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黎川特产蛤蟆鱼 黎川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黎川特产蛤蟆鱼 黎川特产更新时间:2022-03-30 21:29:14

一. 广东省 广州 增城 新塘鱼包

新塘鱼包

鱼包称为东江鱼包,一般以秋风起时开始至明年3月为最佳。用纯鲮鱼肉制成,以鱼胶、腊味、香菇、鲜肉作馅料,再配上汤,味道极为鲜美、爽滑可口,很受食家推崇,为白云区的萝岗、黄埔区的南岗、增城市的新塘一带最为盛行的美食。

新塘鱼包的制作方法是选秋后的鲮鱼,开肚除骨,用刀轻轻把鱼肉中最幼滑的部分一层层刮下来,经过反复搓打至韧透明,富于弹性,再均匀地用力压成纸一样的薄片,就成了鱼包皮。馅料则用瘦猪肉、腊肠、腊鸭肾、冬菇、鸡蛋等拌和打碎而成。制成鱼包后用甲鱼上汤或其他料汤煮熟即吃。入口香甜爽滑,风味独特,餐后余味无穷。新塘鱼包远近闻名,每逢秋冬季节,到新塘品尝鱼包的人挤满酒楼食肆。

二. 浙江省 衢州 开化 开化清水鱼

开化清水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水鱼

开化的清水鱼是开化的十大名菜之一。只是因为它所在的环境是外面不具有的。要选项用源头活水里生长的,份量适中的(500---1200G)草鱼。其实做法也很简单。和做鱼头豆付没有什么区别。就是还要放一点开化土产的紫苏。(先在炒锅放200g的猪油,烧执。再把鱼放在煎到两面黄。再放适量的黄酒,加入足够量的开水。放紫苏10g左右。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慢的滚,等到汤呈白色了,再放盐和味精。调好味后就可以起锅了。虽然简单,但它却有一方风味。可以一嚐。

清水鱼:开化美食的当家名菜。舌尖导演们吃了也是赞不绝口。开化清水鱼可是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据称这一流水养殖的形式是从唐代寺庙的放生池衍变过来。早在明代初期,开化山民就在靠近溪流山泉的地方,挖坑筑塘,引水养殖。此法养出的鱼是典型的“冷水鱼”:生长缓慢、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再加上此鱼喝的是山泉水,吃得是有机草,过得是休闲日子,每条鱼的养殖时间更是长达4年以上,经过这种精心照料出的鱼,其品质更是超擢一流。

这样的鱼就算是在清水鱼的发源地何田也不是经常能吃到的。一般是过年过节,或是家中有贵客上门,才会在池中捞上一尾,这俨然是最高礼仪不能等闲视之。吃完后还要将鱼尾贴在门板上,让四方乡邻都能看到。吃鱼在当地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吃大鱼更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清水鱼正因为其食材优良,故其做法反而简单了。将开化当地菜籽油加热到8分热,散去油烟,入姜炸味,放入鱼,同时放盐、酒、清水,水要本地山泉水,还一定要柴灶,一把旺火,“千滚豆腐万滚鱼”,一刻钟后鱼汤呈乳白色,香味扑鼻,一份至纯至醇的开化清水鱼就新鲜出锅了。舌尖总导演陈晓卿亲自来到开化,吃到这样的美味也禁不住说“吃安逸了”,并赞曰“地道农家做法,简单粗暴美味”。

三. 浙江省 温州 苍南 宜山鱼饼

建国前,我县沿海和江南地区就已有鱼饼。但加工粗糙难上晏席,不成气候。改革开放后,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质量、口感卫生等要求高了,于是,鱼饼也越做越完美好吃了,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现在灵溪镇城中菜市场销售正宗宜山鱼饼的缪克均师傅,师从其宜山有名厨师。他所加工制作的鱼饼,主要原料取自马鲛鱼肉,配以蛋清、食盐、白糖和味精,经精心加工,制作成圆形短棍状,有人称之为鱼棍,现沿用习惯称呼为鱼饼。几十年来,经其叔和他两代人的不断精研,不断改断改进加工工艺,现在的宜山鱼饼,外形圆滑白洁,食之香口滑软、味鲜,韧脆适度,已成为人们酒桌、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下酒、佐餐之佳品,许多人购之馈赠沪、浙、闽亲友,灵溪酒家多用宜山鱼饼。

