,切割草植,事半功倍。

四.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加格达奇区 黑龙江天麻

兰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用于燥块茎入药。遵义、毕节等地区,是我国天麻的主要产地,所产野生天麻,个大肥厚,色黄白呈半透明状。天麻作为珍贵名产可与茅台酒齐名,作为名贵药材可与人参媲美,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入药。

五. 北京市 大兴区 白片肉

白片肉,又称"白煮肉"、"白肉",起于清代。满族入关后从宫中传到民间。据《梵天庐丛录》载:"清代新年朝贺,每赐群臣吃肉,其间不杂他味,煮极烂,切为大脔,臣下拜受,礼至重也,乃满洲皆尚此俗。"《清稗类钞》亦载有:"满洲贵家有大祭祀或喜庆,则设食肉之会。无论旗汉,无论识与不识,皆可往。食愈多,则主人愈乐。肉皆白煮,无酱油,甚嫩美。"开业于清乾隆六年(1741)的北京砂锅居(原名"和顺居")二百多年来一直出售白片肉,久著声誉。清袁枚曾说:"此是北人擅长之菜,南人效之终不能佳。"

将去骨的新鲜猪通脊肉或五花肉切成宽约13厘米的条,再切成长20厘米的块,刮洗干净,皮朝上入锅,加清水,盖上锅盖,用大火烧沸,转用小火煮2小时。撇去浮油,捞出晾凉,撕去肉皮,切成长约12厘米、厚0.15厘米的大薄片,整齐地码在盘内即成。随上酱油、蒜泥、腌韭菜花、酱豆腐汁、辣椒油等调料,由食客自行选用。用猪肉加工煮制而成。成菜片薄如纸,粉白相间,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蘸上诸味吃,风味独特。

六. 北京市 大兴区 北京丝绸

在北京可以买到各种丝绸布料、内、外衣、床上用品、装饰品等。优质的丝绸可以在友谊商店中买到。位于永安里的秀水街市场和雅宝路市场出售各种丝绸衣裙、内衣、睡衣、羽绒服及床上用品。经营者均为个体摊商,交易方式灵活,很多人会讲英语、大部分为出口转内销商品,尺寸大多为西方尺码,已经成为海外游客的必到之处。( 北京)

七.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加格达奇区 中国北极蓝莓

中国北极蓝莓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北极蓝莓来自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根部常年生长在冻土中,能抵御-50℃严寒,是一种完全无污染的天然浆果。大兴安岭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区域之一,特别是野生蓝莓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占全世界的30%。

中国北极蓝莓来自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根部常年生长在冻土中,能抵御-50℃严寒,是一种完全无污染的天然浆果。

生长在巍巍兴安岭的积翠森林中。这里位于祖国的北部边陲,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以大兴安岭山脉为界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这里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是我国北部的一块净土,覆盖着广袤无垠的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在这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野生动物390余种、植物资源966种,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才孕育出了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野生蓝莓。

大兴安岭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区域之一,特别是野生蓝莓储量占全国的90%以上,占全世界的30%。在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暨山品交易会上,蓝莓作为全球新兴和快速发展的“第三代果品”,它的加工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大兴安岭的蓝莓企业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产品开发也日趋成熟,主要有鲜果、果汁、果酱、果干,果脯、罐头、果酒以及各种蓝莓提取物保健品。此外,工艺复杂的蓝莓冰酒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如今再加上地理标志产品这张名片,相信蓝莓将会带动更多的绿色产业发展。

据2007年资源普查,大兴安岭蓝莓自然量为19933.3吨,年经济量为12956.65吨。随着蓝莓开发利用,野生蓝莓资源将越来越宝贵,而大兴安岭的野生蓝莓资源的优势也将越来越明显。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一张天然的名片,通向国际市场的“金护照”。近日,我区“中国北极蓝莓”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了我区蓝莓从“无名小卒”到“大名鼎鼎”的质的飞跃,也为即将举办的中国大兴安岭首届国际蓝莓节暨山品交易会增添了亮丽色彩。

地理标志产品是一个国家地理、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结晶,是优良品质的代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标志已经成为一种独特资产。“中国北极蓝莓”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产品,被誉为“浆果之王”。

据2007年资源普查,大兴安岭蓝莓自然量为19933.3吨,年经济量为12956.65吨。随着蓝莓开发利用,野生蓝莓资源将越来越宝贵,而大兴安岭的野生蓝莓资源的优势也将越来越明显。我区蓝莓产品的开发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从原始的出售蓝莓原果及果汁,到现在已经开发出的蓝莓五大类30多个品种产品。

