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绍兴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去绍兴必吃十大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绍兴特产哪里买最正宗 去绍兴必吃十大美食更新时间:2022-04-11 00:42:48

一.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诸暨乱弹

产品名称:诸暨乱弹

产品别名:西路乱弹

产品产地:浙江省绍兴市诸暨

产品简介:诸暨乱弹又名“西路乱弹”,是以演唱乱弹为主,常与杭嘉湖水路班合流,兼演徽戏、梆子和少数调腔剧目的多声腔地方剧种,演员多为诸暨艺人,主要流行诸暨周围一带,如杭州、绍兴、金华等地区的部分县区

产品历史:诸暨乱弹以[三五七]、[二凡]为基本唱腔,部分剧目演唱[扬调]或调腔徽戏以演唱[西皮)t二簧]为主。有吹打曲牌数十字。以笛定调,分尺调及正宫调两种。表演剧目多以家庭题材为主,故有“宜路(绍兴乱弹)为天下,西路(诸暨乱弹)为人家,小歌班(女子越剧)为老嬷(老婆)”的民间谚语,虽然俚俗,却把这三种地方剧种表演内容作了区别概括,传统剧目有《双贵图》、《日旺牌》、《铁灵关》、《九件衣》、《药茶记》等。演唱语言以诸暨地方官话为基本语音,表演动作强烈夸张,乡土气息浓郁。戏班一般24人,有三花脸(大面、二面、丑)、四白脸(老生、小生、老外、副末),五包头(正旦、花旦、老旦、作旦、小包头),五后场(鼓板、正吹、副吹、大锣、小锣),四厢房(头担、二担、三担、值头)和班主、成头、管饭。诸暨乱弹全盛之时,有戏班数十,著名戏班有老长春、老红福等,清末至抗战前夕,戏班急剧减少,仅存文明长春、文明阳春等三四个戏班,1949年仅存文明红福一班,且时演时辍,勉强支持。建国后,省文化部门拨款抢救。1962年成立“诸暨乱弹剧团”。

二. 浙江省 绍兴 诸暨 诸暨花红

产品名称:诸暨花红

产品别名:沙果

产品产地:浙江省绍兴市诸暨

产品特性:形扁圆,色黄透红,皮薄汁丰,脆嫩清香,甜酸适口。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无机盐,并含有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

产品功效:止咳化痰、润喉开胃。

产品简介:诸暨所产花红,形扁圆,色黄透红,皮薄汁丰,脆嫩清香,甜酸适口。每100克可食果肉中,含蛋白质0.2克,脂肪0.1克,糖15克,粗纤维1克,无机盐0.2克,热量60千卡,并含有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

产品历史:诸暨花红,亦名沙果、林禽。主产诸暨宜东、城西、五洩 、草塔、外陈等乡镇。明隆庆《诸暨县志》载:“花红邑产。”明万历《绍兴府志》载:“林禽与李绝相似但差小,王右军帖中所谓来禽也。”清及其后,诸暨栽培花红极广,产量、质量均为全省之冠,在沪、杭一带甚得赞誉。后因种种原因,花红树遭大量砍伐,濒临绝种。1987年起,花红枯木逢春,重新恢复发展。

三.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糟鸡

 “糟鸡”始于民间,为除夕夜饭及春节宴请中必不可少之菜肴。此菜以当年越鸡和酒糟为主要原料,经白煮、腌制、醉糟等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肉质细嫩、咸鲜适口、糟香醇厚的特点。  

“糟鸡”使用的原料越鸡,即浙江萧山大种鸡。相传2000多年前原养在越王宫内,专供帝王后妃观赏玩乐用,后传入民间饲养,故又称越鸡。越鸡生长快,体重大,成年阉鸡可重达4、5千克,肉质含脂率低,是优良肉用品种。用此鸡糟制,肉质鲜嫩,糟香扑鼻,别具风格,是冬令佳品。

四. 浙江省 绍兴 越城区 绍兴丝绸

产品名称:丝绸

产品产地:主产于绍兴县、嵊县和诸暨市

产品类别:绸、缎、绵、纺、绉、绫、罗等十四个大类。

产品特性:图景新颖,富丽华贵,层次分明,栩栩如生。色泽明亮,手感柔软,条干均匀,伸强度好,清洁度高,偏差小,切断少,呈珠光宝色

产品简介:绍兴丝绸,主产于绍兴县、嵊县和诸暨市。50年代起,绍兴丝绸珍品迭出,精品如云。嵊县丝厂所产梅花牌Z/27白厂丝, 1979、1983、1988年3次获国家质量金质奖。诸暨丝织厂保俶塔牌12103双绉和绍兴红旗绸厂东湖牌H1087慕本缎,1985年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989年,绍兴市有丝绸企业近300家,年产丝1597吨。1990年,产丝织品9630万米。绍兴真丝绸产品,远销西欧、美洲、东南亚及香港、澳门等地区。