二OO五年六月,苍南县烹饪协会特制“正宗宜山鱼饼”牌赠之。


四. 江西省 抚州 黎川县 五香麻鸡

贵仁”牌五香麻鸡是利用崇仁麻鸡为主要原料,配入蜂蜜、砂仁、丁香、玉果等多种名贵佐料,利用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精制而成,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形美色鲜,肉嫩味美,五香透骨,是老幼皆宜的营养熟食品。本品先后荣获江西省科技新成果、新产品交易会金奖,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最佳产品奖。

五. 福建省 福州 长乐 八宝书包鱼

八宝书包鱼是福州传统名菜。八宝即鸡肉、鸭肝、鸡肫、火腿、天苔、猪肚、猪脑、干贝。此菜外皮以蛋清煎成两张圆薄片,包内用两张鲳鱼片夹住“八宝”料,成书包状,蒸熟浇上奶油,再装饰以“香菇墨”和“葱笔”。色奶白,味荤润、脆软兼备。

六. 江西省 抚州 黎川县 黎川米糖

黎川米糖素以银白如雪,皮薄如纸,香甜酥脆,落口消融而著称。其工艺流传至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做米糖先是把豆粉、芝麻、花生仁等炒熟备用,这些配料必须和白沙糖搅匀在一起使用。然后是做生糖,生糖的制作过程是把上等糯米洗净蒸熟,与剁碎的山麦芽搅拌发酵,然后榨出糖水汁,倒锅中熬去水份,便变成棕黄色的生糖。


黎川十月生水酒 俗称米酒,属低度纯粮酒,因“色泽澄清,香气浓郁,酒性柔和,回味无穷”而闻名于世。清代黎川诗人涂以车舟(清嘉庆四年进士,历官江南副主考,湖北学政,著有(养春斋诗钞)二卷。编有(新城五家诗集))曾赋诗赞曰:“黎滩河畔朝阳口,酒旗飘飘卖水酒,味比琼浆色菊黄,佳者胜过云霞浆。”

七.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黄河鸽子鱼

又名“宫筵鱼”。形体似鲤,但体窄嘴尖,酷似鸽子,得名鸽子鱼。其肉细嫩少剌,清蒸后淳香扑鼻,营养丰富,鲜养可口,具有醒酒解醉之效,祛寒保暖之功。由于鸽子鱼生活的水域小,黄河谷中水急浪高,难以捕捞,更显得珍奇名贵,在清代为贡鱼。( 银川)

八. 江西省 抚州 黎川县 赣东黑猪

赣东黑猪俗名南城黑猪,繁育历史悠久,是江西省七大优良品种之一。具有耐粗饲、产仔率高、哺乳力强、瘦肉比例高等优点,是进行二元、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的优良母本。南城县畜牧良种场是江西省农业厅定点的省级赣东黑猪原种场。1998年,以赣东黑母猪为基础的三元杂交优质瘦肉型猪,出栏32.9万头,远销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地,倍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

九. 福建省 泉州 惠安 崇武鱼卷

崇武鱼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到崇武不仅要欣赏下入围国家地理十大最美古城的风光,当然还要品尝一下当地最具特色的小吃。

崇武鱼卷是闽南一道特色食物,其主要原料为精选优质鱼,其中又以马鲛、鳗、鲨等最佳,高质量的鱼卷,入口柔润清脆,咀嚼时齿颊留香,既没见鱼肉,也不含腥味,有一种特有的清鲜滋味。

崇武人出外探亲访友,喜欢带上他们的鱼卷,表达心意。崇武鱼卷是福建闽南一带的一道名菜,也是泉州的十大名小吃之一,在闽南举行的比赛中多次获奖,深受闽南百姓及来惠安旅游观光的游客的赞赏。

海防将士们的军粮

崇武小镇扼住重要水道,一直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自明初建城后,此地常有重兵把守。过去将士们出海巡防水阔路远,吃饭自然是第一要务。虽俯身便有大量海产品就地可取,无奈海鲜的保存时间不长,填饱肚皮便成了叫将士们头疼的难题。后来驻守此地的千户侯钱储,某天灵机一动,命人捞取海中的马鲛鱼,剔鳞去骨后擂成鱼糜,再配上地瓜粉等辅料蒸成鱼卷。经这样处理后的鱼卷保鲜周期拉长,且便于出海将士随时取用,有效缓解了海上军粮短缺的窘境。很快,将士们的新鲜吃法传到了普通百姓家。