去年12月份,在“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审查会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政法大学和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等单位的专家,根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中国北极蓝莓”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称、保护范围、产品特色、生长环境、技术规范、产品知名度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审查和讨论,专家组认为大兴安岭“中国北极蓝莓”这一特色产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知名度,符合申请地理标志产品的有关规定,确定“中国北极蓝莓”保护对象为鲜果,保护范围为大兴安岭地区现辖行政区域,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

大兴安岭地区 成立了“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公室,负责“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日常工作,并制定《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野生蓝莓的保护,按照《黑龙江省野生药材保护管理条例》及《大兴安岭林下资源保护管理办法》规定进行管理保护。划定野生蓝莓的资源保护区,确保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次,“中国北极蓝莓”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加强野生蓝莓资源的保护利用,实现野生蓝莓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起到了重要的意义。根据《大兴安岭蓝莓果产业化发展规划》设计,“中国北极蓝莓”近期种植6万亩,每年种植7800亩,建设期为2009年~2015年,达产后年产蓝莓果3万吨。远期种植目标为20万亩,达产后年产蓝莓果10万吨。

中国北极蓝莓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现辖行政区域。

八.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呼玛县 鄂伦春族斜仁柱

斜仁柱是鄂伦春族游猎生活的居所(又称撮罗子)。斜仁柱建筑的整体外观呈圆锥形体,是用直径约10厘米,长约4到5米左右的细木杆(多为桦木、柳木或是落叶松细杆)20到30根,最多有用40根搭建的。

择地建斜仁柱时,首先用三根细木杆(最好是木杆顶部有杈的木杆)交叉相互咬合成呈三角形的基础骨架,后依次将细木杆搭在三角形基础立架的顶端外围,然后将顶部用湿柳木条捆扎好,这叫做“乌鲁包腾”。斜仁柱的外围,是特制的桦树皮围卷,鄂伦春人叫“铁克沙”。这种桦树皮围子,柔软不易折断,而又有弹性,透风性能好,又可以将桦树皮围子卷起来搬迁游猎。

鄂伦春猎人游猎迁移时,只把桦树皮围子“铁克沙”拆下来打成卷包好运走,木杆构架就不要了。夏季鄂伦春人的斜仁柱用白布围盖,效果不论是采光、抗冰雹、透风性能都很好。斜仁柱的门高约1米左右,宽约80厘米左右。夏季门上多用柳木或苇子编织成帘子覆盖,冬季则用绒毛厚的狍皮鞣软后覆盖。冬季斜仁柱则用厚绒的狍皮鞣制后拼成大片后覆盖,这种以狍皮做成围子覆盖的斜仁柱叫做“额勒敦”。

狍子皮做的围子,一般由三大块组合而成。两块较大的狍皮围子各用狍皮25张,一块较小的用狍皮约在10张左右。狍皮做的“额勒敦”呈扇面形。两块大的扇面形围子用来覆盖斜仁柱主体支架的两侧,一块小的狍皮围子覆盖在后面。用皮条绳(呈扇面形的狍皮围子的四个角上,都系有比较长的皮条)系在斜仁柱支架杆上。顶部以狍皮做成锥形套,夜晚套在斜仁柱外顶上,白天拿下来。最后在狍皮围子上面有间隔地用细木杆压牢,防止冬天的强风把狍皮围子掀起或刮走。又在斜仁柱的周底外层用干草加厚堵严实,有的在干草层外又加一层土,使斜仁柱周底密封不透凉风。

夏季用的斜仁柱面积较大,冬天用的斜仁柱面积较小。斜仁柱内高约3到4米,底圆直径为4米左右。最大的斜仁柱内高可达7米左右,底径为8米左右,但这么大的斜仁柱一般并不多见。斜仁柱的顶部开口为通风和室内篝火的烟道。斜仁柱室内地面中央设有篝火,其上有三角形支架,支架上吊有双耳铁锅,可以随时煮食。斜仁柱内部除了门口外都是铺位,先用干草铺上厚厚的一层,然后在上面铺上狍、犴或是鹿皮(多半是鞣制的软兽皮)缝成的褥子。这种兽皮褥子叫做“师克图恩”。也有的人在干草上铺上搭建的高约15厘米左右的木板平床,或是铺上一层木板条。门的两侧有桦树皮制的水桶、炊具等物品。