产品历史:绍兴素以丝绸之府著称,早在春秋时代,“劝农桑”就被列为越王句践国策之一。至唐、宋,绍兴越罗、尼罗、寺绫,已驰誉各地。《越游便览》载:“绍兴西北华舍,为绸机荟萃之区,亦即绸市集中之地,出品为纺绸、线春。下坊桥则多织花素贡缎,质细而韧,物品优良,行销全国及南洋各埠,厥数颇钜。”

五. 浙江省 绍兴 嵊州 嵊县紫砂

名称产品:嵊县紫砂

产品产地:嵊县

产品类别:工艺品

产品特性:软如棉,粘如胶,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所呈之色,红而不嫣,紫而不姹,黄而不娇,绿而不嫩,黑而不墨,绚丽多彩,古色古香。以品种多、造型新、色泽雅、制作精而闻名于海内外

产品简介:嵊县紫砂是采用当地特有的非金属矿--细陶土,经过精选、精炼、精制成型。然后放置1000多度的高温中烧炼而成。整个生产过程需要经过炼泥、制坯、雕刻、烧炼等工序,其中以制坯成型为主要工艺。嵊县紫砂以品种多、造型新、色泽雅、制作精而闻名于海内外。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台湾)纷纷上门要货。欧美、新加坡、港澳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客商连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订货。1979年以来,嵊县紫砂五次荣获省轻纺工业“四新”产品奖;1984年紫砂花盆、茶壶获省优质产品奖。名列浙江省前茅。

产品典故:我国著名收法家沙孟海先生见了嵊县紫砂后连声称好,欣然命笔,挥毫题写了“嵊县紫砂”4个大字。

六.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锡箔

产品别名: 箔

产品名称:锡箔

产品产地:绍兴

产品简介:旧时绍兴,素有“锡半城”之称,就是说,绍兴几乎有半城的人从事锡箔业,靠它维持生计。锡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太祖时候,如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旧时,绍兴的锡箔主要是用来祭祀之用,鲁迅小说《药》里化大妈给他的儿子小栓上坟时,化的就是锡箔制做的元宝。

锡箔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且都是手工。先把锡块放在坩锅里烊化成“锡水”,“烊 ”,再注入到夹层的模型中,铸成一条条长三寸、阔一寸的“叠箔”,这工序叫“浇箔”。然后分别由上间司和下间司进行锻打,一直达到不能再打为止。一块锡铸件,一般能打三千二百张锡箔纸,叫“一脚”。经过扑“擂粉”再由箔工头(俗称枪头)裁成不同样式的“页子”。接下来的工序是“禙纸”,就是将锡箔贴到大小相当的“鹿鸣纸”上。再经过砑纸这道工序将禙好的锡箔更牢固的和纸粘在一起。砑好的锡箔纸便可以用来糊制元宝似的纸锭了,这样锡箔的整个制作工序基本完成。

产品历史:其源,据传始于明初洪武年间,首由“罪人”制造。箔铺门面均系木栅,上钉竹片,并串有铁链,形同牢门。后逐渐为平民所替代,箔业发展甚快。清光绪十八年(1892),绍兴产锡箔50万块,至宣统三年(1911),锡箔产量已达160万块。民国20年(1931),浙江省财政厅设专局征锡箔特税,“年可二百二十万元”。其时,“萧绍居民,男女赖以生活者,在三十万人以上”(《越游便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箔铺、箔场纷纷停业。1979年,为适应外贸需要,复建绍兴箔庄。产品除少量内销外,多由香港转销日本、新加坡和美国等国,产量不大。

七.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乌毡帽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乌毡帽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名称:绍兴乌毡帽

产品产地:浙江绍兴

产品特性:内外乌黑,圆顶,卷边,前段呈畚斗形

产品历史:乌毡帽,是绍兴独特的民间常用帽。明张岱《夜航船》载:“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明会稽人曾石卿亦有“鹅黄蚕茧燕毡帽”之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潘尚升从绍兴袍渎搬入城区西营,开设潘万盛毡帽店,年产毡帽约2000顶。1940年,毡帽益盛。

关于乌毡帽的来历,有一个美妙的传说。有一个猎人进山狩猎,追捕一只老虎至山洞,并把老虎打死,猎人发现虎穴里有一块“毛毡”。原来,老虎把平时拖吃猪、羊和其他野兽后剩下的毛压垫的窝里,久而久之,磨压成像饼一样的毡子。这个猎人把它带回家洗干净,加工成盔甲模样,待干燥后往头上一戴,顿时感到暖和舒适,甚是喜爱。消息传开,大家纷纷仿制,便有了绍兴乌毡帽。

产品简介:外地人一提起绍兴,总离不开乌毡帽的话题。旅游者一到绍兴,总爱买上一顶乌毡帽抑或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前戴上乌毡帽合个影,留作纪念。足见乌毡帽的影响之广、影响之深,它简直成了绍兴人的一种重要标志。