传承至今,手工捶打、搅拌鱼糜仍被遵守古法的手艺人奉为不二法门——在惠安人的认知里,恰到好处的手工比机器更管用,打造出来的鱼卷也更美味。

可蒸可炒花样繁多

崇武鱼卷的吃法多样,爆炒、煎炸、清蒸乃至最“大道至简”的清水煮汤,都能将-的鲜美重新唤醒,咄咄逼人地直扑口鼻。

喜欢口味重一些的,爆炒和煎炸都是不错的选择。切片后的鱼卷加入肉丝、西芹、香菇丁等爆炒,再经热油烘云托月一番,逼出的鲜香简直叫人垂涎。若放入热油锅中煎炸,雪白的鱼卷便成了金黄色,视觉上格外讨人欢心。食用时,只须蘸取辣椒酱或番茄酱,于脆香之外又多了甜与辣的层次感。更粗朴一些的吃法,则不妨参照惠安人。当地百姓喜欢将鱼卷切片与面同煮,寻常无奇的面汤经鱼卷一提鲜,身价便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若能赶上现做的鱼卷刚蒸出锅,那便是品尝的黄金时期。此时的鱼卷尚未经二次加工,最大限度保留了鲜美的滋味。趁着外皮上都是温润的湿气,一口咬下只觉齿颊留香,简直叫人欲罢不能。

十. 江西省 抚州 黎川县 黎川陶瓷

黎川以江西“第二瓷都”名声远扬。到过黎川县的外乡人都不忘带些当地的杯杯碟碟回去。这里的日用瓷不仅洁白光亮,器形优美,且品种花色特多,中档茶杯的数量更是占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杯碟大批出口欧美和中东。



优质瓷土资源十分丰富,按目前生产规模至少可开采数百年。虽然黎川瓷业起步发展仅有30多年时间,但发展迅猛。目前,全县现有陶瓷企业21家,职工4000余人,全县陶瓷工业产值已过亿元。陶瓷工业已形成工业瓷、日用瓷、工艺瓷、航空瓷等生产体系,300多个品种,1200多种规格,其中数十个品种分别获部级、省级奖,陶瓷产品畅销北京、上海等地。技术进步为黎川陶瓷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每公斤瓷产品耗能5000大卡是轻工部“八五”攻关课题,1995年,这一技术难关被黎川陶瓷专家和技术人员率先攻克,并使每公斤瓷耗能从16000大卡降至4700大卡,产口烧成一、二级品合格率提高12个百分点,瓷器白度优于轻工部标准10个百分点,达到国内日用瓷炉窑先进水平。陶瓷老大景德镇市10家瓷厂的新老厂长专程来黎川考察取经。黎川窑炉水平并不因此停滞,1999年,大截面隧窑进一步节能30%,降至每公斤瓷耗3000大卡,窑内上下温差从20℃调至5℃,产品烧成合格率从60%提高到99%。



技术的进步有力促进了陶瓷产品的开发、更新换代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全县每年投资新品开发资金逾300万元,先后开发了50多个省优、部优日用瓷新优产品,新瓷种、新品种异彩纷呈。已拥有轻质瓷、象牙瓷、高白釉餐具、高强耐热瓷煲四大瓷种,18个系列,580个品种,3000多个花面。去年,仅环球瓷业公司一家,就有宇春杯碟、月亮杯碟、各种花面马克杯等60多个新品种应市。系列青瓷功夫茶具、红棕芥茉碗、低温砂锅、注册名牌康舒高强耐热系列瓷煲等名优产品畅销海内外。



锐意进取的黎川人,继1995年全县陶瓷企业全面实现从国有、集体所有制到股份合作为主体的改造之后,去年多家企业已完成买断企业产权的再转制,一批有实力、懂管理、善经营的私营企业主正充分协作,利用他们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沈阳、成都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的专营窗口,以强而有力的“联网”式销售,把黎川的日用瓷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