在斜仁柱支架上悬挂有野兽肉条。斜仁柱正面位被称作客座,也称之为“玛路”。因为正好在客座头顶的支架上悬挂有“玛路”神桦皮盒,一般是由4到5个桦树皮盒组成的,里面装有祖先盒及辅神的偶像及画像等物。在“玛路”神盒左侧靠下处挂有“昭鲁博如坎”(即饲马神)神像。其下有祭品、木雕马及一个小皮口袋。若有客人进入斜仁柱内,必须要看清有“饲马神”前有无马奶酒和肉食等祭品。不然坐在前面就会失礼。斜仁柱左右两铺位为家族席,左为老年夫妇铺位,右边为青年夫妇铺位。其四周(即斜仁柱内底边缘处)摆放着桦树皮箱、篓、皮被、皮口袋、-等必备的物品。

九. 黑龙江省 大兴安岭 呼玛县 呼玛黑木耳

呼玛黑木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大兴安岭呼玛县是著名的黑木耳之乡。生产的黑木耳以质的好、厚实、纯真、脆嫩、无污染、纯天然绿色食品等特点,在全国享有盛名,畅销国内外。

呼玛县黑木耳发展分三个阶段:起初是以野生黑木耳,人工上山采集为主;从上个世纪80年代,改为人工栽培“柞木段”生产黑木耳,在生产鼎盛时期,年产黑木耳200多万公斤,年创产值8000万元,为进入21世纪,林区实施生态战略和“天保工程”,用“柞木段”生产黑木耳这一优势产业受到限制,根据呼玛县多年生产黑木耳的经验,以及有适宜黑木耳生长的冷凉气候(昼夜温差大),有丰富的林区剩余物资源(锯沫子、树头、树枝等),具备了生产优质黑木耳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考察、调研,引入外地生产食用菌的经验,改柞木段为袋料栽培黑木耳,经过试验、推广,最终实践成功。2005年全县袋料栽培黑木耳已达到2100万袋,产黑木耳70万公斤。

呼玛黑木耳

地域范围

呼玛黑木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呼玛镇、三卡乡、北疆乡、金山乡、兴华乡、白银纳乡、鸥浦乡、韩家园镇8个乡镇5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北纬50°49′20″-52°53′59″,东经125°03′20″-127°01′30″之间。地域保护面积1433500公顷,生产面积400公顷,年产量14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呼玛区域为冷凉型气侯,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温度低,生长慢;呼玛黑木耳均用柞树、桦树等阔叶锯沫为原料生产,符合木腐菌的自然属性,纤维生长密集。因此,呼玛黑木耳与其它区域产品相比,干时肉厚色黑,营养丰富;泡开富有弹性,复水性好,富光泽;食用时圆润、细腻,口感极佳,具有特有清香味,无异味。 2、外在感官特征:呼玛黑木耳子实体新鲜时,是胶质状,半透明,深褐色,有弹性。干燥后收缩成角质,腹面平滑漆黑色,硬而疏,背面灰黑色,有短绒毛,吸水后仍可恢复原状,富有弹性,复水性好,富光泽;食用时圆润、细腻,口感极佳。 3、内在品质指标:呼玛黑木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箩卜素和纤维、钾、镁、钠等。其中蛋白质含量≥10.5%、粗纤维含量≥9%、总糖含量≥46%、干湿比在1:18以内、钙含量≥2280㎎/㎏、铁含量≥215㎎/㎏。与其它地区相比,总糖和铁含量高。 4、安全要求:呼玛黑木耳严格按照《无公害黑木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产品经检测符合NY5095-2006的标准要求,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符合NY5010-2002的标准要求,黑木耳生产使用的原料符合NY/T393、NY/T394的标准要求,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十. 北京市 大兴区 安定桑葚

安定桑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安定镇的桑葚有着悠久历史,早在明、清时期,白色腊皮桑葚就作为贡品出现在皇家的餐桌上。近年来,该镇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桑产业,引进了北京绿康源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国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了桑葚酒、桑葚果汁、桑葚酱、桑葚脯等桑葚系列产品。据悉,该镇已连续举办了十届桑葚文化节。全镇桑葚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年产量达到近3000吨。桑葚种植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安定桑葚”获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后,将极大提高安定镇桑葚知名度,预计农户每亩桑葚可增收1500元。

据了解,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据了解,早在2007年,“大兴西瓜”已获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

地域范围

安定镇位于北京东南部,距北京城区60公里,毗邻河北省。地处北纬39°34′-39°39′,东经116°25′-116°32′,海拔21-27米。镇域南北长13公里,东西宽13公里,总面积77.7平方公里。安定桑椹栽植面积约300公顷,现年产量275.9万公斤,主要分布在以高店、前野厂、后野厂、通洲马坊、沙河、后安定等村为主线的东北带;前辛房、马各庄、大渠、佟营、周园子等部分地区少量分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