乌毡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这与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分不开的。鲁迅在不少作品中多次描述绍兴的乌毡帽。他在《故乡》中描写闰土的形象时写道:“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他在《阿Q正传》中又写道:“阿Q正没有现钱,便用一顶乌毡帽做抵押……”。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戴乌毡帽在绍兴老百姓中非常流行,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服饰。小至十几岁的“闰土”,到满脸皱纹的年长者,可见乌毡帽在旧时绍兴之普遍。

八.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绍兴善酿酒(又名“双套酒”)

产地:中国浙江绍兴。特点:酒液呈黄色,糖分较高,口味香甜,质地特浓,具有独特的风格。善酿酒酒精度为十五度左右, 总酸度在0.55%以下,糖分在6%左右,属于半甜酒类。 成份:酒内含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份,适宜儿童、妇女和初饮酒者饮用。工艺:善酿酒是绍兴酒中之珍品,以优质糯米、曲和鉴湖水为原料,采用摊法酿制。它与“加饭酒”不 同之处,是以陈酒代水,用酒酿酒,味道特别醇厚。生产企业:中国浙江绍兴酿酒总厂。 奖项:绍兴善酿酒曾于1910年南洋劝业会和1915年巴拿马万国商品赛会上分别荣获金牌和奖状;1979 年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又被评为国家优质酒;1984年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银杯奖。( 绍兴)

九. 河北省 廊坊 大城县 大城县正宗驴肉

大城县驴肉是地方名优,俗称“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均为美味佳肴。大城驴肉源于明代,祖传方法制作,配料讲究,风味独特,有清香怡人,美而不腻之感,是大城饮食“三宝”之一。清朝总管太监李莲英(大城籍)曾将大城驴肉献予慈禧太后,得誉“地上珍品”之称,从此大城驴肉名声大振,路经之客必购品尝。改革开放以来,大城驴肉得以开发,采用传统加工制作方法,经高温消毒,真空包装后行销全国,已成为旅游食品,餐桌佳肴,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十. 浙江省 绍兴 上虞 朱红柿

一直以来,长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给长塘的水果种植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水果基地主要分布在风景秀丽的桃花源生态旅游区,主要有猕猴桃和朱红柿。柿子有3000多株,面积1000余亩,每年产量约30万斤,产值达150万元。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40亩,预计明年的产量将达40吨,产值约80万元。在每年水果采摘季节,我们镇通过举办各类旅游采摘活动,在活动期间游客量约6万人次,水果销售额占50%,产值115万元。猕猴桃和柿子不仅是我们长塘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比较可观的经济收入。

七月核桃、八月犁、九月柿子黄肚皮。柿子成熟于九、十月间,当秋风起、树叶黄时,桃花源景区里红红的柿子象一盏盏小巧可爱的红灯笼妆点着农家的房前屋后、路边地头,又像千千万万个一齐从地平线上跃出来的日头,把桃花源的山野点染得如霞似火,一派“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之美景,令人陶醉!这时侯,勤劳的桃花源人操着一种叫“柿杈子”的自制竹工具,小心地把橙红色的硬柿子连枝条一起折下来,然后把硬柿子的枝条剪成一个“y”形状,用绳子左一个右一个交叉串起来,柿子的圆脸朝外整整齐齐串成一个圆,送给亲朋好友,或挂在门口的竹竿上招揽游客。这样往往能卖到高价,今年一串大柿子就能卖出16元,普通的则是10元。这就是我们聪明的桃花源人仅用了一点点智慧,就把普通的柿子变为神奇宝贝了,给桃花源人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一棵柿树少则落个一百多元,多则五百多元,真的是“树上粮仓”呢。所以说,“红红瓶,绿绿盖,千人走过万人爱”。

这时的柿子还不能吃,挂一个星期左右后,那些又硬又涩的柿子就会慢慢变软,等熟透了吃。桃花源的柿子又甜又软,但这个甜又有着与糖不一样的味道,它甜而不腻。说到柿子,它美味多汁、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和钙、磷、铁等矿物质,且具有健胃、润肺、清热、止渴、解酒毒的功效。但吃柿子也有很多禁忌,吃柿子后不能吃螃蟹;另外还有脾胃虚寒以及外感风寒咳嗽之人忌食;柿子性大凉,故一次切忌食之过多。

近年来,桃园村部分农户引进了日本甜柿,它原产于中国,也叫“中国甜柿”。与普通柿子相比,这种柿子的最大特点是从树上采下后,无需捂熟便可直接食用。而且,柿子内没有核,就算连皮吃也不觉苦涩。这种含糖量达18%的日本甜柿,比市面上所售的优质水蜜桃还要甜。柿子成熟后,挂果时间为20天,采摘后的保鲜存放时间最长4个月,均比普通柿子延长了近一倍,市场价格也比普通柿子贵一倍。目前,引种的日本甜柿已经开始挂果,预计4年后可进入丰产期,届时产量可达到每亩800斤。

信息来源:长塘镇人民政府

推荐特产